轉简體   復原    
1565 留言者:夜遊人 [2002-06-08]
主題:﹕想說的話()
  {  說(”二十餘歲的我很多煩惱,睡不著!”);  }
回應﹕
  原因很多,都是垃圾堆積、胡思亂想,但不外如下三大項。
  1,青春﹕生理要你早生貴子,如同鮭魚一樣,下了種就「完」了!但一夕風流解決不了問題,要成家(找到原生的河流,離婚等於找錯了),照顧小魚兒長大!
  2,學業﹕智理要你通透,像精鋼一樣,能吹毛斷鐵,百折不撓!但作作弊、偷偷巧解決不了問題,只要不通不透,腦中就是一團爛泥!
  3,人際﹕心理要你圓融,像水珠一樣,到任何地方,都能與人打成一片。否則人只顧自己,就會處處受阻,事事不順!(包括與人相比,金錢、地位、虛榮!)
  那該怎麼辦呢﹖
  從「中醫立場」,針對人之體質,有虛實成藥兩劑。
  虛者,病人體弱,無力抗拒外誘。本劑為腦汁,浸之腎水,煮之心火,服之終生可也。實者強健,茲有仙丹一粒,即食即可。如病復發,可以體垢和汗,搓之成丹再服。
  ===========================
  虛劑﹕快快結婚,安心養家,任事一知半解,遇人就打哈哈。
  實劑﹕立離!(離開自己的胡思亂想!)
  ===========================
1587 留言者:公人 [2002-06-11]
主題:煩惱
  家人煩惱頗多,不外頭上安頭;
  對我固是考驗,但至親責善有傷天和,先生能否指點一二﹖
  謝謝先生。
回應﹕
  難!難!難!人間有三難,一為仰上,二為事中,三為教下。
  仰上之難,難於虧欠過多,不欠無債,有債須償,不可理喻也!
  事中之難,難於高下有別,不別無分,有分難合,不可理喻也!
  教下之難,難於期望太高,不望無氣,有氣則惱,不可理喻也!
  所謂家人者,三者兼具,人必先修其身,始能齊家,是此之謂也!
  若修身有成,萬難心上再一刀,即可成仙成佛矣!
  否則,尚以修身為先!捨此,別無他途!
1596 留言者:Tony [2002-06-12]
主題:危急存亡
  一個人到40歲才猛然發現工作並非興趣所在,然欲轉業又面臨年紀與專業,而本人又是家中經濟支柱,此種情形如何調適家庭工作及個人感受
回應﹕
  這是一個嚴重的大問題,所涉者千千萬萬,舉世八成人皆有同感。是以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人類,問題層出不窮,然人生蹉跎過半,如之奈何﹖
  老朽之所以認同中華文化,正因舉世唯有傳統中國人是針對「天人之道」,發現了人生問題的癥結。關鍵正是閣下所云﹕年歲高智力始全,然斯時人之精力已衰,而社會責任成為桎梏,致呼天不應,求救無門!
  為什麼呢﹖因為人體是宇宙進化中的過程,不完整、不理想但卻缺它不得!人體的設計是為了「傳種」,所以在「生理高效期」中,荷爾蒙操控了一切。為了食,先找一飯碗,為了色,再找一發洩管道,千古以來,已成規律。
  等到生理麻煩漸漸消退(人約四十,不惑矣),人腦才能發揮功能(《宇宙浪子》中所說的災關、情關、名關、利關、權關,正是指此)。此時,如果人一無所得,正好重新來過。否則,過去擔子中裝得越多,如今越難放下(貪關還有待考驗)也!
  西方文化淺短(在十六世紀前,西方只有基督教文化),正值物質文明甫興,四百年來,各方突飛猛進,人們不斷追逐學習,還來不及坐下深思,已經到了十字路口。不幸,中國勢衰,文化斲喪,這些早在唐朝就已經歷之轍,前車進了大英博物館!
  世事好有一比,一批飽學的秀才進士,本擬乘海船進京,偏偏遇到颱風巨浪,船毀人傷,流落番邦。此時,一肚子經世濟民的本領,決對比不上舉手投足的勞力。今日正是讀書人蒙難之時,問題在於,是生命重要歟﹖抑生存重要﹖生活重要﹖
  物極必反,人生得失兩相抵,本應歸零(若有多餘就屬多餘)。多不能捨,可謂之「貪」,少不夠捨,則謂之「關」。
  診斷之餘,所開藥方如下﹕
  時間三兩,古籍三斤;文火細熬,用水宜清;工作如常,處處留心;騷擾任之,閉門不應。 此藥每日三劑,連服三載,一劑,九年,若斷,全免。
1597 留言者:郭秀英 [2002-06-12]
主題:疑惑
  請教一問題
  碰到不義之人, 如公司負責人匡騙員工, 應該不要理他, 速離此人, 還是要找機會修理他呢﹖
回應﹕
  請問閣下是學什麼的﹖土木工程師不能修理電器,電機工程師不能修理大樓。人是天造的,各自反應了各自的環境現實,除了天,還有誰能加以修理﹖
  如果不靠這點薪資維持生活,走得越遠越好,因為「不義」是種人性傳染病,有一必有二!但若能力不夠,生存優先,能不理最好!在耳朵裡塞上棉花、破紙,再不然心中默唸﹕「苟延殘喘!苟延殘喘!看你不義到何時」!足矣!
1598 留言者:無趣 [2002-06-12]
主題:了然無趣
  老師
  您認為是否有來生﹖﹖
  如果覺的此生了然無趣,那速速結束生命,是否也是另一種選擇的權力與機會﹖
  當然也會更爛,或許會更好,總是一種選擇對不對﹖
回應﹕
  當然有來生!物理上有個定理,叫能量不滅。想想看,一顆探險家人造衛星,發射出去幾十年了,已經離開了太陽系(相當於離開人間,超出了佛家所謂的三十一天,再下去二天應該是星雲、宇宙)。但是它的目的未竟,所發射出來的電波,依然清晰可聞。只是放大倍數與距離平方 正比,必須用高倍數電波增益器,換句話說,來生又來生。
  人生豈是為了追求「有趣」﹖「趣(走+耳又=走過去耳聽之手拿之)」字本就是任人自主的,眼睛見到光色就動作,耳朵聽到聲音就響應,一切來自天生。但是人的五官就是不能接收「虛幻」,若人不能把握當前機會,只想要別人有的、天上飛的、已經成為過去的、以及永遠不再來的,那不就是走不過去、取不到手,變成「無趣」了嗎﹖
  自殺算什麼﹖換一個「人腦」(見1591則)﹖有用嗎﹖來生不過是將所有訊號重新換個資料庫而已!糟的是,來生面對的問題,完全是今生的因果!老朽來到人間,正是前世未能盡責,做了逃兵!要說苦,是苦無止境!但若把解決問題當做一種「樂事」,自己對自己,一個問題考另一問題,昨天與今天比賽,保證賽得比世足還熱鬧!
  所幸今生還有小抄(有人指點賽程),否則來生不僅是爛不爛,而且要變本加厲,統統補考!
  快快比一比,今天是否比昨天更爛﹖如果明天比今天更好,後天呢﹖
1602 留言者:郭秀英 [2002-06-13]
主題:謝謝解惑
  謝謝您1597的解惑。 我選擇遠離。 我本來想作些動作讓老板日子難過, 但擔心可能會以一己之私害到其他員工, 故寫信來請問。 我要相信天理循還。
回應﹕
  這是正途,反正只是一個工作,世人各有各的機緣。老板有他的因果,他可能自私些,也可能貪婪些,讓老天去執行天律吧!饒人一次,積德一分;欺人一回,造孽三成。惡人所得越多,驕狂越盛,越是本末倒置,於斯敗相已呈,這就是天理!
  如果天無天理、人無人理、物無物理、事無事理,宇間豈非杜鵑窩(神經病院)﹖人生在世,生生死死,等於一場沒有意義的惡夢,那又算什麼﹖
  所幸,古往今來,有無數先聖先賢,經過成千上萬年的追究探討,發現宇宙中規律井然。因此,遵循自然的機制,以為做人之道,故謂「道法自然」。中華文化正是建立在這個法則之下,只要宇宙一天不「瘋狂」,這個「大道」就有一天存在的價值。
  人只是個孤立的個體,必須藉助感官與外界溝通,就像工作時要靠他人幫忙一樣。但是,智者不惑,幫忙的人有其立場,所見未必一定與自己相同。如果再與利害掛鉤,麻煩就大了,往往變成成見、恩怨,再若兩不相讓,衝突、殺伐之心一生,人間頓成地獄。
  做人不可只看一天,更不能只看眼前,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其一定的過程。由於一般人不具備這種靈智,不可能洞悉過去未來,所以聖賢便留下一些道德行誼與經典文章。惜今人只求功利,渾忘人生之道,到頭來,只有麻醉在物質享受中。當痛苦煩惱到來時,再去追求更大的刺激,報復、打拼便是唯一的出路,地獄之門就開啟了。
  寬恕者高,包容乃大,歡迎回頭,多接觸一些中華傳統文化,岸上綠草茵茵。
1603 留言者:Zhangew [2002-06-13]
主題:習慣
  朱先生,您好!
  目前正拜讀先生的著作《智慧之旅》第2卷。因我自己正處在和書中
  的您相仿的年紀,因此感受頗多,一時難以用語言准确表達。
  去年恰好有半年時間空閒(無工作,考研),便思考了很多自大學
  畢業以來一直模糊的問題。發覺很多道理其實自己明白,只是未做
  到。于是努力將所思所想溶入自己日常行動心智當中,認為習慣成
  自然,久了就會變成我想成為的那種人。但我仍然有一個疑問﹕
  “什么時候才算養成習慣了呢﹖自己能夠意識到嗎﹖”比如說,
  一個武功絕頂高手,會知道自己是一個絕頂高手嗎﹖也就是說,
  一個人對自己的評价會是實際的情況嗎﹖
  不知先生看法如何﹖
回應﹕
  瓶中裝滿了水,搖起來不響,看上去沒有氣泡。大智若愚,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絕對不會去求證自己功力的。對一個實踐者,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沒有分辨的必要。何必管自己的評價呢﹖人生的意義,絕非靠高低釐定的,更不是別人可以置喙。那麼,盡心盡力就是成就,知行合一則為最高境界。
  松是松,草是草,習慣成自然者,因有自然在也。當一個人認識到實踐的價值時,實踐就是,如果再問要實踐多久,那就不是實踐,而是試探了。有誰見過一棵松樹,先長一半,試探試探,要等對自己評價合格再長,可能嗎﹖
1606 留言者:Wong [2002-06-14]
主題:人為﹖
  老師﹕
  如何分別什麼事要做,什麼事應順其自然﹖
回應﹕
  人有目標方向,以同異定準則;事有緩急輕重,因同異而有別,排列組合如下﹕
  目標方向之同者﹕其事緩者順其自然。
          其事急者努力完成。
          其事輕者順其自然。
          其事重者小心翼翼。
  目標方向之異者﹕其事緩者順其自然。
          其事急者用心分析。
          其事輕者順其自然。
          其事重者自我檢討。
  是以,事之輕緩者,任其自理,是道法自然也。但若緊急重要,則應權宜行事,以免罣誤。至於目標方向之同異,係供進退、取捨,是進退有別也。
1607 留言者:阿南 [2002-06-14]
主題:常保喜悅之道
  請問先生﹕如何常保喜悅之心,謝謝。
回應﹕
  問得好,看似簡單,卻是人類社會上關鍵問題之一。
  要「常保喜悅之心」不易,因為「心」是一種動態的結果,時時刻刻隨著環境變化,以資結合心理、生理反應,否則人不能確保生存。
  是故,「常保喜悅」只是一種說法,但不可行。正確的態度是「常懷感激之心」,當有所感時,讓心理自然激動,血液暢流全身,是大自然賦與的最大享受。比如說﹕「心花怒放」、「大快人心」、「痛快淋漓」都是血液暢流的結果。
  青年人喜歡動,那只是生理影響心理,對血液循環的需求也(性事亦然)!中國老祖先早就瞭解個中奧秘,道家的內功、煉丹術就是利用生理現象,加速血液循環,令人心由感而激的一種法門(請見《智慧之旅》立夏)。
  可是,內功練習需要機緣與時間,一般人很難企及。其實還有很多法門,最容易做到的,可以稱之為「感恩法」。原理十分簡明(可以說沒有例外)﹕「人在心存感恩時,就是喜悅、快樂、平安、幸福的綜合感受」。
  「感激」的定義是指「有利於人類生存的狀態」,狀態是抽象的,必須與社會環境結合以具體化。換句話說,脫離現實的感激狀態雖同樣有效,卻難以持久(可以感激敵人給予自己強壯的機會,感激自己沒死)。因此,人要先付出,創造環境,產生能激動人性的事件,才有「恩(因+心=因隨時放在心上)」可言。
  基督教利用這種法則,建立先驗的上帝,要信徒飯前感恩,睡前感恩,禱告前感恩,隨時「感恩」!所以,很多人信了基督教以後,突然覺得心中充滿喜悅。當然,要真正的感恩,必須先相信有「恩」的存在。不信神,沒有神賜,哪來恩典﹖不幸當「科技」昌盛後,上帝被貶逐了,西人忘恩負義,只顧自己,時到今日,只剩下一些吃喝玩樂的人肉機器!
  中華文化相信自然,謂之蒼天、老天、皇天、昊天,天生萬物,天養眾生,那不也是「恩」嗎﹖過去中國人感恩戴德,知足滿足,所以中華文化充滿平和安詳。缺點則是平和安詳到了極處,便變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也成了西方到手、到口的魚肉!
  結論是,不可能「常保喜悅之心」,但也不必「常懷感恩之心」。做人只要知恩感恩,人間就多了幾分祥和,彼此就會多產生一些互助。自然而然,社會上乖戾之氣減少了,平安的因素就增加了。到那時,人想不快樂、想不喜悅,恐怕也大不易!
1608 留言者:郭秀英 [2002-06-14]
主題:迷惑
  常常看到街上有遊民乞討, 看到非洲有饑民, 會覺得不忍心, 又不知道要如何來面對,
  只有心中氣憤世界為何會這樣。 朱老師您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回應﹕
  立場上之分辨問題也。
  1,人的立場﹕不忍心,不知如何面對,將心比心,痛苦難過,不知態。
  2,饑民立場﹕老天,怎麼這樣多人﹖看來今天要喝西北風了!必然態。
  3,暴發戶立場﹕不努力,好吃懶做!活該!餓死了最好!必然變態。
  4,狼的立場﹕好極了,這條精肉多,那條嫩,該選哪一條﹖自然態。
  5,天的立場﹕能量本有高有低,在某一點上,其能量時高時低,常態。
  6,道的立場﹕見高低始知分別,知因果始知選擇,知正負始能見真道。
  7,……

  話說回來,世界上人人平等,一切均勻,又是什麼結果﹖心中若無氣,人間便死寂!
  再若雖有不平,但人人有飯吃,只是菜色不同而已,彼時無好菜遂成人間大事!
  分不盡,比不完,不瞭解自己是誰,不知立場,感受不一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