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231 留言者:王方 [2000-07-04]
主題:
  電書出產時,能否直接向``你的團隊''買﹖
回應﹕
  本人主持研究發展部門,電書銷售另一有單位負責,恕詳情未知。
另有網友問及上市時程,由於工業生產有一定之過程,兼以本工程浩大,
涉及多項軟硬體之革新,欲速不達也。
舊 232 留言者:胡廣達 [2000-07-06]
主題:
  郁文人生如戲演人生,貪瀆妒賢戲中情,叱吒風雲有幾春,自古留名皆聖人。我見蒼生修大道,如魔吆喝眾妖羅,物與類聚同相吸,迷信自古失理智。觀經一二謂知道,聞一知十上介好,經中若能覓大道,達摩何必西來到。天生一日宇宙清,人生一父子女成,道生一師渡眾生,明師可比針線情。明師兩字眾不知,渡眾拜神非師兒,明師能揭天地機,天地於身怎修持。天能得一天自清,地能得一地自寧,人有天地謂性命,性命雙修道自凝。陳腔濫調渡眾生,文詞諄諄告誡誠,尼山原是修行路,師傳一指有原故。
敬覆﹕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路行萬里莫非道,道盡無名是故里。
在和朋友聊天當中,最近常發現自己常會說"…我怕…";我想是年齡(35﹚大了吧且一事無成;請問"…我怕…"是因為有自私的我,才會有怕的形成嗎﹖是否所有情緒的產生,都是自私的表現嗎﹖如何讓自越活越清醒﹖越活越敢﹖如何去除仇恨﹖謝謝你上次的回答,每次看了都覺得是一針見血。
回應﹕
  「怕(=心+白﹕心白等於臉色發白,是表相,實則白又作明白解,指心中明白也。﹚」字的必然條件﹕1,自己所行與所期望不相等。2,心中明白自己面對未知。3,患得患失、寵辱皆驚。當然,根本原因是生理、心理之「私」,但這是生物進化遺傳所得之本能(人如不怕,必係感官故障,其命不長久﹚,不足為戒。
  問題在如何活得「自(鼻之象形,指第一人稱﹚在(=土+才﹕原字作才,生機,時空的生機﹚」,「自在」者,我隨本然也。認識本然,順應本然,即為自在。
  人之所以不「自在」,係因人之生存、生活,常受外界影響。「我本」清靜自然,但自幼成長於環境之中,「外在」事物變化萬千,悉皆「末節」。人若不能區分人生之「本(=木+一﹕木下之一,根也﹚末(=一+木﹕一在木上,枝節也﹚」,誤將繁盛之枝葉視為本體,採之供之,日後必凋。宇間事物唯有連根移植,始能欣欣向榮。
  人乃物質與精神的和合,和合之根源為「性」與「命」。物質因性形成身體,因命而有遺傳,精神之性構成文化,命為傳衍。物性隨機而變,無窮無盡,得失難料;生命則傳自各種排列組合,人無法「自決」。精神之性質與宇宙同壽,源遠流長,有一定的規律,得以學習認知;傳衍之命則基於人「自我」之覺悟,而止於歸一。
  人若重物質而輕精神,捨一而求萬,自是永遠受「外界」奴役,不能「自己」。心中雖明,但行為難以操控,兼以幻思綺想,目眩耳搖,是恐懼之本。反之,專心致力於任何有「根本」之事物(指有長遠價值者﹚,心有所屬,念有所免,即得大自在也。
  總之,知而行,行之篤,篤至極,不逾矩矣!明天理,知人性,無住無求,一切順應自然,何怕之有﹖
舊 233 留言者:林一鳴 [2000-07-06]
主題:
  前日問及書法一事,先生分析精闢。偶然翻閱梵谷畫作,「恍然」。其實道理簡單,現今電腦影像軟體可仿製產生梵谷的畫作,可是無法創造一梵谷;同理,電腦可重覆王羲之,但無法創造另一王羲之。攝影表達世間所見的客觀真實,是「同」。畫家旅行的隨筆,反映心境,因各自不同,是稱「異」。有同有異,如同宇宙同時包含了「一致性」與「多樣性」,因此這世界有秩序同時又富於變化。以上小小心得,供網友參考指教。附帶一問﹕為文時遇到「恍然」兩字,深怕用錯字,查了一下國語字典,意謂﹕忽然。但「恍」字﹕心 光,是否指心中有光,靈光乍現之意﹖
回應﹕
  正是,此外,古人用燭,燭光搖曳不定,故又作不定解。
舊 234 留言者: [2000-07-06]
主題:
  靜座須意守丹田否﹖如何能做到﹖素食是否更有利於身心﹖
回應﹕
  1,「意守丹田」是「練氣功」的訣竅,除非有「明師」在旁指點,不可率為也。
  2,素食也要看目的,如為有益「身心」,也未必。任何事「過猶不及」,素食有「大素」、「長素」、「間素」及「齋」等,「齋(=齊+小﹕齊者規律,小者不大﹕小小的規律,指保持肅靜的書房,或人不吃肉食。﹚」本指出家人所食,出家人心存慈悲,不吃「可動」之生命體。「素(=+糸﹕光澤之絲,指單而純之性質。﹚食」係簡單而純淨之食物,坊間自以為是者,加油添醋,人云亦云者推波助瀾,遂成花花世界。實則人生道理簡單至極,沒有智慧的人就喜歡弄成複雜如「很有學問狀」,實則愚者自愚。
  「中庸之道」是絕對正確的(請細讀《中庸》,比老朽講得透徹﹚,食物須均衡,飲食要節制,心情要輕鬆,觀念要凝聚,身心自然康泰了。
舊 235 留言者: [2000-07-06]
主題:
  萬一電腦病毒發作 電書不就完蛋了﹖
回應﹕
  萬一愛滋病毒發作,人類不就完蛋了﹖
舊 236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7-07]
主題:
  電子書是否真的可以代替個人電腦﹖另Windows有分98版及NT版,十分麻煩.中文2000可不可合併網絡版及個人電腦版﹖
回應﹕
  全面取代不可能,電書需要資料庫提供資訊,電腦不可或缺也。但電腦未來將淪為專家工具,電書(及其後代﹚則為一般大眾的溝通媒介,此趨勢在所必然。
為此,我們正全面檢討公司策略中,待有決定再行週知。
舊 237 留言者:仰慕者 [2000-07-07]
主題:
  請問電子書何時才出版﹖
回應﹕
  在進度上,「樣品」八月可成,「量產」端視其他協力廠商。
附記﹕上次徵答得中之網友,可先獲樣品,將來再交換實品。
舊 238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7-07]
主題:
  先生所言甚妙!那麼是否把中國古代智慧如陰陽五行,珠算等,用現代化的方法處理及研究,就已經可以超越西方﹖如是的話,現在的科技人員將十分徬徨。因在過去幾十年他們大都是接受西方式教育,並離棄中國文化.現若重頭入門,應從何入門﹖
回應﹕
  「成者為王敗為寇」、「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今皆然。是非優劣且待時間證明,辯之無益,值此東西文化交接之際,選邊而立不過機緣,識時務者始為俊傑。
  僅以戰爭為例,在決戰之初,「斥候」多成烈士;決戰之際,兵卒率先陣亡;戰後以定功過,是時,基於成敗得失,主帥命運始決。陷身沙場之人,但聞鬼哭神嚎,唯見血肉橫飛,卻不知戰局真相!能盱衡全局者,必係置身事外之「先知」與「後覺」。
  本役涉及東西文化之消長,國家實力的升降,利益既得者不甘雌伏,必奮力反撲,慘烈之情難以言表。本役以文化傳統為主帥,科技人員無非士卒、斥候,因、果前定,大局本來。人若不能前知,以利益定取捨,風險極大,未足以訓。唯有順乎自然,而自然者,無非歷史傳承、風俗民情。機緣所在,與役者率皆身不由己,前仆後繼;旁觀者不必抱怨「天心不公」,實則人在局中也。
  科技革命之起伏,不過世事循環另一章,「人上人下無非人,浪升浪落總是浪」。若以成敗為取捨,須知一場革命尚待時間澄清之,是故觀望者眾,而即行者寡。再若以民族大義出發,應無所住生其心,為所當為,如斯而已。
  真有憬悟者,要重新入門,其法無他,放下包袱,走下台階,虛心學習可也。老朽埋首組合語言之程式中(堪稱舉世最老的組合語言程式師﹚凡二十餘年,且曾撰《組合語言之藝術》一書。今已耳順,尚擬再作貢生,何況有志之青年哉﹖
  但若如君所言,將陰陽五行發揚光大,則尚須由「漢學」著手,西學為用也。
舊 239 留言者: [2000-07-07]
主題:
  〔易 簡 而 天 下 之 理 得 矣 . 天 下 之 理 得 . 而 成 位 乎 其 中 矣 . 〕用超長指令{天下之理}豈不去其大半如是只小成矣
回應﹕
  誠然,CPU僅一工具,得「工具之理」已足矣!且所謂「超長指令」者,乃一「名相」,實則可長可短,變化無窮,由一迄萬。
  查自五十年代溤諾曼氏(Von Neumann)揭櫫「電腦三原則」(1,採二進位制(BinarySystem)。2,有存儲模型(Memory Model)。3,每一時刻執行一串行指令(Sequentialoperation)。﹚以來,此金科玉律已成為軟硬體之圭臬,西方資科技悉基於其架構,無人能推翻之(所謂並行處理之超級電腦,不過增加了電腦之台「數」而已﹚。設若此三原則受到挑戰,則所謂「高科技」不過另一「天動說」之翻版矣!
  而「算盤基因」之三要素,無非對該機制之突破,雖屬小成,對人類之貢獻至大!「人生之道」不過「行於道上」,無所分辨之至人,「其理已得,其道已至」。然世上尚有億億萬萬之行人,對彼等而言,萬事萬物,莫非「萬」數,是電腦受重視之因也。
  老朽曾言,「數」之基因為﹕「數序、數目、數系」。數序指數之排列次序,「事有先後,始知緩急」是也;數目指重複之量,今人重視利益,乃數目之用,求其異也;數系為循環之極限,二進位為二次之循環,十進位十次之循環,得其同也。
  進而言之,一般人以求異為始,得異為終,是不知其異者。知道者以知異為始,知同而終,是止於此者。得道人係以求同為始,得同而終,回歸於一,不可「多得」也。
舊 240 留言者: [2000-07-07]
主題:
  「設上珠五,下珠一,是十進,合之為十六進位。」 是否為 「設上珠五,下珠一,是二進,合之為十六進位。」之誤﹖
回應﹕
  上五下一者,下珠有五,數共為十,故為十進,此則未錯。但「共為十六進位」確有語誤,謹此謝過。愚意既有二進位,則四進、八進、十六進……皆在其中。
以展開式論之﹕設以一珠橫排於頂(底﹚者為一,去之為零,是二進位。
若以珠柱指數,二柱即四進,三柱為八進,四柱十六進……
前未明言者,未料有網友關心如此,故草草略過。既承下詢,再以實例,詳述「三進位」之「口訣(長指令﹚」形式(係臨時編湊者,蓆未及暖也﹚﹕
一上三(3﹚,二上一去五(6﹚,三去一進一(9﹚,四上二進一(12﹚,五上五進一(15﹚,六去二進二(18﹚,七上一進二(21﹚,八上四進二(24﹚,九進三去二(28﹚,十進三……
或謂此乃小技,要知電腦不過單一之二進位,其變化已臻無窮,人類藉之才得跨入資訊時代。「複進位」制之效率遠勝於單一進位,理之必然,而國人行之久遠,至今始明。若不乘機發揚光大,另一代「文化次殖民」又將嗷嗷待哺也。
再以「圍棋」為例,說明「複進位」之功。
圍棋係效法易理而設者,因天圓地方,故棋子為圓,棋盤為方。天有陰陽,子設黑白。數之極為九,敵對雙方各九得十八,兩造之間劃一中線,故盤中總數十九。
同理,太極生兩儀(黑白子﹚,兩儀得四象(格之四線為「氣」﹚,四象生八卦(每一點週圍八點為生機之兆﹚。如此,下棋者每動一「子」,就有一系列之「氣變」。以「數系」而言之,生機大者為勝(對奕者以益己之氣為手段,損彼之氣為目的﹚。棋子之二進位,在一點上形成四進,與生機的八進以至格局中之十九乘十九進息息相關。人的視覺辨識將此「矩陣」信息傳至大腦,人的大腦再根據「經驗行為」判斷之。
目前已有電腦下棋的程式,其法是輸入「數目」,電腦轉成二進位,求算「最有效」的排列組合(矩陣列﹚。實際上,電腦棋力的高低,即在於「最有效率」的運算。人腦運算慢,唯靠視覺辨識之「感受」(相當於矩陣列與「氣」的關係﹚,經驗之多寡(相當於「多層次索引」之建立﹚,這些能力卻是當前電腦所不足的。
再若用「複進位」觀念來看,每當有一「子」變動時,若由2*2到19*19進位之各種數系變化,一次考慮完畢(即感受+多層索引﹚,其成敗已知矣!這種方法才是人類思維精華之所在,如若運用於電腦,其速效增加豈止千萬倍﹖在當今「遺傳基因」昭然若揭之際,物質王國已興,精神生命不能落後也。
知此當知,人之「智」其實就建立在「複進位之分層索引」上,能得此「一」者,可稱「大智」!而人之「慧」端視一己之「修為」。如今電腦中樞已得此「智」,唯缺彼「慧」,準此以往,是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哉﹖
老朽生平沒有「打過算盤」,更非「圍棋高手」,不過明其理,觸類旁通,概知其餘。網友們如有雅興,不妨試而推之,再設計成為電路,當知其奧妙無窮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