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476 留言者:阿宏 [2002-05-20]
主題:專心
  從以前看朱老師的網頁,就覺得對於許多生活上的煩惱
  老師所提供的解決方法就是專心在一件事上,
  只是我覺得專心在一件事上也並不容易
  除了專注在食色方面很簡單外。
回應﹕
  說得對極了!古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今日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怕吃苦,專找容易事做,夢想撿現成便宜。因此,人人平等,孰上孰下各憑運氣。
  食色是天生的,狗貓皆具,人不見得高明多少,值得專心嗎﹖
1483 留言者:芥子 [2002-05-23]
主題:對否?
  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與人應對,心中始終會想要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以便日益接近明心見性的目標,但是這個「對」始終找不到,以致於又亂了,無處可緣。這個不斷想要確定有沒有做對的心,是否亦是很大的妄念﹖
  感謝您!
回應﹕
  正是,在《金剛經》中,佛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不斷想要確定有沒有對的心」,正是有所「住」也!因為宇宙間本無所謂的「對錯」,只是人類因應社會制度、環境需求而設下的「規範」。問題在當今這個環境激變的時代,尤其是各類「專家」載道,人言人殊,世上又有幾個人能作出「正確地判斷」呢﹖
  那麼該怎樣做,少能達到「日益明心見性」的目標﹖
  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先度量自己的能力(不是指專業知識,而是溝通與瞭解),在適當的範圍內,釐定「自我檢討」的方針。然後,每天檢查,自己有無「不利他人的過失」,沒有只是表示「沒有錯」,直到長時期維持下去,才能叫做「正確」。
  以往本網曾說過﹕正=止於一,確=石+質地堅硬的土。一者不變;質堅位高者亦不易變。是以「正確」係指「能維持長時期者」;做一天容易,做一年也不難。要做到生生世世,永恒如一,那就有「仙佛」之堅而高了。
  關鍵在於「利他」,因時時刻刻利他,養成了習慣,修為時久,就相當於「無我」。只是要注意,「利」要「長利」,像小孩哭鬧不休,立刻給以糖食,是「大害」也!所以,前面說過,要度量自己的能力,一般「修為」是先「修」後「為」。也就是說,多讀聖賢書,要先將思緒理順了,是「修」;待修成了,再「實習之」是「為」也。
  因此,不先明做人的道理(前人自幼讀聖賢書,其理自明,故少有人提這些道理。今人但讀工具書,人腦已變成技術記錄簿,最多只明「物理、生理」),就很難定義何為「利他」。這是今日社會最根本的難題,難也!難也!
  但切記﹕「道法自然」。只要一點一點地改進,力求心無所住,當人與環境契合了,心就會安。待一年兩年下去,隨時隨處心安,就是接近「明心見性」的時機了。
1524 留言者:迷途 [2002-05-30]
主題:煩惱
  朱老師您好﹕
  晚輩平常偶而有閱覽佛書,知其一切相皆是虛妄,如金剛經所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要做到如此,對我是平凡之輩可就難,若是無關緊要的事還可以放得開,要是有關於他人之事,卻常會因境執妄,明知它是假不可能會成真,但心裏總是會生起認假為真情況,常常苦惱不已,曾經想過煩惱原因,原來是念頭存在者不想傷及他人,加上其產生之妄想是不好的,兩個念頭碰在一起,形成痛苦...,要拋頭此煩惱,其實蠻簡單的就是不管他人死活,但是我卻做不到,想請教老師是不是要從定中入手,方能有所解脫呢﹖
回應﹕
  古人強調,人生應知行合一,否則麻煩大了,閣下正是如此也。
  閣下謂「我是平凡之輩」,大錯而特錯,信不信由你,能常上本網者,就算來搗蛋,也非凡品。何也﹖本網天庭登錄,春秋永傳!網友豈能妄自菲薄﹖
  不是「做不到」,實在是「不甘心去做」,為什麼﹖知得不夠徹底是其一;沒有善擇環境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心存僥倖,放縱一下,又算什麼﹖
  須知「末法時代」,若有一瓶淨水,維持不變可是莫大功德。但是,要弄髒,太容易了,因為「生生不息」也!切記這是「公務員會考」,一試定終生,能補考嗎﹖
  一張紙上寫了字,能還原嗎﹖一件事發生了,會消逝嗎﹖能量不滅是個定理,人活的時候在這裡,死了以後呢﹖難道就能違反能量不滅的定理嗎﹖不要以為把污漬擦去小事一樁,更不要以為原諒自己很容易!以老朽為例,自己一點過失,心中就煎熬不已。
  正因為容不下一點渣滓,人的思慮就會「通透」,任事一看就明白,這就是「智慧」!佛經上說﹕「明心見性」,就是這個意思。
  不要空自嗟嘆!又過了一天了!

  其實早有明路,水由源頭流到大海,一是隨波逐流,一是蒸發登天。前者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不騙自己,像「平凡的」動物一樣,活了又死,死了再活;有一天總會浮到水面,看到了,就知道真的還有另一片天空。後者則是努力的結果,一上雲天,當然極有可能下謫為雨;但是從古到今,無數水氣在雷電交加中化解為氫分子,遠赴太空去了。
  任憑感官放縱有什麼「不好」﹖上昇雲天有什麼「好」﹖這又是「東西文化」之爭了,且不去談它。只是如果一定用「利害」來衡量人生,恐怕永遠畢業不了,因為有了文憑,反而做不了比爾蓋茲(註﹕此人是舉世第一富豪,但在哈佛只讀了兩年)!
  魚與青菜各有長短,怎麼辦呢﹖不要希望兩全其美,那是夢話!選一條,走下去,不要回頭,也不要三心二意,痛苦煩惱就不存在!
1525 留言者:sunny [2002-05-31]
主題:
  有自信的人,內心都有一種祥和的快樂。
  我近日來在閱讀〔宇宙浪子〕心中有感,寫於你知!
回應﹕
  是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頭掛,都是人間好時節。
1533 留言者:陳容 [2002-06-01]
主題:
  我是一滴水,隨波逐流;浮浮沉沉六十多餘載。
  有幸撞上一張網,從此緊附往上攀。
  能否攀出水面,可否蒸發上雲天,又會否下謫為雨或在雷電交加中化解為氫分子,遠赴太空。這些我都不管。
回應﹕
  (朱老師去香港,沈代答)
  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
          恭錄《六祖壇經》般若品
1542 留言者:貪睡者 [2002-06-03]
主題:RE: 作息
  大師每天工作量如此龐大,是否陷入另一個”我執”
  是否能請教大師每天如何作息﹖中醫說晚上11﹕00到1﹕00是調整肝功能時段,若長期超過此時段睡眠將嚴重影響身體能未知您的看法如何﹖
  願您長命百歲是為中華民族之福
回應﹕
  工作與不工作,和人體精力的消耗無關。
  人體中八成精力消耗在「視覺辨識」中,只要眼睛張著,後腦丘就充血,隨時「備戰」!另有一成半在於聽覺,長年無休!其餘的感覺相當被動,端視需求而定,諸如飲食靠嗅味、接觸靠膚覺,不用則沒有消耗。不論如何,人只要眼睛一閉,能量消耗就大量降低,低到一個程度,人腦中氧氣不足,就會昏昏欲睡。
  至於工作,則不外體力與腦力兩大類(尚可細分,但餘者相差有限)。這兩者能量消耗相近,但性質不同。腦力要連續供應,不能中斷,體力則是密集支出,可以間歇休息(因神經原的脈沖需要離子化,而肌肉的運動只是氧化)。用腦筋和用肌肉都需要長時期的練習,養成潛意識,否則臨時用肌肉雖累,偶而用腦更會麻木不靈。
  當然,作息時間正常,是保持生理、心理、智理最佳的手段。因為生理時鐘能自動調節,也是潛意識的一種,習慣養成了,慣性能力可增加一成。
  睡眠不足傷身,睡眠過多更傷,因為大自然經過數十億年演化,有光便有能量;有能量就有活動;有活動就非睡眠!原則上八小時是合理的,因為生理學家證明,植物平均的光合作用約十四小時,兩小時調整,剩餘八小時供吐氣吸碳。

  老朽數十年來,維持在十時入睡,六時起床,但是中午要小睡一小時(有時可免)。九小時睡眠,是多了一點,但,老朽即令睡覺也不停地思維,尚可自我原諒。
  老朽一個人長命百歲(即令千歲)又有何用﹖單絲不成線,獨木難為林!日昨看電視,見巴勒斯坦難民營慘狀,不禁血脈賁張!然而再思之,平日見動物世界,牛群羊群被獵食族欺凌,除了各自逃命,未見利用其角反抗(可悲!角只供追女朋友、佔地盤用,是寧願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或集結成群以資共保者!
  何也﹖天道不公乎﹖非也!角色定位也!若是牛羊知所反抗,虎豹早已絕種矣!人其獸乎﹖人獸之異,異於文化也,若無文化,人非獵者即被獵者也!
  有理!巴勒斯坦人甘願被獵食族宰割,不知團結,不求自保,等活不下去了,身上綁個炸彈,以命換命!結果呢﹖碰到個惡霸強權,牙利腳快,死得更多更慘!
  同理,中國人不知團結自保,紛紛挾洋自重,專事用角欺凌弱小同胞,又與牛羊何異哉﹖果若中國人喪失了傳統文化,重返蠻荒弱肉強食的世界,是時,亞洲黃褐種,其體型不及歐美獵食族,反應不及澳非獵食族,與牛羊無別矣!
  無理!老朽活上百年以供他族狩獵乎﹖不如現在身上綁個炸彈,耳目清淨也!
1552 留言者:sunny [2002-06-05]
主題:
  朱先生住在澳門日子過得如何﹖我正在考慮移民何處較佳!﹖
回應﹕
  夏日飄花冬落雪,剝復往還看時節;偶見青煙起山頭,安坐家中觀生滅。
1556 留言者:紅綠燈 [2002-06-06]
主題:和從前不一樣,未來變的很渺茫
  如果說有明確的目標,生活才有意義,那為什麼萬事總是事與願違。
    為什麼只有當你一切都隨波逐流,埋沒真實的自己,海面才能風平浪靜,從前的信仰、榜樣,為什麼在你一天長大後,才發現他們的模樣是黑的。原來,人是不是到最後都會變成像我一樣的,人眼中複雜、腐臭不堪的形象呢﹖!
    未來要怎樣走,才能為將來某一天回憶起來不覺後悔、痛苦不堪呢……
回應﹕
  俗話云﹕「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真要到羅馬去,也沒那麼容易。
  首先要知道,生命有長有短,對蜉蝣來說,朝生暮死,除非生在羅馬,否則無望。
  其次,彭祖活了八百歲,無論他怎樣走,只要走(如果不走,八百年只看眼前的山水,不累死也煩死),遲早到得了地球上任何角落。
  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該如何認知呢﹖當然要看什麼叫做「明確的目標」了。「我要到火星玩三天一夜」!好極了,明確但不正確,因為去火星三天無法配一夜;再說目標難達,至少今日尚不能實現。這種明確的目標,只是胡思亂想,一點意義都沒有。
  再談談什麼叫做「隨波逐流」吧,一片樹葉,從樹上掉下來,飄落在江河裡。它若不隨著水波向下流,還能去哪裡﹖再若一個「正常人」,失足掉到水裡,就算他打算逐流,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人在水中,載浮載沉,鼻子浸水,痛苦!沒有空氣,痛苦!在水中泡久了,連皮膚也難以適應,消受不了!
  那麼,人生是怎麼回事呢﹖這又要扯到「立場」上來了(很抱歉,老朽只有這幾把刷子)!人雖然看去類似,實則個個不同。包括我們都用漢字溝通,但對每種概念各有不同的認知。因此,所有的道理,只有靠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想通(想通就是想到通順、通透,無論怎麼想,都得到接近的答案),這樣就可以「通羅馬」了。

  只有當人能把各種事物想通了,知道了自己的立場,才能自稱為人,才能與人溝通(否則有溝無通)。只有到那時,信仰、方向、目標、理想才有意義。否則如同鸚鵡一樣,學會幾句「聲音」,其立場只為賺取主人施捨的食物,還能要什麼﹖
  由此可知,人要受教育(不是指技術訓練)才能成人;人需要接受考試,才能知道是否成績合格了;人還要一步一步經過測驗、考核、磨礪、難關,有低有高,分清分濁,或成或敗,得苦得樂。做人不是容易事,至少比蜉蝣要難,卻比彭祖要輕鬆多了!
  更麻煩的是,當人掉到水裡時(來到人間),究竟那水是瀑布、清潭﹖是淡水、鹹水﹖是糞池、魚塭﹖是溫泉、冰洋﹖抑或只是在一個洗腳盆裡翻了一個身﹖世界如此之大,有各式各樣的環境,到的地方不一樣,染上身的顏色自是不同。
  可是這又有什麼分別呢﹖溫室中的花朵,能經得起風吹嗎﹖就算養在溫室中,人能堅持多久﹖花又能開多久﹖看看荒山野嶺的小草,千百年來逍遙自在。如果在溫室的立場,人生有多少真實﹖如果在荒野中,有得有失,就別與溫室去比長較短了!

  這正是考試的題目,立場不知,目標不明,連考卷都拿錯了,怎能寄望及格﹖再若自認為考卷已填滿了,卻仍痛苦煩惱,那代表沒有過關,趕快準備補考吧!老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其結果就會淪入落榜的一族!好好想想,過去的黑,正是能看清未來白的殷鑑!人家眼中的黯黮,那只是一時的,別忘了,朱元璋也做過小和尚!
  未來只要通過了考試(人生本是考場),抬頭挺胸地走。想想本大人也曾在考卷上胡畫了幾隻王八烏龜。不錯,被考官罵了一通,被同學笑了一陣,但那又算什麼﹖自己只要及格了,就可以開懷地大笑,笑那些規規矩矩、考一百分的大笨蛋!(沈補﹕酸葡萄!)(老朽註﹕沈紅蓮聯考歷史一百分!)
1560 留言者:升斗小民 [2002-06-07]
主題:
  苦與樂的定義為何﹖
  為何生命中除了睡覺以外,從一睜開眼開始總是為日常生活,工作瑣事心煩不已。
回應﹕
  苦樂為一體之兩面,苦先樂後有喜,先樂後苦則悲。實則喜中有悲、悲中有喜,無喜則無悲,無悲亦無喜。若人能不計苦樂悲喜,一視同仁,則謂之聖賢仙佛。(正因「觀身是苦」,所以人需要奮發振作,以渡苦海也。有關之說明,請見拙著《宇宙浪子》第九集,第六十六回﹕漂泊西南天地間。)
  人生乃一考堂,不及格者當然煩惱不已,不想補考,就認命吧!否則,考到不煩,認清人生真相,才有「極樂」(極樂=無苦)!
1562 留言者:不智 [2002-06-07]
主題:修行與現世
  我很希望能在生活與工作中找到修行的著力點,以免辜負這暇滿人生,但總是找不到定位點,上一個滿心投入的目標,反而是下一個迷惑的開始,於是又開始追尋。
  由於不夠清楚,總覺得應該有更多的學習來幫助自己釐清立場與定位,以全然地投入,但反觀身邊的人,全心打拼工作,並沒有這樣的煩惱,很統一。我很想放下工作,去全心學習一段時間,但仍有現實的考量,也不知道這該還是不該﹖是逃避﹖還是缺乏一股無畏的追尋精神﹖請指點。謝謝!
回應﹕
  修行不是「打高空」,走路吃飯、說話做事,都要邊修邊行。只有當人「做人」做成功了,才知道什麼是人!什麼有意義!什麼是不辜負人生!
  成大功有意義嗎﹖試舉一例以證明之!發大財有意義嗎﹖請看一些大財閥吧,有誰不是膿癱滿身﹖蠅群環繞﹖
  老朽閱人無數,由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所見者,無非是真人、假人。真人者,平平淡淡,心安理得,寵辱不驚,得失由心。而假人則花樣多了,各形各色,無非是幻想妄思,胡說八道,連掃地都掃不好,居然口口聲聲、說要為國為民謀福謀利!
  可能嗎﹖一個人連最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竟然能做重要的大事﹖
  可能嗎﹖一個人連最基本的任務都嫌不好玩、沒有興趣、沒有挑戰性、沒有成就感!這種人老朽「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有出息者」!
  人只有不好高騖遠,才能扎扎實實地學習一些有價值的觀念;人只有不挑東擇西,才有機會,在荒煙蔓草之間,發掘到無價之寶;人只有死心塌地,任勞任怨,才能完成所應負擔的責任;人也只有樂群忘己,不私不黨,才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成功不是人該追求的!追求也不應為了自己!無畏的精神更與拼命毫無關係。老朽從幼年至今,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利益,正因為不想,所行始正!正因為正,所以在諸多一流英才的競逐之下,能堅持原則,不屈不撓。到了老年,所見終於得直。
  不求急功,不求近利,坦然行之,大道可成。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