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70 留言者:freeman [2002-03-18]
主題:困惑
  我的直接主管,平日給人是和藹可親,寬大為懷的仁者之人,
  當初是在他的極力推薦來到公司,來到這家公司,屈指算來,
  有9個月之久,時間愈久,愈發覺公司處處危機四伏,
  對於公司的議會效率不敢領教(會議時間一天、半天是常事),
  現在整個公司皆有議會症候群………這種議會模式已是公司文化,
  到目前為止,公司仍未規劃出,各部門作業流程,各門的的協調,可謂
  是雞同鴨講………
  管理不當更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對屬下的問題反應,在未深入瞭解前,
  不是反駁,即妄下定論,或亂指揮,一些政策、行政命令常讓下屬措手不及,
  無所適從,甚至束手無策,曾自問是否自己有問題(或許自己在應對的態度過於傲慢吧),還是自己在工作上怠慢不努力……等
  但此問題的心聲,並非自己一人的看法,
  而是近乎所有的同仁都有這種共鳴。公司是從事社區寬頻網路和數位
  影像監視錄影保全系統,屬服務業,前者屬網路連線架設技術,開發社區
  架設網路為主要對向,後者屬代理銷售,
  公司是分隔總公司台中、分公台北兩地,員人共約60人;
  依我觀察(分公司),真正在做事(指做事態度)不到10人,
  有做事效率不到5人,去年公司虧損1800萬,今年的壓力應是來自虧損 ,
  在不離開公司的情況下,要如何做﹖ 才能符合『主管』無盡的要求。
  請朱先生明示之。      freeman
回應﹕
  此千古「常事」也,良鳥擇枝而棲,若無意他去,何妨盡力而為。
1179 留言者:無知人 [2002-03-20]
主題:中道
  感謝先生指點。
  晚輩私欲充斥,智慧未生,處事待人非過即不足,行之維艱。
回應﹕
  既知己過,改之即可,明心見性,立地成佛。
  人生乃磨鍊過程,未到地頭,確是行之維艱,但只要一心不餒,總有過關的一天。
1213 留言者:陳神倞 [2002-03-29]
主題:您大學的同學--陳神倞 找朱邦復先生 談
  抱歉!因無您的E-mail,請原諒用此方式跟您連絡,謝謝。
回應﹕
  請原諒,老朽昨日已死,今「出家為奴」獻身中華文化,已無親無戚,無朋無友。
1231 留言者:公人 [2002-03-31]
主題:正氣歌
  文山先生非創業之人,先生既去學者之頑懦,尚請保重。
回應﹕
  時者,命也!業見大小,事衡輕重。若夫國傾家敗,鐵騎臨門,如阿拉法特之自保自重,實難怨以人囂張霸道、頤指氣使也!
  然暴虎不可溤河,飛龍豈能落地﹖老朽屍骨早已成灰,餘年不過鬱積山嶽之「正氣」,風不能散,邪不能止!究其源,文文山所遺也!
1232 留言者:黑匣 [2002-04-01]
主題:私心與我心之別
  朱老師﹕
  1、〔私心〕與〔我心〕有別,如何分辨﹖
  2、〔我心〕一詞在不同的文中也似有不同的意指。如何意會﹖
回應﹕
  「我心」是「體」,「私心」為「用」。
  從時序而言,「我心」是始態,萬事因之而始,用之於「公」則公,用之於「私」則私,本無可厚非。但人乃一社會動物,深受環境影響,其上公允,人人見賢思齊;處私欲之群,則無人不貪,以求自保焉。
  今之世也,經百年來西風之淩虐,「私心」當道,人人為「我」,實乃中華文化之「天劫」考驗也。果若「私」為真理,「公」係幻相,是「天無道」,中華文化當滅矣!否則,野火雖能燎原,但深根潛藏,待春風再起,雨水滋潤,大地又是一片青綠。
  天有天道,道法自然,萬勿因一時之「疾風」而失信於自然,斯為「勁草」!
1235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4-01]
主題:要相片
  朱大師好
  一本心理學提到,把崇拜對象照片懸在顯眼處,時時看他、想他、學他
  能激發見賢思齊之心
  因此冒眛的向你要一張帥帥的照片
  請惠寄以下地址 感激不盡
  台灣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x鄰xxx號
回應﹕
  此「心理學」,一定是西人所著的「商機心理學」也。
  此事斷斷不可,國民黨掛了幾十年的兩蔣一李大相片,結果呢﹖黨員們時時看他、想他、學他,執政變成在野,大黨變成小黨,黨員們也都變成傻員了!
  外國人為了做「生意」,必須用「感官愚民」,也就是說訓練人們依賴感官。當感官看久了、麻木了,連狗彘都可成「偶像」,而凡與偶像有關的,都是「心理代替品」。於是,人不再用大腦判斷,看到就想,一想就生欲,就被商人牽著鼻子跑!
  老朽唯一的長處,是沒有自我,果真,建議掛一幅佛像,或者貼一張白紙。
1242 留言者:jys [2002-04-02]
主題:
  此地為無塵居﹖
回應﹕
  在清掃中。
1244 留言者:華安 [2002-04-03]
主題:如何減慾?
  我今年28歲,慾念不少,
  看電視美女、街頭美女走動都有慾念!
  目前欲減慾念,請問先生要如何減慾呢﹖
回應﹕
  此自然生態也,電視美女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人慾,望之而不動心即可。
  要減慾就要「狠」,因為慾是生物界億萬年來演化的力量,只有少數人類演化了「文化」,對慾望又產生了反省,而有自我放縱、或控制的認知。於是,一個新的戰場出現了,從遠古到千秋萬世,對人類而言,將永遠無休無止。
  世人輪迴其間,就是要接受這種「靈肉掙扎」,東方經過數千年的磨煉,小有成效,少數人能成仙成佛,餘者可自行抉擇。但西方除了宗教,文化發韌始於文藝復興,年輕膚淺,正值二、三十歲,故大力主張自由放任。宛如滿月海底,珊瑚精卵翻飛。
  因此「減慾」是個大課題,大大不易(比當選總統難多了)也!但若下定了決心,則還要經過時間考驗。老朽是個「狠人」,也花了數十年,吃盡苦頭,方渡苦海!
1252 留言者:小 人物 [2002-04-04]
主題:仁者無敵
  先生同意”仁者無敵”嗎﹖ 我認為先生所為一切都是從千秋萬世之宏觀角度思考,社會大眾長遠利益考量,正是真正實踐先聖先賢之精神的人;親身為世人展示中國文化高貴情操,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大部份中國人庸庸碌碌忙於賺錢享受,獨尊西方享樂主義之際。 先生的行為讓大家了解到人除了個人所需,行有餘力還要同時能關心國內以及世界上貧困人民之問題。在大眾忽視中華文化之時提醒中國人不要輕忽自己的文化。此正是仁者所當為也;也是中華文化可貴之處。
回應﹕
  仁者無敵是實,但真正的「敵人」正是自我也!
  老朽所作所為,只是自幼在中華文化薰陶下,已經無「我」可敵,該為則為也!
1263 留言者:公人 [2002-04-07]
主題:
  是減慾﹖不是離慾﹖
  離了中道,會不會治絲愈棼﹖
回應﹕
  「狠(犬之止)」者,人之「自然性質」也。
  其體性來自先天,堅硬、易損;用性成於環境,持久、自閉。
  「慾(心有欲)」者,人心「形成需求」也。
  其體性因谷低有欠,係抽象之願望;用性因山谷之大,永難充實。
  兩者無系統交集。
  「中道」之概念簡單,而定義難確,適合道德不利於法律,故不知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