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55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1-08]
主題:獨立思考
  朱老師在智慧之旅提到學習自我控制每天做三件不願意做的事
  那不做願意做的事是否等效
回應﹕
  等效。
  實際上,夫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也是一種自我控制之法。其層次高,功效高,只是難度也更高了。
960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1-11]
主題:x高上嗎
  在智慧之旅提到比人類高一層的X或神、上帝。他們真的比人類高尚嗎﹖像人進化如此之高而仍是破壞大自然的元兇,且互相殘殺。
    有道是天生萬物以養民,人無一物以報天。X 難道不會為求己利犧牲其他﹖
回應﹕
  以「高尚」二字定義,X足稱之無愧。只要在地球之外,任何一方都算「高」。
  尚者﹕字首〔八〕﹕??分別也。  字身〔向〕﹕??北面的窗,方向。
  解﹕分向,心之所往,希望也;重視狀。希望,高級。
  人之希望為何﹖誰不希望更上層樓﹖是云「高尚」。
  至於「元兇」,責之稍重矣,「殘殺」本係世態之一(係令人得悟之機),順流逆行,各有所之。人本一時之機緣和合,其「數」與世態同源而陰陽異相。盛世時,人如草木牲畜,生命延續為唯一要務。世道每衰(即殺劫到臨),陰陽反背,人之自我即面臨抉擇!報天之道,即為X利人濟世之機也,稱之為X者,何獨你我而已耶﹖
  若知陰陽之理,其事即明,世上無陰,從何得陽﹖若無疾風,怎知勁草﹖一體尚有兩面,只見一面偏矣!世事豈能簡化若此哉﹖
986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1-18]
主題:天縱英才乎
  為何你有如此智慧,博通電腦 音樂 ...任何學問不要多久就能搞通
  天縱英才乎,自修乎,如何自修才能追隨你
回應﹕
  老朽絕非「天縱英才」,否則,老且耄矣,如此奮鬥,何以尚一無所成﹖
  實則人人皆「天生之才」也,父母不過捐出「天生」之精卵而已。
  老朽所知所識,全係出自「自修」,可謂「知之頗多」,但難以「識之甚精」。多者能通,所達者乃空間,精深則稱「專長」,需要利用時間去鑽研。老朽之「痛」即在於時間有限,每每想更深入一層,即發現又進入一廣袤之領域,只得淺淺掠過!
  自修之法,首要「無私」,蓋有私即陷入「利害」漩渦,與他人無別,所得亦同也。次要心念集中,以「意刀」斷事態,不滯不偏,即無所不中矣!
1032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1-31]
主題:為何生小孩
  佛經說人生有三苦,八苦
  你說人要過五關
  阿富汗烽火連天
  自古及今 戰爭 天災 不斷 死傷無數
  人世如此多災多難
  如何忍心生下小孩受苦
回應﹕
  不是「忍心」,是不能「忍性」也!
1235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4-01]
主題:要相片
  朱大師好
  一本心理學提到,把崇拜對象照片懸在顯眼處,時時看他、想他、學他
  能激發見賢思齊之心
  因此冒眛的向你要一張帥帥的照片
  請惠寄以下地址 感激不盡
  台灣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x鄰xxx號
回應﹕
  此「心理學」,一定是西人所著的「商機心理學」也。
  此事斷斷不可,國民黨掛了幾十年的兩蔣一李大相片,結果呢﹖黨員們時時看他、想他、學他,執政變成在野,大黨變成小黨,黨員們也都變成傻員了!
  外國人為了做「生意」,必須用「感官愚民」,也就是說訓練人們依賴感官。當感官看久了、麻木了,連狗彘都可成「偶像」,而凡與偶像有關的,都是「心理代替品」。於是,人不再用大腦判斷,看到就想,一想就生欲,就被商人牽著鼻子跑!
  老朽唯一的長處,是沒有自我,果真,建議掛一幅佛像,或者貼一張白紙。
2032 留言者:張漢良 [2002-08-04]
主題:賢臣與良君
  自古賢臣輩出 而良君少見
  賢臣是否該屈居在昏君之下
  賢臣可以代昏君治天下嗎
回應﹕
  「人臣」者,做事行道之人;為「君」者,某一時空之代表也。
  從「功利」角度來看,「君」大於「臣」,但看「智慧」程度,則「臣」勝於「君」。自古以來,文化文明一直在潺潺激蕩中,直到今日,「智慧」未興,故許多人間真相難明。若以之問「君」,無論昏賢,雖周文漢武皆無從回答也。
  很不幸,基於進化使命,人類相當於「郵差」,並非「智慧」的主體。唯有「賢臣良相(廣義,含平民布衣)」,因其職責所在,不得不深思熟慮,智慧乃出。既有智慧,當知可為、不可為,當為、不當為,人臣者應勇於任責。君有君命,其所昏所賢者,代表全民之命(民主亦然,選了怎樣的總統,就得承受怎樣的命運),無處可遁也!
2689 留言者:張漢良 [2003-02-17]
主題:如何讀老子
  老師好
  老子一書要先背
  至於義理先驢讀或精讀或熟讀
  這三種讀法有何不同
  義理的書要看誰的書
  那一本看起
  老子止笑譚什麼時機看
  請老師解惑
  謝謝
回應﹕
  世間事必因機緣而生,「讀書」亦然。既有機緣,不妨隨緣化生,無須拘泥也。
  若係兒童,其記憶力良佳,而理解力欠缺,此時背書最宜。到得中年後,情況恰恰相反,再堅持背誦,必將嚇走眾多有心人士。

  讀書法原文請見《宇宙浪子》第十二集、九十三回﹕三山半落青天外
  「有一種『掠略屢驢濾』讀書法,讀書之道在於起初『掠讀』,先知大要;如果有用,再行『略讀』,以知其餘;若還有必要,則要『屢讀』,讀到熟悉於心;有了心得,進一步必須『驢讀』,抱著不放,直到全部吸收消化為止;最後已經通透了,必要時偶作『濾讀』,以免遺忘。」

  看哪本書也是緣,舉凡聖賢所言皆可。

  止笑譚有興趣就看,興趣=時機。

  後記﹕讀書千萬要記住一事,盡信書,不如無書!
  第一,書有類別﹕世事繁複糾結,分類以別只便於入門,要之能融會貫通。非痛下
    三、四十年之苦功者,萬勿「斷章取義」,以免貽笑大方。
     有人讀了幾本宗教書,成為「原教徒」,之無不通,就妄自置喙天下事。此
    輩頭腦不清,已自陷泥淖,無可救藥矣!
  第二,書有時效﹕世界變化不止,物質知識古不如今,精神境界今不如古。
     是以科技書應注意時效,不可以訛傳訛(《宇宙浪子》一書亦然)。
  第三,書有程度﹕不僅內容有高低,概念應用也相去天淵。
     「白話文」必須「明確」,僅宜於科技書。但若概念不通,則連「白話」亦
    將流於「別字、別文、別話」,舛誤連篇焉!
     概念本指「概略之念頭」,原係人類概略認知事物狀態之真實者。「文言」
    含糊其詞,正符合人類所能表達之宇宙本態,欲探人生真實者,不可不知也。

  不論人類如何努力,居於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宇宙中,連瞭解自己都難於登天,怎有可能認知、理解宇宙﹖是以,文言之不精確、其包涵之層次無限、在在令人深思而後悟,正是其無比之優點,置諸四海八荒、古今未來而皆準也(老朽認為﹕西方缺文言,是故西方無老、莊;同理,古人重文言,故古人輕技術)。
  總而言之,聖賢書實乃經過千載沉澱,億民印證,考驗過關者!宗教書只是信眾奉行,無從置疑!科技、工具書則供「就業謀生」,待泡沫一破,即成垃圾!至於用文遣字,更是影響「理解、表達」的關鍵。不幸今人根基不固,外緣侵擾,難免惶惑!
  老朽實在太忙,值今百廢待興之際,事有先後。漢字基因實係人性思維基因,其秘可揭,然人類私心不去,揭之適足害之,無益於人也。

  又﹕讀書更不應「誤書」,如尚未融會貫通,一知半解,動輒套用,將令人懷疑原書之水準!尤其是宗教書,在不同信仰之族群中,經常是衝突之導火線。老朽只崇尚思想、義理、聖賢、德行,不論佛道儒回基督等等,概不執迷,本網亦不「討論」。
  如今年輕人已被西方商業同化,一味追求「速食神通」,尤其對「文字、概念」不肯痛下苦工,滿懷「一本萬利、心想事成、開口鑠金、英雄少年」的幻想。有的乳臭未乾,尚不知人事,不明道理,卻放膽「引經據典、玩刀弄斧」,聞東應西,乃愚昧之極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