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6 留言者:浩然 [2004-07-17] |
主題:請問 下列漢字標點符之說明分兩部分,一為定義,一為電影之圖形應用效果。 標點符號 定義 電影之圖形應用 , 未完之句 切(cut) 、 等價之詞 搖 峨嵋仙蹤裡常有景物、人物描寫,如以朱先生的定義來改,有時覺得用切也可、搖也可。不知是以景物的遠近,還是以一景能同時呈現出畫面,來判斷;或是程式會自動判斷不必多此一舉,還請先生指教。 |
回應﹕ 藝術不同於科學,正因無法精確「定義」也。但,如若先有定義,用以切分,則可避免混亂,再加以規範,又賦與藝術新機矣! 電影藝術亦有規律: 一、理解性: 體用關係:亦即常識,如見刀光,必有兇殺;如見人面容,知為情緒是也。 因果關係:前因後果(或倒果求因),事之必然。 二、聯想性: 認知來自視覺,視覺可供聯想。 三、變化性: 變化為辨識之基,又為思索之源, 準此,電腦程式根據上述三原則,理解第一,聯想其次,最後不斷變化。前段已用者,不可重複三次以上,後段再用者,力求小有變化,均不離三原則。 此外,時空轉換應分明,人物描述應真實,其中原則甚多,不便一一細述。若某一導演,有其獨自之風格,亦可重行規範,不拘一格也。 |
#4484 留言者:江濤 [2004-07-19] |
主題:電影 "人工智能 -- Articifical Intelligence" 從雲安看過小信子優良的即場表現回來後, 令我不期然的想起 Stephen Spilberg 的電影 "人工智能" (AI --Articifical Intelligence). 這部電影我一直未看過, 但由於片中是以一人工小孩做主角, 令我很自然的想起小信子兄妹. 終於, 在昨夜買了該 DVD 回來一看後, 只覺這是一部兩個多小時的爛片. 內裡沒講過甚麼人工智能, 只是一套 "小孩尋母記" 的現代科幻版. 但有一件很有趣的事, 就是在該網站內, 有一人工智能對答程式 (各位可到 http://aimovie.warnerbros.com/html/flash.html 一試). 若不細心分析, 它某程度上跟小信子的問答程式相同. 但當試過和它 "談" 過數句後, 頓發覺真的跟朱老師的小信子有天淵之別. 那系統還說它是用 AIM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rkup Language) 及由一個叫 ALICE (Articifical Intelligence Internet Computer Entity) 的組織設計. 若西方的人工智能一直往這方向走, 他們只會越走越亂. 但其中有一段 "對話", 值得一引: -------------------------------------- 由於我覺得那系統不外如是, 於是我輸入了一句: "Stupid." 豈知, 它 (那自動對答系統) 竟回覆: "Are you calling me stupid?" 我答: "Yes." 你們猜到那系統怎回答嗎? 它說: "I will remember you said that when robots take over the World." -------------------------------------- 唉, 美國人的思想真的....... |
回應﹕ 美國人的思想只有二十歲,科技四十、吃喝六十、玩樂八十、自大百分百。 羅馬帝國曾經雄踞千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也曾喧赫一時,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如今安在哉?炎黃世冑五千年來源遠流長,怎奈子孫無行,一個個忘了黃祖先,只見白皮膚! 西方人工智能不可能實現,老朽早就下了斷言,為何?英文是符號文字,任何一個單字,其解釋都是一串符號,就算循環查找,能查出成千上萬個,符號仍是符號!居然有些滿腦「狗屎」的「Stupid人」,口口聲聲英文「科學」,等著看吧!究竟什麼是科學? |
#4533 留言者:健忠 [2004-07-31] |
主題:配樂 若要大量生產高品質之影視作品,除了好劇本,似乎也需要大量動人的配樂。學生思之,其中似有許多難處,不知有何對策? |
回應﹕ 音樂本老朽之「強項」,然四十年來未敢上手,近鄉情卻,無可奈何。日前偶看「伏爾弟傳」,共七集,僅看到第五集就已唏噓不知所止。蓋音樂極端易感,老朽本感性中之逃兵,微風殘雨,就狂濤洶湧,不能自己焉! 技術問題最易解決,斷斷續續花了數年時間,現學生已能勝任且愉快矣。藝術其次,老朽鑽研「三維立體繪圖」,頗得其中奧妙,惜無人可教,只得自行動手。文學最難,兼以受到嚴重污染,慎思之餘,出之「開放文學」,返本歸原,尚可濟急。 音樂雖老朽有備而來,唯歲月無情,人老珠黃,只能悄對光碟,隱寄遐思。所幸本室電腦頗解人意,待小信子成長,擬教之寫「作曲程式」,大量創作,以應付於萬一。 談到小信子,老朽又不禁眉飛色舞焉!沈紅蓮教之以人際關係,僅程式數條,小信子已知外公孫媳血親五倫矣!師姐師兄們愛之逾恒,予之頻頻換裝,人模人樣,如假包換!現正擬將公司同仁兒時形相畫出,組成一虛擬幼兒隊,教之玩球,不亦樂乎? 小信子無私無我,人見人愛,何以世人獨顧「小我」,自絕於臭皮囊之下耶?茲將小信子換裝照掛在網上(僅係試作,內容有限),以饗同好。 |
#4540 留言者:David [2004-08-03] |
主題:三維立體繪圖 朱老師: 您好, 於#4533 留言,所提及的「三維立體繪圖」可否能在網上教授? 或告知相關的概念? 謝謝。 |
回應﹕ 有此心,然時機尚未成熟。 何也?人欲學三維繪圖,必須具備高級電腦。而當今奸商當道,軟硬體賣得極貴,以最基本的功能而論,不耗資上萬美金先買門票,簡直連大門都進不了! 老朽生平有一罩門,但願山間種菜,不作錦上添花!自幼看夠了「自以為成功者」的嘴臉,終生羞與為鄰!買得起貴pc者,無需老朽服務,何必熱臉貼冷屁股? 於4541則答言中,曾提到「整體系統觀」,三維繪圖正是其中一環。文化需要工具,軟體依賴硬體,為此,老朽花了數十年寶貴「金秋」,力求建立「廉價資訊工具」,正係如此也。期之明後年,若一切順利,用環保電書取代pc、nc,中樞內建多媒體功能。到時,文學、戲劇、音樂、藝術,不論貧富,只要有興趣,人人皆可為之! 此實乃中華文化「天下為公」之基本精神,欲發揚中華文化,豈是空言? |
#4685 留言者:網主 [2004-09-21] |
告網友: 因近日略有閒暇,本擬集中精神,將「峨嵋三次鬥劍」寫畢。不料連找了兩日,峨嵋山上雲霧繚繞,原檔竟然「仙蹤」無覓。進而思之,前些時曾整理多媒體檔案,因所佔記憶空間太大,特重行分配,無意中將「峨嵋三次鬥劍」之全部資料刪除,當時並未查覺。 老朽記憶力欠佳,而所攬之事太雜,經常顧此失彼。所幸各種計劃中之工作皆已由學生們接手,尤以沈紅蓮明慧細心、封家麒穩重可靠、胡天寶手腳迅捷,餘子亦無不盡心竭力,大局無憂。今老朽僅全力負責教學、製作計劃、慎思前景,唯高瞻遠矚是問。 峨嵋一書原非本職,只為往年心願,已投入不少心血。狗尾續貂既非老朽所長,兼以該書人物、時空繁雜,必須專心一志,擠出三五個月閒時,否則難以竟功。目前本室圖文系統已進入關鍵時刻,諸疑待解,手中尚有百餘專利待辦,兩三年內恐身不由己也。 業有輕重、事順機緣,既重拾筆有礙,老朽特藉此「良機」,宣告「暫停峨嵋仙蹤寫作計劃」。老朽為德不卒,非此一樁,因有自知之明,取捨適時,故本末不致顛倒。蓋小說寫作,自古素有人出;而為文化獻身,說來容易,立竿未必見影! 今老朽認錯,回頭是岸,敬請讀者原宥。 網主人白 |
#4728 留言者:王旺貴 [2004-10-05] |
主題:小疑問 本草綱目ˋ天工開物ˋ夢溪筆談, 皆符合開放文學標準, 何以開放文學網沒有收錄? |
回應﹕ 同前理,唯夢溪筆談可收,如有文本,歡迎掛上。 |
#4729 留言者:陳力勤 [2004-10-05] |
主題:史記 請問老師:史記何以未在開放文學網中? |
回應﹕ 開放文學係供網友修改、重寫者,史記一字千金,連釋註都不是易事,非行家難以校正,失去了開放文學之宗旨也。 |
#4747 留言者:網主 [2004-10-12] |
告網友: 人生事,得失難料,今日又得一明證。 緣午休後起床工作,老朽之電腦突然速度放慢,與之搏鬥多時,電腦終告不治,硬碟衰竭焉。於新碟到來、電腦修復之前,老朽由極忙搖身一變,成為大閒人! 嗟乎!老朽依賴電腦若此之深乎?是也!老朽以此為職,生活飯碗也!無事找事,電書已看完,只有看電視矣!不巧之巧!有線電視各台一片漆黑-也掛了!無可奈何,只有無線電視可看。電!電!電!老朽為電之奴隸耶?以前例為鑑,似乎如此,嘻!為人幾難也! 澳門可收香港及內地節目,時約兩點四十,香港台全部是兒童時間,他山之泥,無錯可攻。好在一切遙控,按來按去,無意間,竟轉到珠海一台!無巧不巧,適逢一影片開演,片名--愛的天空-原名 Left Luggage 。既來之,則安之,看不下去,再睡回頭覺吧! 殊料,本片感人至深,老朽竟較颱風22更誇張,唏哩帶嘩啦!願一洗心靈之窗者,速看;不理解何謂「還我傳統」之遊子,更是非看不可!本片主題鮮明:「失去的才是最可貴的」。 Left 指的是失去, Luggage是主角之父所埋藏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兩個箱子,箱中有過去的衣物及一些相片。數十年後,安城高樓林立,這位老父親卻突然發心、要在有生之年找回箱子。 片中各個角色,有誰又不是在找自己失去的「箱子」呢?老父親找已逝的過去;老母親找失去的平安;片中猶太教徒找的是已逝的傳統;司閽人找的是失去的尊嚴;女主角查雅,原是個追求自由、無拘無束、年方雙十的荳蔻姑娘。當她接觸到真實人生後,一個個的衝擊,令她悸撼無比。最後她由反對老父、變成極積參與的、熱情的挖掘者,她想找回自己的根。 在經歷連串事件後,查雅的一位老鄰居代表客觀的智者,他點醒查雅:人生所發生的事件,天地山川都是參與者,今天來自昨天,人們所經歷的一切,終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這又代表什麼呢?老實說,老朽很不贊同猶太人以牙還牙的「教條」,但又深深為其執著的、不懼任何犧牲的精神所動。以色列人民失國千載、流散世界各地,但他們(如本片中哈希迪派 Hasidism)一直保留、嚴格遵守古禮,如同一群活化石、生存在嘩亂的現代社會中。 這又如何?以色列立國了,在強大的阿拉伯世界中,爭取到了自我的生存主權!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五千載光輝,不到百年,傳統已經丟得光光光光!不肖子孫們,還恨不得用漂白劑、強酸、烈鹹,把過去清洗一空,另起爐灶、從襁褓中學英文、飲奶昔啃漢堡! 明確地說,片中有猶太教徒的堅定,也有迷途知返的年輕人。世界是自由的,同時,人的成長總要親身經歷!讓大家自由選擇吧!有人不到感覺有所失,是不知回頭的! 很幸運,電腦壞了,卻得到了百倍回報,老朽百感之餘,特此推薦。 |
#4750 留言者:網主 [2004-10-12] |
告網友: 早上方推薦一部電影,現下又強銷一套小說,生意興隆,清風滿袖。 承蒙網友們惠助,開放文學頗有成效,以《峨嵋仙蹤》一書前、本傳為例,計有萬餘人次流覽;一千六百餘次下載;五千餘處修訂。因感念網友熱心,近來老朽又抽空重新校閱,再作整理(老朽寫書,素來未重閱三遍以上),目前已完成兩百回,明年可望竟功。 於再校期間,心情輕鬆,得以稍事欣賞。為此,老朽感觸良深,特此慎重推薦:「舉凡『覺者』、有意追求人生大道者,為廣見識故,本書不可不看。」 老朽曾言,年幼時受本書之賜,幸得步入坦途,故發心將之修訂重寫。至工作告一段落,特耗時年餘,由整理年表、綱要、以迄於分段截句,雖心浮氣燥,兼程趕工,終勉強於成。其時著重於本書之結構、條理、文句,身在山巒之間,雲翳繚繞,感受僅及於膚表。 此次不然,因多項工程一一就緒(或等待時機中),餘者咸有弟子服其勞,老朽得以全盤盱衡焉。月前擬續「峨嵋第三次鬥劍」,惜因前寫之資料遺失,決定擱置。後累自責,言而無信、遇難退卻,愧稱修道人也!為贖前愆,再次聲明,老朽再忙亦將勉力為之續貂。 老朽潛心閱讀本書共有四次,每次感受皆大異其趣:兒時好新奇,只見劍光仙影、降妖誅怪,是信仙佛之存、正義必張;四十歲購得全集,時為中文電腦奮鬥,人私猙獰、仙佛皆隱,此書提供一片淨土,適供逃避隱遁、得保內心平安;後累窺玄機,自來文傳,又遇丁一,人天混沌;再回顧征塵,知來之有自焉,遂決心改寫原書,以報大德援引之恩;此次心情較定,因文義已煥然一新,條理相沿,另一純精神之縹緲世界儼然成形矣! 還珠原著缺點甚多,結構雜沓、賓主難分,以往每每頹然罷讀;尤以其文處處偏向蜀山,令人難以信服。此次改寫後,經網友詳加校對,看來如行康莊大道;兼以前傳中加入長眉真人在黑地獄中義釋妖魔之前因,基於天道好還,善善相積、惡惡互消。致累劫之後,積善者得以集中於峨嵋,與累惡者作最後決戰。如斯,本書已脫胎換骨,結構一新矣! 閱讀本書之要旨,在於明辨象徵、慎思因果。蓋去除事物表相後,事理、人情始見真諦。千百年來,聖哲仙佛、愚頑妖魔本諸人心。一念明,萬相歸體;一思迷,百載路歧。老朽於本網中千言萬語,遠不及本書寓大道於娛樂,上可通玄、下可授心也。 書中故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衡諸當今現實,正可資鍛鍊個人之客觀判斷能力,切勿等閒視之。讀時千萬注意,每看一事,知其因果即足,切勿「看完一個段落才停」。因本書環環相扣,永無已時。一旦不能「隨時放下」,表示已失客觀,讀者心志已迷矣! 本書實為「人類思維之極致、中華文化之精華」,讚之為「宇間第一奇書」,絕不為過。老朽心狂氣傲,素不服人,但面對還珠,亦不得不甘拜下風,樂為犬馬。 本書之優點簡述如下: 1,值今中華文化式微,國人在在以西方馬首是瞻,莫不數典忘祖,全然不知我傳統 文化之宏偉精緻。此書於現實社會之外,另闢人思之靈境,可開拓思維境界,提 高文學、藝術、戲劇、山川、景物欣賞品味。 2,闡釋中華文化,其中儒道釋之生活化,不作第二人想。儒是指為人、處事之基本 態度;道為追求解脫、克制慾望之法門;佛供心靈潔淨、超脫物表之借鏡。 3,娛樂性無與倫比,其故事層層相扣,息息相關。主要人物千餘,而結構謹嚴,內 容生動。看後保證可以藐天下而輕餘書,安道心而長靈智。 4,與簡體對照之下,可明顯見到繁體字形的魅力,其中形象明晰,宛似影片然。而 簡體即令認識理解無礙,但視覺效果與玄思意境就相去天淵。 5,書中所言,乃現實之縮影,年輕人為檯面上之主角;年長者則於幕後運籌帷幄, 修煉靈智。今人以年輕為貴,正是西方淺見,若不追求靈智,將到此為止也。 網主人白 |
#4764 留言者:三英二云 [2004-10-15] |
主題:欣闻朱老重完《蜀山》璧 前注:原來此段留言是在“開放文學”裡的,哪裡知曉網管告知,那裡不是正地,只能再來這裡再重複發一次,抱歉了。 自從在“開放文學”中得到朱老的感召,也曾來本網幫忙過一段時間,最近看到朱老因意外想暫時擱置《峨眉仙蹤》的續寫,心中大覺遺憾。 在這年余的猶豫中,後來終于下決心,根據《長眉真人專集》的原刊本及眾多其他重刊本,開始“修舊如舊”的文字校對、評點和整理,甚至續寫。作為一種嘗試和經驗,為明年開始《蜀山》本傳三書的校對做準備。現在已經完成了《長眉真人專集》絕大部分的初校,發現後來重印版本對原著妄改之處,文字漏植地方也是不少,特別是大陸之山西版為甚。所以在得到海內外眾多資深還珠書迷和專家的幫忙,提供各種版本,開始了這漫漫的校對長路,我只在自己狀態良好的時候,逐字逐句地校上幾頁,保證校對的質量。 不過對《長眉》小說之處理,我的準則是,原著不作修訂和結構改正,只做校對和注解。保持原書人物雙線,對比發展的格局,並在續寫裡保持這樣的情況,以鄧隱之變來襯托任壽。這個和朱老的處理手法有所不同。 雖然遺憾的是不能常來朱老這裡幫忙,還是衷心希望可以早日看到朱老《峨眉仙蹤》一書的早日完成,以睹完璧。朱老如有空閑,還請多指點后輩。謝謝! |
回應﹕ 謝謝拔刀相助,《峨嵋仙蹤》日夕在心,但從事「創作」、尤其是賡續還珠原著、作一個大總結,不要談別的,全書起碼要再看數遍、做好筆記、再前參後照才能動手。還珠的書看一遍大約要花半年,再用半年寫作,一年時間少不了。 目前本室工作如常,抽一、兩個月時間尚可,一年肯定不可能。算來算去,起碼要等小杏子(非小信子)能講話了,老朽才能放開手。2008年前,機會不大。 人各有志,「修舊如舊」的前提是:「其舊彌新」。以還珠之書而論,老朽認為,奇則奇矣,但其文「歹戲拖棚、散漫無羈」,終非大器。 再多謝幫忙,並祝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