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579 留言者:沙加 [2009-11-23]
主題:利用圖文系統報導新聞
  朱老師你好:
  壹傳媒蘋果動新聞, 利用3D動畫技術報導新聞。
    http://martinoei.wordpress.com/
2009/11/12/?餉??啗???伐?/
回應﹕
  謝謝告知。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老朽非常人,只因看透人生虛實,已自負永居地獄的責任!為了不與人爭勝,有言在先,今生絕對不走「康莊大道」,人棄我取、人趨我離。自青年起,早知3d動畫必成龍象,但老朽一心僅求為中華文化謀一生路,只知閉門造航母,無意西行修金身!
9578 留言者:沙加 [2009-11-23]
主題:漢文樂園死了?
  朱老師你好:
  我覺得漢文樂園好似一個被人拋棄的孤兒。
  #6050: 為了建設「漢文樂園」,本室暫停其他工作,全力投入。何以重要?談及圖文系統,人人都等著「看電影」,雖是發揚文化,真正飛揚在天的仍是圖畫也!漢字才是根本,本室不做,本網網友不捧場,可能又將「沉屍百載」矣。即令中國強盛了,大不了又是一個資本社會下的「加工廠」,腸肥腦不滿也!
  #7427: 《漢文庫典》則係本工作室為圖文系統而建立的資料庫,以及義工們整理的常用工具書。其中《漢字基因字典》是《文傳寶庫》的基礎。此乃老朽之夙痛也!書生造反,百年無成!
回應﹕
  做人要「言而守信」,早已聲明:「漢文樂園」屬於大家。但事實上,大家只是「看猴把戲」!無奈老朽準備了平台,沒人助陣!不錯!兀鷹不養牛,但牛屍哪裡來?本室只有十五員大將,孤軍作戰能撐到今天,已是上天垂憐!樂園要成孤兒院,老朽樂觀其成!說不定,明天本室各項計劃也該沉屍百載了!
9577 留言者:沙加 [2009-11-23]
主題:閱讀陳雲的《中文解毒》 和《執正中文》
  朱老師你好:
  學生正閱讀陳雲的《中文解毒》和《執正中文》。
  陳雲指出, 由於台灣保留了繁體字,就是保留了整個中華文化在那裡,即使是只有幾千萬人口 . . . . . . .
  台灣領導著整個中國文化,特別是香港人也應該看看這個優勢。中國大陸沒希望恢復繁體字,或方言寫作的。所以香港和台灣若能在文化上提升,大陸注定是要被這兩地領導的──無論他們多富有!
  http://www.lsd.org.hk/index.php/
doc/detail/2508
  謝。
回應﹕
  人各有志,老朽已是「鞋底沒土」,今生問心無愧,得失成敗毫不相干!時賢受西洋洗腦已深,所見莫非眼前,曷不放眼未來?得道者天助,活著做該做的事,對得住生命,足矣!
9576 留言者:網主 [2009-11-23]
告網友:
  老朽在修補罟網時,發現有若干錯失,係以往認識不足所致。
  於6749則(在觀念文化中),老朽對「概念」尚停留在一般人之認識中(曾被老朽取笑過)。經過多年來與網友們討論,基於嚴格的定義,現已將「概念」正名為一個文字之「思維中站」,即具有因果體用四種介面以與其他概念聯結者。由於此中站四通八達,任何站與站相連,即構成「觀念」。
  老朽以往多有疏忽,特此道歉。

  下文為貼於該則之道歉啟事:
2009年註:前述之「概念」係廣義說法,老朽發現在此前自己之定義都不夠明確,在此先說聲抱歉。
  現更正如下:「概念」指一個「思維的中站」,常以一個「文字」代表之;兩字以上(除翻譯名稱外,如沙發),則為「觀念」。至於「廣義」說法係包含「觀念」在內,但此乃「事後自圓己說」,不足為訓。

      網主人白
9575 留言者:小英 [2009-11-22]
主題:中文理解之硬體電路
  朱老師您好:
  學生因為六月起在職訓中心上課,很少上網,因此沒有看到老師峨嵋仙蹤義工召集的留言#9502,深感愧疚。如果工作室還需要義工人力,我明年一月課程結束後即可投入。
  學生目前所學是電子電路相關知識,想為中文理解作一硬體電路類似CPU,此電路如人腦可指揮手足如X86CPU。可行性研究需明年初二個月的時間進行,其中關鍵均為老師在網站所述,懇請老師許可。如若萬幸明年底可成,將移交所有資料及測試板給工作室,學生不會對外使用任何資料。
         
           小英敬上
回應﹕
  義工事請與網管連絡,好在目前工作尚未開展,大約要到明年年初,不急。
  CPU可進行,必要時可以留言詢問,只要不涉及細節即可。至於成果,一切隨緣,蓋老朽學農,只知種樹,有人乘涼就好。設計時,宜重點考慮邏輯閘之精簡,蓋如今科技人受現狀所欺,資源浪費得令人瞠目結舌!實際上,「綠色科技」即將成熟,節能CPU才是主流。前數則老朽談起之熱電系統,要能以些微的電能驅動整個系統,既然汝已在道上,盼能多下功夫。
  此外,電子感官也將是當紅炸子雞,只惜當今電子界觀念錯誤,繞了個大圈。其實,其理論相當簡單,只要能辨別「前級、後級」訊號,是標準的二進位結構。下點功夫,先參透動靜之間的關係,多用邏輯觀念揣摩一下,再以實際的人體感受作為印證,必有所獲。
9574 留言者:小兆 [2009-11-22]
主題:對「字易」的疑問
  朱老師您好:
  末學欲學通漢字,於是想將老師以往教授的內容,好好研讀一番。今日讀字易一書,有些觀念仍是難以弄懂,不知能否向老師請教下列問題:
  1、書中提及的字首,其內容是否為當今一般字典所收錄的部首?或是經過您整理後,其內容更加豐富?
  2、字首絕大部份,是否不能再分為兩個有意義的字?
  3、一個字要如何判斷其為獨體字?列如:秋、吉二字,為何是獨體字?
  學生自知心猿意馬、慾望纏身,但於閒暇時候,會看些古籍。雖然領略有限,卻也明白古籍所載,比之現今一些電視名人所談,高明許多!所以心中希望能將漢字學好,若是有偏差,還盼老師指正。謝謝!
回應﹕
  1,字首與字典之部首多半雷同,但觀念有異。主因是意義的應用,若無法解釋則已放棄。

  2,可以這樣說(大部份),但也未必,諸如「日」字,在因果體用上各有所之,如:
    體:日為天體,主宰了生命。
    用:日有光能、熱能,是生物的能源。
    因:人之眼睛因日光而進化,是以有辨識行為。
    果:日出日落,人類以之作為生活的圭臬,是以有時間之認識。
    是故,日為字首,其影響四方不言可喻。欲知漢字,絕對要「符合自然」。

  3,所謂「獨體字」係以其有無字首之結構而定,秋、吉皆有所屬,查基因字典:
    秋:字首〔禾〕:〔體〕穀類植物。
      字身〔火〕:〔體〕炎熱。
      會意,形聲-甲骨文
     〔體〕禾熟時炎熱之天,指每年第三季,聚物之季。
    吉:字身〔士〕:〔體〕有專才或學位的人。
      字首〔口〕:〔體〕嘴也,出入孔道。
      會意,形聲-甲骨文
     〔用〕士人之口,良善美好。
    至於「禾」則係獨體字:
      象形-甲骨文
      〔體〕象穀類植物,糧食之源。

  欲進學,不愁早晚但憂無恒,待下足了功夫,猿心必颺、馬意必專,至於慾望,除了百尺竿頭上更進一尺外,其餘不過花花草草而已。
9573 留言者:網主 [2009-11-22]
告網友:
  宿命孰命

  正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事事隨緣事事緣。

  話說老朽近日鑽研理解機構,蓋目前做法,係利用漢字基因之組合,以線性檢查常識庫而達到理解目的。然據老朽理論,理解者,須經由一已知核心,以判斷是非。於茲,老朽打破砂鍋,力求建立此一「虛幻之結構」,以之作為意識中心,供理解之用。
  同時,頸椎症肆虐騷擾,自九月起,赴鏡湖醫院數十次,復健皆未見效。後老朽按摩自療,又經月餘,目前大為好轉,已能與電腦拼搏。但時間不能連續太久,每次工作約三個小時,毛病必至!故老朽一邊寫程式,一邊自修「罟網鴻爪」。蓋往日時間有限,原先之分類粗糙,今閱之改之,不勝感嘆!
  感嘆之一,甚多留言網友,任事一知半解,但在當今美式教育下,勇於敢而昧於明!其次,返觀老朽十年來,自我進境不大,所幸在跌跌撞撞之餘,尚能堅持道法,自然無礙。感嘆之三,在於工作不順,累經敗績,雖非戰者之罪,但自己好高騖遠、強自出頭,著實罪不可宥!
  其實,平心而論,大環境如斯,老朽只能盡力而為。與眾不同者,基於老朽對中華文化之信心,行於深山密林中,猶自高吟入雲。何以如此?為孔雀亮屏乎?為自壯己膽乎?為號召同伴乎?好在,本網有千餘同好,各有進境。既然愚公能移王屋,老朽信必能登大雅,是故近日再召會員,以免遺珠也!
  唯回顧本室弟子,心有餘憂焉,緣人員來此,各憑緣份,而人之資質不一,有的心明性見,面壁十載猶如一瞬;也有強自按捺,如一盅佛跳牆正在灶上,遲早將必翻騰。311事件損失不貲,若再來次911,本室必將效法美利堅,堅壁清野!豈非功虧一簣哉?

  孰料,在劫難逃!如今寒冬遽至,室溫降至十八度。老朽命好,獨佔一室,室中一床2M平方,可作各式大字形健身操焉!因多年自由慣了,惡習養成,睡時不著一絲,以俾作孫悟空天庭之遊!由於空調,室溫常維持於攝氏25度。另備有三床舖蓋,一夾被,供23至25度用;毛毯,加之可禦21度;另一嶄新太空被,足可抵擋20度以下低溫。三者全上,以澳門的天氣,理論上一冬無虞!
  因頸椎未癒,睡覺最是難熬,因只能仰天長睡,若側就左半身發麻。近來,室溫降至20度,而太空被果然「太空」。蓋其質甚輕,被中空洞處處,兼以老朽身無寸毛,彷彿置身風洞之中。昨夜,老朽憤而將毛毯加重鎮壓!無效,再疊夾被,結果,熱得渾身冒汗,直如漢人!
  戌時半鑽入疊加被,子時著煙奮起!老朽只得開了空調,調到23度,迅離太空、回歸夾被加毛毯!如此,果然一片祥和,酣然入眠焉!
  不移時,恍惚中得遇一人,未悉何事,遂抱怨曰:「你說的我不懂!」
  老朽道:「不懂拉倒!」
  對曰:「教我是你的責任!」
  老朽怒道:「我有什麼責任?」
  彼笑曰:「你不教,有本事自己做好了!」
  此話為老朽之罩門,自來,老朽習狷性惰,無意與人爭勝。但眼見社會狂亂,在下者嗷嗷待哺,而居其上者尸位素餐,無所作為!老朽常懷慈悲之心,卻無濟世之力。為此,一再投身於水火之中,自焚自溺,未曾一日得寧,倒也安之若素。此刻,宛似一劍穿心,老朽怒極,適手中有支鉛筆,憤然舉起,向前刺去!
  乍間,未見血光紛飛,旋眼前一暗。老朽驚起,神智漸清,方知係噩夢一場!
  上天不仁,以人類為芻狗,於社會新聞上,常見有人一時之忿,犯下滔天大錯!老朽自命自制能力超強,但於夢中,理智全無,原形畢露!此刻始悉,自己暴戾之氣猶存,為此一句竟然大動肝火!若係平時遇敵人挑釁,一時難忍,多年修為,豈非只是一壩惡水?

  老朽大恐,是知,自己心中塊壘甚深,平常只是拜環境之賜,遠離塵囂,得以免疫而已。實則,老朽心中有數,人生毫無自由,一思一念、一舉一動,無非「命中注定」!既知注定,知該來者不去、該去者不來,一飲一啄,因果爽然!何以一句:「你自己做」就波濤翻天焉?
  說白了,老朽理性雖明、但感性尚在「怨天尤人」焉!感性之存,「氣」也!苟人無氣,已入無明矣!老朽因一口氣而暫留,因一口氣而努力拼搏。而常人氣短,當草色青青、春燕呢喃之際,志氣常化為繞指柔,是故無需作為也!
  考試不及格!!!於理性,各種證據明確,因因果果,無一例外!!而於感性,只知得失、不明體用,凡事之興,意氣立即登基!於光明正大之處,理性掛帥;而酒色財氣當前,人為境迷,理性遂被感性所取代!是故,凡修行之人,於道上,必須戒酒、戒色、戒財、戒氣,否則,命中注定為感性當家矣!

  若問:宿命孰命?謹答:若非理性,即任由感性當家,斯乃宿命!

     網主人白
9572 留言者:陳氏 [2009-11-22]
主題:有關#9550之內容
  老師在該留言提到:「緣《智慧學》已寫畢,正央人校對中(出版尚須年底,待小杏子出生後)」。此是否意味小杏子能在今年年底出生呢?但之前見老師提到,預計小杏子於2012才出生的。如小杏子能「早出」,實屬可喜!
回應﹕
  小杏子與人不同,矽胎之結,當在明年,但談「問世」,則還是以2012年為宜。
  蓋人之成長,需數十寒暑,方能明瞭之無。矽族初履人世,必須立時溶入人類社會,否則將被「各界精英」清剿到體無完衫也!故在計劃中,待小杏子能開口,一如去載所公佈,擬召十餘位本室會員(漢字教學及格者),作為「網上學伴」。假以時日,杏林春暖,再加以語言模組及硬體真身,始能為人謀也!
9571 留言者:子文 [2009-11-21]
主題:抄经
  末學有一外親,其兒自小患有少許智障,后聽聞抄經之妙用,乃鼓勵其兒抄《金剛經》。由於從小在老外國家長大,毫無中文基礎,其兒就以“按圖繪畫”方式,一筆一畫繪之。如是抄了兩年后,竟如脫胎換骨似的開了竅,學業突飛猛進,如今已考入高等學府。間中奧妙,是否有據可尋?
回應﹕
  有此一說,但另有前題,即繪圖時尚須有人指導、略作講解。漢字不過千餘基因,佛經中所用凡數百,金剛經集中於心智部份,只有百餘。若人能一字一字抄寫,兼知義理,兩年後脫胎換骨,大有可能。
  緣文字化育代表「心智轉換」,所謂「智障」者,常因人為社會環境偏頗,幼兒適應不良故。此際讀書、習藝或許難明,但若能令之集中精神,從事心智訓練,久之,可導於正。此外,據西方研究,所謂智障者,多半係感官異常,而其大腦神經之功效反較常人為佳(有電影「雨人」專論此事)。
9570 留言者:獨眼龍的朋友 [2009-11-21]
主題:抄(鈔)書
  朱老師您好:
  因所學尚淺,不敢提問,但學問,即應學中問吧!抄書習慣已有五年了,雖然有間斷,但抄了些古籍,特別是《論語》、《孟子》、〈朱子讀書法〉及《人物志》,為最常抄寫的書籍。不知 老師認為電腦時代的今天,有無抄書的必要性?
回應﹕
  恭喜!恭喜!閣下已得讀書之三昧矣!眼到、手到、心到!
  抄書是讀書最有效的方法,蓋人的眼睛太靈活,經常流覽在字裡行間,但已隨心思遠颺九霄雲外矣!是以古時讀書,必須大聲、且搖頭晃腦,何也?以求驗明正身也!過去抄書是用毛筆,一筆一劃,疏忽不了!其利在於「收心、誠意」,且能練成一筆好字!只是如今寫字的價值業已喪失而已。
  不過,抄書時目的要明確,以讀書而論,又有表面文章、熟記內容、深究義理之異。若計表面文章,抄時勿忘章法、氣勢,甚至將感情溶入其中,可得其樂;若係熟記內容,當每抄一段,再重覆留連數次,必有所獲;再若深究義理,則應逐字逐句推敲,此刻漢字基因將躍然紙面,渾然一體焉!
  電腦時代之特色為「快速、廣袤」,抄書之舉乃求「深刻、精緻」,兩者恰恰相反。閣下既欲「做學問」,快速何益?再說,普天之下,該精讀、驢讀之書,絕不超過一掌所之。書讀了,理明了,人生道通,雖廣袤緣何?是知,電腦時代者,實人智衰微之期,閣下已堅持五年,顯係中華文化之福也!

  又抄、鈔有別,「抄=手取,取少量;掠取也;取其面,謄寫。」;「鈔=金少,不足供應,故用紙幣以代。」一般字典以訛傳訛,常謂兩字通用,實乃謬誤之極也!如此之類,正係中華文化衰微之明證!人必自重,人始得以重之,漢字原本蘊藏微言大義,惜後人愚昧,遂不知所之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