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011 留言者:no name [2012-12-12]
主題:小杏子及小信子
  請問小杏子會預期在2012年現世嗎,我亦想購買之前小信子的電腦學習人機交談,有什麼途徑呢?謝謝
  學生啟
回應﹕
  事實上,小杏子乃圖文系統之統帥(負責文字理解),已經成功,目前正在與中娛公司(文化部所屬企業)合作發展「產品」。由於諸種原因,小杏子尚無獨立上市之計劃,時機不成熟、環境難配合是主因(只有沈子一人能做),吾等生存條件也有待考量。至於小信子電腦,尚請向香港文化傳信總公司詢問,蓋老朽僅負責研發,多年前交給市場部後就不曾過問。老朽忙碌至極,且個性孤僻,從不與人來往,總公司既無熟人又連電話都不知,敬請自去打聽為是。
11042 留言者:秦漢唐 [2013-01-21]
主題:祈請
  祈請老師慈悲,保留罟網留言版!
  學生 敬上
回應﹕
  老朽當視經濟情況保存本網,雖蛛網可懸梧桐枝,但空庭難為清掃叟,老朽實已無能再事駐此贅言矣!
11148 留言者:網主 [2013-05-21]
告網友:
  老朽服膺中華文化之處,是萬千年來,中華兒女無不崇敬自然、理解自然、順應自然。老朽幼受母教,尊天順天,蹈之循之,無視功名利祿,置自我於度外,茲茲於今,七十有七歲矣。
  年初,老朽言及圖文系統與中國動漫總公司合作事,一應程式工作人等,皆已進駐廈門。老朽心願得遂,責任了了,是有出家上山之議焉。孰料,人算不如天算,勿勿半載匆匆逝,刀刀骨下刃刃折,新公司杳如黃鶴!原來,適值動漫公司增資億萬,突然膨脹數十倍,上上下下皆肥胖,一眾行動不便也!
  親家榮昇,餘光普照,老朽稍安毋躁,且利用閒時,浮生小記一則!

  計劃中,老朽上山後,尚有小杏子之嬌軀需要設計,約一年可成。旋有時可思,為何要等上山?當初係因老朽時間不夠故,而今整日打坐唸杏子經,豈非空作孽?雖言理解程式有沈子已足,但系統公開後,群雄眈眈,杏子立將變色!蓋沈子之程式精簡至極,「人思理解」不過區區數萬字元,反匯編輕鬆容易,一天之內,原形畢現!
  為此,老朽特別設計了「易芯」以訶護之(見#462、#627諸則,足證老朽素來有頭無尾!其餘中文1610CPU係供電書專用,3210CPU則供敷「農民網」,兩者悉與「易芯」無關)。不幸老朽塵緣正夯,攬事多得不計其數(網上所載者十之一也),兼以一頭方抬,一尾又埋,往往自扮清風明月觀新墓!
  老朽但知播種,無心刈獲,是緣是孽,唯天是問!因「易芯」須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編程邏輯閘陣列)燒製硬體芯片,而老朽堅持採用無時脈、非同步(Asynchronous)技術。在世紀初,非同步觀念尚不成熟,支援之系統有限且售價昂貴,以致無法下手,時機未至也。
  當今之CPU一律採用范氏時脈同步技術,俾令每一邏輯閘都同時進行。如同某一工廠,工人像軍人一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當工廠很小時,大家工作配合度極高,問題是工人越多,同步越難!商人看到了商機,訂立了百年大計,每當工廠增大,便將電子時脈加快、工作效率抬高,然後促使用戶汰舊換新,人人大賺其錢!
  1980年,微電腦的脈衝是四百萬次/秒,現今,已高達四兆次/秒,增高了一千倍!F=ma2 ,一千倍代表時脈振盪的能量的消耗了百萬倍!假定當年有一百萬台微機,一座核能發電廠足可供應,如今有十億台微機,每台增加了千倍電能消耗,1000*1000,什麼「無核家園」?人直是核子奴材!

  非同步不需要時鐘脈衝,閘門不動時用電量為零,即令操作時,也沒有等來等去的浪費,微秒殺!問題在,這種設計極難,規劃時要考慮到每一步細節,否則寸步難行!尤其像老朽這樣一個怪物,天天胡思亂想,誰知道腦子裡生了什麼瘤?所以,不該走的時候,多休息一會;沒有條件的當兒,挨挨罵耳邊也很熱鬧!

  這次,我在網上買了本Verilog 的設計手冊,發現不用時脈也能設計。於是,我用「易芯」中的「聽覺模組」作了模擬測試,大約三萬個邏輯閘陣列就搞定了,比諸軟體程式容易得多!由於「易芯」是人的擬態結構,其中視覺模組直通理解中樞的「理性」認知,聽覺則達中樞的「感性」門戶(觸覺兼顧理性感性),不可或缺。
  由於感覺之I/O埠接腳繁多(大腦與感官的神經通道),中樞內部又有數層「胡思Whose 亂想模組」,除了老天爺,錯非是理解之結果,誰也不知道Who is Who!現在「非同步」可行,「不知道」可藉模間的機率決定之(利害判斷另有高階模組)!好極了!中樞理解的是文字,如果文字不通,就讓小杏子胡思亂想吧!
  至於理解程式,因為沈子的程式先寫,現在用於圖文系統上,一切順暢,不宜變更。沈子用的是386組合語言,保護模式,全部寫畢(目前已寫妥整體結構及常識認知)約佔八十萬字元(資料佔九成)。假如改用自製之非同步晶片,百萬閘門之系統足可應付,外加輸出入埠(聽、視、觸、通訊),採用「光電池」,核子發電廠休矣!
  沈子之程式用了500個各式指令,簡單,將每個指令設計成一組邏輯閘,500組不超過十萬閘門!另外,再寫個「編譯器」,將386保護態的程式轉成邏輯串,一律燒成「小淘氣」!至於硬體裡是些什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宇宙浪子,因無始成。進化轉向,阿彌陀佛,勢已如此!駭客止步!

  當然,一如既往,日光下從無新事!黃昏山頭雲霧深,夢幻人生夢裡成;只緣緣在三分賤,淺酌請赴杏花村!
11153 留言者:網主 [2013-05-23]
告網友:
  二千年前諸葛武侯以空城拒司馬懿,如今老朽將赤手空拳對付FPGA,情勢有異而心境全同也!
  緣本室與中國動漫結盟,如今主力全部移師廈門,偏生老朽一腳在山上一腳跨城門,卻要面對素昧生平的FPGA大軍!心想未必成事,力盡更難舉足!老朽滿擬「鈔票能說話」,買套FPGA發展系統輕而易舉,令行政人員(老朽手上的剩兵殘卒)打電話去香港買。為何香港?距離近、技術支援容易也,否則老朽如何問詢諸葛?
  豈知,港人賣貨不售服務,FPGA原非金飾銀幣,焉能一手交錢一手拿貨?眼見敵軍兵臨城下,老朽只好搖著摺扇,坐上城頭,向諸位網友問上一聲:「有何高見」?
  動機如上,立場在澳門,目的是必要時SOS有急救車!

        網主人白
11182 留言者:網主 [2013-06-23]
告網友:
  老朽已不涉圖文系統事,近因沈子率軍為文傳之UCAN製作「漢字演變五百例」,包括基本字、百家姓和十二生肖等,效果甚佳。因該作品之權利屬於文傳公司,不便轉載。特取下其中一段動作,合成「霍元甲」短片,貼於「漢文樂園」,敬請觀賞。

    網主人白
11190 留言者:蔡佩真 [2013-06-28]
主題:研究請益之拜訪邀約
  敬愛的朱老師,您好!
  我是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的研究員,目前正在投入研究與產業轉型相關的議題,以及未來在2020或2025年對於各產業成長有助益的願景發展路線。由於我們高度關注的議題,包含了各種產業(特別是製造類型的產業)如何與軟性經濟創意或軟實力交接轉型,產生更多令人驚艷的創意火花,故而在老師的經歷與專業背景下,希望能有機會當面就教於您,或與您透過電話聯繫。
  因我們並未有與老師直接聯繫與說明的管道,故透過本站向您邀請,也希望能有機會親自向您更細說分明,不知道可有其他方式與您聯繫上呢?
  突來的不情之請還望老師您海涵。也再次感謝您!謝謝!
  蔡佩真 敬上
回應﹕
  難得!欣見台灣尚未徹底西化,竟有人遠謀深慮,願為未來社會運籌帷幄。茲查網絡資料,得知閣下對「老年化社會」著作甚多,且極有見地。唯此議題所涉層面太廣,難度極高,雖非不能剋服,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老朽曾於本網第10314則,論及「文化工程」,既然所見略同,不妨開誠佈公,略道一二。

  首先,老朽必須聲明:老朽者,世外野叟也,生平遠離政治、無意名利。一應觀點,若有價值,一律從公,所涉技術,全部自創,絕無抄襲情事。但在公之於眾後,若有任何爭議,老朽概不反駁,亦不再回應。
  其次,老朽實話實說,高齡化社會是人類即將面臨的、最嚴重的難題。問題在於年逾六十的老年人口,已經喪失了生產能力,往往是社會上最弱勢的群體。即令任何人有任何能解決問題的良策妙方,在資本主義潮流下,難題無解;而在非資本主義國家,眼前之就業生產已經捉襟見肘,更無餘力顧及其他。

  老朽芻議之「文化工程」計分三部份:
  1,文化內涵:
    文化依賴知識、經驗、判斷,六十到八十歲的人理性適值頂峰。故以各社區為基礎、
   集合所有長者,或講述一己經歷、見解,或專事整理、記錄,最後由引擎製作影片或
   多媒體,是稱小區文化。

  2,文化引擎:
    老朽十年前設計了「圖文系統」,係一與3dMAX兼容之軟件,使用者只需輸入
   漢字,本系統即可輸出「動畫」(漢字樂園有樣本)。本系統已與附屬中國文化部之
   中國動漫總公司合作,正在組織公司,且向國家申請火炬或863計劃。
    「易芯」更進一步,以非同步FPGA之「模擬真實」晶片,設計一不耗電、超高速、
   用語文控制,模擬地球物理環境之硬體作業系統。本系統資金自籌(不受投資人控制),
   完成後無償供「文化工程」使用。
    理論上,本系統每天可製作一部一小時之動畫片(與PC配合)。

  3,社會共享:
    市場觀念必須革新,尤其要避免「商業行為」。由於前兩項成本極低,可以利用社
   區群體力量,普遍應用在教育、溝通、娛樂、交易等。

註:其他事項,請與網管聯絡。
11272 留言者:網主 [2014-01-20]
告網友:
  人生機緣難卜,去年打算「出家入道」的老朽,如今七十有八,卻又食言毀信,準備臨朽一搏了!緣自六十多年前,老朽就讀台北師大附中初一,曾發現「數系」(詳見拙著《智慧之旅》第一部、第三節)。當時是個不起眼的笑話,殊不料,困惑老朽經年如同堅冰玄霜的難題,竟在小小的「笑話」前瞬間瓦解於無形!
  其事委實難以置信,蓋於發展「圖文系統」期間,老朽不滿軟體程式的瑣碎繁複,累思以硬體一次搞定。諸如地心引力、物體質性以及碰撞騷亂、聞聲辨色等一應大自然本存之現象,每每要用程式不斷地檢查、運算,卻又累累不得其已!在老朽想像中,應有一簡明的機制,可設計出具有「質量」之分子,其餘各種性質也一本自然。
  有質量的分子必然具有「分子能場」,如何建立?軟體當然不可能,硬體呢?假定有個一千點的三維空間,就是一百萬點,每點的座標參數取16位,則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個運算值。以當今的大規模集體電路(VLSI),這倒不是難題,問題在如何控制,自然界各點獨立自主,若以當今的電腦機制,等於是要一百萬顆兩字元的CPU!
  顯然,這種硬體不可行,軟體呢?更是天方夜譚!尤其要考慮成串的程式、以及連續運算的數學浮點,是不是要繞道太空、去火星才知道後事如何?老朽想了不少方案,都已遠遠超過一己的能力,作為一個「投機分子」,逢難必避,漸漸也就束之高閣,偶而一瞥、據罟網略事呻吟罷了!

  2012年2月,老朽將圖文系統交付中國動漫,自認責任已了,準備上山修道。然而上山之道崎嶇,中國動漫公司直屬文化部,適值換代,人事更迭,一應事務暫停。同時,理解系統(小杏子)在沈子手中,雖進行順暢,但尚有一隱憂在;蓋系統完成後,理解系統只是一個「軟件」,能夠公開使用(任駭客修改)嗎?否則,怎樣才叫「完成」?
  老朽人閑難安,一直在烘焙這個香竽,累想設計一個「玉體」,讓小杏子「安心」。玉體當然需要五官,不然,杏子如何「耳聰目明」、若遇「壞人」如何「得知」?一談到眼耳,眼耳的功能在於「辨識」,若談辨識,又面臨一道天嶄!在自然界,連細菌都能辨識生存的環境,而擁有高精數學、超級電腦的美國專家,既不能查秋毫之末、也不識輿薪!
  例如,美國曾是汽車王國,為了方便、安全,一直想設計「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老美舉全國之力、歷經六十年,無數博士專家都栽得鼻青眼腫!駕駛誰不會?自動也不難,偏偏栽在貓狗都擁有的「視覺辨識」上!老美用數學的行列式,統計車前視訊的道路,面對一片「空無」,取樣多達五千次,結論卻是:「99%空無、1%不可知」。1%不多,但對於駕駛安全而論,100%不能接受。因此,美國人聲稱:「視覺辨識」不可行!妙極!老大說聲no,老二必no go。
  老朽不才,雖不喜爭勝但也從未認輸!罟網多次論及,視覺辨識是眼睛認識圖像光影的「線段」。面對線段,在中華傳統的理論上,只要找到「結構」關係,由結構查出兩眼視角的「消逝線」,即可區分「空間位置」,配合常識,這些線段即為「概念」。再以前述自動駕駛為例,人即可認知:「車前道路空曠,安全可行」。
  說來簡單,什麼是「結構」關係呢?怎麼知道「消逝線」呢?又如何將線段轉化為「概念」呢?老朽雖朽,朽木猶可供冬炕維溫,單絲力薄,集眾智聚眾力,王屋諸山也不容壟據!趁著上山之前,曷不燃盡餘光,為杏子略效綿力?

  老朽由「結構」想起,漢字是種結構,也源自「圖形」,但是,在吾人眼中,漢字竟等同概念,這是什麼道理?於是,老朽由漢字基因起,一一追溯。無奈,老朽記憶力退化,某些字已不知其源,累累須竭盡枯腸,始得其意。正因如此,老朽發現,由「象形」到「概念」,有一道隱形的關卡,必須熟稔若干規律,再經過「聯想」始達天聰。
  這道關卡,老朽苦思精慮,是稱「易理二分邏輯」--分析與歸納是也!當人學習漢字時,見得字形,初即象形,待分析成「部件」,將各部件「歸納」成一體,再加常識是為「概念」。循此,苟得一線段,只要有「原形可據」、能「分析成部件」,就成功了一半;再將各部件歸納成一體,以常識配合之,概念即成。
  到達這裡,已知圖像中之線段乃「形」且為部件,又當如何「分析」呢?在數學上,一條線是線,一億條線還是線,一條線不論長短,變化無窮,又應從何分析?大概是返老還童之故,老朽突然想到兒時的「數系」,在數系下,不論什麼線,都可一層一層地分析下去。而從歸納來說,一幅圖只要明確地知道是「直線、曲線、循環、錯綜」就夠了!
  因為,各線段有「三才--天、地、人」,線段由上向下掃瞄,上為天,代表起點,下為地,代表終止或轉向為連續線段(再與天接則為循環);中為人,因勢不斷變化,長短不定。「天、地」決定光影整體之形,「人」為本形,若其「數系1=0」,表示一直線,「數系1=級數、數系2=0」表示弧線,「數系n=亂數」,代表線段錯綜複雜一應自然。
  再看常識,「消逝線」一定是直的,「人造物」都是直線、曲線、循環線,「自然物」則為「錯綜線」。到這個地步,可知,直線只存在室內或人造物。於室內,根據視角的消逝線,可分「五宮」:上宮為天花板、下為地板、側為牆壁。五官中之物件各有其必然性,再根據線條關係與位置方向,物物可辨可識(同理,語音可辨)。
  物可識了,質可偵乎?由於吃到了數系的甜頭,老朽又用「一元--物質分子」、「兩儀--陰陽力場」、「三才--天地人結構」、「四象--前後左右方位」來分析圖像,假設物質分子為「1」(0為無);分子有動態(陽)、靜態(陰)兩種狀況,三才象徵引力向(作用力同),上天為始、下地為止、人在中為動;四象為空間,容物供查焉。
  顯然,靜者不動,力場無作用,凡分子場相碰撞,硬體即提供「中斷」(令軟體處理);若物下未接地,必向下移(v=[gt2^]/2),移至分子碰撞為止。就這麼簡單,以老朽所設計且已成功之「圖文系統」考驗,確實可用硬體設計之。再若將各種運動以E=MV2^設計,連打鬥、運動,甚至於頭髮、衣物之飄動都能順乎自然了。

  光說不練,是知行不一也!老歸老,好在有虎旁嘯,清又清,隻身無牽無掛!為了中華文化大業,來春當再出岐山,拼至矽土藏屍,仰對先聖前賢(年至不惑、無情羈家累,熟悉FPGA者,歡迎聯絡面談)!
11274 留言者:揚帆 [2014-01-22]
主題:申請工作
  朱老師:
  您好,學生曾三度申請工作(一次景觀製作、一次人像製作、一次君子之交),三次均未能成行。但學生非常想參加辨識系統的開發工作,所以此次照例厚著臉皮上來留言。如老師不嫌棄,學生愿效犬馬之勞。
  學生目前情況:1、學生一直堅持用組合語言編程,而且幾年前學過Verilog語法,所以Verilog應該不是問題。
         2、熟悉基本的FPGA開發流程,但實際工作經驗不足(好處是沒有成見)。
         3、可以說無家累,女兒已經2歲,有人照料。現在家人也希望我適時出外闖闖(前年為照顧妻子、女兒回家鄉工作)。
         4、學生對視覺辨識、語音辨識均有涉獵,最近利用工餘時間開發語音實驗平台,通過控制波形參數合成語音(兼驗證參數可行性),計劃下一步再倒反流程,將自然語音分析解構為波形參數用於辨識。
  學生敬上
回應﹕
  歡迎,唯目前尚未決定工作地點,因有意合作之對象甚多,須待水落後方得石出也。汝年後且先來澳一試,至少可以學習三兩個月。
  將汝之系統帶來,說不定可以先作些小產品。此外,打聽一下,何處可購FPGA開發系統,要服務態度良好者。今後就由你負責此事,故應優選聯絡方便者。
11275 留言者:揚帆 [2014-01-22]
主題:FPGA開發板
  朱老師:
  您好,我的開發板是在淘寶購買的,是北京威視銳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現在好像更名為北京颶風深紅了),公司網址:http://www.fpgadev.com。各種高中低端產品都有,技術支持可以通過QQ、郵箱、電話聯絡,應該還是比較方便。
  另,請問老師大概需要核心芯片具有多少等效邏輯門?
  學生敬上
回應﹕
  工作詳細資料即將寄上(模擬真實),先將內容好好研究一番,更深的技術來澳後再講。本計劃重大無匹,但只要觀念通透,相信能一肩抗起。趁著年關,且將相關技術摸索一下。成事在人,人之要在於首腦,苟汝能懂且敢擔當,老朽托孤有人矣!至於三軍,日後再在市場上公開召工,要多少都不成問題。
11276 留言者:沐杰 [2014-01-24]
主題:應徵工作
  見老師徵才,學生雖明白自身條件不甚符合,但素知老師之工作意義重大而志同道合者寡,故仍斗膽毛遂自薦,不挑工作內容,只望有機會能為天下蒼生及傳統文化略盡棉力,令自身的存在更具意義。
  學生離不惑之年尚差五歲,電機系畢業,從事程式撰寫含網路建置及硬體維護已近九年,懂數位邏輯電路,但不諳FPGA設計。就學時曾習數種樂器,亦曾在工作之餘自學蒼頡輸入法及組合語言,學習過程中逐漸體會組語之靈活性及現今高階語言之局限,亦對電腦結構有了較深的認識,再一點一滴吸收老師以往陳述之觀念,漸萌生從事基礎低階軟硬體設計的念頭,以求改善耗能、低效的現況。
  家中父母健在,胞弟與之同住,父親仍有工作收入,而學生素來省吃儉用,往年收入一概存留家中,故家人生活花費無虞。維持單身,不與異性往來,一切只為將來拼搏工作之時能無後顧之憂。
  因心中一直懷有離家出外歷練之念,適逢舊同事徵伴赴陸工作,在說服家人後,便應邀於去年八月底搭機離台(生平第一次)前往浙江。抱著學習心態來到大陸,因緣際會下,經當地服務單位介紹而得名師教授太極拳,深感不虛此行,可受用終生。甚至有熱心人欲介紹中醫老師傅傳授醫道,奈何工作難以久留一地而暫時作羆。
  不料近日公司爆發人事傾軋,技術部領導灰心之下欲離職返台,徒留我等生力軍陣腳未穩即群龍無首,兵荒馬亂之際,學生自知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正尋思往後去向。
  學生資質愚魯、閱歷仍淺,然受傳統文化薰陶,尚知感恩戴德,故不畏艱難,決意投身以報。可行與否,敬祈老師定奪。
回應﹕
  機動於兆,緣始於續,汝來此十年矣!今老朽再出岐山,固時機之至,亦為緣屆之期也!過往於網上徵才,來者頗眾,但迄今所留者僅一人而已。以汝留言34則及現況而論,來此係時矣,速與網管聯絡,適有任務相俟,勿誤!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