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 留言者:網主 [2013-06-23] |
告網友: 老朽已不涉圖文系統事,近因沈子率軍為文傳之UCAN製作「漢字演變五百例」,包括基本字、百家姓和十二生肖等,效果甚佳。因該作品之權利屬於文傳公司,不便轉載。特取下其中一段動作,合成「霍元甲」短片,貼於「漢文樂園」,敬請觀賞。 網主人白 |
#11181 留言者:網主 [2013-06-21] |
告網友: 於11180則網友謂:「如果學生記憶未出錯,在11171和11172則留言之間,還有一則留言,但這幾日再看時找不到了,可否重新貼上?」 據查11171與11172之間未見餘隙,故老朽回以:「是記錯了也!」 適才漁兒網友寄來一文,如下: 〔一,主題:解讀「形式邏輯」(2) 學生以為,先生提出的「結構邏輯」,就是解讀「形式邏輯」的一個範例,「正其位,盡其用」。 所以,學生解讀「形式邏輯」的目的,並非否定「形式邏輯」,只是希望「知其位,識其性」,因為「形式邏輯」現今之所以造成人們認知的困惑,主要是因為人們將之誤置所致。如此一來,學生解讀「形式邏輯」,實際上是在解讀自己和他人的主觀,謂之「自己人生修行」。 學生在思考:解讀「形式邏輯」之所以有「危險」之象,主要是因為某些學者將「形式邏輯」視為「信仰」,若「直指人非」,就可能「毀人心志」,所以,學生會謹記先生的教誨,避免與人相爭。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很好,二十世紀是東西方思潮起落之分水嶺,自工業革命以來,物質蔚為時尚,早已當選上帝矣。不僅是形式邏輯,諸如此類的誤區成篇累牘,難計其數!可憐的無厘頭學者們只知埋首學習,十年寒窗,怎經得住殘霞落花?俗話說得好,窮寇莫追,得理雖登堂、饒人始入室!新世代遍地寶藏,「正己位、盡人用」適足修行,可趨而取也!〕 上文不知如何雁失其群,既再得,究之無益,遂張貼於此。並對秦漢唐網友致歉。 網主人白 |
#11180 留言者:秦漢唐 [2013-06-20] |
主題:留言或丟失 老師您好: 如果學生記憶未出錯,在11171和11172則留言之間,還有一則留言,但這幾日再看時找不到了,可否重新貼上? 這兩則留言中,老師與漁兒師兄的問答,正對我證,恰似一劑可口良藥,我服之獲益而喜。再次拜謝老師與漁兒師兄! |
回應﹕ 是記錯了也! |
#11179 留言者:網主 [2013-06-21] |
告網友: 老朽修身養性又進一層,多年努力,迥非易事,特此奉告。 緣以往老朽堅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最初,雖能做到「不視聽言動」,但每每心不由己,為了各種「非禮」情事致心浮氣燥。直到數年前,偶見社會上「非禮」泛濫,且已遍及各界,老朽竟然無動於衷。繼而尋思:係修為有得乎?抑或心態麻木不靈?再不然闇聾夜冥,老朽人事已盡,行將折返乎? 日昨,與沈子交流,因本室責任重大而人手拮据。事無大小,沈子獨力撐持,常感工作壓力沉甸。老朽告以:負重物登山,初始健步如飛;及至過半,觀腳下雲霧縈繞,頗以勝任為得焉;待心頭鬱悒、一應煩苦交集侵襲之際,是已近山頂之時矣!言甫畢,老朽自忖,詹詹大言常虛,潺潺清心為實。旋翻閱網訊,李登輝、陳水扁耀入眼簾,一時未以為意。再閱世事,六四餘孽未艾,歐美已挾技競相欺凌,新八國聯軍堪堪在目! 孰料,老朽不僅無絲毫之憂,反而撫掌失笑,蓋爐火方殷,打鐵須熱;雙羽四足,時之已近。若一奕局,雙方落子似雨,人居局中,恍然見棋不見勢,真章難識。憶及老朽寫作《宇宙浪子》之時,日書萬字,每半月完成一冊。初,老朽自命文之大豪,欣而有慰;及文已成書,嗒然若有失,恨意有未盡,常擬更新焉。 其實,此書並非老朽泣心瀝血之著,甚且連布局規劃都得未曾有!當時,老朽只是心存一念、手敲鍵盤,神思遠颺九天之外,一任飛瀑自然流瀉(罟網有載)。然而,天知地知,唯老朽不知是自何處「抄襲」而來! 如今大惑得解焉,蓋世事前定,老朽素知。但因「我心」未淨,每每見棋不見局、明利不明勢,常有一時之昧。老朽多年修行,雖竭盡全力,擬跳出三界,但略窺雲端即跌落塵埃!何以如斯?一則「私心竊喜」,小我又萌;二則修為不足,山頂尚遙是也! 老朽果真登頂乎?試問:此頂何在?緣在同網一修,千載所積,獨樂樂不如眾諤諤,是有此記! 網主人白 |
#11178 留言者:文飛 [2013-06-19] |
主題:心腦協作流程 得沈老師教導,甚是感佩二位老師之誨人不倦! 順此想再請教一問題:老師在研究易芯,在思維的過程中,心與腦是怎樣響應與協作的呢? 有人說打開心靈,才能放開大腦的思維,心與心靈有何區別? 晚輩敬上! |
回應﹕ 此問題涉及太廣,恕無從回答。 「打開心靈,才能放開大腦的思維」是種文學式的感喟,很不實際。「心與心靈」也只是形容不同,人人說法皆異,以老朽所知,若指抽象之「心」,無什分別。 |
#11177 留言者:漁儿 [2013-06-19] |
主題:善(3) 先生就「養」的釋解,使得學生對「學習」、「修行」的目的及方向都有進一步的認知,多謝先生! 這些時向先生就「主觀、客觀」的請教,讓學生想起有關「真善美」的請教。于「真善美」中,中華傳統文化特別強調「善」,比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主觀、客觀」是現代漢語的闡述,「善」承自古文,二者都直指人性,學生在想:「主觀、客觀」與「善」是否有一致性,即可以相互闡釋?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主觀、客觀」與「善」因人而異,若有一致性,即成一家之言,則可相互闡釋。 於儒家,客觀係社會大眾,聖者處處以社稷民生為念,主客一致、天人合一。於道家,道法自然,主客不分,善待自然即善待人類。佛家出世,以摒除主觀為目的,人果無我、自必客觀(事實上已成佛矣)。 |
#11176 留言者:常葛 [2013-06-18] |
主題:熱電材質應用 老師您好, 近日瀏覽網路,發現一則熱電材質應用的新聞,提供老師參考: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 article-2340142/The-shorts-sleeping-bag-mean-ll- run-mobile-battery-theyre-powered-body-heat.html 人類又更接近「宇宙浪子」的境地了。 學生常葛敬上 |
回應﹕ 謝謝。其實,人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浪子不過東拼西湊,把一些必將問世技術聯接成一篇故事而已。應用「體熱能、運動能」不難,難在先見到金山銀湖。世人「伺錢而動」,哪裡發現金礦了,人們不遠千里、蜂擁而至。然後八仙過海、各憑神通,真挖實搶、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 數年前老朽設計易芯,採用非同步技術,休道外界,連自己人都係迷信應怕死波!好在人老了,最多瘋到地底去,人唉聲嘆氣的多,笑掉大牙的少。現今規劃已經定案,只差細部元器件協定、以及各種操作參數之控制而已。當然,以後還要做成實體,那不用擔心,老朽是理想派,要談實幹,沈子勝老朽多多矣! 易芯為什麼大費周章,採用非同步邏輯陣列?說穿了不值錢,未來人手一只(就像看《宇宙浪子》一樣,反正「網絡小說」不花錢),焉能像手機一樣,用三天就得充一次電?再說,老朽估計,若採納米技術,易芯體積應在一粒穀米大小,藏在耳朵中正好,可是電池卻沒處放! 所以,利用「體熱能、運動能」理想不過。但若以目前CPU的高級技術來看,且別提一片光碟的軟體容量,光是主機板規模就令人咋舌!更何況3G的振盪晶體,其供電散熱的機制,已是一個頭的三倍大!因此,若無非同步技術,一切免談!浪子還在浪遊,說不定會變成「宇宙瘋子」! 不必奇怪,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新時代推陳出新,各種技術層出不窮,世人不到黃河心不死,來日方長,幻想的境地不遠!不過,老朽衷心希望,小說最好就是小說,否則,如露亦如電,人生太可憐了! |
#11175 留言者:漁儿 [2013-06-18] |
主題:養(2) 發言主題:養(2) 先生的「顳顎關節症候群」好些了吗? 修養:修之養之,以利延續。學養:學之養之,以利發展。故所養者与生命延續有關。那么,学生可否进一步理解:就人性根本而言,此修之養之、學之養之者,「心性」也?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老朽在靜養之下,「顳顎關節症候群」已痊癒,謝謝!匪此生命必要之風浪,人安知秋景平湖之幽閑? 古人發漢字以承春秋大義,深悉人性與獸性無異,故以修養為延續生命、學養發展人性。今人輕「心」重「物」,唯物之餘,拜金求顯,道義皆忘,「心性」無蹤矣!兼以賢愚同鍋、煎炒如一,技術凌駕思維,民主蒸騰宗祖。於是乎,大庭廣眾之前,人人可無遮作樂,事事必期諸高潮,人已返獸矣! 於獸之域,水草應豐、芻料須足,否則難以為繼焉。是見舉世粥粥、鈞體肥肥,熙攘忙碌求溫飽、馭身勞力為富高,心性早已淡化為水矣(汝之理解不差,蓋淡水鹹水乃純度之別,多少不可以東西南北分也)! 註:近因工程師遠赴大陸,本室內聯網故障,資料上傳不便,時間延誤請諒。 |
#11174 留言者:文飛 [2013-06-17] |
主題:思維方式對比 發言主題:思維方式對比 老師: 您好! 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因前後二級強度之比,始有認識。通過對比,比較,比擬,比喻等類比方法,常能便於人們對事物的理解,加深對事物的了解。 晚輩對“思維方式”這個抽象概念有些模糊,想向老師請教三個相關問題: 其一,具體到人類群體,中國人與外國人在思維方式上有何相同與不同? 其二,具體到人類個體,男人與女人的思維方式有何相同與不同?(中外思維相關的書沈老師多有涉獵研究,這個問題不知沈老師可否一起參與解答) 其三,同為人類,群體與群體,個體與個體之間思維的差異,是因文字語言與環境的差異產生的嗎?那共性是因何而同呢? 順祝近祺! |
回應﹕ 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未必採用各種類比方法(類比係微觀立場,供研究分析用),蓋人必主觀,各有所見、各有所知,不能一概而論! 答一:人就是人,中外皆人,所異者「文化教養」也。 答二:古謂男女有別,乃基於當時環境,值今工業時代,分別有限矣! (沈補)有些事無法一一經歷,故參考汲取他人載之籍冊的精華,俾縮短學習時間。至於思維,從小到大,男性、女性,所見多矣,應該多利用個人思維去思維(除非是到神經元層次的專業知識)。 與其說男、女有別,不如說先天、後天兩因素,對個人思維的絕對影響。《文心雕龍》所論雖撰文一事,於思維觀察上亦有可取者:「相如含筆而腐毫……淮南崇朝而賦騷」就是對思維遲敏的描述。 幾百萬年的演進,男女生理及生存目標的差異,再加諸各個時代大環境對男女的要求、個別小環境(如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排列組合,不一而足。 沒有提供答案,男女思維的「方式」,在生理層次(神經元)是相同的,在心理或精神層次,影響因素如上所述,就比較複雜了。 答三:思維之別源自生活環境,共性來自人性,語言文字乃其末事也! |
#11172 留言者:漁儿 [2013-06-15] |
主題:解讀「形式邏輯」(2) 人們常說:修養、學養等,先生可否釋解「養」?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查漢字基因「養-(字首〔羊〕:家畜。字身〔食〕:吃,吃的東西)育,畜,延續生命。」 羊可食,食之,人因之而得生存,世事遂有進展。 修養:修之養之,以利延續。 學養:學之養之,以利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