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579 留言者:沙加 [2009-11-23]
主題:利用圖文系統報導新聞
  朱老師你好:
  壹傳媒蘋果動新聞, 利用3D動畫技術報導新聞。
    http://martinoei.wordpress.com/
2009/11/12/?餉??啗???伐?/
回應﹕
  謝謝告知。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老朽非常人,只因看透人生虛實,已自負永居地獄的責任!為了不與人爭勝,有言在先,今生絕對不走「康莊大道」,人棄我取、人趨我離。自青年起,早知3d動畫必成龍象,但老朽一心僅求為中華文化謀一生路,只知閉門造航母,無意西行修金身!
9656 留言者:牧牛 [2010-01-06]
主題:《阿凡達》
  觀《阿凡達》,《宇宙浪子》中虛擬現實預言可望實現矣,老師拍《峨嵋》可借鑑卡氏技術否?請老師展望虛擬現實之前景!
回應﹕
  方才上網查了一下「阿凡達」,非常反胃,老朽保證,對此類技術「絕不借鑑」(本室所需技術除生理模組外、已全部開發完畢,只待最終統一應用)!
  人世間諸色雜陳,根據「美」的定義,各人有各人「必然、親和、變化」的標準。正因如此,人類才得以成功地生存,金字塔之頂與底,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故有美國夢、夢發財,小美所作所為,無一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好萊塢專以怪誕、驚險、熱鬧來刺激消費者,完全迎合青少年口胃,好大撈其魚!
  老朽自幼就痛恨這種風格(文學、音樂、藝術、電影皆然),故與同儕格格難入,踽踽獨行迄今,焉有臨老變節之理?當然,人瘋了,沒救!老朽想赤著身子去擋海嘯,也希望不大!但是,不怕!老朽的祖先是愚公,王屋大山都移過了,還有什麼不能?再說,只要有一口氣在,老朽走了,還有下一代!
  理由很簡單,雖然人各有好,但老朽不信人人都喜歡怪物!所以,老朽先寫了書、試拍了些如「桃花源記」、「記承天寺夜遊」的短片,掛在網上。如今看來,與老朽趣味相投的人不在少數,至少也算得上是個「小眾市場」。如果圖文系統完成了,老朽只為這類朋友服務,永遠不沾「暴力、色情、怪誕(即令是「峨嵋仙蹤」,也只拍那種仙山福境、瀟灑脫俗的內容)」,所以要將生產成本壓到最低!
  老實說,人生太短暫了,活了一天,如果沒有收穫,等於是白吃白喝、糟塌地球資源!就算是電影,娛樂之餘,也得讓觀者帶點「福袋」回去。更何況,上個世紀,舉世在小美的強暴下,人生價值已全然扭曲!做為一個中華文化的倖存者,看夠了走肉行屍,能有機會說教,絕對不會偷工減料!

  從技術的角度,虛擬實境可以做到如假包換,問題在於有意義的內容難得。如果有朝一日,一位虛擬的美女出現眼前,開口閉口只會「發客」,人還活得下去嗎?要知道,宇宙進化、人獸有別,人類文明才有存在價值。當人的最後防線失守,只剩下性也食色,人吃飽了就是淫慾,人獸返祖一統高潮乎?
  大約十年後(老朽的口頭禪也,十未必是十),身歷境的實境即可問世,色聲香味觸一應俱全。到時,在一些劣質商品的侵襲下,人事全非矣!老朽急於發揚中華文化,其因在此,蓋唯有中華文化之精神能與之分庭抗禮。縱然老朽已老、時有未逮,但以罟網留言而論,顯然後繼有人,無足為慮也!
9759 留言者:網主 [2010-02-19]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室溫18度 濕度63% 昨日陰

夢2010

  在老朽記憶中,有支小號與此曲曾隨伴五年,形影不離。1967年因父病回台,將小號變賣了,此曲遂成泡影。直到前數年,老朽初譜FINALE,該旋律油然浮現,譜為「小號奏鳴曲」,定名為夢。及後聆聽,每覺其中五音階合聲部格格不入,今趁機改之。茲更名為「夢2010」,並將全譜公諸網上,以就教高明。
  音樂素為老朽罩門,不幸以往僅得兩次作曲機會、以為影片配樂,且每次僅一個多月。而今記憶衰退,使用的作曲軟件FINALE全係英文,老朽好不容易學會,一放下來,立刻形同陌路!每每想再作馮婦,卻又是老男身!兼以音樂純屬感性,老朽心如止水,水中無波,找不到激情的材料,炸不成「天女」羅!
  因見「24節氣」樂譜公開後,網上知音不少,下載熱絡(立冬曲譜達七百多次)。這次痛下決心,好夢該圓終須圓!便把「夢」先改了,試聽之下,效果尚佳。因係用電腦之MIDI演奏,其中缺乏「人為感情」,總覺少了一份「幻覺」。總之,能有此成績,頗足自慰,特將曲及譜皆掛之網上。
  全曲以哈潑harp伴奏(老朽不喜「鼓噪」,凱洛琳交響詩亦然,此次亦同時將其管弦樂曲譜掛網),小號trumpet主奏,小提琴violin合奏,大提琴cello間奏。笛flute,法國號french horn配音。
  以下是全曲結構及內容說明,共分兩折及一尾聲。每折三則、每則四段、每段四句、每句四小節,每二小節一樂念。

一、則一:先建立樂感,小號主奏,嘹亮抒發,感受清新。
     第一段:兩句為一樂念,上行、下行;後兩句下行後上、第三音延長(懸念)。
         重複上句        ;後兩句下行後上、第二音延長(待返)。
     第二段:接段一第二句最後一句,重複兩次,加深印象。
         樂念重複,尾音落在屬和音,以便發展(屬和音轉調)。
     第三段:小調三和音到第二音,重複一次。
         小調三和音到屬音。
     第四段:屬和音到主音小調,重複一次。
         屬和音重複,回至屬音,法國號低音由弱變強。

二、則二:再加深印象,樂曲不變,以小提琴主奏,感受委婉。
     第一段:改用小提琴主奏,法國號和聲。
         同
     第二段:同,重複則一、第二段。
         同
     第三段:重複則一第三段。小號主奏,笛、琴、法三和聲
         同。小號主奏,提琴琶音配奏
     第四段:笛上三度,小號主奏,提琴配音,法號下襯
         同。

三、則三:改變韻味,樂曲不變,樂器重配,感受沉重。
     第一段: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間奏。
         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與笛合聲。
     第二段: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間奏。
         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與笛合聲。
     第三段: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間奏。
         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與笛合聲。
     第四段: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間奏。
         同則一。大提琴主奏,小提琴與笛合聲。
  
折回至則一,重複一遍。

尾聲:
     第一段:大提琴主奏,小提琴迴旋;相合無間。
     第二段:同上。
     第三段:小號主奏變調,笛聲相和,小提琴反襯;變化華麗。
     第四段:小號花腔主奏,小提琴相和;相互調弄,極盡能事;最後高音遠颺、全曲終。

    網主人白
9767 留言者:網主 [2010-02-21]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室溫19度 濕度53% 昨日薄晴

凱洛琳交響詩

  自己的心血有人欣賞,令老朽不得不賣弄一番。此曲相當特別,是真實的寫照,有樂劇及標題音樂風格,以管樂器Flute, Oboe, Bassoon為一組,作為背景,代表眾生;Trumpet(in C), French Horn(in F)在中間穿插,是為朱復;弦樂器Violin, Violin 2, Cello 代表凱洛琳;Orchestral Harp伴奏,取其清澈透明之音色。

  序曲:主題首先出現在「哈潑」的前奏中,緊接著是一段連續起伏的「琶音」,小提琴也開始了懶洋洋的「亮相」(凱洛琳的真實寫照)。

  第一樂段:甫進入主樂章,以TRIO三重奏形式,小號首先在人聲中喊著:「凱洛琳」!小提琴答:「嗯」?再喊:「凱洛琳」!「誰呀」?「凱洛琳」!「什麼事」?此時哈潑全面奏起主旋律,並以低音合奏,如此這般地對答三次。
  凱洛琳(弦樂)開始了長達十四小節的自白,與第一組管樂器一一交談,而小號只是有氣無力地喊著:「凱洛琳!凱洛琳!」(看過《巴西狂歡節》小說者,當知本曲係該劇之配樂,序曲作為凱洛琳出現用;餘為凱洛琳離別前的情況,此時朱復正迷失在麻醉感中);第一樂段重覆一次。
  最後,小號繼續孤獨地喊著:「凱洛琳!凱洛琳!妳在哪裡?怎地不見妳的蹤影?」

  第二樂段:於是,32小節的慢板––幻境出現了,凱洛琳在空中飛舞(供影片中幻覺之用,前次攝製該片時,尚未作本曲),12/8的節奏,由單簧管(Oboe)唱出哀淒的:「寒風吹拂,落葉飄舞」;而長笛(Flute )則於間歇中應和;下面是澄澈的水聲,用哈潑的清脆的合音表達。

  第三樂段:告別聚會,大夥們喧鬧的場面開始了,回到4/4拍。長笛與單簧管唱著、叫著;凱洛琳則一一與眾人告別,這時,小號還在迷離中低低喚著:「凱洛琳」!在人群中,長笛與單簧管宣告了凱洛琳在眾人群中的行蹤,眾人依依不捨,而朱復仍是無可奈何地囈語。再重覆一遍。

  尾聲:弦樂器向大家告別了,小號卻在喃喃自語!最後哈潑回到序幕的旋律,作了無奈的總結。

  目前用MIDI製作,速度太工整,勉能達意,足矣!

     網主人白
9810 留言者:網主 [2010-03-23]
告網友:
  已有數位網友寄來作品,由於各位缺乏製作動畫影片之經驗,故此選圖時未能掌握重點。
  如:「岱宗夫如何」應係泰山遠景,但要設法讓人一見即知為「泰山」(因讀者未必知道「岱宗」為泰山之別名,動畫之目的為幫助讀者瞭解,否則毫無價值)。當然,必要時可以動點手腳,以達「目的」。然而在正式教學前,所測者,乃各人「靈心慧思」,自應「自由表現一番」也。
  其次,如何表現內容之「貼切」,是動畫之精髓。如「陰陽割昏曉」指山南明亮,山北陰暗,至於選景,如果一景不得,可合以兩景;靜態不可則「描述」為動態,或以任何方式說明之(製作過程暫且不計,蓋三維圖像另有訣竅,網上不易說明也)。
  總之,如何表現,端在一己,唯其有心人可得明珠。苟能「別出心裁」,當能離線自動作業,則可端坐家中,以網絡溝通,工作無礙也!

  蓋老朽雖云「退休」,但責任未了,即令圖文系統上市,也僅係老朽滿腹荒唐論之一皮也!此次從化之行,衍一新機焉。老朽有意再教一批學生,初步擬設計「動書平台」,係一執行動畫、調動文字資料庫、聯接個人與網絡之工具。於本室動畫執行時,不僅可停止、倒放、快慢定格,且可查詢字義、典故、讀音、成語、字體、簡繁轉換、文字變化、學習記錄及筆記整理等輔助功能(歡迎其他之建議)。
  至於內容,則集中於小學、中學課本,及傳統幼學瓊林、三字經、童子禮、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成語故事、古文觀止、文傳寶鑑等國學劇本,以便製作動畫。
  另外,若有餘力,二代電書也將有新猷。至於其他各種辨識產品,待圖文系統完成後,也能上馬矣。

  成事在天,謀事由人,萬事隨緣,緣在當下!
 
     網主人白
9831 留言者:網主 [2010-04-19]
告網友:
  近日老朽忙於「畫人」,為什麼?尚有瑕疵也!所謂藝術,就是不斷地努力,以期盡善盡美!早年,老朽曾誤以為「藝術=人模倣自然」,所以局限於繪畫、雕塑、建築等。其實,只要人盡心盡力,什麼不是藝術?連掃地都掃得出藝術來,看看「僧x月下門」吧,「推、敲」兩字都要大費週章,何況其他?
  為了要教人,自己方知所知不足;因為自知不足,所以才發現以往畫的人問題多多。問題在哪裡?當時功夫下得不夠,為了要「量產」,一天要畫兩個!由於有「量的壓力」,以致心理上就放寬了標準,一看畫的像個人,有眼睛鼻子,也能「裝模作樣、搔首弄姿」,誰說不宜?
  老朽常說,由最平常的工作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此話確實,但不幸老朽卻難邁此關!咋說?蓋老朽生有「狩獵天性」,不論做任何事,如果沒有「難度」,就提不起精神。待強迫自己眼睛盯著工作,腦筋早飛到九霄雲外,結果處處「打豆腐」,任事都打成一攤!
  所幸,此次檢查人像,發現一個高難度技術難題:「能否只用三張相片,就畫出一幅維妙維肖的三維人像來?」照理,不可能!因為三維人像能呈現人的每一個角度,而相片是平面的,沒照到之處,不可能留下影像!沒有留下的影像,畫家不可能憑空想像!
  一談到「不可能」,老朽就「興致勃勃」,反正日已薄暮,還等待什麼?所以,近日來每天「沈迷」在「美人堆」(美不美全憑主觀三條件,但為了公信,老朽取樣係依「電影明星」,起碼大家都認識)中,詳究臉上每一根線條!這一來,老朽掃的不是「地」,而是美女臉上的「皮」(將皮搞亂便是醜,隨萬易、從一難)!

  在「漢文樂園」中,貼了不少漢字演變的資料,歡迎網友「製作動畫,共襄盛舉」。由於做動畫尚需一軟件,有意者請與網管聯絡,以便商榷工作,並提供軟件內容。根據產權規定,軟件需由使用人自行購買,但費用將由本室負擔,網友可根據發票,交網管處理之。
  本室正在發展詩詞動畫,由於人少(程式部8人早已忙得日夜不分),連沈子都將小杏子封諸山巔,下凡作羹湯矣!蓋世事本無輕重,只有急緩,老天早就定下了「九天繁章」,成敗得失豈是我輩所能定奪?而動畫部人事更迭,新手(兩人=2/5)有待重新訓練,一切從頭做起,是故,尚須時日也!

     網主人白
9836 留言者:牧牛 [2010-04-20]
主題:學習動畫
  老師:
  看了動畫《卜算子》,很是喜愛。學生不會做動畫,特別想學習,不知從何下手。望老師介紹3D動畫製作的程序及每階段所需之工具。(另老師介紹的blender軟件中文資料甚少)
  學生牧牛頓首!
回應﹕
  做動畫不僅僅是「做動畫」而已,首先要「理解詩情畫意」,否則等於做「電動遊戲」!其次,要有鑑賞能力,以免成品先嚇笨了自己!日昨老朽留言:『先熟悉手頭「工具」,其次仔細觀察欲處理之「對象」,最終掌握住「三維線條與對象的關係』。工具只是小小的一步,慢慢學吧,大路自在足下。
  不過,老朽一再聲明,自己不是「好老師」。蓋一應技術,老朽都僅僅懂一獨門絕招,就是:「揀自己要用的狠下功夫」。因為老朽目標明確,素來人棄我取、人趨我離。於動畫,老朽只製造「演員」,其他一概「老犬不理」!而要設計演員,就必須對人體、人性、人思瞭解透徹,否則免談。
  所以,老朽無法介紹「工具教學」(此乃「啟蒙教育」,一向是老朽的罩門),學者必須自行設法。blender軟件只因免費,故推介給各位,至於其他教學資料,五花八門,上網可查。此外,於「漢文樂園」中有各種教材,都是動畫部推介的,抱歉,老朽沒時間往觀。

  果真有「興趣」?應先由開放文學之小品類下手,文學不通,劇本難行。待有了劇本,設法搜集素材,最終才是動畫製作。做人千萬不可「好高騖遠」,沒把地掃好,除非有老朽般通天本領,休想把事辦好!打開天窗說白話,老朽取士,只看「品德」不計「才幹」,沒參加開放文學工作者,欲來此將關關難過也!

  又:有網友某傳來樣品〔qiu.max] ,對一般畫師,已可過關,但卻難入老朽之目。蓋「倣真」雖非真,但至少應真假難辨,是稱「技術」!


(沈補)「卜算子」製作程序
一、動畫名稱:卜算子
二、製作時間:2010/3/26--4/15(4/1--4/6除外)
三、製作規劃:
  《山谷題跋》云本詞「語意高妙,似非吃人間煙火語。」用動畫表達,實為吃力不討好之舉。勉而為之,畫面只呈現詞意,不作主觀詮釋。今雖已完成,來日同事們技術提升,仍將不斷改進,以臻美善。
四、劇本撰寫:
1**時間:晚上(北宋,冬) 地點:沙洲 劇型:抒情
     (字幕:卜算子 蘇軾;音效:滴水聲;沙洲全景。)

2**時間:接上 地點:閣樓外
     (下弦月在梧桐下。)
旁 白:(旁白甲)缺月掛疏桐。

3**時間:接上 地點:閣樓
     (几上的水漏滴下最後一滴,然後靜止。)
旁 白:(旁白甲)漏斷人初靜。

4**時間:接上 地點:沙洲
     (慢動作鏡頭跟;幽人從東往西漫步而去。)
旁 白:(旁白甲)誰見幽人獨往來。

5**時間:接上 地點:枯樹
     (孤鴻從沙洲邊飛過枯樹。)
旁 白:(旁白甲)縹渺孤鴻影。

6**時間:接上 地點:沙洲
     (孤鴻正要停在枯枝上,一陣風吹枝搖,牠猛然驚起,邊回頭邊從左上出鏡。)
旁 白:(旁白甲)驚起卻回頭。

7**時間:接上 地點:同上
    (沙洲上杳無一人,鏡頭搖向水面。
    (註:後改做佳人站在閣樓上,望著遠方。因原鏡太單調。)
旁 白:(旁白甲)有恨無人省。

8**時間:接上 地點:同上
    (孤鴻在枝椏間徘徊,不願停棲。)
旁 白:(旁白甲)揀盡寒枝不肯棲。

9**時間:接上 地點:同上
   (鏡頭從沙洲慢慢上搖。)
旁 白:(旁白甲)寂寞沙洲冷。
五、場景製作:(3ds max,以下將類似工具一併列出)
 1.沙洲
 2.閣樓
 3.梧桐、枯樹(Treestorm,ForestPro,
SpeedTree,natFX,xfrog)
 4.河流
 5.弦月
六、道具製作:(3ds max)
 1.水漏
 2.漏几
 3.燭几
七、特效製作:(Afterburn,Dreamscape,
RealFlow,glu3D,ThinkingParticles)
 1.火焰
 2.水波
 3.滴漏:本特效由邱子芸製作,她是初學者。
  原來滴漏的水面只用漣漪材質,後又改為漣漪特效。
 4.鳥飛
  由林怡嫣製作,她也是初學者。
  除了孤鴻展翅飛外,還有突起、回頭、盤旋等動作。
  (註:人物動作由程式部製作,未用其他軟體。)
八、音效製作:(採用現成音效)
 1.滴水
 2.浪聲(未用)
九、燈光製作:(3ds max)
十、鏡頭製作:(3ds max)
十一、著色:(Finaltoon,Brazil,VRay,
FinalRender,mental ray)
十二、剪接:(Premiere)
9837 留言者:網主 [2010-04-21]
告網友:
  楊帆網友兩次繳來「方格變圓球」之樣品,惜皆未能及格。因鑑於其誠意,又知在當今,本題不可能有人「合格」,特此講解如次:

  1,將方格「拉成圓球」,不僅僅是看上去是「圓形」而已。真要成為圓球,其中有一
   「難以逾越」的天塹,不可不知也!蓋不論有多少「方格」,也不論怎樣拉,方格永
   遠是直線。在四方格所圍之區域,是一個「標準平面」,沒有弧度!
  2,當然,用目測可以逐漸改變各格的距離,但最終若不能剋服上述難題,所「拉成」
   之圓,其表面必然是坑坑窪窪、嚴格地說只是個「金剛鑽球」,且有25*6個平平
   整整的光滑切面!
  3,所以,當拉成了「近似圓形」後,真正的考驗才開始。一個三維畫師,一定要養成
   根深蒂固的觀念:「方變成圓」相當於直線變成弧線。每當處理弧線時,必須知道圓
   心所在、半徑的長度,否則不倫不類!
  4,因此,條件是:先決定「北極、南極」及「經線、緯線」。然後,在北南之間,拉
   出「零度經線」,然後,以南北軸為中心,每旋轉18度,將各點壓縮成為直線。最
   後,用「edge」的隱藏及顯示特性,改變其間各線的顯示方式即可。
  5,然而,尚有一小麻煩。由頂視圖可見,極端缺一「點」,各緯線「段數不足」。蓋
   以「赤道帶」五段計,每一緯度皆應切成五段,最後聯接在極端成為一點(但若採用
   GeoSphere 則另有考量,且難度更大)。因此,要改完線段,再行加工。
  6,當然還有捷徑,將已成之「球」形,切成兩半(或四分、八分之一),處理較易。
   最後再融合為一,如此更為精準,且為處理對稱形之訣竅,不可不知。
    至於是否須要smooth,或用90度平滑之,則視需要而定。

  瞭解透徹了,萬事簡單無比!
  現在,改一個題目,加一點難度。題目是:「用一根直線開始,連成面,畫成16條經緯線的正圓。」上述之方法仍然要用,而且畫出來的圓要用sphere比照檢查。
  這是「基本功」,學會了,老朽才教得下去(本室無一人學成,故老朽意興闌珊)。

      網主人白
9838 留言者:網主 [2010-04-22]
告網友:
  楊帆網友三度叩關,達成任務,請與網管聯絡,約定時間,來此學習。
  來此之前,可再用所畫之圓,拉成任一名人之頭,以測試對型態之認識。
  又:前題對其他本網會員仍然有效,請速繳交作品,以便參加學習是幸。

    網主人白
9840 留言者:網主 [2010-04-23]
告網友:
  畫三維之圓形未必容易,由於楊帆網友一再寄來所畫之圖,但效果不符要求。老朽特於9837則,提出一「簡易方法」,目的在於指出其「觀念錯誤」。此外,又將原題改變,限以線段,最終須「拉成名人頭像」。及後,網友們紛紛寄來最初之圓形樣品,而忽略「名人頭像」,以致無法受理。
  蓋三維畫技如同學習「魔術」,知其理者,入門極易,舉手可成。而欲成大師,則非三年五載之努力,難以登堂。既然老朽已拆穿入門之技,是該技已無「考試價值」,凡依樣倣葫蘆者,一概無效。
  實則,畫「人頭」不難,觀察圓形之變化,因循其理,有簡易法門可得。唯欲令人頭「擬真」(模擬名人者,因像與不像一看即知,無可爭議也),則有賴個人功力,作為考題,老朽言之止此。

  考題改為:以圓形拉成名人(人人可知者)之頭像,以相似程度取捨之(最終提示:生命皆係對稱形,軟體依附於硬體,結構重於細節)。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