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135 留言者:網主 [2002-09-03]
告網友:
  此次台北之行,頗有收穫。
  《宇宙浪子序曲》電影劇本業已討論完畢,年底可以定稿,明年開拍。
  文芯公司暫停營業,其總經理郭慶義已於七月底去職。
  正崴公司與文芯公司合作,組成「芯強」公司,專責發展「電書」業務。原文芯公司成員及工作項目,將全部納入新公司,特此週知。
  漢文化聯盟將改為基金會形式,全力推動文化事業,目前正辦理手續中。
  九月一日,老朽應香港城市大學鄒嘉彥教授之邀,參加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舉行的「世界語文會議」中一個研討會,主題為﹕「十年後之中文電腦」。
  老朽素知,當今舉世學術圈中,無一不是美式拼盤。尤其是「語言學」,美國人從二十世紀五○年代起,傾全國之力,希望把英文裝進電腦中。但事與願違,儘管各種計劃堆積如山,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總未尋到一個著力點,卻被「落後地區」奉為圭臬。為此,老朽從來沒有少批評一句,也正因此,得罪「當道」,頗不受「主流」者歡迎。
  鄒教授認為,老朽代表「一偏之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為了漢語「自然語言」前途,老朽不應置身事外。而且鄒教授認為,學術討論本無「是非」(鄒教授不知台灣風氣,他是個熱心的理想主義者),他不相信有人會「壟斷學術」!
  會中鄒教授首先發言,他略一介紹五位主講,並表示所有發言將全程錄音,以俟十年後實際驗證。
  接著由老朽發言,老朽謂﹕「十年後的中文電腦,將如同腕錶一般大小…」。此言立刻引發場中一陣哄笑,原來在小小的會場中(是個階梯型會議室,約可容百餘人,而現場僅約六、七十人),在老朽左方,約有三十多位年輕人,群聚一隅,看去像是學生或剛畢業的研究生。他們聽了,無不嘻笑顏開,頗以老朽之「知道」為樂。
  老朽著《老子止笑譚》之時,深深感佩老子「先見先知」,蓋《道德經》41章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豈知,此語居然印證於三千年後、台灣「中央研究院」的「最高級學術單位」、國際會議中!細究老朽所「知道」者,如今日本、韓國已有「腕式電腦」在市上「銷售」,美國的IBM之LINUX手錶也研製成功,難道「精研自然語言」的學者專家竟懞然不知﹖或是認為,中國人十年後仍然是今日這般無知無能的「黃色小弟弟」﹖
  否則﹖笑什麼﹖
  再不然,上士=下士﹖
  本來,老朽還打算「野人獻曝」,提供一些「另類思考」,但一想,何必自取其辱﹖好在每一主講人只有十五分鐘,隨便談談九億農民網神話,信不信由人!最後,老朽擱下一句話﹕「反正十年後有錄音為證,腕式中文電腦,能與人溝通。如果做不出來,大家再來笑這個忘八(無恥)蛋不遲」!
  妙的是,全場專家學者所熱衷的,竟是老美已經棄如破屣的Root Base, Knowledge Base 等等。再不然,大談如何「斷詞、斷句」!怎麼了﹖語言學是什麼﹖祇供學者專家開會吃飯的護身符乎﹖如果不先瞭解「人」,又怎知「人如何應用語言」﹖如果不知道人是怎樣使用語言的,又怎麼能「裝進電腦」中去﹖
  老朽當時非常「失望」,可能衝動了一點,但沒有生氣。想想老百姓真可憐,他們的愚昧只是為了生活,其結果血汗錢繳給「政府」,卻變成了「素餐」!本網也會存留百年,讓後人看看,今人是何其「愚昧、糊塗」!鸚鵡是怎樣學話吧(老朽寫的書,很多人以為只是「小說」,幸而這次有鄒教授作證,一切真人真事)!
2136 留言者:妙音迦樓羅 [2002-09-04]
主題:關於朱老師您的告網友書
  我是覺得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台灣人似乎是”短利”之所趨,如果一個產品無法由市場證明說其是有賣向的,我們台灣人似乎就很短視,不會正看一眼。我是覺得這是很糟糕的。我想商場如戰場,先一步搶攻市場成功,就贏了,當然也被證明有”市場”,但是這市場絕對不會給老二以後的有多大的空間。
  我們台灣人就是要眼界狹窄到只想屈居老二。我覺得朱老師,既然你被取笑了,我想那是那與會人員的損失,小弟有買過朱老師您開發的電書對你的市場嗅覺還有開發能力實在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只是提到文芯,我覺得在跟文芯打交道過幾次的經驗,覺得文芯公司的行銷以及通路能力感覺起來不太好。
  小弟是有點擔心有電書這樣好的產品,無法推銷出去也是枉然。希望合併以後能有更好的表現。
回應﹕
  物有本末,事有因果,近利短視本屬人之常情,非任何人之過失。老朽平素批評之意,旨在激勵國人,其實無心褒貶也。
  美國人難道不是人嗎﹖難道就不「短利」嗎﹖難道他們就能長盛久安嗎﹖可是,為什麼他們會有今天的強盛呢﹖理由很簡單,在百年前,他們由世界各地移居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原是洪荒一片,如果不努力拼搏,不能生存,枉談今天﹖
  中國人說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赤手起家,富不逾孫」。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歐洲成為世界重心,約領風騷兩百年。到了上個世紀,因小人當道,局勢動蕩,優秀人材眼明手快,他們聞風即遁,大量向美國集中。
  待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人居地利之便,不僅未遭兵燹,且得漁翁之利,一舉成為超級強國至今。待赤手起家,得登上世界之巔,難免氣驕態狂,表面看來是不可一世,其實可謂「色厲內荏」。待老本耗光了,也就和「大英帝國」同一末路了。
  只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再過十數年,當知端的。美人之「短利」,是短短的一、兩百年,如果從「肉體生命」而言,兩三代足可享受榮華富貴了。但是從「文化生命」來看,實在是短得可憐,問題在「非文化人」又怎能看得出來﹖
  台灣「種樹的前人」有的還在世上,但後人「乘涼」之餘,已經在「過河拆橋」了,還有誰願意為「忘恩負義」之輩拼搏呢﹖「有骨氣」的人早就聞風而溜了,「有實力」的人也耐不住,不得不「孟母三遷」!至於小老百姓,在心驚膽戰之下,唯有寄望於「財多」,搶購彩卷,瘋捧股票,以求自保。如果還有人堅持把「香港腳」全部趕走,到最後,「老二」會變成「老三、老四」,榮景還沒過一代,豈非「其利更短」!
  老朽長於思維,短於算帳,既然國人都「不敢為天下先」,老朽何妨野人獻曝﹖開發「電書」,只是為了「種樹」,笑罵由人,自己樂在其中。繼而本著倉頡輸入法的精神,電書開發完成了,生產技術全部公告,銷售市場自由開放。
  乘涼的人如果也能本著「一分耕耘」的態度,當然會有「一分收獲」。只是市場還待「炒作」,否則相當於一盤沒有芥末醬的「生魚片」,難以下嚥也。
  文芯的「階段性任務」只是早期的開發,馬上可以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老朽嚴命,禁止文芯有任何「商業行為」,為什麼﹖因為老朽於開發電書之前,早有聲明在先,天下為公,文芯絕不介入市場!否則球員兼裁判,勝之不公,敗之不美。
  只是前數月很多廠家反映,如果老朽袖手旁觀,電書之推廣一定停滯不前。為此,臨時將數百本試用品當作「紀念品」用作試銷,以供「氣候探測」之風球。大致說來,一般反應尚屬「正性」,且收集了一些寶貴的資料,正在改進電書中。
  文芯不是營業機構,這次與長於經營正崴公司合作,改名為芯強,相信必有所成。此外,大陸的人民教育出社、新華書店等等單位,亦在密鑼緊鼓準備中。大家知道,PDA是1989年上市的,但是直到1995年才廣為人知,萬事急不得也。
  老朽有自知之明﹕「做生意,不在行,研究發展不輸將.山高霧深乏人至,稱孤道寡,自尊自強」。沒有人競爭的天地,水是清的,花是香的,連思想都是透明的!
  閣下放心,老朽既把技術公開了,人人平等,電書界不可能有「老二」!成功了是老大!失敗了則是老么!
2146 留言者:網主 [2002-09-09]
告網友:
  漢文化文史資料庫會議圓滿閉幕,會後記以及一應資料正整埋中,近日將貼於網上。
  本次會議最大收獲,在於得與多年孜孜於文化界之各學者專家匯聚一堂,相互研討,是證文化傳承有望。今後老朽當促成各界通力合作,以免重複作業,浪費資源。
          網主人白
2159 留言者:小人物 [2002-09-13]
主題:請朱老師告知原因
  離 職 聲 明 書
  敬啟者﹕
  郭慶義先生已於2002年8月30日辭去??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之職務,並與??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簽署離職保證書,承諾今後不得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人仕、公司、商號及團體以上述公司之名義繼續工作或產生任何關聯。同時保證離職後五年內不會也不可單獨或聯合任何人仕、公司、商號及團體不論是作為股東、董事、合夥人、雇員、或代理人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另行直接或間接地從事、經營或參與任何在其任職於??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期間所經營、從事、參與、進行等相關業務或服務之所有項目。
  
  特此聲明,以告週知。 敬祝
  商祺
  
  香港文化傳信集團
  ??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敬啟
  Tel: 886-2-8792-4620 Fax: 886-2-8792-4619
  2 0 0 2 年 9 月 9 日
回應﹕
  此「離職書」老朽從未過目,亦不知此事。
  「一將成名萬骨枯」,郭員於今年七月去職,正是「做人失敗」之故。老朽告之諄諄﹕「驕兵必敗」,彼聽之藐藐,固知有此一日也。平心而論,郭員於任職期間,功大於過,唯惜只重任事,不知做人,導致公司內部失和,不得不令其去職。
  郭員自命發展電書有功,以為老朽倚之甚深,難免志得意滿,溢於言表。時賢受西化影響,不知我國古有明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老朽發展電書,本非為己,事畢,將技術公之於眾,郭員之「階段性任務」已達成矣!
  本擬支付新台幣兩百萬元,令郭員離去,不必張揚。但郭員要求「資遣」,此事不得不上呈文傳公司管理部門,遂有簽署前述保證書之事。
  老朽行無為之治,年前在本網有多封網友留言,一再暗示郭員「瞞上欺下」。老朽知之,然於「作戰」期間,陣前易將,不利軍情。「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事須經考驗始見功」,郭員之「是非」,理應先期警告,後任發展。
  今電書成,郭員去,老朽移師農民網,將見枯骨遍地也!
2167 留言者:Lin [2002-09-13]
主題:自然語言
  大師您好﹕
  不知將來自然語言,是在倉頡系統跑或中文2000,或是二者都可以
  倉頡系統和中文2000資料是如可互通 ﹖
  謝謝 !! 並祝事事如意
回應﹕
  「大師」稱謂不敢當,因當今各式大師太多,不如稱「先生、老師」自然。
  西式自然語言只是文法、語意,連理解都做不到,不妨靜觀其變。
  老朽之自然語言建築在漢字理解基礎上,人能理解的一切,它皆能勝任。但需經過一道關卡﹕「人為障礙」,因今人之文字理解能力有限(科技人文字不通,寫的手冊難懂),而理解系統甫出,不可能立刻止於至善。職是之故,老朽除了令其理解自己的系統外(倉頡是主體,中文2000是介面),其他的一概不予理會(絕非想獨霸壟斷)。
2175 留言者:張賢達 [2002-09-15]
主題:關於中文電書
  我是住在台灣的學生(窮學生@@”)
  我不知道要怎麼購買或是取得相關的資訊(電書)
  上文蕊的網站也是利利落落(台語)
  能否直接告訴我該如何購買﹖﹖
  另外有一件事想請問朱老師
  我和您一樣是學音樂的(不過我沒修過作曲)
  我認為現在的”譜”是否應該有個”改變”
  書和譜都是紙做的~沒道理書有電子書~譜沒有電子譜吧﹖
  我是學電子的學生~想以”電子譜”做為一個”實習”(或是經驗~或是事業~或是。.......)
  能否請朱老師指點
  在此謝之 學生
  賢達(本名~非誇讚自己為賢達) 敬上
回應﹕
  老朽在文傳之職責為「研究發展」,電書之生產銷售另有其人,未知其詳也。
  老朽所學之音樂,乃令人昇華之「雅音」,與今人所謂之「鴉音(鴉片噪音)」頗有天地之別。當下流行者之「鴉音」,目的是令愚人更愚,令耳背的人耳更背,令社會亂象越來越亂,令奸商賺錢越來越多!是以,老朽對「電子樂譜」避之不及,省得更加悽慘(老朽有噪音潔癖,街上有鴉音繞樑,如今居室裝了三層隔音玻璃,已無處可逃矣)!
2183 留言者:小木 [2002-09-15]
主題:電書面世.
  今日看到了廣東電視新聞,原來人教電書已經在廣州首發啟用。..電子書能夠首選在中國教育方面出品,並在學生中使用,真是可喜可賀,看來朱老師的設想已經一步步的實現了。希望能夠迅速推廣,這樣既可保護好森林資源,也減輕全國中小生們書包過重的問題。一舉多得啊。..
回應﹕
  謝謝關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書者,工具也.萬事開頭難,決心耐心細心是能否致遠的要訣。各位網友見證了這一大時代的到來,一個國家的興亡,教育是首要之務,也是最大的難題。然而跨出了第一步,只是剛剛起床,老朽來日不多,但願各位網友繼續努力,至少得喚醒那些天已大明,猶沉睡於美夢者。
2192 留言者:小珍 [2002-09-18]
主題:未來的電子書發展
  朱先生,您好﹕
  我是一名研究生,目前在寫論文,題目如題。
  由於您在業界的成果和地位,有些問題想請您賜教,
  
  1.您認為未來電子書(包含閱讀器)的發展方向為何﹖
  
  2.您認為理想的電子書(包含閱讀器)要具備那些條件﹖
  
  3.目前電子書的發展遇到那些問題﹖
  
  您的回答將會幫助我的論文寫作,萬分感激您的協助。
回應﹕
  1,未來電書的發展,必然是朝輕便、環保、價廉、無線能源、無線網絡、圖形處理、語音操控、私事處理、安全防護、功能累加的方向。由於「材料科技」日新月異,十年內有一波大變革,研究「載具」之人,不可不知也。
  2,理想的電書,除了上述「硬體」變革外,尚有一種可能,即「虛擬環境」(這種變化不可寫入論文中,因為已屬於「科幻題材」矣)。因為「顯示材料」將不再依賴「實體」(產品明後年可望問世),無線技術也將有重大的突破(老朽的「單頻通訊技術」已獲韓國專利,其餘近期可知。單頻通訊是種新觀念,效率較當前技術高約千倍,再加寬頻調變的擴充,全世界同時一網可納),更何況納米技術、分子工程都在開花結果中。
  此外,「內容」也將進入實作階段(注意﹕這些對今天的專家來說,越懂技術越難相信),超大型資料庫、全譜文字(多國至各國)、全譜圖象、超文件圖本檢索、文字辨識理解、語音辨識理解、文音圖意轉換等,將在十年內問世。至是閱讀器將成為個人必備之工具,其功能已超過當前的超級電腦,而今之電腦將成為「專家系統」矣。
  3,目前老朽之電書發展尚未真正遇到問題,但因人的特性,對新生事物既期待又害怕,一兩年的觀察期是必然的。但若悉心檢討之,新材料方興未艾,是未來產品所面對的難題。因為專門知識太多,主其事者任何一個錯誤的抉擇,都將導致失敗。
  所幸新材料的進步有其極限,未來科技界最重視的人材,將不再是專家,而是跨領域的「通才」。因為新材料中百分之八十會立即被淘汰出局,能成功者,必然是符合未來時代需求者。閣下問了第二個問題,已得先(仙)機,不妨自己判斷一下(多觀看電視上的科技新知,其中只有一成有可能出線,但卻是最理想的「觸角」)。
  但,寫論文與預知發展不同,因學院派的教授們只重視「現成」的產品技術,未必理解和欣賞未知的事物。既問之,則答之,但建議勿寫成論文,免得自取其辱。
2243 留言者:明耀 [2002-10-01]
主題:請問中文2000網絡版的體積有多大?容量有多少?
  請問中文2000網絡版的體積有多大﹖容量有多少﹖
回應﹕
  該下載區共有四個檔案,總計1.25GB。其中有兩張光碟的ISO,皆為650MB。安裝空間至少需要2.0GB。
  相關消息請見中文2000網站,網址http://chinese2000.sniic.com/sniic/index.php,謝謝!

  網管 敬覆 2002/10/01
2244 留言者:Lin [2002-10-02]
主題:開發工具
  朱老師您好﹕
  在DOS環境用組合語言是最佳選擇,請問老師在中文2000 Linux 選用何種工具為佳﹖
  祝一切順利         Lin 敬上 10.02
回應﹕
  在老朽的計劃中,中文2000只是一個代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目前為了對抗微軟的「剝削」,先推出與之兼容的操作平台。其次是九億農民網的「系統閘門」,以供資料庫的供需應用。第三種是燒錄在網絡電腦的CPU中(相當過去BIOS),以增進處理效益(用組合語言寫作),並節省大量成本。
  一般說來,在PC上用高階語言就可以了,因為PC已經夠浪費了。在網絡電腦上,建議用組合語言,或者C語言,當然其他的也支援,但不保證效率。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