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1 留言者:公人 [2002-03-07] |
| 主題:雜談 前則無標點,不敬。請網管刪去。另又增數語。 日前見網友與先生問答,知先生欲張網捕魚,不知舊「網」事體如何﹖ 張網需擇魚多處,否則需備香餌也。 以下大學依今人習慣用法。 鄙意﹕ 先生宜將大學二字收起,以免樹大招風。且人才分散各階層,若名大學是 畫地自限,大半精英望而卻步;可名網路職業學校,或網路學園。三年有 成,則中庸大學(此用古意)順理成章也。 運作狀況試設想如下﹕ 此學校乃供失學、向學者安身進取;企業則得廉價咨詢、設計、研發資源 ;問題解決時由受益者(無分先後)付費(有 rebate ),過程學校保密 ,成果由學校決定是否公諸社會,專利權由學校擁有,學校自給自足。 最底層細分諸科,上一層則合數科為系、為門等等。有教者、業者、學者 三種。任何人可於一時具一種或所有身份,教、業、學任何科系門。 學者或三月一校或半年一校,無修業年限,期以必成而已,成者可由學者 遷為教者、業者;欲上層樓須通下層。學者若參與工作,可酬勞之。 此網路組織可架構於internet,但不宜web,需另起爐灶。 大項細節有許多,步步為營,共天下 英才聚「義」可成。 如此,何憂六出祈山﹖ |
| 回應﹕ 多謝建言。 然網絡非主體(網絡大學甚多),乃建校於鄉間也(請見早期之「多媒體大學計劃」),近日老朽將有專文闡述。 |
| #1143 留言者:陳 [2002-03-08] |
| 主題:文字輸入 電書能不能進行文字輸入﹖如果不能,不就喪失了用一般書時隨看隨作筆記的便利性。 |
| 回應﹕ 電書有各種款式,筆記本乃其中之一。 |
| #1173 留言者:小娃 [2002-03-18] |
| 主題:關於文娃網店 依稀記得朱先生說文娃網店不用實体通路。敝人想不通為什麼﹖難道電書的零件永遠不會壞﹖﹖ 如果要維修,不就得要一個實体通路(例如7-11店面)來和消費者作聯繫嗎﹖ |
| 回應﹕ 「網店」=網絡+店面,有實體通路。 電書當然會壞,但若價格廉宜,零件易換,損失已減至最低也。 |
| #1181 留言者:鄒波 [2002-03-20] |
| 主題:電子書 朱先生﹕ 您好! 很抱歉又要打攪您,非常對不起。 我在網上看到有消息說您要到西安參加3月25日至27日在西安召開的全國性中文電子書會議上,訂定相關工業標準,並將成立西安電子書工業園區,是為了配合相關廠商的生產計畫。由於我們公司對此產品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參加。我們與西安文化傳信公司聯繫,得到的答復是會議改為4.15-4.17召開,並承諾將此次會議的主題傳真過來。但到目前為止一拖再拖,仍然未有消息。故不得已只有再次麻煩朱老先生,想和您確認一下此次會議召開時間、地點及會務聯繫電話、聯繫人。 打攪之處,望朱老先生多多原諒! 謝謝! 鄒波 2002.3.19 |
| 回應﹕ 此會之延期,係因層級益高、規模日大,欲參加者眾,出乎意料之外。而議程不週,會場不大,材料不齊,一一皆須重新妥善安排故也。 目前正在多方磋商中,尚未定案也。一個「國家級」的會議(尤其今日中國,已非吳下阿蒙矣),怎能草率了事﹖據悉,僅出版界、教育界已有數千人有意參加,現電腦、電子界也蠢蠢欲動,以陝西接待能力而言,變數正多也。 可能的情況是﹕ 1,陝西省僅舉辦「全國教科書」會議,約一千餘人與會,耗資約百餘萬人民幣。電子書則轉赴北京舉行,顯然,此事將更添變因。 2,陝西省舉辦「全國電子書」會議,約三千人與會,耗資更大。為了安排議程、講座、器材等,還要一一週知,時間須拖到五月以後。 3,不辦全國性會議,規模小,辦事易,實事求是。 故此,請留下姓名地址,隨時注意本網留言,待一切底定,老朽將發函邀請之。 |
| #1183 留言者:黑匣 [2002-03-21] |
| 主題:智慧電腦之心 朱老師﹕您好!學生已將《智慧之旅》、《宇宙浪子》通讀兩遍,一個問號湧上心頭﹕ 智慧電腦之理解系統如同人類個體與外界萬事萬物的溝通介面。閱至“不二老人與智慧電腦”一節,智慧電腦無“心”將與機器無異,只能充當人類之工具。 人腦之功能即在成長歷程中,處於外界刺激之下,過往經驗彙集,作用於“心”,始有“自我”,隨為〔我心〕所縛。歸根結底,“人心”之存在是〔大腦〕自生命之初演化至今所得。“人”生之初,雖無“我”意,卻已具“自我”之體。 若使電腦具備〔智慧自性〕,“心”不可缺。老師書中亦提到﹕若任電腦自行思維,排列組合無窮,“心”之產生,可能性幾乎為零。 地球生命演化數十億年,人的〔智慧自性〕始成,而智慧電腦之〔心〕是否必須藉由人之智慧才可竟功﹖若非如此,沒有〔自性〕的智慧電腦無法繼續〔智慧自性〕之任,是否將淪為人類繼續苟延殘喘的工具﹖ 以上觀念未通之處,請老師釋疑。 |
| 回應﹕ 「心是否必須藉由人之智慧才可竟功」﹖非也! 此題不可答,老朽不願做罪人,何苦害人﹖ |
| #1194 留言者:郭秀英 [2002-03-25] |
| 主題:中文電書 朱先生您好﹕ 看了您的一些相關文章後, 深覺中華文化之繼續, 我相信中國大陸教育之普及是一個必要因素。 因此目前雖已有電書之規劃, 我心中覺得電書內容也非常重要。 不知朱先生是否對此有計劃。 心中的想法是如何減少文盲及普及教育, 有可能和大陸之小學, 中學, 技職學校, 大學, 研究所等合作, 將其課程上網或用某種方式放進電書呢﹖ 是否您有興趣成立基金會呢﹖ 若您有這方面計劃, 我可每月從薪水中撥出五千元匯入基金會, 作為您開發電書, 普及大陸教育之用。 我是小小的上班族, 能力不多, 希望能略盡棉薄。 |
| 回應﹕ 閣下捐贈之舉,先代表中華學子說聲謝了。基金會之成立當在不遠,且為了擴大影響力,已與若干著名之基金會取得共識,待時機成熟,必將揮纛銳進也! 電書之內容重要至極,兩年來本集團全力以赴,目前已完成各種「電書排版工具」(曾擬與北大方正合作,但因此工作純屬義務性質,條件難談)。近日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配合,已排妥初一之教科書九冊,待最後檢驗合格後,由初一到高三(小學及大學教材已列入本年度第三季計劃中),所有課本將可於半年內一次排完(各年級資料平均約需6MB記憶體,參考書則不定)。 當然,除人教社之課本外,其他教材也很重要(在台灣已有兒童、殘障教材之電書版本近百種,至於其他,諸如漢傳統文化資料庫、現代文史等,更不計其數)。一旦電書普及,編輯教材絕非難事,老朽決定開放於眾,至時群策群力,必可集思而廣益也。 目前電書之基本款式已定,為了保障視力的背光式、供作筆記用的觸控式、供遠距教學的上網式、以及發展各種功能之積成式等等,皆將一一推出上市。一旦「資訊載具」做到「價廉物美」,其操作軟體以及應用內容必將蔚為風尚,盛況可期也。 |
| #1203 留言者:網主 [2002-03-27] |
| 告網友: 因網友有疑,將老朽所提倡之「多媒體大學」誤解為「網絡大學」,特此略作說明。老朽之計劃係一社會革命,果若成功(正逐步努力中),於後世之影響大矣哉!唯因老朽沾惹塵土過多,週遭灰煙迷漫,目前無暇仔細著墨,敬請原宥。 中庸大學芻議(原名多媒體大學) 一、前言 教育乃民族之根本,人類文明之基礎,宇宙進化之軌跡。苟教育不張,人獸無別!再若方向錯誤,人類社會災難重重,宇宙進化行將改向矣! 中庸大學在初定名為多媒體大學,鑑於當今世態,知識昌明而人際關係淡薄,須藉助各種媒體以供人類溝通。今正名為中庸大學,蓋因媒體者,媒介也,居人之中者也。而中庸者,不偏不移,天下之正道、定理也;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為名既可發揚我中華固有文化,又能與時代謀和,一洗當今教育制度之歪風,諸如﹕ 1,名校、公校之分,社會地位之歧視延伸至教育,污染源頭。 2,水工、火工之別,重視專業,販賣知識,人與人相互隔離。 3,以教育為手段,扭曲人性,利益既得者將工業文明設為後繼者的生存桎梏。 4,城鄉差距擴大,資源集中於少數群體,徹底破壞人類社會和諧、環境生機。 二、定義 中庸大學以推廣全民教育為宗旨,以人類福祉為目的。 教學不偏不倚,以求其「中庸」;受業由初而高、由精至博;學者不計年齡、身份,人人可達其「大學」之道。 故此,建校之原則應以校園就學生,授課之方式應採網絡技術,內容更應開放兼容,無所不包。 三、方法 建校園於鄉鎮,招收當地學子,學成可為當地謀福。 以網絡通連世界,聘請一流師資,統一講學,分層問答。 德智體群行五育並重,學者不分階級、姓別、年齡,有教無類,量力而為。 教學分目的,有基礎學習之普及班;有開放教學於網絡之進修班;有授技於「精士」之專業班;有包容知識萬有於「博士」班。 普及班以趣味為主;進修班以知識為主;精士班以技術為主;博士班以多學為主。 四、效益 都市解體﹕人們由教育而就業,得生存、生活於大自然中,自由自在。 博精就位﹕博士負責規劃、應用、管理;精士負責生產、設計、實施。 五、歡迎提供高見。 |
| #1204 留言者:郭秀英 [2002-03-27] |
| 主題:1203留言, 有關中庸大學 朱先生您好﹕ 這個想法實在太棒了。 比較擔心實體網路之建置是否來的及或是否能負荷; 同時, 是否有這樣多的教師願意將知識公諸網路; 實際營運及收費方法可能也需要規劃。 無論如何, 衷心希望您能早日實現。 到時我也會參加! |
| 回應﹕ 歡迎之至! 老朽之計劃,樣樣匪夷所思,但無一不可成者。其訣竅在於無私無己,結合眾人之力;進而針對實際需求,按步就班,努力以赴。 第一步,當先普及電書,明年若有數千萬部應市,即可推出網絡電腦。網絡電腦需要大量的網站,可利用鄉鎮的局部網,一層一層立體嫁接。至時,將載體成本降低、服務品質提高,遂有全國「內聯網」矣。 在全國內聯網中,包括九億農民網(含訊息流、科技流、貨物流、資金流)、全方位教育網、多媒體娛樂網等等,根本無需老朽動手矣!道理很簡單,基建完成了,環境成熟了,市場價值有了,人們觀念也改變了,一切莫不應運而生,水到渠成。 |
| #1205 留言者:公人 [2002-03-27] |
| 主題:中庸大學 小國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轝,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智慮短淺,借古人之言,以紓己志。 |
| 回應﹕ 古之「小國寡民」者,徑十里而眾數千。其時無污染、無飛彈毒膏、無美式文化侵略、更無無孔不入的自命不凡的觀光客! 其時也,食無化肥、服無化纖、居無化料、俗無化財!其鄰也,相敬相睦,關切勝過今日之鄰居。其雞犬之聲也,宛似天籟,一缺殺伐之氣,二乏邁克傑克非陰非陽之音,聞之欣然。至於老死,逕往天堂歡聚,何苦人間往來﹖ 今人不幸,在「地球村」的霓虹廣告下,只餘「大國強民」君臨四方。大人強索惡取、頤指氣使之餘,舉凡「強強俱樂部」會員,雖盜亦友,其餘人等,非奴即敵。再有人若稍有不服,即被貼上「恐怖份子」標籤,「殺無赦」! 老朽老矣!但願與人老死不相往來,若中庸大學得以建立,其非小國寡民乎﹖ |
| #1206 留言者:Richard [2002-03-27] |
| 主題:電書-香港版 朱老師﹕- 本人最近也接觸過本港學校一些做IT 的朋友, 知悉教育處現正在試驗緊一些像電子書的東西, 但是價錢方面比 閣下的設計貴很多。 不過我也向他們提過文傳的電子書計劃, 但是似乎無人知道文傳或朱老師是甚麼或何許人也, 真令我癈解, 這是否閣下對香港的中國人無興趣呢﹖ 或是閣下無意在香港與對手競爭﹖ 我作為有兒女之父母來說, 也希望買到一部價錢合理的電書, 相信全港父母可能節省以億元計吧, 本人希望 閣下在香港多做些公關工作, 讓人人知道閣下之產品, 我們作為父母也得益。 |
| 回應﹕ 從去年起本集團就一直在香港推廣,曾經辦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展示會、說明會,各種報章、雜誌,以及電台、電視都有詳細的報導。但很多人不相信或不願相信(自己是黃皮膚,怎會相信別的黃皮膚有這種能力﹖反倒是白皮膚比較謙虛,先來取經),尤其是「專家」們,先是否定,等否定不了,就開始挑毛病! 最後有人好心相勸﹕「殖民社會的特色就是只相信老主人,如果要做生意,先到國際上爭個名聲來;如果為了民族文化,趕快去祖國推廣。」 果然,大陸容易得多,至少迄今還沒遇到阻力。待這一戰成功了,馬上回師香港,時間不會超過五月(有些計劃將變成泡沫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