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43 留言者:阿華 [2001-07-06]
主題:關於文化傳信
  朱大師。你是中國人的驕傲。說話算話。上次文傳才一毛六時。你說會漲多少....結果我四毛進去買。太貪心了。三塊沒有賣。我還有機會嗎﹖﹖
回應﹕
  目前的股價,是受「美國大市」影響,全世界都破底,水落船低也。
  老朽不能多談股票,以免有「內線交易」之嫌。但若「撥亂反正」,只談鐵證事實,則「大公無畏」。老朽曾在本網「聲言」,只要老朽在位,股票絕不出售(以往兩次都是被「前合夥人」出賣的)。此意無他,聊表與眾共存亡也。
  股票市場是一種「集資管道」,同時也是機會「均等」(不包括內線交易)、共榮共辱的「商業生態」。然而世事有利必有弊,投機取巧之輩,常乘機炒作,以致好事多磨,當今又成了一個「優勝劣敗」之殘局。
  老朽等有鑑於此,決心要為升斗小民爭取「一席之地」。除了千計百慮,要用「價廉物美的產品」照顧廣大民眾以外,任何曾經貢獻己力的朋友,一個都不能犧牲。當然,投資本公司的股東們,只要非「短線炒作」,絕對不會受「虧待」。
  怎麼證明不是「短線炒作」呢﹖「長期持有」是唯一的方法。要「多長」呢﹖一個公司的成長,除了「泡沫」,是不可能「惡性膨脹」的。在老朽的計劃中,三年是必要的,五年漸趨成熟,十年就難說了(老朽也不在其位了)。
  文傳不走.COM路線,目前財務穩定,產品一一就位(本網有每月進度表,若誤導社會大眾,老朽必有牢獄之災)。但為了穩定品質(若只為了股票,粗製濫造,那就稱為泡沫),明年始能上市,尚請稍安(日本產品之能享盛譽,正因一些公司內部規定,「新產品」一定要經過三年的試用期)。
  在我國,當前是「零與壹」之爭,折衷一下,試用一年也有必要。否則,三天兩頭壞,以後誰還能相信自己人﹖更何況老朽的發明,都是技術革命的結晶,看上去「簡單無比」,但設計難度極高,舉世絕無他人可望項背。在這種情形下,成則中國人揚眉吐氣,敗了,「親者痛、仇者快」!怎能「急功近利」﹖
  為了表明心跡,不說「空話」,最上策是採用實際行動!老朽目前約有三億股票,到2003年三月,舉凡在2000年前購買持有的股東,保證可以每股三元港幣向老朽「兌換」股票(至時可委托會計師公開處理),換清為止!
544 留言者:小岷 [2001-07-06]
主題:問題
  1.先生的中文2000平台 意欲如何打敗微軟﹖
  主要利基為合﹖
  2.農民網的替代方案﹕
  光碟片(大陸光碟機普及﹖)
  利用電視(每百戶農民超過60台電視)
  跟朋友閒聊討論的 可行嗎﹖
回應﹕
  老朽的人生觀是「遠離勝敗環境」的,從來無意與微軟「硬比」(老朽有時說話過於情緒化,實係「恨鐵不成鋼」,只希望激起國人的覺醒)。
  所謂「操作平台」,相當於「機場、車站、碼頭」,只是供「資訊」來往溝通,哪裡需要每個人家中安置一個碼頭的﹖中文2000只可以說是一個廉價碼頭方案,看微軟太過份了,為國人省一點錢,於願足矣!
  人要用的是車、船,老朽專門設計省油實用的小車,如斯而已。
  閣下所說乃訊息來源,多多益善。但農民的「接收器」必須便於攜帶,易於應用,成本低廉,否則善意又變成苛政矣!
  更嚴重的問題是,此網未形成之前,人人畏難不行,一旦成功,其商機無限,立刻蚊蚋漫天!故慎始善終,深謀遠慮,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也。
545 留言者:鐵頭 [2001-07-06]
主題:給阿華
  ”上次文傳才一毛六時。你說會漲多少....結果我四毛進去買。太貪心了。三塊沒有賣。我還有機會嗎﹖﹖”
  你四毛進去買,應該還有賺! 我是”三塊”進場的,一年多了,我也沒有哭啊!
  除了生活困頓,借貸無門之外,我還是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希望有一天能看見”中國人的驕傲”!
回應﹕
  為君此言,老朽當肝膽塗地以報!
  在此據實相告,老朽絕非「虛言」,本因「商機」必須保密,所幸如今「勝券在握」,龍象已成,為告慰各界期許,特此略事披露。
  自本公司「電書」問世後,業界震驚,世界著名廠商,絡繹不絕地來此「取經」,無不爭取與本公司「合作」,但因「奇貨可居」,目前暫「按兵不動」。
  日本有SONY、NEC、TOSHIBA、MATSUSHITA、住友等八家廠商,一一派遣經理或董事級重量人士,希望「授權」合作。但因日本教科書有辱華情事,老朽堅持,不協助彼等發展「日文教科書」,僅能在其他方面配合。此外,日本廠商都想「獨佔」日文市場,茲事體大,正慎重研究中。
  美國IBM、HP已完全肯定本公司之技術,正有若干項目多方面合作。目下正在開發「英文電書」,接洽的大廠商亦不下五家之多(歐洲亦有三家)。
  因電書創造了新商機,一些早已發展成功、但缺乏市場之「電子紙」、「電子墨水」、「電容電池」等新材料,紛紛自動上門,全面配合,不斷創新。
  在台灣,雖景氣極差,但因電書之成功,已有十餘家大型公司參與合作,目前已投下數億美金,明日之星已在山頭矣!
  然而,電書僅屬本公司一系列產品之第一步,這只是「吐氣」,「揚眉」當在不遠。在資訊世界,由國人自訂標準、主導方向者絕無僅有!如今,「中國人的驕傲」已成事實,然來路方長,驕者必敗,書之於此,唯求共勉。
547 留言者: [2001-07-07]
主題:聲援 散戶自求多福吧
  再愛國 希望造福農民前提下 我實在不敢質疑文傳股價 也對不起朱先生 只就事論事 散戶代表在台灣失業居高不下 必然認賠 出場 香港情況也好不到那裡
  大股東持股30/100一或許不足 再加上基金多家 散戶等 事權不一 要漲何其困難 去年漲至3元如果沒有收購
  也許2元都不到 這次若漲 可憐的散戶又有幾多 早已淘汰出局
  文傳股價大股東不愛一持股低 街貨多 真可謂別人漲 它跌 別人跌 它更跌 就是有100元的實力 如不能緩步走高
  散戶也無福消受 因其無法長期抗戰 要照顧家庭 失業真可怕
  如果不是文傳 買國企 紅籌 自己也可對父母 被我拖下水的朋友一點交代
回應﹕
  本網不便多談股價,因香港聯合交易所為了維護「投資大眾」的合法權益,定有嚴格的條例。老朽既張此網,就表明「公開透明」、接受「監管」,若有「違例」情事,就有五年牢獄之災。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資金市場原本風波詭譎,投資尚可,「散戶」若靠「股票維生」,追高套空,是大不智也。日昨答543則所言,老朽僅能保障「投資人」,而不能為「投機」擔負責任也。
  然而有一點不得不據實以告,本公司「信念堅強」,「鐵票」高佔六成,是以老朽雖不足百分之十,但仍能掌控全局。只是股價之漲跌,有其必然之規律,本公司決不「投機取巧」,要憑「真功夫」振興經濟,目前明珠在握,只待時機也。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如在1980年買了「微軟」的股票,十年之後獲利豈止百倍﹖連微軟都要等,文傳才起步年許,雖苦在一時,待之何妨﹖
549 留言者:陳先生 [2001-07-07]
主題:
  見網友問及文傳股價,本人也有一些看法。在去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絕大部份科網股都跌得非常慘,文傳股價下跌實熟正常。但相比香港出名又有背景的藍籌公司'電信盈科',由28元跌到現時的約2.2元,對股民已算有交代。現在文傳並無負債,業務穩定實在,集團生氣勃勃,公司透明度高(以上在文傳網站及年報可知).這些都並非一般上市公司可做得到的,實有真正大公司的風範。對股東來講,已是有交代。現在正是文傳的宣傳期而股價偏低,對在上年買了股票的人來講,可能很難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讓大眾在比較了解文傳時,給大眾以便宜價格成為小股東,令文傳成為一公眾持有的公司,讓更多人受惠,也是一大功德。所以本人覺得股價大可不談,股價大上大落對股東根本就沒有利,反而破壞公司名聲。希望盡快可以派息還來得實際。
回應﹕
  先生所言甚是,值今新苗甫生,薄曦料峭之際,稍微不慎,公司就可能大權旁落,前功盡棄矣!目前資金市場欲振乏力,正宜「潛龍勿用」,「君子待時」也。
  信念是「人」的價值所在,老朽等基於此信念,旦夕努力不懈,非求一己私利,實欲為大眾謀。新苗出土端靠「天時、地利、人和」,文傳得「投資股東」之支持,惜正逢舉世經濟不景,百業蕭條,能有今日之成績,實屬匪易。
  公司經營一年,已轉虧為盈,派息事必將水到渠成。
  股票「公眾持有」乃本公司之目標(老朽持股由百分之十四降至一成以下正是為此),但稍有不慎,炒家或大金主進場,立即美夢成空。
  所幸本公司組織健全,上下一心,「財技、科技」勝人一籌,咸信能在今世濁流之中,奠定「新經濟」之基礎,為人楷模。
551 留言者: [2001-07-08]
主題:朱大師入主文化以來 散戶準備認賠感言
  我看回應後想起在台大醫院換心主治醫生於報紙疾呼社會給予換心病患幫助換心病患偷空去賺錢養家付醫藥因因而致死 壹案
  朱大師有本事為億萬人造福沒本事的我們也未必不想做好事 只是盡力而為
  就產業論現沒有壹產業如電腦有規模效應一如主機板 電容器 滑鼠等十幾項子產業 現在浮上台面的一21世紀產業一 又能適時填補或如同電腦的子產業延伸的商機歷史而言 中國強盛必然排擠美國 日本 故而美國也將每下愈況難道文傳股價將如同美國每下愈況一般
  本來 投資好公司 不僅在景氣不佳時 可以保本 甚至可穫的豐收 只請問今年每股盈餘1元 合理股價2倍計 2元是不
  合理的嗎 炒作的嗎 美國也沒有這麼樣 總之 受益的將是外國基金我並祝福各別散戶不需要極需用錢而認賠
  長期投資 無病無災過3年
回應﹕
  老朽帶領弟子十人,只知盡力奮鬥,並無點石成金之力,敬乞原諒。
552 留言者:阿華 [2001-07-08]
主題:共勉之
  給鐵頭兄。
  文傳拉回兩塊時。我也借錢買了很多。所以均價也是虧錢。不過我還是都沒有賣出持股。因為我相信朱先生。不過買股票也牽涉到
  各人的福報。共勉之~
  給行道兄。
  您說悟後起修。無為而為。
  悟了以後沒有我誰來修﹖才是無為而為。共研之。
回應﹕
  無量壽佛!
557 留言者:小岷 [2001-07-10]
主題:農民網
  小弟拙劣
  想了想
  農民網除了之前先生算計的硬體利潤外
  尚有其它的”商機”嗎﹖
  因為似乎除了硬體外還尚需有其它許多的建設投資
  光賣硬體便可回收嗎﹖
  這麼大量的世界實在難以想像....
  同時畢竟量大並非一蹴可幾
  在送的過程中 財務狀況可順利支撐嗎﹖
  對不起 不是要挑戰您的想法
  只是未來的事情難以想像..
  先生的營運模式又頗為新奇..
  想更清楚知道先生您的看法..
  謝謝~~!!
回應﹕
  如無商機,文傳豈非成為慈善機構﹖
  若有九億農民之網,僅「肥料廣告」就撐得肥胖無比!
  再說農民需要各種服務,如設一服務站,保證「農民畢至」,該站立成「商業中心」。農民有錢了,人來人往,豈非「商機」﹖需知「服務」才是「最尖端」的商業,硬體買賣只能賺一次錢,而服務是「賺不完兜著走」!
561 留言者:網主 [2001-07-11]
告網友:
  如是「我」聞,一時,佛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比丘眾數百人俱。爾時,佛光普照,瑞氣千條。眾比丘不能逼視,一一五體投地,俯伏膜拜。
  時鳩摩尊者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渡化諸菩薩。似此光明淨地,黑暗盡去,善男子善女子,無不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始見如來。
  佛言﹕善哉!善哉!若黑暗盡去,汝面目朝地,尚可見光明否﹖鳩摩尊者言﹕光影稍暗,無礙所見。佛言﹕汝若閉目,尚可見否﹖曰﹕一片矇矓,俱不得見!
  佛告鳩摩尊者﹕光明因黑暗而顯,黑暗因光明而離,二者實為一體。若人見光明,不思黑暗;若見黑暗,未思光明,即是偏執,我相頓生,難見如來。

  近日與網友討論股價,是有所感,今家國如斯,良有以也。老朽率同弟子數人,日夜拼搏,不過略盡本份,實未敢奢言能救國救民於萬一。自來文傳,兩年有餘,不曾稍怠。迄今每人每日工作十五小時,平均每小時工資攤算約五十港幣(有帳可查)。本意無他,值此百廢待興,萬事落後之際,深恐浪費資金,愧對股民。
  今產品一一問世,但為求品質精良,成本低廉,殫精竭慮,不幸卻阻礙重重。電書之生產一再延誤,三月前曾向三家廠商訂購FM液晶顯示器三千片,至本月九日,始有「華映」一家交貨二百片,而可用者僅祇一百。
  詳究之,竟係老朽「一言喪邦」,蓋本網曾言未來將發展「電紙」。謠傳FM液晶已無市場,各家意興闌珊,連商業道德都不顧了(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國人何功利如斯耶﹖縱有液晶顯示器,陰極射線管仍大行其道;電視普及亦未損報紙分毫。更何況「電紙」尚在實驗室中,成敗未知,且離工業生產尚有一段距離。
  人謂老朽網上洩露商機太多,然則,「商機」者,私利也。若為大眾謀,自應以提高民族自信心,群策群力,以富國富民為目標。否則,中國縱有三五「富戶」,全民皆貧,於人於己,又有何益哉﹖
  老朽既張此網,個人榮辱早已置之度外,絕不因噎廢食,該說必說,該做必做(當然,有了前車之鑒,能避則避,能免則免)。
  此次液晶事件,影響頗鉅,本月十八日「香港書展」只有百餘套可資應付;二十一日,北京社科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哲學會議」,老朽個人本已答應捐獻一百五十套,尚有變數;至於九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訂之教科書(供教學實驗用),已另謀解決之道。
  好事多磨,古今皆然,順境逆境莫非一境,老朽奮鬥終生,處之泰然。唯請網友鑒察,為成大業,不能拘泥細節。老朽有把握令文傳賺錢(當然不是現在),但更重要的,則是喚醒國人,不必仰人鼻息,共將我優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563 留言者:Tom. Lay. [2001-07-11]
主題:市場的省思
  近日,見留言中遍佈談論“股市”“股價”的言論,銅臭之氣充塞,讓我感到有些失望,晚輩不才,身上沒有幾兩錢,為了一個夢想,舉債經營公司,曾有人談及用三百萬買下這家公司,我連談都不想與他談,另有人用高薪並解決我本身債務的方式,要求我出賣公司的經營權,我一口回絕了,敬謝不敏下,我還主動提出要將他先前預備投資的款項,一毫不差地還給他;我身為一位知識分子、科技工作者,對錢財一向是秉持著“身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看法,現今的社會,有太多的投機客、無知者,只希望從投資獲得利益,希望不工作也可以獲得收益,將生活浸淫在銅臭的氣味裡,這就是人生的目標嗎﹖
  創造具有改善現有環境,並可廣泛運用,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良善的利用、運用,提昇生活品質,改善工作習性,提高競爭力等之產品,才是“市場”之所需;許多的年輕朋友哈日,無知的學習日語,卻不知那是由唐朝流傳過去的文化;每個投機者運用年輕人的“流行”製造商機,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卻無知的浪費了地球的資源,這就是“市場”麼﹖當一種產品的“市場”打開了,觀望的投機客,迅速的投入研發、生產,到最後“市場”的胃納量飽和,無錢可賺時,就進行大量的裁減人力,製造社會新的問題,這是您想要的“市場”麼﹖
  也許晚輩的思維是錯誤的,因為這違反了現有“市場”的經營法則;也許有人會認同這個觀點,或許吧!誰知道呢﹖這是一個直得“深思”的課題,不是麼﹖
回應﹕
  於前「告網友」中有謂﹕「光明黑暗乃一體之兩面,難分上下」。有能有德者,無不以天下為己任,拯飢救渴,不分軒輊。
  生老病死乃人生大事,人人皆知,唯釋迦牟尼佛不畏艱辛,勇於探索,終能徹悟。既而說法數十載,無非為盲者謀也。
  今世物質文明當道,大德如空谷足音,寂杳難求,萬眾遂盲,孤苦無依。素知古今之求道者,「錢、閑、侶、緣」缺一不可,若夫我佛生於奴隸之列,固無解脫之機;再若心繫世俗,亦無片刻之暇他顧;進而有侶可通,有緣得至,更非常人可及。
  閣下已見光明,再若俯視黑暗之中,彼等庶民四者皆缺,無處可行,其情可憫之極。有網友來此傾訴,非為逐臭,實乃生活所迫,不能自已。本網雖小,清靜無為,能略解眾憂,尚不失沙漠中一點新綠。祇惜老朽力有未逮,身處亂世,無能抗衡洪流。
  人若能領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實已參透人生玄奧。至於一般大眾,本處時代陰影之下,哈日哈美,莫非隨波逐流,正有待明白之人點化提攜也。
  「商業」無罪,金錢是生存的保障,唯能力不足者,戒慎恐懼,聚之成習,遂迷其途。若取之有道,為天下蒼生謀,先建「錢、閑」,再結「侶、緣」。供之以「生存」之基,教之以「生活」之道,斯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閣下觀點正確,然古今中外,各人對「精神、物質」兩途之取捨,端視立場及能量而定。但願閣下「深思」之餘,一稟初衷,自立圖強,設法改變當前「市場歪風」。進而憐孤恤苦,以一明照九幽,解人民倒懸,功德無量。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