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 留言者:fxam [2001-06-21] |
| 主題:易芯組合語言 易芯是否完全沒有(程序可調用的)暫存器﹖ 有無堆棧功能﹖ 參与軟件開發是否一定要參与澳門講習會﹖ 在#458回答留言里,提到“直接用漢字與電腦溝通”,是否指﹕ 以易芯組合語言編程 = 以漢字編程﹖ 即觀看其組合程序有如看一篇挺悶的中文文章,到處是“上道回家”嗎﹖ 對先生所說的“行道”有點不明, 若要把長度若干的記憶甲移到記憶乙的話, 是否記憶甲要先上道,再從道上回到乙家中嗎﹖ 這是由一個指令(若干甲上道,回乙家)完成,還是兩個(帶若干甲回乙家)呢﹖ 關于“街”,有沒“斜街”﹖ 謝謝=) |
| 回應﹕ 無堆棧,但有保留之「自擬指令」32個,可以自行設計之(為精簡結構,目前採「鍵狀」榫接)。有興趣學習者不必來澳,可以在本網下載學習。 文章寫得不好,當然「悶煞人也」。「上道回家」只是「基本指令」,尚有很多「等義詞」(只要在程式前宣示即可)。「無義語」(易芯所不能理解者),只要「自己的編譯器」能處理就行了(是謂容錯)。此即老朽主張「文圖互換」的基本理念,文字代表人的思維,只要「知所言、明大義」,即可「揣意而為」。 指令集還在調整,「行道」是一個,但要經「邏輯驗證」後,才能確定最優方案。 足見閣下已知堂奧矣,原有「斜街」、「曲廊」及「小橋」、「流水」等,但老朽當時未想到如何利用。本擬採用「數系觀念」,如《聖經密碼》所述,可自由截取資料,唯其「用途」不大(但使用者不妨自行處理,以供資料入密)。 |
| #496 留言者:jeff258 [2001-06-23] |
| 主題:易蕊。可以在本網下載學習 ? 易蕊。有興趣學習者不必來澳,可以在本網下載學習。 ^^^^^^^^^^^^ 我遍尋不著.. 請問先生這是什麼時候才可以﹖ 還是要經過申請的程序﹖ 我曾經看過forth chip 它也是利用5bit 來做基本指令, 我也有買一顆來拜。 它只要7xxx gates (tr﹖﹖) 就做到了。 且 20M*4 指令/秒 (max) 外接dram/sram/ntsc output 而且它是一個人(99%) 重頭到尾, 含vlsi tool 的設計,gate compile .每一層都自己來。 (charles moore 先生) 和先生你兩個人都是追根究底之人, 要就要從基礎研究起。而且都是相信以簡才能馭繁.. 我也是”以簡才能馭繁” 的信徒。 我想任何cpu 都需要stack 的觀念。 像forth 這樣的精簡及過度模組化,也只有用stack 的觀念做得到。 中文cpu 我想做到並不難,而且做到了。(雖然和80c186相容並不是什麼好事,(太複雜了)) , 易蕊更易。 而且能達到最高的 價格功能比。 cpu 是一個電子系統的根本,希望易蕊問世之後能一直可以持續的以合理的超低價供應市埸。 成立一個永久的機制就是接受各個易蕊型號cpu的下單。 而不要有fan out 的cpu型號。可以用數量/價格來調整。 以現在晶圓廠的遍佈和產能, 10k 以上一定能接,,可是它們不見得願意接。 好比現在雖然有電子鍋,微波爐,,可是有時候買大同電鍋也是必要的雖然它不見得最便宜。可是用慣了順手。 以往在用歐美日的cpu microntoller , 往往用了兩三年就買不到cpu 了。 這真是惡夢。 簡而言之, cpu 是電子產業的千萬產品製程的原料, 要信譽良好的商家來確保原料的供應。原料可以比較貴, 但是就是不能不賣... (大廠常常不賣..哭泣..) 32 個指令, (內部1K 高速的sram) 和cpu 同速。外可接memory/io 及一個簡單的防寫機制來保護os. 兩三組的timer .內部hardware,如stop/halt 的i/o 點。 |
| 回應﹕ 原則上八月在本網公開,無須任何手續。 stack雖是FORTH的基本支柱,易芯無此必要,但可用自定指令實現之。由於易芯的機制,其結構將永遠不變,但各人自定的「韌體」指令隨意可變(若欲求「兼容度」,採用基本指令即可)。因此生產上是一大利多,甚至於改變一個「光罩」就可以將「韌體指令」燒成硬體。此外基於性能考量,易芯會有很多版本,其分別為記憶體大小(隨工藝情況而定)。 (整理時註﹕因諸種原因,本計劃暫停。) |
| #498 留言者:網主 [2001-06-25] |
| 告網友: 此次京兆三日,收穫頗豐,為公司完成三件大事,又為自己了卻一樁心願,今後終於可以瞑目了(暫不能公開內容)。 老朽身為「北京紅旗中文2000公司」董事長,成立了幾個月,卻是首次與同事們會面,真真慚愧。所幸有科學院孫玉芳兄的領導,工作頗有進境,產品日趨成熟。 背景資料庫規模已具,將來會與「易芯」接軌(有一次搜尋的指令),電子小說已開始量產,正有系統地開發中。 |
| #510 留言者:雅俐 [2001-06-28] |
| 主題:美金不穩定 From http://www.chineseebook.net/main.htm 就目前美金不穩定而言 原本預算4000內的文昌電子閱讀機價錢 不就整整多了800元 這樣對我們學生而言 負擔很大的說 2001-06-16 |
| 回應﹕ 請放心,不論美金價位,「老朽的電書」售價絕對低於「想像」。因「普及資訊」是我等之心願,老朽等當竭力降低成本,薄利多銷。如電書能賣上數億冊,每冊賺一碗「牛肉麵」,本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店」了。更何況老朽「千載修為」,「囊」中「法寶」無數,正將一一破囊而出。中華文化以「王道」治天下,我等既以「文化傳信」為己任,首先要照顧的,就是未來的學子們。 不用多久,道長魔消,人世另有一番景象,資訊產品必將多樣化、平民化。就以電書、電紙而論,明後年將「便宜」得連「地攤」上都有賣的(絕對不比衣服貴)。只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請稍安勿燥(美金一百元是過去式,未來式是人民幣一百。若有學生連一百都出不起,由老朽個人捐獻)。 |
| #519 留言者:小岷 [2001-07-01] |
| 主題:農民網一問 朱老師的九億農民網理想令人敬佩.. 不過 有點不解的是。 雖然device便宜 但廣大貧苦的農民對電書,杏娃手機,STB有需求嗎 農民當務之急在提高其所得 而若所得提高後 以上也未必是其最迫切的需求﹖ 曾聽過一個比喻﹕ 兩個做鞋的商人到非洲去考察。看見非洲人都打赤腳 其中一個說﹕唉 非洲人不穿鞋 所以沒市場 另外一個說﹕哇 非洲人現在腳上都不穿鞋 所以市場很大 是不是可以說 後者隱含了 要教育非洲人穿鞋 才會有市場 文娃網店或農民服務站 是不是就在做這事呢﹖怎麼做﹖ 若是 那龐大的成本可以回收呢 (畢竟是投資人的錢..) 我想 朱老師的錦囊中一定有妙計 是否可說明之呢﹖ |
| 回應﹕ 問得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此事要由「根本」講起,否則人們以為老朽又在寫《宇宙浪子》了(說此係另有一機緣所致﹕日昨有友人來訪,見吾等週日尚自努力不懈,竟然嘆曰﹕「你真是好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什麼叫「喜歡」﹖人心平了,雜念止了,沒有分辨心,不作個人利害取捨,地獄也是天堂!有人就是參不了)! 首先要知道「貧困」的定義,貧者貝已分,困者木限囗中。貝相當於資源,囗則等於環境。故農民們貧困的根本,是在「資源不足,與環境限制」。 在過往,資源的獲得要靠「爭掠的武力」,而今的武器則是「知識技術」。用知識作為開疆闢野的工具,打破環境的限制,是利多於弊的方法。這樣「由無生有」、向大自然討機會,才能發揮科技真正的價值。 其次,農民有什麼「重要的需求」呢﹖概略說來,不外乎﹕ 1,理想的作息時間﹕每天、每月、每年隨早晚、季節、生態的變化,應有「專家」通盤設計,通知農民按時進行。 2,作物的經濟效益﹕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是效益失衡,因此,地域性或策略性的農業生產,必須有宏觀的調控,所以要有通達的管道。 3,適當的作業支援﹕諸如種子、肥料的供應,除蟲防病的條件,對農民來說,經常是可望而不可求。農民網最大的功能,就是能隨時隨地解決問題。 4,新穎的科學技術﹕當今科技日新月異,尤其在舉世一體化的浪潮下,落後便等於瀕臨淘汰。要跟上時代,就要有非凡的手段。 5,明快果斷的抉擇﹕農業生產耗日費時,一個錯誤的決定,就影響到一季的收成。但一般農民只知勤懇不懈,必須有專家代做決斷,通盤考量。 6,正確的市場情報﹕最後產品收割了,如無市場情報,有些地方桃子爛到發臭,有些地方卻一桃難求,只要能以有輸無,農民就能富足。 當然,能解決以上的問題,其他相關性的事務也能迎刃而解,諸如﹕氣象氣候、災難疫情、安全防護、通話通訊、教育娛樂等等。 有人說,這一定「所費不貲」!其實,一切技術都是現成的(老實說,日光下本無新事,「懂」就有,「不懂」就等於「無」)!只等有心人去做罷了! 「九億農民網」又是什麼呢﹖不過是一些農業資訊(內容),用最有效的「傳播機制」,送到各個農民手中,如此而已!現在,「農業資訊」是現成的,匯總即可。「傳播機制」本公司已設計好了,是利用人造衛星,用「超高頻無線訊號」,向全國農民播放(本業集團擁有專用的3.4到3.6GHz以及人造衛星傳播權)即可。 老朽目前尚在努力的,是接收器材,收音機、電視、電書、網絡電腦等都是可行的方案。但理想中,應是「寓萬於一」,那就是「農民手錶」。 老朽設計的農民錶,就是「文娃」的前身,其核心則是「易芯」,現已動工,明後年可成。此錶將不超過四平方公分大,半公分厚,錶帶是太陽能電池,帶上尚有精密陶瓷的「壓電晶體」,可偵測人的脈象,預知徵兆。 錶面是「電紙」,其顯示密度約240*240(有放大作用),另有語音(但因功率需求較高,要另加電源及耳機、「骨感傳聲晶體」等裝置)處理,可作「手機」用。本錶性質與BB機相似,但功能有天淵之別。 若問生產成本若干,不妨深思,芯片的材料不過是砂,加工的是機器,所貴的是設備及研發成本。設若花了一億美金,如果只能賣一百萬台,每台要分攤起碼一百美金(尚不計利潤及行銷)。如果賣上十億台,每台不過一毛錢! 量大者勝!眾利勝於私利! 計劃中,農民錶之研發費約一百萬美金,生產成本約一元(單芯),就算賣三十人民幣,本公司淨利也可賺一至二元美金(九億台平均約十五億美金),以投資報酬率計,是百分之一千五百!絕對不虧待本公司的投資人! 「鞋問題」不是笑話,是個悲劇!生意人唯賺錢是求,宗教家唯求桎梏人心,為什麼不設身處地為非洲人想一想呢﹖先「送鞋給他們穿」,穿得有成效了,他們就會買!市場要先培養,不能殺雞取卵,所以世間有成有敗,有是有非! 等到農民網有了成效,再看商機有多大吧!博得了全國農民的信任,豈不是一個「超級信用合作社」﹖到那時,所有的蟑螂、蚊蟲蜂擁而至,老朽又得「閃人」了! |
| #524 留言者:lee [2001-07-02] |
| 主題:要等多久 不用多久,道長魔消,人世另有一番景象,資訊產品必將多樣化、平民化。就以電書、電紙而論,明後年將「便宜」得連「地攤」上都有賣的(絕對不比衣服貴) 要等多久﹖ |
| 回應﹕ 老朽等在努力中,須知,「十年之病須求百年之艾」,急不得也。資訊產品本不「值錢」,是當前社會模倣婆羅門教義作祟也。 婆羅門有四類人等﹕最高為僧侶,其次是貴族,第三為賤民,最低層乃奴隸。 「西方科技僧侶」們,先佔地為王,高居廟堂寶座。他們設下了「專利、專賣」的「知識財產權」,如同「天羅地網」,將普天下知識財產「一網打盡」。 我輩二等「生產貴族」先繳學費,待修成「博士」,甘為「走車」。繳了「買路費」,駕車高速公路中,搖身一變,成為「資訊王朝」中之「司機」矣。 使用的三等賤民按照「手冊」,照章全收。趕不上車,便稱「落伍」。 至於奴隸,呼天不應,入地無門,生機已絕。 因此,老朽唯有「另起爐灶」,由申請「專利」開始,修建籬笆,以求自保。目前,在「專利長城」尚未完工之前,只能按兵不動,所有「作為」,不過釜底抽薪而已。 只要看看台積電、聯電發年終獎金之豐,就知道各賤民「奉獻」之盛況。再看看「教皇、僧侶」們高踞世界富翁的榜首,就可知貴族們擁戴之深!但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人之奴性如斯,吾何言哉﹖ 僧侶們躊躇滿志,歌功頌德猶恐不及;賤民、奴隸自顧不暇,能苟延殘喘已屬不易;歷史上只有「貴族」可以左右大局,唯貴族們養之尊、處之優,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捨放下身段﹖ 羅馬雖將亡,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資訊企業是上一世紀的主流,吾乃米粒之珠,難放光華也。要之,結合中華文化的力量,為天下生民立命,老朽行將就木,唯有寄望炎黃子孫,幡悟覺醒,始有後望也。 若問「多久」,尚要先問「貴族」們何時夢醒,光憑老朽之力,尚可望而不可及也(不過大膽言之,若得「天下之助」,明後年不成,五年必有望矣)! |
| #527 留言者:小岷 [2001-07-02] |
| 主題: 之前問的問題 謝謝朱老師精闢的回答.. 小弟頗關心朱老師的計畫 也看了網上一些資訊 有一些疑問想請教... 1.看過漢文化資訊聯盟的主軸計畫 初始是中文2000,農民網,多媒體..等等 後來整合成”文化資訊基建工程”的漢字基因,漢文化系統,資訊基建工程,生產事業 不知目前格局是否有變動﹖ 進度又邁進了多少呢﹖ 因上面說每半年檢討一次 可是網上看不到 2.電子書包已經獲2億台訂單 其是如何受到大陸當局青睞的﹖ 又 若由紙本書換成電子書包 對目前現存的教科書上下游體系勢必造成一些利益的移轉 不會有人抗議嗎﹖ 另外 目前的電子書包(文昌一號)好像是單色 也不能做筆記 畫重點 感覺上有一些學習上的需要無法滿足 而更多功能的機型(文昌二號,電紙)可能又太貴 怎解呢﹖ 謝謝 |
| 回應﹕ 名稱雖多,工程實一。何也,「商業包裝」故。老朽僅負責完成工作,餘事假手「專家」,常有溝通不良的情事。 每月在本網主頁中都載有進度,已完成者不提,是月月檢討也。 電子書包早就是國家的施政重點,只是大家都受了美國廠商的誤導,以為「膝上電腦」就是「電書」。於是人人等著「降價」,廠商樂得「大賣」!老朽不服,決定從頭幹起(去年來過本網的朋友,一定還記得老朽被一些「走狗」辱罵的光景)。 電書一出,比比性能、價格,所向披靡。如今生產的延誤,是基於FM式液晶太新,技術尚不成熟。同時,多種顯示新材料相繼出現,一個比一個效果更好(在我們電書未出前,這些材料都已問世,但因沒有彩色,無人知道有何用途)。 本團隊人數不多,但都是「精兵猛將」,目前忙得天昏地暗,力求將成本降到最低(當今知識財產成本最高,兩年後我等之專利到手,可降至十元美金)。 想想看,每年四十億冊教科書,要多少「紙」﹖污染多少水源﹖破壞多少生態﹖一本電書可抵數百本紙書,又可重複使用,即時更新內容,經濟實惠,誰曰不宜﹖中國人到底識大體,在此大前提下,老朽尚未聽到「半絲反對的聲音」。只有「同行」紛來搶「生意」,老朽早已言明﹕「市場公開」,任何人能生產得更「物美價廉」,敬請為億萬學子服務(中文CPU等元件由老朽供應)。 宇宙中有個不移的公理,「量大者勝」,量包括能量、數量及度量。電書也者,只是當前資訊革命的第一炮,自後各種產品都將陸續問世,百花齊放。至於價格,只要經過老朽之手,保證便宜得難以置信,在技術領先、薄利多銷之餘,本公司絕無後顧之憂(明後年遠勝膝上型電腦的產品,售價約美金三十元)。 |
| #529 留言者:lee [2001-07-03] |
| 主題:感謝先生圓滿答覆,可是..... 只要看看台積電、聯電發年終獎金之豐,就知道各賤民「奉獻」之盛況 哇 先生不怕得最 新權貴嗎﹖ |
| 回應﹕ 老朽只怕「荒唐史實」湮沒於世,不懼「十字架」燒成炭灰。 實際上,電書的芯片已有「某教皇級」允諾支持,不需貴族插手也。 |
| #535 留言者:小岷 [2001-07-05] |
| 主題:冒昧 朱老師 其實在下目前正在做關於您的一系列計劃之研究 主要是以創新擴散或系統架構標準戰爭的角度切入 希望能探討您的計劃未來要成功 有哪些重要的關鍵因素 以及扮隨的標準戰爭的議題(v.s wintel﹖) 若簡單地講.. 您是以中文CPU等使得產品低價而大量普及(網絡電腦 電書等) 然後搭載中文2000 linux 簡單的終端透過各種傳輸網路至Sniic及超級電腦取得服務 由於量大 所以廠商願意投入開發軟體及應用.. 造成一正向循環 而同時由於市場實在太大 也得以有合理的利潤 如此來達成您普及至95%人口及”中華文化”的理想 小弟讀過關於您的一些資訊 但由於資質駑鈍 可能對整個whole picture及策略細節(階段﹖)不是很了解 望朱老師不吝指點... |
| 回應﹕ 問得太大,回答殊易,只能籠統界說。 戰略﹕以量營商,以文化養士,以技術形成潮流,以道德為天下榜樣。 戰術﹕從電子課本下手,利用網絡普及教育,將資訊生活化。 戰場﹕中國,第三世界,全球人民。 此戰成敗關鍵,在於國人是否能夠覺醒(這一代不能,寄望於下一代),以及中華文化是否真有無窮的潛力(很可能只是老朽一廂情願)。 老朽賣瓜,無意自誇,好在本網記載了一切「是是非非」,尚請自行研判。 |
| #536 留言者:彭先生 [2001-07-05] |
| 主題: 朱大師您好﹕ 我是自行研究並非專家,問題膚淺 請勿見笑,可否請教以下之問題﹕ 一 有中文CPU是否代表著我們可以自行設計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開發工具呢﹖(常聽說在win糸統中有很多種類程式的開發工具)→ 皆 中文的,可以嗎﹖ 如可以﹖該從何處下手﹖ 如不行﹖請問為什麼﹖ PS﹕中文2000和中文CPU所設計出來的中文作業系統差別為何﹖ 二 可否比較一下目前所設計的中文CPU和INTEL禾統的CPU有何不同﹖ 速度﹖ 顯像能力(三D功能)﹖ 三 請告之如何在中文CPU上設計應用程式﹖有開發工具嗎﹖是中文﹖英文 可以自行設計開發工具嗎﹖ 四 如想在您開發的平臺上發展,須要什麼條件,和專業知識呢﹖ 是否要懂組合語言,那文傳CPU是用何種組合語言﹖那裏有此資料和開發工具﹖ 五 我曾問電腦工程專家如何可在設計一套像PHTO或COREL DRAW或三D,電玩等軟体,它們回答讓我決得真的很難﹖但我總覺得難在因為電腦是全英文的資料和訊息,如果有全中文架構的電腦,應該就沒有這樣困難了! 故 請問在您的中文CPU所設計出來的中文作業系統中可否設計出如上世界級水準的軟体呢﹖(用中文程式開發出來的)如何作﹖ 建議﹕ A可否將文傳CPU資料翻譯成中文,讓英文能力欠佳的人亦可研究 B是否考慮開課或出書、週刊、等傳授開發此一平臺的知識呢﹖ |
| 回應﹕ 「文傳中文CPU」只是「文傳公司+中文+CPU」,「易芯」系統才是「顛覆」西方資訊傳統的主力,目前尚在研發中,年內必將公佈。 「易芯」需要全新的環境,當然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及開發工具(以漢字為主),但亦能兼容既有。道家謂﹕「後發先至」;有道者得天下,不急於一時也。 基於「自保」,在申請知識財產權中,目前不能多說,敬請原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