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85 留言者:S. Lee [2000-03-09]
主題:
  我瀏覽過朱邦復先生的〔智慧學九論〕當時只覺何人有如何大的胸襟、學識與勇氣將宇宙道理的大全,細以邏輯系統的概念來解釋及傳述知道他是如何不洁名利的人後當然更加佩服,只是我懷疑世界的本質與真理是否都能以如此理性的面向來看待想了解一些由感性面切入的部分)..
回應﹕
  觀察與闡釋宇宙真實,當然應以客觀的理性為依歸。感性是主觀的(個人之感受﹚,只能意會,千古以來,語文用盡,也祇能略表一二。但若要理解,倒也可由感官之作用與功能著手,但是,若要說得讓人人瞭解,最後還是必須歸於客觀理性。
舊 87 留言者:wen [2000-03-14]
主題:
  朱先生 您好! 我曾讀過先生的 "智慧之旅" ,對先生的遠見及才智十分佩服,但有一點我並不認同,書中先生多次提及人性自私的可怕,但人皆自私的不是嗎﹖只是程度的不同罷了,若世人皆(或大部份)不自私,則人性早已昇華,人人都已成佛,地獄空已,正因" " 的難以看破,故世人皆是在學習,學的好的人該去幫忙學不好的人,且我不認為"私"有必要去除,因人的私心,所以人有親朋疏遠之分,這也是人性的可愛之處,基督教有一觀念即"神愛世人" ,我非常贊同,用愛可感動任何人,且再怎麼壞的人對相對的某些人是好人,所以世上沒有壞人,私心重的人只是他的學分修的不好,佛該會安排他去上重,若先生真的無私心,更該發揮大愛,包容及認同人的私心。(敝人才疏學淺,有不對之處,還請先生指點,謝謝!﹚
回應﹕
  1,人有私心是生命存在的本然真實,人只有在認知後,才能理解人生。至於人要不要去除私心,各有機緣,各有因果,各人對自己期許皆不相同,不必一概而論。
  2,如果要談「愛」,最好先瞭解什麼叫「愛」,否則各說各話,誰真愛得誰了﹖今人人人口中不離愛,但心中都只是愛自己,神愛世人,世人為什麼不多愛愛身邊的世人呢﹖
舊 99 留言者:胡又天 [2000-04-21]
主題:
  先生你好,我是一個台灣的高中生,向來憂心於現今青少年因使用電腦與注音輸入法,態度又不嚴謹所造成的錯別字問題,也擔心BIG-5 碼造字功能的不足會限制住中文往後的進化與發展,及至尋訪到了您這個網站,才對有人致力於此方面的突破感到寬慰,與此同時,接觸您的書本與思想,又面覽了中文2000計劃,在在使我感覺您是一個偉大可敬的人,請容我在此向您致敬!身處台灣,對您現所致力的事業雖略有耳聞,但是甚少在報章媒體上見到文化傳信事業的宣傳,這麼大一個計劃,台灣媒體理應報導,公司也應多加宣傳才是,這是晚輩一點淺見。另,讀"宇宙浪子",錢昆的支線,2001年那七零八落等人的故事中,所出現的對話在台灣人看來頗覺突兀,因為那對白太文雅,且不甚符合民情。台灣各地若是出現對罵場面,大都是閩南語和髒話齊出的。"宇宙浪子"小說其中一項缺點,就是對白太"古意",與歷史小說的對白具現代感,正是兩個極端。枝微末見,僅供參考。
回應﹕
  善哉問!子係中學生,已能觀察入微,楔木至深。恕老朽多言,夫劍鋒利者,多砍必損,平生常見「小時了了」之才,卻罕有「大來必佳」的美事。其故安在﹖一者鑽石珍貴,多炫者招忌;二者鋼材堅韌,猛力易折;三來世態炎涼,今人急功近利,萬事不由根本紮基,偶遇「天才」,輒拗之捏之,搾汁非盡而不甘休!子切記之,君子不器,材大匪木,寒窗十載,所思所積應以天下蒼生為念。日月旦夕,春秋四季,時至而自然成矣。
1,目前僅為一時,錯誤本為正確之借鏡,有非才有是,識者當努力自期,以為失者之謀。陰陽相繼,衰微與昌盛循環,今處文化谷底,來日明光在望也。
2,宣傳之目的不外令人知之,人既知之,必有以就之。老朽之舉,無非為中華文化架橋築基,篳路藍縷,未足為外人道也。即令如此,枝繁風驟,老朽工作已大受影響,近日正擬搬家,另覓桃源矣。
3,《宇宙浪子》一書,實屬寓言,用詞用句,自有一番考究。白話文有其價值,作為《六法全書》尚可,蓋其觀念來自西方,希能將語文明確且普及。(是以趙元任等窮畢生之力,以求整理中文文法,但不幸失敗。﹚
中文(指漢字﹚之特色建立在「單字」上,字必有義。然而自五四以降,西學中用,白話文當道,強調「詞彙」而忽視「字義」,以致今天市面上僅有「詞典」而獨缺真正的「字典」。由於字必有義,古文所揭示的,如同電影一般,是「文義」的蒙太奇,故不需要文法!正因如此,古文強調「內容」,和電影的主題相類似,文字和鏡頭一樣,祇是素材而已。
西方是種淺碟型的文化(當然會有人反對,老朽先掛免戰牌﹚,中國文化則是金字塔型。淺碟型容易普及,不需要太高深的思想(即令宗教也止於創造論﹚。金字塔型則重視凝聚,由極少數「聖賢」(今人私慾高漲,自己做不到,就聲稱人不可能為聖﹚言傳身教,以天下為己任。
最明確的是數目字,每個數字代表一個定義;最不明確的是觀念,一「觀」就產生了無數「念」。物體數目要精確,表達思想則力求完整,自然是念越多,觀越全。白話文講究明確,古文則刻意含糊;姑不論白話文是否做得到「明確」,但要用白話文談思想,就遠遠比不上用文言或半文言了。
我常舉莊子為例,逍遙篇一開始﹕「北溟有魚」,白話文翻譯一律是「北海有一條魚」!錯!錯!錯!大錯而特錯!在古文中,「北」除了方位之北外,尚有反背之意,蓋北字就代表兩個相背、相反的形狀。其次,中國自古以來,北方就是兵戎相交的地方,隱含少有人煙且未知之意。「溟」是水之冥,冥指未知之處,原意每月十六日起,月漸虧漸暗,不可知狀,引申為人死後的環境。因此,「北溟」是說,有個「不可知、遙遠、神秘與習見相反的他方」。此一說才能對比於後文所敘述的「人人所知、當前、常態、人人熟悉的社會」,也才能將「大鵬」與「蜩與學鳩」拿來嘲諷,以示愚昧了。﹚
老朽從來不與當代的文人相比,愧之不及也。寫書若不是為了混飯吃,用字宜精,言必有物。一些粗話俗事天天碰到,煩都煩死了,還要記在書上,去薰後人﹖何必﹖記得當年學音樂時,有人錄些噪音,說那也是音樂!不錯,他們強調那是真實的一部份,老朽同意,只是狗屎也不假,老朽可是避之而不及也。
舊 100 留言者:阿勝 [2000-04-21]
主題:
  朱先生您好,我對易經和老子這兩部經典特別感興趣,因此亟思建構一專門網站以供同好參考之用,奈何網頁技術不佳、所學亦不精,至今內容整理更新的速度緩慢,在您網頁上看到易經明道錄、易理探微、老子止笑譚三部先生的大作,因此有意稍加排版後完整放置到我的網站上面供人線上瀏覽,雖然您宣告可以電子媒體的形式轉載,但我覺得還是要知會一聲,希望將來可以有機會向先生請教易理哲學方面的問題我的站址﹕http://coolsite.to/change
回應﹕
  在天下為公的立場,文化是人類精神昇華的表徵,本不應視作私產。惜因在生存問題尚未徹底解決以前,文化人難以自保,故版權有其價值。本人有幸,生計不愁,請放心轉載。惟有懇者,賢者在探討《易經》之餘,不妨多究其理,少求其用,否則「玩物喪志」,一旦墮入盲信之中,將難以自拔也。
舊 109 留言者:胡又天 [2000-04-26]
主題:
  誠然文化衰微是事實,但現今青年學子國文水平低落,教學方法與教材無聊要負大半責任,我希望像朱先生這種人能寫一兩篇雜文,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向大眾引介中文之妙,只要能影響到一兩個人,讓讀到文章的人能愛上中文,並且尊敬中文,就是無量功德。
回應﹕
  1,該做!該做!但是我卻不能做!不能做!為何﹖文字本約定而俗成,就我一人自說自話,自導自演,祇是自成!那麼該誰做呢﹖當然是有心人,子若有心,何妨自任﹖須知聖賢本無種,男女當自強,時機到了,水到渠成。
  再說,我已有心無力,與時下青少年相去甚遠,溝之難通。若云漢字之奧妙,確是「妙不可言」,「妙」之一字,成於「少女」,少女青春可愛,多感善變,所思所為,正如「少女之不可言」。「好」字成於「子女」,人生子女雙全,是好命,男子與女子是好色。家中有女為「安」,女人干政為「奸」…只要隨手在基因字典中拿些出來,就可以妙筆生花,何須我言﹖
  還有一說,漢字之精妙應從科學實證之。這項工程已歷時數千年,我們正在進行中,正因如此,時間緊迫至極也。以目前手上的工作為例,我在做中文字庫,實則已做了二十年,做了十多套。這次為了設計中文中樞,生產電子書包,以供大陸兩億學生應用,中文字庫自不能或缺。在這種工程中,最艱巨的任務是成本控制,想想看,一個不小心,每個中樞只要多費了一毛美金成本,其後果就是國民多付出二千萬美金!
  為此,我選了只有200KB 「都蘭字庫」為藍本(那次開發用了兩年時間﹚,一上手,就發現還能省上三分之一,成本也低了美金三毛。這三毛錢,可能相當於六千萬美金或者更多,於是我們這半年就只好泡字庫了。 要做點事,不能怕困難,不能求私利,大家分工合作吧!
  2,在文字語法中,「如」字為「副詞」,應該客觀、清高,不應與後字相混。
  3,「乜」字為會意字,原為「也」,在小篆時「也」之形為「有餘氣」(請閱文化圖書公司印行之《康熙字典》第十二頁,在上額有小篆字形,很像時下機器人的一張怪臉﹚。其形兩旁對稱,很像人眼,當有人一眼向側斜看時,可以想像為本字失去了對稱。於是有人多事,把其中一側故意漏掉,便成乜形。
  4,網友所指電視節目,是香港亞視之專訪,談了些做人做事的老生常談。
舊 111 留言者:胡又天 [2000-04-27]
主題:
  多謝解惑,不過關於"如"字似乎答非所問,字典原文"下系統﹕所屬概念,引申概念等。如﹕如輪轄軸軛輛轍轅轗轉轎轖輘等。"我是懷疑多了一個如字.
留言者﹕胡又天 留言日期﹕2000-04-27 10:03:23
在"易理探微"一書中看到"按步就班"一詞,我以前所學是"按部就班" ,查辭典也是"按部就班",請改正。這個成語寫錯的人愈來愈多,已有積非成是之態,敢問遇上這種情況,該是順其自然,還是撥亂反正,或者是看該詞錯得有沒有道理而定?
回應﹕
  子為學認真,詰理至明,可喜可賀,所言甚是,茲敬覆如下﹕
  1,「如﹕如…」確是多了一如字,多謝指正。
  2,成語是指前人所傳述「已成一固定觀念之用語」,「按部就班」出自晉陸機《文賦》,原詞為﹕「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意指依文義類別而定言辭順序。後人引用時,以為是﹕「一步一步地做,直到工作完成」,其實是錯!因此,又有了「按步就班」的創造,這兩詞,要看用在何處,不能一概而論。
  引用成語的好處是方便,但必須精通原意,否則如何「按部就班」﹖文字詞句本為「達意」,發前人之未發,是為創新。食物需要消化,食古又怎能不化﹖正與誤之準則,在於「本意」,得意而忘言,可也。
舊 112 留言者:小道 [2000-04-30]
主題:
  朱先生常談到易經太極陰陽等的理論與應用,能否也談談(或出書﹚中國另一塊寶河圖、洛書的意義與奧秘﹖
回應﹕
  不論中國外國,在歷史上都曾有過一些傳說,昧於當代之知識,有些瑰寶過於先進,難以發揚光大;也有些糟粕,以訛傳訛,真假不分。「河圖洛書」屬於後者,由於易理虛玄,易辭博大精深,而易占又若無似有,前人必須穿鑿而附會之,是有此說。
  查河圖洛書,不過九個數目字繞圓陣的排列圖形,取其一數(5﹚居中,正好餘下八數,作為八卦之序列,如斯而已。由於八數可分兩類,相對者皆積為十,其排列組合有各種變化,習易者把玩簡單的數學魔術,頗能混淆視聽,將易理推向玄境,不可取也。
舊 117 留言者:胡又天 [2000-05-07]
主題:
  首先, 多謝朱先生不厭其煩地給我解惑與鼓勵. 看了朱先生"得意而忘言可也"的答覆,我另有些不同想法: 誠然"按步就班"為"按部就班"之意的引申, 現在兩種說法都通, 但我想我以後會用同義詞如"循序漸進"來取代"按步就班"和"按部就班". 畢竟"按步就班"的開始是一個錯誤, 如同"每況愈下"出於"每下愈況"之錯; "私心自用"出於"師心自用"之錯, 雖然這些錯誤已經逐漸積非成是, 可那還是不免有些爭議的成分. 若使用正確的原語, 又可能引申不當, 如"每下愈況"之"下"原義是摸牛的乳房(若我沒記錯的話. 我是看李敖的節目學到的), "每下愈況"的意思是"摸了很多次以後, 狀況就愈來愈明顯了". 而"每況愈下"的意思"狀況愈來愈差"與原語有所偏差. 現在我既知道新語是錯誤, 原語的含義又和我所要表達的有偏差, 在斟酌字句的考量之下, 最好就是兩者都不用, 另選一個沒有爭議的同類成語來表達, 不知朱先生以為如何. 還有一個易經經文的問題,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字顯示不出, 我改為無)之"夕惕若,厲無咎"是易經明道錄, 也是以前一些易經今註採用的斷句法. 以前我看李敖的節目, 李敖說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夕惕,若厲,無咎", "夕惕"是"君子終夕惕惕"之簡, 這部份我學識短淺不敢妄言, 但"厲無咎"我想"無咎"是一定該與"厲"分開的, 因為易經其餘的經文有出現"無咎"者, 都是獨自成句, 沒有跟別的字連在一起的. 臺灣古籍出版社新出新註新譯的"周易"中, 則斷句以"夕惕若,厲,無咎". 先生對易經有研究, 雖然方向不在經文的考據, 不過我還是想請問一下先生對此的看法.
留言者﹕胡又天 留言日期﹕2000-05-07 08:53:03
更正﹕剛剛查辭源, "每下愈況"之"下" ,是踐踏豬的股腳,檢驗其肥瘦。後"每況愈下"與原義異,已經積非成是了一千多年,顯然是可以為大眾接受的,我想我也不會再迴避它。
回應﹕
  老朽日前教學生「看電影,學主題。」正好看了一部美片﹕「Night Falls On Manhattan」中譯﹕「夜襲曼哈頓」(註﹕商業文化另一章﹚。
此片建議子細詳之,蓋人世繽紛,無非灰色片片(此非主題﹚,黑白不易執著(正是前日所答﹕「容易」一詞的見證﹚。
查古文本無「斷句」之必要,後人受西化影響,遂有此招。古文與「電影語言」很相近,都是以前後畫面(漢字原為圖形﹚相續,從動態組合中「領會」其主觀感受的「主題」(每段有每段的主題,一篇有一篇的主題﹚。子可見電影有「句讀」﹖
原文﹕「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這句話不論怎麼斷句,其組合不外「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要素。按照文字的前後順序展開如次﹕
人﹕君子 ––有心人(當然,「非君子」則與本文無關。﹚
事﹕君子終日乾乾––人朝夕不怠。
時﹕終日夕 ––指從早到晚。
地﹕(未明指﹚ ––任何地方。
物﹕(未明指﹚ ––無限。
情﹕乾乾夕惕若厲––乾者人動,惕者心動,儘管情況嚴重。
理﹕無咎 ––沒有錯誤、災禍。
法﹕(全句﹚ ––意指小心謹慎地處世。
此句為《易經》「乾」卦九三爻之彖詞,指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也。
文字不可能精確,至少古人無意於此,何苦一定要為古人斷句﹖(讀習慣了自然會得其意﹚就算不得已而為之,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當然萬事皆有例外,所以才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趣談。奉勸子多事義理的鑽研,所謂君子不「器」,人生太多重要事待做,咬文嚼字不也器乎﹖
舊 119 留言者:傑克 [2000-05-08]
主題:
  先生謂句讀之學小矣,可得意忘言!此言極佳,然吾等小子於為新世紀成長,國學底子不佳,何能如先生得魚忘荃﹖吾恐難得魚之形矣!又,先生大作﹕老子止笑譚闡述﹕常無欲以觀其妙…。亦提及斷句之功。倘若斷錯,其義差矣!不知先生可否教我﹖
回應﹕
  子言之有理,今人國學淺薄,勢須「斷句」,否則難以領會。然古文相當於「原始資料」,「知之必知之」,今人之斷句,係建立在一己之主觀上。以《老子止笑譚》中﹕「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為例,若知老子之中心思想為「無欲」,當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人斷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無欲,主詞乃人;若斷為「常無」,主詞指什麼﹖一本經書,流傳千載,怎會如此疏忽﹖﹚這正是西化之後遺症也。蓋西方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專事標新立異,連老子的本義都不顧,又何必注老子﹖
  前文曾提「下雨天留客天……」之句,其句即供主觀判斷者(在主人及客人立場,斷句不同﹚,人常故意模糊其立場,以測「知音」者。今天或認為不夠明確,但進一步思之,一句話在不同的立場竟可「各自表述」,是「統」是「獨」,不已「路人皆知」嗎﹖
  是以,斷句係以原作者之意識中心為度,文字之趣味自然洋溢黑白之間矣!
舊 120 留言者:Lawrence [2000-05-08]
主題:
  朱大師﹕本人正拜讀「智慧之旅」一書,雖未閱畢,但覺其中所載實非大師之生平這般簡單,內裏處處流露出人生智慧。本人對中文電腦的發展抱有濃厚興趣,然本人於電腦設計方面智識貧乏,實難助上一把。現請教朱大師,如想就著大師對電腦、人生、中國文化之理念進發,不知有何途徑﹖如能得大師指點,待略有小成,自命有能貢獻於中文電腦發展,望能追隨朱大師探究人生智慧,此乃本人之心願。
回應﹕
  電腦為一工具,遲早將成型固化,最後為人所用。工具是促進效率的不二法門,但人若腦中缺料,「雖巧婦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歷練人生(指個人自己﹚,領略歷代眾多前賢之經歷(指文化﹚,即是人「精神原料」的寶礦。人生相當一個試場,社會是一面鏡子,傳統則宛如一座巨大的舞台。台上出相入將,台下人來人往,人呢﹖轉瞬眾生,坐觀古今,得失一心,不正是真實的寫照嗎﹖打從此處下手,無住於心,可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