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346 留言者:沒有我這個人 [2000-08-05] |
主題: 敢問大言不慚者,您為中華文化"默默付出"過什麼﹖我很想知道。若不願公布於此,mail給我亦可。 |
回應﹕ 人生自古誰無「謗」﹖錯非春秋夢中人!先生請勿動肝火。 |
#舊 347 留言者:旁觀者 [2000-08-05] |
主題: 那位開口閉口說"老豬"的人,請問朱先生是那裡對不起你,需要口出惡言﹖再說,他個人的股票如何運用又與你何干,在下難以理解,想來會這樣說的人應是曾與其熟識者而又得不到利益的人才是,朱先生一向六親不認,看來除了你是他的親友外別無他人!又為何不敢留其姓名﹖不解之處請兄台指教! |
回應﹕ 唉!何必說破呢﹖ |
#舊 348 留言者:索廬參 [2000-08-05] |
主題: Fri Aug 04 03:36:35 2000 Fri Aug 04 06:27:36 2000.初期還有點間隔,Fri Aug 04 23:00:55 2000 Fri Aug 04 23:11:05 2000*****之後就按捺不住了,標點風格不妨改換一下吧!***** (2001年9月補﹕因版面處理關係,「標點」已自動改變。﹚ |
回應﹕ 氣急敗壞也! |
#舊 349 留言者:旁觀者 [2000-08-05] |
主題: 明白了! 想來那位仁兄肯定是因為分不到股票, 才會在此大肆攻擊! |
回應﹕ 正因如此,老朽不留分文(老朽已捐一百萬人民幣給「中國中文信息協會」,此外每月補助數十萬給多個倉頡網站,將再捐一百萬給「漢文化資訊聯盟基金會」﹚。為了安心全力「作戰」,擺脫「阿堵物」困擾。老朽在此宣佈,遺囑已經寫就,公之於此,是「一言既出,駟馬不追」也﹕ 本人朱邦復,若遭不測,除已分配之股份及基金外,全部所有,一概留給多年的『文化戰友』沈紅蓮。 朱邦復字 2000年8月5日 |
#舊 350 留言者: [2000-08-05] |
主題: 這個一江流水,麻煩你看清楚朱邦復到底在寫什麼,你以為別人都是笨蛋啊,也麻煩你看清楚我在寫什麼,你所舉的反証,只是在證明他有多無知而已!也證明你的中文有多差,什麼叫做Voice over Tcp/ip這個還需要你來解釋嗎﹖﹖﹖.玩完了,沒意思了,你們自己去互罵!時間會證明一切。 |
回應﹕ 無言。 |
#舊 351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8-05] |
主題: 大戰愈近,漢奸,盟友,敵我就愈分明。萬事宜先作兩手準備,以防萬一。惡言也不一定全是壞事,最少可以有警惕作用。 |
回應﹕ 君言甚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成仁的決心,始有成功的可能也!此役方興,義師已集,老朽等已有萬全之備也。 |
#舊 352 留言者:沒有我這個人 [2000-08-05] |
主題: "玩完了,沒意思了,你們自己去互罵!時間會證明一切。"不是祇有您一個在罵人嗎﹖對了,您是人嗎﹖您家主人沒給您取名﹖ |
回應﹕ 請君息怒,此乃老朽之過,「退一步海闊天空」,是大自在也。 |
#舊 353 留言者:okichen [2000-08-05] |
主題: 看著朱老幾個月來的眾多留言及答覆,實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注意朱老動作的人愈來愈多了。等待中文電腦春天的也愈來愈多了,憂的是留言必然各種人都有,有的水準實在很擔心朱老太在乎那些不必理會的謗語,因而妨害大業發展。默默支持推廣理念的人很多,還請朱老任遠負重,成功可期! |
回應﹕ 請放心,既張此網,就是打算接受公眾考驗。不錯,世上偽君子太多了,在此役的激勵之下,老朽自當更加努力「防偽」,以不負網友們期許也。 |
#舊 354 留言者:觀自在 [2000-08-05] |
主題: 近來,朱先生的網站上各種意見雜陳。有人對其理想寄予厚望,也有各種不的同的謾罵。朱先生秉持著修道人的胸懷,一一陳述自己的立場,在這私慾滾滾的紅塵中,是希望能接引有心人吧! 對、錯、成、敗,在如蜉蝣般的人生中,只是一時的義氣之爭,總有潮起潮落之時。在智慧之旅上的同道中人,應能有深刻的體會才是。 |
回應﹕ 言之極是,老朽等上一代未能及時匡正社會風氣,致有如今乖戾之惡習。人生諸事,總不外「體用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且忘懷過去、展望前程吧,未來掌握在吾等手中,見惡始趨善,有錯才知對也。 |
#舊 355 留言者:莊明峰 [2000-08-05] |
主題: 近來此版甚為熱鬧,不才一些意見另幾個問題討教﹕ 1.聽其言,觀其行,朱先生人格理念明眼者一望可知,先生心若古井,我等也不 必計較,造事者由得他去,我們再說也是多事,全力支持即可。我雖忝為沈默 的一群,也不會因此改變初衷的。加油!!雖不以成敗論英雄,我們還是期待 我民族揚名吐氣之日到來!! 2.請問先生,人事如何「管理」,如何「規劃」,又如何「控制」以成事﹖「專 案管理」者(又一西來專有名詞﹚,果其必要﹖如何成功﹖抑或「盡人事,聽 天命」而已﹖ |
回應﹕ 1,「人、事」之管理,在於「人」與「事」必先分離。蓋「人」重於「情」,「 事」須合「理」,否則將糾纏不清,寸步難行。然而「情」應止於「私」,斷 斷不能「以私害公」;「理」則必須「明」,能昭「日月」,能服大眾,足矣! 2,所謂「規、劃」,「規(=夫+見﹕大丈夫之見﹚」是要站在「大」的立場, 採負「責任」的態度;「劃(=畫+刀﹕以刀畫之,不輕易改變﹚」是指既已 看清,則下定決心,不應游移之謂。 3,「控、制」也者,「控(=手+空﹕手中無物、手之與空間﹚」依靠「心智」 ,人與人之間本空,知人而後能控;「制(=未+刀﹕果物成熟後有味,以刀 切之以進食﹚」是使適於事,物不制不適也。 4,「專案管理」是分其工、明其責者,然所應注意者,若無「整體規劃」,何來 「專業分工」﹖是以「分工」應係手段,「合作」始為目的。 至於「盡人事,聽天命」是自我解嘲之詞也。老朽自八零年起,就不事「製造」,電書一案,原係為了開拓一新產品,以因應現實社會所需。原意台灣「老友」極眾,此一技術已然成熟,成本條件又低,應係「水到渠成」。孰料設計已妥,而「原材料、零件」紛紛漲價,甚至「欲購無門」,故不得不移師大陸,是以延誤。 一般教育,僅以傳授「成果」為事,實則「過程」始為應知之核心。老朽之所以將一應細微末節公佈於此,乃為使網友明成敗往往繫於細節也。網友們親身經歷此役,當知任何「成果」,皆有其未為人知之「過程」,足以為戒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憾﹖如若老朽視之為「生意」,其目的為私,閉門「規劃」,何年何月推出上市,不過賺錢而已!然既謀公益,就應接受「公審」,一人之成敗事小,眾人之覺悟為大!電書事件,謂之〔八四〕,能喚醒國人千載鼾眠,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