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 留言者:公人 [2002-05-24] |
主題:拼圖 倉頡字母是多層次索引。 宇宙浪子中文祥教倉頡指語,指位安排基於何種考慮﹖ 文祥所說私用電腦指的是甚麼﹖ 就指語而言,2數系好像不見﹖ 3這個數系在那裡﹖ 字形類是甚麼數系﹖ 『天地人筆劃字形成句』這樣說是否想像過度﹖ 研究漢字基因,這樣是否弄錯方向﹖ |
回應﹕ 指語是一種排列組合,以供辨識用,與漢字基因毫無關係。 不要把事情弄得太複雜,漢字基因就只有那麼多,越簡單越接近真實。 (例﹕電書鍵位不多,將利用上、下、左、右、前、後六鍵指語,以供輸入。) |
#1571 留言者:朱氏 [2002-06-08] |
主題:『親』『家』 『成家』對朱先生而言意義是什麼﹖ 當初朱先生如何立離(離開不再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不能再造之事物)﹖ (包括如何擺脫麻煩及其後之麻煩) 我清楚自己不是這個料(不適談『親』) 立離是我在走下一步前必做之事 旁人皆視晚輩為異類、瘋子。唉~ |
回應﹕ 「家=(室內)+豕(養豬)」室內養豬,象徵生存無虞。 是故「成家」因人而定,如果一個人自覺不夠完整,需要另一半;有了一半,還要一堆;有了一堆更要更多更多,那是一種家。對老朽而言,自己是豬,養自己就夠了! 「離=隹(短尾鳥)+离(分散)」各自東西也,人生各有所之,先歷諸苦的人,易離易解脫(公平!得福者難離也)。既離,不再回顧,雖有亦無,是散之又散也。 瘋也好,顛也罷,有見有識的,不瘋不顛也一樣!問題在那「唉」之一字,洩漏了天機,是「不倫不類」、表示心中希望相反,對「旁人皆視晚輩為異類、瘋子」為苦也! 果真煩惱痛苦,何妨遷就別人一些﹖若離,只要夢中不悔,不顧便是!做人最忌顧首顧尾,既要面子又要裡子,結果自己「心口不應」,當然是非難明! |
#1601 留言者:威仔 [2002-06-13] |
主題:何為"修養"? 何為”修養”﹖ |
回應﹕ 「修(+攸=使毛髮和順)」隨需要調整之意。 「養(羊+食=以羊為食也)」因生存而調理者。 人之為人,其行為因需要而調理調整,以適應理想的環境,謂之修養。當社會失序,當人們無見識,人人為己,自私自利,就沒有修養的必要。反正社會如叢林,弱肉強食,優勝劣敗,人人只求做強者,豈管別人的死活。這種社會,老朽避之如蛇蠍! |
#1613 留言者:亦雲 [2002-06-15] |
主題:智慧學 請問智慧學何時可以問世﹖內容是否和智慧學九論內容相同呢 易芯CPU何時可以問世﹖ 智慧學是否是解釋易芯CPU構造之書呢﹖ |
回應﹕ 非也,智慧學相當於天地人之道,是站在人的立場,分析宇宙之道者。 老朽曾在本網表示過,要在七十歲完成本書。 九論是以智慧學的知識結構,以說明九種現象者。 易芯CPU可能會延誤兩年,因其中有圖形轉換模組,須先完成實用的測試。明年的電影、電視片開拍是最終考驗,如過關即可設計硬體,後年有望成功。 |
#1617 留言者:Thomas (Hong Kong) [2002-06-16] |
主題:"茹毛飲血" 老師, ”茹”=食﹖=穿著﹖ 謝謝 |
回應﹕ 「茹(艸+如=像草或草根)」 茹苦=像苦的感覺。 |
#1830 留言者:華人自強 [2002-07-02] |
主題:突然有感,慌不擇言,只能“見雞巴就雞巴”了 1、漢字只是大道的載体,大道為体,漢字為用; 2、漢字基因是漢字的本原,雖有漢字音形的演變与思想的門派之爭,只是大道應用的不同,但本体不變; 3、研究漢字基因即是希望透過漢字象形、會意、儗聲之表,揭露漢字背后所蘊含的大道之“本体”; 4、中文CPU 加上漢字基因理論的應用,就可以准确、便捷、快速、無誤地揭示各種思想以不同的漢字的排列組合方式)所要傳遞的大道的最終的“真正的本体”,從而幫助全球華人做到“天人合一”; 5、計划中之一切皆為道具,只等易芯推出,“魔術”便可收場; 6、2003年快點來吧,讓我等拭目以待,看看什么是大智慧! |
回應﹕ 錯!漢字基因只是老朽的理念,資料已公佈網上,信不信由人(用語請自重)! |
#1870 留言者:廣達 [2002-07-09] |
主題:解古文之意 看到一則好東西,是已逝作家「許慎」寫的《說文》序。網管您是專 家,如果我的解釋冒犯本行、中文程度差導致胡說八道,請海涵不記小人 之過。 〔文字取得〕 http﹕//www.chinapage.com/big5/06.html 《說文》說文解字序 許慎.著 → 壁中書者,魯共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 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 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 解﹕與朱先生在 307 號留言求教過相關的見解。 →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 ,變亂常行,以耀於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 ,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 虫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 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鄙夫俗儒,翫其所習,蔽所希 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 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 辭有神僊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 解﹕胡適作一文《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註),是乎與此意有合流,後人 都去「甚解」而非「不求甚解」;造成「自以為懂很多」的大師,在 「市集」上到處秤斤叫賣。 以及父親教小孩,「有時後把本行一些專有名詞的英文背下來,你在 外面跟人家教課時就寫在黑板上,這樣就比起其他人“看起來”比較 有學問一點;英文不好沒關係,這時人家也不太會問你英文的意義, 頂多你把名詞發音給他聽,如果再問下去就再說吧……。」 具體表現就是﹕「某某校、某某科系––熱門!」新鮮人起薪﹖﹖﹖ 起;於是一大群年輕人整天在專研、選校好、還是選系好;花力氣專 研如何讓人家產生錯覺以為你很厲害的「學問」,沒有人願意花力氣 去專研可以讓自己了解世界,變成很厲害的「學問」。 於是像「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天天上映在社會之中(東西文明都有 ),人人一看再看、百看不膩,管小孩的「大人們」嘴裡談的通通都 是《比聯考更無聊的事》。 (註)尚未獲得本文,暫時只有透過TV節目主持人提及解釋略有了解。 →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孔子曰﹕「吾 猶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是非無正, 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 後,後人所以識古。 解﹕朱先生前言﹕『危機就是轉機,年輕人正好把握當世不遇之契機,努 力奮發。至於是何種項目,毫不重要,重要的是「痛下苦功」,為人 所不能!一般人都只想等現成的,飯來伸手,茶來張口,天下有這等 好事﹖更不可好大喜功,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等事情做得多了,不 懂的也就懂了。』 是矣、「漢字基因工程」期待為未來人類留下「學問」,短期有人著 眼「資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長期著眼「全球人類工業文明,發生 之前與之後的比較競爭力」(註)。 於是近來的一個詞彙「知識管理」,其實裡頭最要緊的就是「書寫工 具」,企業主抱怨「員工寫不出東西來」就算花大錢聘請名校畢業生 也不見改善;老師抱怨「學生寫不出東西來」就算再用心解釋課文也 比不上偶像嘻嘻哈哈;最後只見到父母抱怨「小孩子考試分數不夠多 」就算小孩出口成章下筆如流也不見成績起色。 搞了老半天「不輸在起跑點上」,結果通通是「站錯起跑點」了。穿 鑿附會的以為「分數多」代表小孩子人生的一切都會「多」,那這個 「書寫工具」的本身到底是什麼﹖好像「明星學校」、「升學班」從 來都不會來教學生的。 (註)隨興列幾個項目﹕人類工業文明,發生之前之後比「物種絕滅速率 」、「森林消失面積」、「污染水源公噸數」、「地球氣候增溫度 數」……。套用「設備管理」的概念,評估人類使用那種生活方式 ,算算地球可以「折舊」多少時間,最後再相互比較一下。 →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 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稽譔其說。將以 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萬物咸睹, 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喻。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 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 解﹕「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追本朔原,是「士大夫」的“業務”, 但是、有一類型“冒牌貨”,心理想著「到偏僻的學校應徵,競爭人 數較少,比較容易從講師昇副教授再昇教授,再想著用頭銜回都市混 飯吃。」那……不就和會看書寫字的動物沒兩樣。 以上這種動物、名不見經傳居多。今日推不出檯面、後人也不之其貌 ,混混噩噩,只為「人口統計數字」之一。孟氏、孔氏、毛氏……諸 人絕非如此,因而流傳千古,人雖貧但富、富可敵「時」。 |
回應﹕ 擲地有聲矣,聞者藐藐,然中一行者,知之,天撼地動也。 察古觀今,始終如一,連孔老夫子都抱怨﹕「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足證文化之危機,代代相傳,永若懸絲! 據實以告,老朽並非生錯時代,是絲(勢)所必然也!蓋有一乖戾之氣,於地獄中,氣機相吸,出入「諸我」之中者。故仙來鬼去,唯「我」猶存,居之既久,物性、人性遂通焉!吾輩上不入班輩,下不沾凡俗,浮沉天地之間,餐風露以逍遙也。 「君子待時」,老朽之待,一則亢龍有悔,二則活水興渠。當龍飛於天之際,已伏下有悔之因,若後人不識,將再蹈龍氣,六爻重演,豈非古今一同乎﹖斯有活水,是謂天根,天之根,既簡且明。然人受濁世渲染,踵事增華,本性一迷,遂外求諸表焉。 老朽在此張網結廬,雅俗共與,太公之鉤猶且棄之,更何況石公之履耶﹖既有「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當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冒牌貨自開天闢地以來,未曾或缺,佛祖之有蓮座,莫非其出污泥而不染乎﹖ 知此者,是知之也! |
#1904 留言者:朱 [2002-07-14] |
主題: 先生是為了什麼打到今天 |
回應﹕ 「打=手丁」,老朽未曾出手,只是挨「手丁」也! 若問為了什麼,答案是﹕「於荒煙蔓草中,只要有一人得見大道,斯足可行矣。」 |
#1908 留言者:朱 [2002-07-14] |
主題: 還請先生賜教「價值」 |
回應﹕ 「價(人+賈=人買賣貨物,必有所值)」者,事物之值者也。 「值(人+直=人之正直)」者,應有者也。 各個人、事、物之價值不同,係因其應用之時、地而有別。老朽,行將就木,唯一「應有所值」者,係令世人見識,只要中國人不絕,即有中華文化之殘影焉。 |
#1950 留言者:bing1021a [2002-07-20] |
主題:道德 朱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何為“道”、何為“德”,修道者怎樣修德﹖ |
回應﹕ 「道」=﹕乍行乍止的行為+首﹕系統最重要的;人頭。 =人生最重要的,行為之路,方法,精義;說話,修行。 「德」=彳﹕小步,行為+直心﹕正直之心。 =心態正直的行為,有利於眾者。 修道者,即日常「維修生活、走路、行事之人」。這種人平實無華,言行符合自然,故謂「道法自然」。 修德者,即日常「維修正直之心,以利大眾者」。這種人不嘩眾取寵,不患得患失,不做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 既問及此,不妨試舉一例(千萬注意,下例皆屬象徵),旁敲側擊可也。 欲「道法自然」,須先知「自然之然」與「自己之然」為何。自然界有「樹」,人間有「人」焉。樹猶人,根、榦、枝、葉、花、果,相當於人間開創、主導、輔佐、生產、生殖、傳種各事。各人之角色即「自己之然」,若不知,參考植物功能可為德也。 根質固,永居地下,汲取營養,支撐軀體,任勞任怨而不止。 榦體直,挺立俊拔,競發向上,連枝接葉,臨風搖曳而不斷。 枝性柔,散佈四梢,廣被植株,導通主從,溝通聯絡而不誤。 葉色綠,凌空遍敷,吞光吐氣,冬枯夏榮,供應資財而不私。 花帶艷,點點枝頭,招蜂引蝶,傳精授粉,妖嬈奢侈而不悔。 果含種,成熟離體,遠赴他鄉,另起爐灶,學習奮鬥而不依。 以老朽自例,根也,固無榦體之挺拔,亦無枝搖花艷之瀟灑。終生碌碌,無暇自顧,居泥塗以自樂。偶遇颶颱過境,或有土石流發威,輒有暴露之虞。 既為根,自甘為根,默默為根,是法自然。人按其理,遂行天賦,為花為葉亦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