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994 留言者:jack232 [2003-05-10]
主題:請教
  先生你好,敝人有一個問題不曉得該不該問。
先生說「能量不滅」,人的精神也是不滅。我想請教先生假設未來某日人類發生重大變故(或者是地球毀滅),導致人類滅絕(甚至是地球毀滅),請教先生人的精神失去寄居的肉體將會如何?
敝人此一問題可能是一個很蠢的問題,不曉得先生有何看法? 謝謝!
回應﹕
  可問,可問,但不易懂也。蓋人之所「懂」者,莫非與「己身經驗」相結合後,所產生的「主觀認知」。從客觀立場,此認知未必「正確」,但人生環境、遭遇、資質各殊,絕大部份人不過存活在生死之間,一了百了,遑論正確與否。
  然而,數千載以降,去蕪存菁,海沙裡尚可淘金。中華文化在古往聖賢的苦心經營下,留下了無盡的「客觀見證」,一一直達真如,「以心傳心」。衡諸今世,垂之未來,人之為「人」,除DNA一脈相承外,尚有精神思維,「山川賦流形」也。猶三十年前發射之「探險家一號」,已進入太陽系外之遙空,然電波信息,清晰可聞。
  人若僅顧肉體感受,雖美酒精茗,片刻可逝。再若寄念於功名利祿,得失榮辱,也難貫及一生。人之生死,不過百載,人類存亡,亦有其數限。人體為物,其物有骨,埋之為化石,焚之成炭灰。人用有思,思之得功,功可及於社會,代代相傳。
  炭灰佈於空間,可供生命循環,思維則如電磁波之傳衍,與時俱在。若人思與宇宙進化軌跡相謀,其個體經驗聚之為概念(主觀個體經驗,難以概念表達),傳之為信息。故能量未滅,精神仍然存在,唯人之「感覺」如夢幻泡影,時過必逝也。
  西哲笛卡兒云:「我思故我在」,「我」之不存,我即無思矣(本網論「我」之前言極多,敬請往觀,茲不贅)!然文化載之於概念,概念來自某人之「我」,其「我」雖不存,得其概念者,何異於「我思之我在」焉?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等之言行,後人得之若干,其表現即等同若干,是概念之繫也(宛如電線電波)。
  所異者,「我」之「私」也,「我」之感覺也。從古至今,智者無不以「去私無我」為宗,未達此境者,其主觀「唯我」,是難以與語也。以台灣防SARS為例,竟有貪生怕死,血親不認者!人不能「將心比心、感同身受」,雖肉體之生,精神猶死也!
  苟若人類文化僅限用於人體,宇宙進化何為?自單細胞生命伊始,生物逐步進化,其無非以「功能」導向,量變而質變焉。當能量用至極限,質變又更上層樓,人類之優於猩猿者,思維能力也!而今人類淪落至此,物慾泛濫,是質變之臨矣!
  是以,不論人類、地球有何變局,只要人類文化得藉概念永傳,傳之太空何以言滅?至於人之精神,如無,歸之於無;若有,必有永續之道也。
3404 留言者:jack232 [2003-10-09]
主題:關於一部電影
  先生您好:
  不曉得先生是否曾經看過台灣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 先生對這部片是否還有印象?
個人很冒昧想請教先生對於「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有何評價?

謝謝!
回應﹕
  昔寅叟販柴於市,有客曰:「此殘枝也,猶可售乎?」
  對曰:「取之自然,還諸自然,得免一饑,足矣。」
  「吾鄰有材,粗且壯,引火三尺,一室皆暖。汝知之乎?」
  「未知也。」
  「曷不轉赴後山,有木高三丈,伐之即得。」
  「吾所居之山,雲霧環繞,巨杉林立,未見三丈之木也。細木可伐,伐之則難成樹,無樹何以成林?今老朽俯拾枯枝,仰瞻林表,非為三尺之室火謀也!」
3540 留言者:jack232 [2003-11-26]
主題:網路電腦的供應
  先生你好:本人有點擔心網路電腦的生產供應問題,萬一明年網球電腦一下子大受歡迎;要如何應付突增的龐大的訂單?包括液晶面版的取得和晶片的供應都會是關鍵。電子廠商普遍預估明年會是景氣樂觀的一年,敝人有點擔心液晶面版和晶片明年會不會缺貨? 以上是在下一點小小的想法。(PS:牽涉商業策略機密不談)
回應﹕
  所云有理,果若明年訂單龐大,確是一個問題,幸已有對策。
  首先是飛龍3210尚未穩定,目前祇是「樣品」,所以IBM出廠的有限,第一批只有萬餘顆(目前訂單近百萬)。但字庫應無問題,第二版已經備妥,操作系統等程式IBM極有經驗,最多只是調試,真要量產,半年已足。
  其次是液晶顯示器,據廠商保證數十萬套只是多開一條生產線,不致缺貨。但若到每年百萬以上,就要事先備料,可能受限較大。
  好在本企業只負責供應飛龍3210,所售近百萬片者,總代理就包了一半以上,其行銷對象是家電廠商或電視機頂盒,對液晶面版需求不大。再者,eTown 網絡電腦的生產計劃很有可能與國內各省分工合作,協助彼等自立自銷,化整於零,利益均霑。
  總之在計劃中,明年eTown 能有十座已足,後年上百,大後年上萬,每個eTown 中有數千用戶。能在中國的農村有此成績,雖在夢中,已經笑醒了!
  明後年尚有其他計劃,是能相輔相成也。
3886 留言者:jack232 [2004-02-25]
主題:動畫
  先生您好:
     敝人想請問一下先生是否有將還珠樓主的小說製作成動畫電影的計畫?
     謝謝!
回應﹕
  無此計劃。
  因其書之價值在於「文化內涵」,仙神妖魔情節供「引人入勝」不妨。如作成動畫,「義理」難以表達,等而下之,其詭情怪異大行其道,非老朽所願見也。
3902 留言者:jack232 [2004-02-27]
主題:網路電腦的耗電程度
  先生您好:
     現在的PC系統耗電量愈來愈高(今年光是Intel奔騰CPU可能都要120瓦以上)對平民有可能是一個經濟負擔,因此特別想請教先生一套網路電腦的消耗電量大約在多少瓦範圍之內? 謝謝!

(PS:關於商業機密不談。)
回應﹕
  老朽最先所規劃者在五瓦以下,但後因採用IBM POWER-PC,應為十瓦(詳情老朽不清楚)。目前零件耗電量尚不知,總值難以回答。下一代將有新構想,有可能只要三到五瓦(老朽是追夢者,已找到一種最新的「薄膜光電池」,每方米可提供五瓦電力。目前力求將「單晶片納米電腦」之耗電量壓到一瓦以下,顯示器再設法改良,夢可圓矣!)
3933 留言者:jack232 [2004-03-05]
主題:做善與做惡
  先生你好:
     一個人如果多行善事(或是做惡)是否可以影響個人之命運? 或者一個人一生總共做了多少善事與惡事 也都是命運注定? 謝謝!
回應﹕
  一般人對「命中注定」之「命與運」的意義經常誤解,因而各說各話,莫衷一是。但因世人愚昧,有些事不宜說得太「清楚」,留些含糊的空間,反倒能收「警世濟俗」之效。
  既然問起,不得不勉為其難,稍作說明(即令老朽想說得清楚,也因「概念」只代表人類「現實生活」的經驗,這種超經驗的認知,人各有別,易生誤解,不宜多談):
  假定有任一「流程」(因時間變化的歷程,如一河流、事件),
   命=流程之本體;運=流程之步驟;命中注定=此流程受基本原理所決定者。
     如:河流受其環境、引力、地形而「注定其流程」。
  這點不難瞭解,但任何事一涉及「自我」,淪於「主觀」,以及昧於「私心」,複雜度便增加許多。用河流為例,其流程源於「自然」。但人想利用河水灌溉、河道航運,力求改變求「利」。
  問題在「什麼利」?個人、社會、人類、生態、宇宙?抑或目前、短期、長期、千秋、萬世?人類能力有多少?對自我認識多少?對自然環境瞭解多少?
  有誰管這些道理?只要「心想」,就要「事成」!又有誰知道成些什麼?
  於是,已經「注定的流程」,又增加了無數維次的複雜因素,「注定」沒變,但「因素」增加了。其結果是:「主觀的流程似乎不同了,但客觀的流程(個主觀之和)依然」。
  因此,說穿了,人生只是各人的「立場觀念」。凡是沉溺於主觀環境者,永遠浮在河上,隨波逐流。而跳出自我從整體來看,一切本然,該發生的必然發生,不該發生的,不可能發生。前者患得患失,外人無從置喙;後者自由自在,也如同飲水,冷暖唯自知。
  那麼什麼又是命運呢?看不到長江黃河,看看地上流水可知大概。至於「善、惡」,不過是流程中的地形,再加上「主觀認知」罷了。

  再舉一例,明代才子徐文長有兩個與「糞坑」有關的故事,可供參考。
  一、徐文長行經一地,見某墮落畦旁糞坑。見徐,某掙扎呼救。
    徐謂:「勿憂,一爬即起。」某曰:「某將死,速救!」
    徐拾一大石,將投之曰:「既將死,不如速死!」某怒,一躍而起焉。
  二、徐素貧,某夜與友赴菜園偷食。園邊有籬,友慫恿徐先越之。
    徐越後,半晌無聲,友繼之。及見落處乃一糞坑,徐掩鼻安坐不動。
    友怒曰:「曷不呼救?」徐曰:「若呼救,汝必先逃也!」
  請問這與命運、善惡之關係何在?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