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9 留言者:david [2002-07-10] |
| 主題:寫作問題。 朱先生﹕ 您好,想請教一下,寫小說或寫散文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還請指點有關寫作的方向。 謝謝 |
| 回應﹕ 小說、散文兩者完全不同,只要進入文字範疇,又是一個廣闊天地,述之不盡也。 小說分短篇、中篇、長篇及連載等,因為小說注重內容引人入勝,長短之別,是為了顧及讀者每次消化的有效時間。 短篇小說常在數千至萬餘字,宜一口氣讀完,內容要精簡明瞭,結構清晰,轉折服人。其寫作技術相當講究,常字字珠璣,段段錦簇,否則只是一些字串而已。 中篇小說常分多次看完,內容要豐富,結構要完整,原則上多以一集為原則。內容常以一個人、或一事件為主體,其起承轉合的發展比較重要。 長篇小說則如長江大河,因為個中人事時地物常錯綜複雜,一般寫作時都會事先設計架構,製作表格,然後分段敘述。此類小說很難寫作,一要心思縝密,否則前言不接後語。二要耐性十足,沒有足夠的動機,很難熬到收尾。 連載屬長篇小說,但因「連載」之特性,往往歷經數年至十數年,從來沒有作者能一次寫作完畢,然後再分期刊載者。老朽所知,以還珠樓主為代表,其書幾乎都未完工,已有數千萬言之多。這種小說純屬「消遣」性質,市場有需要,就有人開工生產。 散文顧名思義,散而又文也,性質不拘,內容無限。這種文章接近純文學,喜歡的人隨意所之,如同遠足、漫步,愜意即可。 有志寫作,首先要對文字、文句有充分的認識及掌握;其次要胸中有話要說,不吐不快;最重要的,是興趣及對自己誠實,千萬不要想靠寫作成名、得利! 上過學的人幾乎都能寫點什麼,寫出來就成為白紙黑字,正是人心所思、筆墨所之、赤裸裸的表達。正因會的人多,在這個行業中,出人頭地非常困難(不像寫電腦程式,學上三個月就行,寫的東西放在黑匣子中,好壞無人能知)。 真有話要說,不妨多說、多看,但未必要給別人去「鑑賞」。最理想是日記,寫了每年重看一次,如果看到和當時寫作的認知一樣,就可以說是「成熟」了。否則自己都不懂,如何與他人溝通﹖如果自己都不願看第二遍,怎能希望別人喜歡﹖ |
| #1889 留言者:David [2002-07-12] |
| 主題:Can't Download 朱先生﹕ 您好,謝謝您的回應,以及告知 “宇宙浪子 一~十二集”無法下載。 謝謝 |
| 回應﹕ 經測試無誤,請試網址﹕http://www.cbflabs.com/book/jmd/jmd.htm。 若仍有問題,煩請賜告。 網管謹識 2002/07/12 |
| #1990 留言者:David [2002-07-27] |
| 主題:心與腦何用 朱老師﹕ 愿好,常閱讀朱老師的回應留言得益不少,在此致謝。 學生有一問題請教﹕ 用心與用腦有何分別﹖到底人用心去思想好,還是用腦好呢﹖ 心的用途是什麼﹖ 腦的用途又是什麼﹖ 前天,我寫電郵向某軟件公司告訴該軟件有蟲,我覺得這封電 郵我是用腦寫的,因為我有私心希望該公司盡快推出補丁,解 決“我”的問題,而不是大眾的問題。 而寫文章之時,到底我是把“心中的話”說出來,還是把“腦中 的話”說出來,也分不開。 老師學識博大,學生卻“心腦不分”,如何能唔老師之“意”呢﹖ 所以在此由淺而請教,希望老師別見怪。寫到此也不清楚這封留言 是出自心,還是來自腦。真覺可笑。 謝謝 |
| 回應﹕ 由於歷史因素,西方在十六世紀之前,過於重視「唯心」。當今矯枉過正,科學界又偏向「物質」,不敢「談心」矣!故而將思維判斷的能力全部歸之於腦,認為「心」等於「心臟」,只是一個「泵浦」血液的器官,致有此類問題。 其實,腦只是一些神經線路,具有記憶、搜尋、組合的機能。心則是偵測內分泌的內在感官,由於人體內信息的傳遞,大部份經由各種內分泌激素,全靠血液攜來。當心臟獲得生理訊息後,再以化學信號控制生理、心理,產生情緒、反應、行為。 因此,心腦合用,配合無間,始能成功地生存、生活。腦聯「時間管道」,與過去的經驗、當前的刺激、未來的狀況接軌;心為「空間感受」,與自己的利害、得失相激盪。心、腦兩者不斷交匯,而有判斷。 故知,心重感情,一時之感,片刻之情也。腦重理智,理於思維,智及古今。閣下留言之際,若基於一時之感,是出自心;若為長久之計,則出自腦。再若「感理無分」,開口就說,則是一般人之通病,感性既不發達,理性又未建立是也! |
| #2066 留言者:David [2002-08-12] |
| 主題:中文內碼轉換與電腦的瑕疵 朱老師﹕ 您好,中文內碼一直是學生( 自稱 )的問題。兩岸猿聲啼不住,中文 內碼統一與否﹖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也只好道法自然。學生使用過無 數中文內碼轉換軟件,但都無法達至完全的兼容性( 大五碼、國標、 統一碼 ),特別是一些古字。而近年來,流行電書,發現各大電書新 聞組也出現內碼轉換問題。由于“製造”電書的地緣不同,所使的內 碼也不同。眼見一些真心以電書學習的學生發問的各種電書問題如轉 換問題、為何電書出現“﹖﹖”﹖原來中文內碼不只是學生的問題,而 是整個中華問題。所以在此請教老師﹕ ( 一 )是否內碼或系統上的瑕疵,而無法達之內碼間的完全兼容﹖ ( 大五碼、國標、統一碼 ) ( 二 )是否有什麼解決方法或轉換軟件可達至完全兼容﹖ ( 大五碼、國標、統一碼 ) 使用電腦多年才發現電腦瑕疵多多( 硬件、軟件 ),但開始使用時卻 不發覺有這些瑕疵,是否自己過于挑剔﹖還是自己對電腦一知半解呢 ﹖如電腦水平高如老師的境界,是否已不在有此想法﹖有時發現這些 瑕疵,向各報刊發表( 不求稿費 ),但從無一次得到登載。除了是自 己文筆上的問題外,報刊是否擔心影響自己的廣告收入呢﹖或一些其 他的原因﹖( 請原諒學生的小人之心 ) 最後希望在此的朋友,拋開一切成見,發揚中華文化。得知其他地域 的華裔鮮少使用中文電腦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出現亂碼”,中文電腦 敗于內碼,實在不值!( 中五畢業,書讀不多。如有錯處,請原諒與 指正 ) 謝謝 |
| 回應﹕ 關於這個問題,老朽一直隱忍不言,原因無他,茲事體大也!由閣下投稿無門,可知其影響之大,利益團體把持之深!當今群商當道,唯利是圖!以人人崇拜的美利堅國為例,原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殿堂,不料一個小小的「恩榮案」,捅出了一個大螞蜂窩!人們這才大夢方覺,原來尊貴的美國式富強康樂,竟是靠欺騙起家的! 老朽在數十年前,即提出在電腦中用字應該統一,但各界學者專家咸認為電腦係一商品,理應各顯神通,任憑自由競爭。所謂自由競爭,也就是利益既得者壟斷市場,只是中國人學老美,非白不黃。那批人不成氣候,市場壟斷術失敗了,逃到美國去了! 偏偏台灣有種「系統特色」,剩下來的「商官」,都是其徒子徒孫。這些人西式招數沒有學會,但中國傳統「尊屍重盜」的積習,卻是「食之有味」。老朽曾一再建言,結果被視為「利益說客」(因這些人只把老朽看做倉頡輸入法發明人,以為老朽想追求「名列輸入史」也)!再不然,就是擱下一句話﹕「我們交換碼都有了,別找碴」﹖ 交換碼呢﹖有碼無字,有字無形,有形無體,真要裝進電腦,中文系統會比微軟窗更為可觀!在前一陣子,本網曾收到通知(好像曾載諸留言,但沒用心看,忘了),說中文內碼問題,「中央研究院」已經全面解決!老朽曾有言﹕人爭我離,人棄我取,今生今世,該完成的工作多如山積,無一不比中文內碼更為重要,故而遠離免談。 電書老朽僅負開發之責(紀念品無涉實用),應用上,請向售者反映。 但既有所問,不得不答(只是下不為例,蓋有商業機密在內)。 老朽之「人文系統」年底即將完成,但要等全面測試無誤後,再設計在SCS 3210 CPU中,專供網絡電腦(售價一百美金左右)使用。其中中文部份,字、碼、形、體一氣哈成,約有近十萬「已用字」,近千萬「未用字」(亦即,可利用字首字身組合而成之字,為此,尚有全套組字定義法則等,以供流傳)。 本系統內碼即為倉頡輸入碼,倉頡碼共五個,每個有32種排列組合,佔五位元。全部倉頡碼為25位元,四個字節的內碼計有32位元,故以其中七位元作定義及索引用(比如繁、簡、日、韓漢字同碼不同形者)。這種方式空間省,應用效率高,因「組字造字、字序索引、讀音、字辨、理解」全部合為一體,用最省電的低價CPU就能提供奔騰難及的功能。 只是,老朽無意支援其他系統(PC遲早將成昨日黃花,且其後遺症極多,老朽寧願造反,也不助紂為虐),發揚中華文化絕不需靠PC。只是對已經建有大量資料者,將會提供內碼對照表,尚請用者自求多福。 (沈補)內碼問題真是很多,再加上繁簡轉換,更是頭大。本留言版的留言訊息,也是萬碼奔騰,我們已建有各種內碼與倉頡內碼之轉換表,以及繁簡即時轉換(蓋本網只顯示繁體字,若有大陸簡體系統內碼之留言,便即刻自動轉換),正逐步完善中。又,本次漢文化聯盟萃集之論文中,亦有多篇論及中文平台上字形、內碼等問題(所有論文,將在漢文化聯盟網站刊登,然版權屬於原作者),相信在本次會議上,將有一番熱烈的討論。 |
| #2068 留言者:David [2002-08-13] |
| 主題:請求漢文化聯盟網站網址。 無法尋得漢文化聯盟網站網址,還請告知。謝謝。 |
| 回應﹕ (網管代答) 漢文化資訊聯盟網址﹕http://www.hanculture.com/ 相關友站網址,請參見本網之<友站相連﹥。 |
| #2149 留言者:David [2002-09-09] |
| 主題:文檔與字典 朱老師﹕ 您好,近閱老師的專欄-細說中文資訊,學生有興趣繼閱「白頭宮女話當年」 ,但無法尋得相關文檔。請老師指引。 原文如下﹕ (註﹕這是1990年初回台灣時,打算投稿中時,但事與願違。 幸而沈紅蓮保留下來,特一字不改,公佈於本網,且看「白頭宮女話當年」。) 老師曾說中文收字多達十萬字,學生想知道,當今世上那一本字典收字 最為齊全﹖ 謝謝。 |
| 回應﹕ 「白頭宮女話當年」是指老朽已老,如同老宮女談及當年盛況,不勝唏噓狀。 大陸武漢大學出了一本「中文大字典」,已收十餘萬字。聽說尚有多種,但皆未見得。 |
| #2317 留言者:David [2002-10-24] |
| 主題:求書 在論壇聞見老師贈書,學生也厚著臉皮向老師求取《智慧學九論》與《宇宙浪子》 兩書。也得知老師已尋得百冊電書「紀念版」,不知是否可贈予一部給學生。(真是厚厚厚著臉皮)。希望老師成全。謝謝 另外,不知道在馬來西亞是否購得「中文2000」﹖ 嘗試過在多間電腦公司詢問,他們反問我是否有這種產品﹖(也許學生居住的地區比較「偏僻」吧),但總希望老師能做到有華人的地方都有「中文電腦產品」。 |
| 回應﹕ 老朽力量有限,如有經濟困難,務請言明,否則老朽變成慈善家了。 中文2000之銷售可向該網站查詢,老朽「做生意」外行也。 |
| #2399 留言者:David [2002-11-12] |
| 主題:新聞組論壇問題 (註﹕原文請見網友論壇。) |
| 回應﹕ (原留言中附一「新聞組論壇內容」,因過長,移到「技術交流欄」)。 1,如果人各站在「自己的立場」,任何問題,必然會有「六十億意見」。 2,如果沒有「方向、目標」,一箭射了出去,誰能說「它」是對是錯﹖ 3,中華只是一個「專用代名詞」,是一個國家。由於每個人生長的環境、教育的 啟蒙、生活的遭遇不同,就對其「國」其「家」,產了不同的認知。從遠古至 當今,從今天到未來,不論在「天堂、地獄、世界村、現實界」,只要是人, 只要人「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不論對何事,永遠如此(本網一再強調﹕人 愛的是自己,唯有「自己的立場大小」不同而已。有人站在「神經末梢」的聯 結處,那是某人的「我」;有站在「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立場,那是眾生 的「我」;有人站在「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的立場,那是社會的「我」;也 有人站在「千秋萬世、宇宙真實」的立場,那才叫「大我」)。 4,只有艱辛之路,才能考驗「大道之行」。百年不過一瞬間,生命體之外尚有精 神境界,不能「上路」者,當然只看得到眼前的風光,怎知其他﹖讓這些人忙 於攀附阿諛,讓他們生生世世輪迴在柴米油鹽、大利小利、電腦軟硬之中,正 好留些空間給有志追求宇宙真實的人,由愛中華(大家的)做起!(想想,多 可怕﹕一大堆唯利是圖的人閑著無聊,到本網來淘金!更何況,原本清淨的光 明大道上,蒼蠅滿天飛!爭什麼﹖上路要緊!) 另外,任何人要書,如果經濟情況不理想,不妨明言,老朽當盡力而為。 該書即將寄上,正計劃將教學資料錄成光碟,但將視各檔下載統計數量而定。 |
| #2417 留言者:David [2002-11-18] |
| 主題:謝謝與漢字基因 朱老師﹕ 您好,<智慧學九論> 一書,學生今早已收到。謝謝老師! 其實學生也擺了一個大烏籠,誤以為老師所說的「該書」 ( 見留言 #2399 ),是為「電書」。 收郵件時,學生內心出現失落之感。( 幸而即是想起,只 是自己誤解老師的意思以及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問題,學 生需要好好反思。) 打開郵包,眼見「智慧學九論」五個大字,原來學生自己 所缺乏的正是「智慧」兩字。 <智慧學九論>學生已在電腦(PC)上「略讀」,現有了「正 書」,學生可以再次地「重讀」。此書深奧無比,學生資 質有限,希望可以借此「正書」深入瞭解當中的精髓。 近整理了老師的<基因字典>第二版。如老師所說,的確有 很多漢字還未補全。已搜索過該字典,未發現有「未補全 漢字的列表」。到底還有多少個漢字還未補全(以B5 計算) ﹖希望老師可以補上未完成的「漢字列表」,以便使用者 有個「依據」。 另外,如果可以在網上製作一個簡單的「未補全漢字的列 表」資料庫。讓這裡的網友,補加上一些如「拼音」、「 用詞」等等。( 除學生外,這裡的網友如大唐布衣等等, 都是很博學之人。 ) 學生得知,老師即將完成( 不知是否已完成﹖)十萬漢字 系統。如果有一天,<漢字基因字典>能收整十萬漢字,將 是中華文化之福氣。唯基因理念是來自老師,世上已經不 可能出現一位與老師完全相同的人。只希望有某些人與老 師的理念接近,十萬字的<漢字基因字典>就可以早日完成 。介時,人人手上都有一部「完整的字典」,對於「文字 」上的幫助實在不少。 另外,前天從瀏覽「香港新聞組」,發現多了幾位網友發 表了意見。也在此更新「網友新聞組論壇內容」( 見網友論壇) |
| 回應﹕ 老朽等工作太忙,委實難以分身,蓋百廢待舉,然舉有先後也!「未完成之漢字」無一定之標準,十萬字中,九成他處難覓。有心人可自行設法,「基因字典」者,只是老朽先打開一扇大門,登堂入室端看各人也! 所載「香港新聞」資料,老朽只「掃瞄」了一眼,看多了,會降低水準。其中文化程度差不用說(目前應是「常態」),觀念、認知不成熟,連自己立場、目的都摸不清楚。如果要老朽下油鍋,那叫「不得已」,聽貓叫春,老朽寧跳油鍋! 討論問題,如果只為了「宣洩」,不如唱唱山歌(最好關在浴室唱,別人聽蚊鳴,自己聽「象」樣)。人的立場不外「生命(天理)」、「生存(地態)」、「生活(人思)」三大類,而目的則端視主觀個體而定。 定理﹕「自私是生存的基礎」。 推論﹕1,生命體不自私不能生存(因地球上物質資源有限)。 2,成功生存者,可稱之為「利益既得者」。 3,利益既得者為了自保,絕對不會將利益分給他人。 很顯然,在對WINTEL的問題上,不外利益既得者與利益未得者兩類。前者力求靠攏利益核心,後者無門可入,只有另起爐灶。但前者為了自保,唯有效忠「主子」,壓抑革新,於是「兩造」之間永無妥協的餘地! 表面上大家在討論「民族利益」,卻是「掛羊頭賣狗肉」。不過,這種論見也不算差,如果「輿論」一片歌功頌德,那會令人「肉麻、皮緊、氣洩」;反之,像這樣「赤裸裸袒袒以見」,自曝其醜,雖不免令人「生氣」,但正因「有氣」,有志之士才會「揭竿而起」。 網友們稍安,明年「春祭」甫畢,全球大會師,討伐「暴商」之戰役,即待「筍之初成」,將分途上演也! |
| #2860 留言者:david [2003-03-26] |
| 主題:小說問題 朱老師: 您好,學生有以下的問題想請教: 01.老師所寫的小說情節或構思,會否在寫作期間因所看的書、電影、雜誌 等而有所影響,從而改變之前的構思或部份的內容? 02.如受到影響是否會是一件好事? 03.再者,如寫作期間發現自己的作品,其實與另一本小說有所相似( 有該本小說的影子 ),是否應該寫下去? 謝謝 |
| 回應﹕ 1,構思是前提、是綜合性的,一旦定案,就不容輕易改變。情節可能會受影響,但以老朽而言,因工作忙碌,很少看其他資料。 2,受影響有利有弊,利是可以擴大視野,充實內容;弊是失去了獨立的風格,再若偏離最初的思路,則流於庸俗。 3,果真,應立即住手,否則有什麼意義? 總之,寫作應有立場、目的。立場應實在(不能欺騙),目的要明確無誤。 如果立場為一己,目的可能有三: 1,只是為了生存:混飯吃,能混就好,無可厚非。 2,表達生活的經驗:千萬別參考他人的作品! 3,在求學習,或與他人溝通:應多多參考,但要注意作品的水準。 若立場為「大我」,必然是長時期累積在胸中的塊壘,目的也有三: 1,為了理性的探討:事先廣備資料,力求正確,必須具有啟發性的價值。 2,為了感性的探討:必須有足夠的經驗,對人性、社會領略深刻。 3,為了神性的探討:不予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