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61 留言者:backself [2002-01-11]
主題:中醫的陰陽五行與電腦建模
  數年前偶見《巴西狂歡節》與《東尼!東尼!》,讀後遍搜相關資料,知先生其人,讀先生之書。近日研究之課題為建立中醫理論的電腦模型,今日又於流覽鴉片網(PDA網站)之時得知此網站,或為有緣。
    但據我近期之瞭解,中醫理論完全用陰陽五行的語言來描述,與數學方式完全不同,一般的電腦模型總是基於一個數學模型,因此實現起來不太現實。先生一直注意人工智慧,中文自然語言,確為根本,只是我瞭解尚少,且不可能等到其成熟後再做專案。小子性懶保守,對夷狄之分亦無過多感情因素,行為上無法走先生之奇人奇路。唯自少喜讀哲學而更喜破之,願與先生做思想上的探討。
    一向對西醫不以為然,頭疼醫頭,凡病必追到一個簡單來源,有的可歸結為病毒,現在則全是基因。中國先賢不去試圖解剖細分人體,每一病人為一證,務求恢復人體自身以及和天地的平衡協調,以陰陽為總綱,細分物性為五行,不去化驗提煉藥物的有效成分,而是根據經驗和原則歸納體察藥性,乃至方劑的君臣佐使。其有效性即在於﹕
    1.陰陽五行涵蓋萬物,人體藥物,天地四時。何者為陰,何者為陽,根據相近協調原則,根據實際效果。
    2.病乃外界邪氣與人體正氣作用結果,西方喜求理論上的簡化還原,簡明易用,感冒統統用感冒藥。
    3.理論建立於歸納和實際。人體之複雜,還原到分子細胞,亦無法瞭解控制,然根據實際及人之智慧,歸納出經驗規律,可窺天道之一二。
    然我個人欲走學術之路,不能不面向西方。中文系統普及之前,亦不能不以西方習慣的方式來研究。曾設想用電腦模型來表達陰陽,則凡提陰陽必為兩者之關係,陰陽相互作用有一些規律概括,但似乎只能表達到漢語的層次,不可能用數學描述。這樣看來,仍需走中文自然語言之路。
回應﹕
  今日從事學術研究,面向西方自無可厚非,但既行其後,超越難期矣。
  君所言甚是,老朽有關中醫之理論,請見拙著《宇宙浪子》(本網著作下載)第五十四回﹕淺草纔能沒馬蹄。
  至於數學,是西式方向偏頗所致(東方何獨不然,文明在演進過程中,永無定論也),緣西式數學僅談「數序、數值」,其法簡用易,故得以普行於世。中式則僅研「數」,結果一般人不能理解,淪於「讖緯」,不亦嗟乎﹖
  蓋「數」除數序、數值外,尚有「數系」(請見本網948則﹕「易理與讖緯」)。三才、五行各為一種數系,如將數系視為「進位值」,則二進位與陰陽兩儀同,三才即三進位(在電腦理論上,曾有〔開、關、無作用〕三態),五行為五進位。
  假設二進位=甲,三進位=乙,四進位=丙,五進位=丁(餘不贅)
  如某數為899,可分別書為﹕  (某數除於數系值)

  數值 單位 餘數   進位  各數系之「象徵」
  897        ﹕十進
  448 陽(餘數1)甲﹕二進,陰=0,陽=1
  299 天(餘數0)乙﹕三進,天=0,地=1,人=2
  224 用(餘數1)丙﹕四進,體=0,用=1,因=2,果=3
  179 水(餘數2)丁﹕五進,金=0,木=1,水=2,火=3,土=4

  只要事先設定這些「數系」的因子,於單一數值中,即可得出以上各信息。
  至於各數系的「象徵」,可自行定義之。
  老朽閑事已管得太多,此中寶藏無限,尚請有心人士自行努力。
970 留言者:backself [2002-01-14]
主題:中醫之陰陽五行的電腦類比
  先生所言數系啟發甚大,著名之哥德爾(Godel)定理證明中哥德爾配數亦是一個關鍵。讀先生關於中醫之論述,心有戚戚焉。
    陰陽乃二進位,五行乃五進制。將天地萬物分為兩類,具體如何指定並不重要,只要協調一致,統一即可。(均為在某一背景下的認知,不是物件的絕對屬性)先人用金木水火土,乃取物為象,便於理解記憶而已。
    上面所言乃概略而論,具體尚有大段文章,為我向導師所寫之報告中一部分,貼於下面,因其描述較為詳盡,也許對其他朋友亦有幫助。我深知先生事務纏身,我將自行研讀先生著作,有較大疑難時再與先生聯繫。不知先生是否方便告知電郵地址。
    歸納而言,西醫是試圖把人體徹底解剖,瞭解低層微觀的結構機制,試圖還原到最小最局部,然後能夠徹底瞭解整個人體。而中醫把人體看成一個黑箱,人體本身有控制和調節能力,中醫著重研究用可以得到的藥物(中藥)如何來調節人體的狀態,使之恢復正常。中醫通過一些經驗觀察和歸納總結了許多外表現象和內部狀態的對應規律,通過簡樸抽象的陰陽五行理論來描述人體的狀態和內部的不同力量平衡關係,是非常實際,與實踐結合緊密的一種控制方法。 陰陽五行是對人體天地乃至藥物萬物的抽象普遍概括,陰陽是二分,五行是進一步複雜化的五進制五分,具體的名字並不重要,只要對萬物的劃分相互協調一致,整個劃分系統是統一的,就是有效的。這裏的數位主要意義是在於進制,也就是數系。相互之間沒有可傳遞的大小關係,所以無法直接使用數學的方法和工具來建模。
    由於五行系統的抽象性,不管物件系統內部實際結構上有沒有五行這五種元素,都可以用五行系統來描述。正如人體中並沒有中醫理論的五臟六腑的嚴格對應,五臟六腑只是一個功能概念,但是卻可以很好地解釋和預測人體的狀態變化。用數系的語言來講,不管物件系統內部的結構如何,總可以用五進制的方法分成五類,分別對應五行,根據實際輸入輸出來指定是哪一種元素,從而用五行模型來描述這個系統。
    可以說,只要是複雜系統,就可以用五行來描述。正如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總可以歸結為陰陽之間的關係,五行只是一個更精細複雜的模型。 陰陽和五行的統一性 朱邦複提到,同一個數可以按不同數系來劃分,得到不同的意義。這是因為數系只是人類為了認識方便,如果分為兩類,就是陰陽,如果分為五類,就是五行,如果分為三類,就是天地人(具體名稱並不重要,只要這個劃分指定是協調一致的。而中國傳統指定的名稱則是為了便於記憶和理解,比如五行生克關係因為可以和實際的自然界物質關係對應,所以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實際上當然不是認為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的物質元素實際構成的。這不是西方的結構元素概念,是功能概念元素)。
    這樣,同一個數就既有陰陽的性質也有五行的性質,實際上是說,當從陰陽模型的角度去看時,符合陰陽模型的規律,它屬於陰陽模型的某一類。當從五行模型的角度去看時,它符合五行模型的規律,屬於五行模型的某一類。同一個數即屬於陰陽也屬於五行,是因為兩個模型的規律是不同層次的,同時作用於整個物質世界。
    這樣,在同一個數上就把不同層次的規律和性質統一起來了。這裏的數只是不同物質物件的代表,只是一個號,是對整個世界進行標號後的一個號,沒有順序意義,也沒有大小意義。實際可以翻譯為物件的名字。
    反過來說,根據陰陽和五行模型,所有的物件都可以根據其在陰陽模型和五行模型中的意義,歸納出它在我們這個標號系統中對應的類。注意,當反過來標號的時候,並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某物件在陰陽模型中屬於陰,假設表示在二進位中為0。在五行系統中屬於火,假設表示為3。這只是知道了這個物件標號除以2和除以5之後的餘數,並不能得出對象的具體標號。但是,對於另一個物件,假設二進位中為1,五進制中為4。就可以知道,這兩個物件之間的關係,應該符合陰陽模型之中的陰陽關係,五行模型之中的火和土的關係。 如果指定一個物件的標號,就等於知道了這個物件的所有性質,在所有分類下的屬性。
    所以,如果已經有了具體物件,對應到了一些內容,那麼,是無法通過分析性質來確定其唯一標號的。因為每一次性質分析只是知道了一個餘數,仍然有無數種可能,只是進一步分了類。相當於確定了一次某一個空間內其屬於的區域,多次確定後,只能得到一個交集,永不能確定哪一個具體的點。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隨便制定一個標號,那麼可以分析出其所有性質,但是並不能就對應到實際物件,只能認為和實際物件在某些分類空間內是同類的。也就是說,當在那個分類空間內考慮時,可以用那個實際物件來指稱它,這就是象(用同類型中某一較熟悉的對象來代表)。
    所以,當考慮五行時,可以說某物件屬火,然後都用火的性質來考慮。 從模式分類的角度,陰陽模型是把萬事萬物分為兩類,總結歸納了這兩類相互作用的規律。五行模型則分為五類,總結歸納了五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八卦則進一步劃分為六十四類,總結了每一類的特點和相互轉化的順序規律,但是也就更複雜,要理解其表示就更困難。但是,如果能夠用電腦模型來表示陰陽模型和五行模型,就有可能徹底檢驗傳統理論描述中的協調一致性,有可能發現一些錯誤或者理解錯誤。
回應﹕
  數系應依需要定義,定義愈明,正確性愈高。以人體為例(僅供參考)﹕
  一元﹕人體網絡系統,可分經絡、氣血、器官、結構等等。
     定義統一應以一元為始,即用經絡即應與經絡有關。
  兩儀﹕經絡有陰、陽。氣血有表、裡,寒、熱。脈象有虛、實等。
  三才﹕經絡有上、中、下。氣血有精、氣、神。脈象有早、中、晚。
     經絡尚有太陰、少陰、厥陰。為有別於陰,另有太陽、少陽、陽明三種。
  四象﹕氣血有起、承、轉、合。脈象有深淺、快慢、強弱、齊散。
  五行﹕水、火、木、金、土。
  五臟﹕心、肝、脾、肺、腎。另有眼、耳、口、鼻、膚五種感官。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八綱﹕動、熱、強、剛、快、浮、上、外為陽。
     靜、冷、弱、柔、慢、沉、下、內為陰。
  數系之用法,可將各數系相關之「現象」或「用藥」等,記於數中,其排列組合之結果,能提綱挈領,一舉取出。
  例﹕若在統一之體系下,設定如次﹕
    體積為二進﹕0=小,1=大
    顏色為三進﹕0=紅,1=藍,2=黃
    形狀為四進﹕0=點,1=線,2=面,3=體
    顏色之程度為五進﹕0=淡淡,1=淡,2=中,3=濃,4=濃濃。
    …
  得一數為M=20
    體積=小,色=黃(淡淡),形=點。  故20為極淡之小黃點。
  有興趣之網友可自行設計之,為最有用之密碼技術也。
1487 留言者:backself [2002-05-24]
主題:關于中醫的陰陽五行
  年初曾問道于先生(961,970),頗受啟發。今有拙作一篇請先生指正。為轉換繁體方便原文圖表均未保留。
  http://ai.ia.ac.cn/chinese/
publication/dong/tcmbig5.htm
回應﹕
  多謝抬舉,唯因老朽工作太忙,實無空閑拜讀大作。但且教網管將原文下載,待果有空時,當行細參。
後補﹕經網管大力推薦,特拜讀尊文,見解精闢,請見第1490則回應。
1491 留言者:backself [2002-05-24]
主題:關於陰陽五行
  多謝先生鼓勵,深受鼓舞。
  其實先生的大作大部分均曾瀏覽,宇宙浪子中那段亦頗有啟發,甚至現在我已不知五行關系那段是我自己想出還是看了先生易理探微后忘掉又想起的了。
  文章盡管轉載,因開始放的htm沒有圖表,剛才又制作了一箇繁体pdf,放在
  http://ai.ia.ac.cn/chinese/
publication/dong/TCMbig5.pdf
  http﹕//ai.ia.ac.cn/chinese
/research/TCM.htm 里也有簡体版。
  若繁体版有問題請通知我。
回應﹕
  (網管代答)
  本網<技術交流>、<成果發表>已收錄此文。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