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02 留言者:alfredc [2001-06-26]
主題:基本的條件﹖
  孔子在論語中說:吾道一以貫之。
  禪宗五祖對六祖說:不明本心,修法無益。
  請教先生?是不是有個基本的條件要先達成才能開始學習(或修行)?
  或者說”明心見性”是修行的入門第一關?
  這問題困擾我已久,還得請先生賜教?
回應﹕
  是的,不僅是狹義的「修行」,不論「修理」什麼,「執行」什麼,都有一個先決條件:是「心甘情願」。否則,人就會「怨懣叢生」,什麼都無法完成。
  孔夫子之道一以貫之,其「一」是一個「仁」字,就是處理「人二」、人與人之間的問題。禪者的「明心見性(明己心見人性)」也是為了瞭解「人與人」之間的「人性」,又加了「明己心」這更深入的「一」。這就是佛家高明之處,不過「己心」無法公之於眾,人人各說各話,所以後來形成了宗教(多數人只是「活著」,從來不會去想這些問題,閣下既然想了,不要停下來。到想通的時候,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那個問題是稱為「一」,而這個「一」就叫做「道」,得一是為得道)。
  所以,夫子之道可以光明正大地與人討論,佛教卻涉及信與不信的問題。
  人性是恒定的(《宇宙浪子》一書,從頭到尾都在討論)天下沒有例外,靜者恒靜,動者恒動,心要先動了,身才隨之。
550 留言者:alfredc [2001-07-07]
主題:行道
  先生:
  晚輩釐膽不敢竄改您的文字,只是文才不好借用您的話來發揮一下晚輩的想法,請見諒:
  『虔修己德,盡力助人;始見天道,無為而為。』
  明道難,行道更難。未明道前,努力自修,時時發心助人,過程中可以顯現自己的微小與低能。明道後,每分每秒都要檢視自己是否合於道、要做更多事以考驗自己時刻不背離道,所謂悟後起修,也才能明白何謂『無為而為』。
  晚輩蠢見還請先生指點!
回應﹕
  說得甚是,若係野獸,自由自在,生殖生死。但既要做人,瞭解「人生意義」,就應該有所追求、有所收歛,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也。
  求道艱辛,價值始現,能經考驗,大道方成。老朽虔修三十餘年矣,至今方能寵辱不驚、怡然自得。自是,智慧漸生,無往而不利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