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3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4] |
主題:覆試8416 朱夫子尊鑒: 謙:用謙以示卑遜有禮;讓:用讓以示自退不承。 謙讓:以卑遜有禮而自退不承受。 恭:用恭以示抑己。 謙恭:以卑遜有禮而抑己敬人。 卑恭:以地位低下而抑己敬人。 |
回應﹕ 立場?目的? |
#863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5] |
主題:答8638 朱夫子尊鑒: 求得了知識、技能,並且能夠日常地實用到,不是使人很高興嗎? 世界各地,有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研究學問,不是另人很愉快嗎? 別人不知自己有什麼能力,不因此不高興,不是表現的很君子嗎? |
回應﹕ 非白話! |
#8640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5] |
主題:覆試8633 朱夫子尊鑒: 在做人的立場,謙讓的目的是欲與人和而不爭。 在做人的立場,謙恭的目的是欲得上級的敬重。 在做人的立場,卑恭的目的是欲得上級的犒賞。 |
回應﹕ 非白話! |
#8643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5] |
主題:賀喜 朱夫子尊鑒: 賀喜!賀喜!賀喜!三喜同賀! 一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機農場欣欣向榮。 二賀:有進有出,一通萬里,不留渣滓。 三賀:圖文系統終將大成,造福有德之人。 |
回應﹕ 布希!卜洗!不喜!瓜豆方開花,來日才知!進出原無蹤,渣滓未見!至於圖文系統成與否,有弟子領軍,成敗將與離休老叟(打工仔)無干矣! |
#864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5] |
主題:覆試8638 朱夫子尊鑒: 學到了,又能夠用到,不是很高興嗎? 有許多朋友在一起學習,不是很快樂嗎? 自己有才能,別人不知道也不生氣,不是很有修養嗎? |
回應﹕ 有進步。〔用到〕?〔朋友在一起學習〕?是新生訓練嗎? |
#8645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5] |
主題:漢文教學 朱夫子尊鑒: 先生是否可撥冗,漢文教學改為一週一次,學習不怕慢,只怕斷。 |
回應﹕ 老朽記憶已衰,連續作業尚多有疏忽,若一週一次,必難勝任。但有問題,不妨發問,只要不是炒現飯,老朽知無不言。再若是過往留言所不解之問題,則請「註明則數」,以便老朽查閱。 |
#8667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6] |
主題:覆試8638 朱夫子尊鑒: 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做事情,不是很高興嗎? 有朋友從老遠的地方來看我,不是很快樂嗎? 別人不知道我是誰,我也不會發脾氣,不是很有修養嗎? |
回應﹕ 「做事情」?不嫌太早?「發脾氣」太嚴重! |
#8681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7] |
主題:答8668 朱夫子尊鑒: 把這顆白菜用菜刀切開,並用清水洗凈。 1,白菜:體鍵聯結。 2,菜刀:體鍵聯結。 3,刀切:因鍵聯結。 4,切開:果鍵聯結。 5,清水:體鍵聯結。 6,水洗:因鍵聯結。 7,洗凈:果鍵聯結。 8,水洗:水之用為洗,用鍵聯結。 9,刀切:刀之用為切,用鍵聯結。 10,切開:切之用為分開。體鍵聯結。 |
回應﹕ 3,多餘。6、8、9、10多餘。 |
#869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8] |
主題:練習8680 朱夫子尊鑒: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 「以為好也」 「以木瓜」「投我」 淑女呀!你用木瓜,贈送與我; 「以瓊琚」「報之」 我用佩玉,回贈與你。 「匪報也」 其實,不是為了酬謝你啊! 「永」 是想從此以後, 「以為好也」 和你結夫婦之好呀! |
回應﹕ 「永以為好」不可分,否則,「好」不作夫婦解。 |
#870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8] |
主題:練習8699 朱夫子尊鑒: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人:蘇軾,張懷民 事:夜遊承天寺 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成天寺 物:竹、柏、月 情:心感月色優美。 理:如此月色,曷不夜遊賞景。 法:邀友張懷民一同出遊。 描述: 1,夜:寧靜悠閑、萬籟無聲。 2,蘇軾倚窗夜讀。 3,蘇軾稍感困倦、合書置于桌上、起身、解衣欲眠。 4,忽見一輪明月高掛。 5,探看窗外,四下寧靜無人。 6,整頓衣冠、步初戶外。 7,想如此月色,無人同樂。 8,於是步行至承天寺。 9,尋友張懷民。 10,蘇軾叩門,懷民尚未就寢,應聲開門。 11,蘇軾曰:如此美景,曷不一同夜遊。 12,懷民曰:然。(關門) 13,二人並行至中庭。 繪景: 14,月色明亮,照射中庭如鏡。 – 積水空明。 15,鏡中柏、竹之影,縱橫交錯。–藻荇交橫。 16,庭中之柏、竹隨風搖曳。 感想: 17:抬頭望天上明月。- 何夜無月? 18:四下看滿庭竹柏。- 何處無竹柏? 19:二人,悠閑漫步于中庭中。 |
回應﹕ 畫虎應像虎,此非劇本形式。老朽謂「最好」,意指:非最好者拒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