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0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0] |
主題:提問 朱夫子尊鑒: 1, 電能=電壓×電流,合天=功率、地=電壓、人=電流,三才定律? 2, 用刀切菜,切菜用刀。因為切菜所以動刀,之所以動刀,為要切菜。 3, 合體字是概念亦觀念?一維時,志可否分為士為體,心為用,二類? |
回應﹕ 1,不是逢三就=三才,三才乃「結構」也! 2,so what? 3,是否有了斧頭,就要砍樹了? |
#856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1] |
主題:覆試8298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某人惑于濟公之佛法,求助之成佛。濟公點化,要成佛先回家見母。 2,理解界:因為,外人是無法助人成為孝子。所以,要成為孝子是由自身做起。 3,剖析界:反之,人有妄心,惑于萬物,心生貪、瞋、癡,煩惱妄想,何成佛。 |
回應﹕ 汝未領會也! 儒家標榜忠孝,佛教要求明心見性! 為何成佛先要回家見母?與孝子何干?答案已揭曉,汝打算推翻老朽所說乎? |
#856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1] |
主題:答8563 朱夫子尊鑒: 1,主觀時計:一炷香、一袋煙、一頓飯、一眨眼、日出時、日落時、漲潮時、退潮時。 2,客觀時計:年、月、日、時、分、秒。 3,兄弟序概念字:伯、仲、叔、季。 4,用量詞造句一則:早上,買了一棵白菜、半斤肉、包了一百粒水餃,做了一鍋酸辣湯。 |
回應﹕ 1,錯。2,可。3,正確。4,正確。 |
#857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1] |
主題:覆試8563 朱夫子尊鑒: 1,主觀時計:晝、夜、子、丑、寅..春、夏..、年、月、日、時、分、世、紀 2,客觀時計: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日圭、日竿、沙漏、滴漏、鐘擺、原子振蕩。 |
回應﹕ 1,錯。2,錯。 |
#859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3] |
主題:答8581 朱夫子尊鑒: 漢文憲法止於一,「倫理道德」也! 「倫理」--三綱五常也,敬尊先後之序,承上啟下。 1,先入為主,後到為輔,主概念並輔概念為觀念。 2,以客為尊,觀念為外、概念為內。 「例」:謙讓,謙為內(兼納並容)、讓為外(不與人爭),用謙以讓,用讓示謙。 「道德」--飲水思源,做人不忘本。追本朔源,求概念之本義。 「例」:謙讓,謙為內(兼納並容)。讓為外(不與人爭)對上為恭、對下為讓,其本義在謙。 |
回應﹕ 畫虎類犬!此之謂也! 「謙讓,謙為內(兼納並容)、讓為外(不與人爭),用謙以讓,用讓示謙。」荒唐! 若云「讓渡」豈非是讓為內(兼納並容)、渡為外(不與水爭),用讓以渡,用渡以讓? 原意:「客尊主後,觀念為客、概念是主,當概念組成觀念後,概念便用作觀念解,主人退居幕後」。 意指:於「概念」,「謙=言兼而不專,卑遜有禮」、「讓=以言輔助之,自退也」,此二解係「主人」。當二者組成「觀念」後,「謙讓」作「客」解為:「卑遜容讓」;原「言兼而不專,卑遜有禮。以言輔助之,自退也」即退居幕後,僅作支援(不再考慮原概念中之:「言兼不專、以言輔之」)。 |
#8600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3] |
主題:答8598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有少林寺僧人,不苦練功。賊人至,想以少林絕技之名,嚇退賊人。 2,理解界:因為,自己沒真本事。所以,借用他人之名,掩飾自己之無能。 3,剖析界:反之,求人不如求己,痛下苦工,勤練功夫,功成,只怕賊人不來。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61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4] |
主題:概念、觀念 朱夫子尊鑒: 似有點理解先生所說的概念、觀念之關係。 言=舌頭上所產生者(本義)(體),人所說的話(引義)(用)。 兼=同時兩手持禾(本義)(體),幾個系統並列(引義)(用)。 襄=解衣而耕(本義)(體),輔佐幫助也(引義)(用)。 謙=言兼而不專(本義)(體),卑遜有禮(引義)(用)。 讓=以言輔助之(本義)(體),自退也(引義)(用)。 謙(概念):白話文=做人說話不專斷,能察納雅言,同時兼顧各方面。 讓(概念):白話文=自己退下來,不佔其位,進言輔助以治事。 謙讓(觀念)=人在上位時,治事不專斷,能察納雅言,同時兼顧各方面以處事待人; 人在下位時,能不爭主位,進以忠言,輔助上位治事。 |
回應﹕ 不必列舉,網上有免費漢字基因字典。 如「刀」:象兵器之形,一側有刃的工具。何為用?不知焉?用者常識也,尚需查字典耶?本網言之詹詹,猶未聞乎? |
#8617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4] |
主題:答8616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主辦人作了一「接近自然」之旅,以慰與會學者,各學者不知善用。 2,理解界:因為,各學者不知所遊之地為何,所以,各以己之學,評判所遊地。 3,剖析界:反之,人不應囿于己之所學,眼界放大;自然萬物,何只一用也! |
回應﹕ 1,主辦人成了主角?2,錯。3,對。 |
#862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4] |
主題:覆試8616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主辦單位作了一接近自然之旅,以慰與會學者,各學者不知善用。 2,理解界:因為各學者不明主辦單位之意,所以,各以己之學,評判所遊地。 3,剖析界:反之,人不應囿于己之所學,眼界放大;自然萬物,何只一用也! |
回應﹕ 1,對。2,錯。3,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