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7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29] |
主題:練習8836 朱夫子尊鑒: 從概念分類表中,由10H到7FH各屬,將最具中華文化特色之十屬,依序列舉之。 14種源、27傳統、28關係、30道德、3A信念、 54觀賞、5F傳說、65衣服、70食具、78文具。 |
回應﹕ 愛家庭,有理性。 |
#885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30] |
主題:練習8851 朱夫子尊鑒: 1,試論「心感」與心緒屬之關係。 心感實乃心緒屬之主,因心有所感而生其它各感。人如能「心無所感」,則可超凡脫俗成「佛」矣! 2,試論「認識」與「認知」之異同(指觀念)。 認識:此為主觀,乃人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而達心之感。僅知事物之外表。 認知:此為客觀,乃人將心之所感,用體、用、因、果之關係,繼續分析以理解事物之本。 |
回應﹕ 1,對。2,半對(缺同)。 |
#886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31] |
主題:練習8864 朱夫子尊鑒: 試以前屬「流動」為例,試作自由分類,索引題目須用「觀念」(限於256個以下)。 由於不是很理解本題之義,試作如下: 人事--升降遷 財務--存提轉借還 物資--輸運傳 知識--傳授教承 資訊--遞送轉 倉儲--進出退 飲食--吞嚥排泄 水流--順逆洄 |
回應﹕ 正確。 |
#888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02] |
主題:練習8887 朱夫子尊鑒: 試用「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概念同造一句(限50字以內)。 元旦假日,應員工之求,大伙開車去海邊露營三天,辛苦一年,理當放鬆一下,以迎來年之挑戰。 |
回應﹕ 「主詞」缺乏,「誰」應員工要求?是否有家屬在內?「地」不明,「海邊」何地?「物」未見;「情」不顯! 只有自己懂的文章可稱之為「自說自話」,難登大雅也! |
#888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02] |
主題:體能屬分類之疑問 朱夫子尊鑒: 1,請教先生,為何在(漢字教學之二十八)「體能屬」之分類中,僅有「動腳」而無「動手」之分類。 主觀、行為族、本能類之「體能屬」。計有:「體靜、體動、互動、體態、動腳、動向、動式、動態」。 2,前次作業主題萃取「命中注定」,因帶領員工出遊,未能交繳作業,尚祁先生海涵。 |
回應﹕ 1,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時之未至,不可遣將!「體能」者,軀體之能也,何需「動腳動手」?尤以巴人不重禮儀,若輕易動手動腳,吃不完兜著也難走!於總表,能力有官能、體能、技能、智能;於人,技能在手,但非「動手」可比!是云:心定始寧也! 2,作業在己,海邊自涵。 |
#891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03] |
主題:覆試8887 朱夫子尊鑒: 試用「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概念同造一句(限50字以內)。 南宋時岳飛父子遭奸臣秦檜陷害入獄,舊屬張保前來營救,未果自縊于階下, 吾讀史見此忠孝節義,情不禁淚下。 |
回應﹕ 可。但時隔千載,標點應別。 |
#893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05] |
主題:練習8931 朱夫子尊鑒: 試述參加漢字教學後之心得以及建議(限500字以內,最好用條列)。 1,古伏羲氏觀察天、地、人、物,經分析歸納後所得之認知,由一元生「兩儀、四象、八卦」 始作「象徵思維模式」的「八卦」符號,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此「一元」乃為萬 物之本、萬物之共性,漢字教學中稱「概念」。蒼頡依概念造字,許慎歸納漢字成自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稱之為六書,故漢字是一「概念」文字。 2,易經的原理貫穿天、地、人三才之道,漢字之字義、字理、字意,亦符合天、地、人三才結構。 任何概念都成自無法估量的刺激變化,一個概念又可不斷分析、永無止境!因此,利用陰陽二進 位分類加上三才結構,化繁為簡,便有了一個「概念系統」。再進一步將此概念系統交互連結, 成為「概念網絡」,就可以供認知理解之用。 3,漢字之精髓在其具有「體、用、因、果」之關係,此乃漢字之智慧。人工智慧之電腦,唯有用漢字 才可做得到。單一漢字為概念,二字成詞為觀念,用以歸類配以多種資料庫,構成圖文系統,文字 圖畫可相互轉換。 4,先賢們留下了可貴的傳統文化-「漢字」,今炎黃子孫多數不知漢字之微言大義,國勢積弱百年,以 洋為師,拋棄了得天獨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幸有先生掛網,為吾等解惑,吾雖不能兼善天下,亦 願以此教吾子。在此衷心感謝先生之教誨。 |
回應﹕ 1,是也。 2,的確。 3,確然。 4,正是,漢家後事看後人! |
#895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10] |
主題:練習8948 朱夫子尊鑒: 試以「人生」為題,用前述:〔三、思路--思考之法〕略析之(以200字為限)。 1,人生,人之道也。為人者,入孝出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所學者,惟仁與義也。 2,人生,人之行也。人自列于天地人三才中,則當法天地之自然,行天地之道,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3,人生,履也、責任也。南宋,抗金忠臣文天祥傳誦千古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4,人生,不必成大功、立大業,盡己之能,服務眾人,互助合作,共創大同。 |
回應﹕ 有思而無序,道可,行非,履贅,4散居1,2,3各處! 如此謂之亂,堆棧處處未曾整頓!乘金融風暴,應徹底作系統化歸納之! |
#898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15] |
主題:練習8975 朱夫子尊鑒: 認知界:老人慳吝成性,臨終時,無力開口,用眼示意家人蠟燭點多了一支。 理解界:家人點燃了兩根蠟燭,老人慳吝認為做為照明,一支蠟燭已經足夠。 剖析界:節儉固是好事,亦不應過于苛刻至慳吝,以致傷己傷人,死不瞑目。 |
回應﹕ 1,可。2,正確。3,正確。 |
#899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1-15] |
主題:練習8975 朱夫子尊鑒: 認知界:慳吝者臨終時家人點了兩根蠟燭,因無力說話以睜眼示意家人而死。 理解界:因為,老人與家人無共同「概念」溝通。所以,造成老人死不瞑目。 剖析界:反之,如能理解老人慳吝之因;必然,能相互溝通使老人圓滿辭世。 |
回應﹕ 1,不通。 2,與「概念」毫不相干!千講萬說!老朽幾成砲灰矣!「概念只用於漢字基因」! 只要是「兩個文字以上」,就叫做「觀念」!(任何人再出此錯,註消會籍) 3,辭世不可能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