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2 留言者:類成普 [2002-10-25] |
| 主題:有感先生齊魯之行 朱先生﹕ 學生渾渾噩噩,讀書三年如白駒過隙;前幾日先生來此講座,幾語令學生驚愧,從此更當自強。 不知先生何時能在山大聆聽先生教誨﹖ |
| 回應﹕ 既蒙問及,不得不據實以告。 在赴山大演講之初,曾有協議,由山大聘老朽為「首席教授、博導、長江學者、文化傳信網絡學院院長」等銜(有手寫文件為證)。為此,在演講中,老朽謂將在貴校開課。其實,老朽赴山大唯一的理由,係因山東為孔孟之鄉,發揚中華文化,應自源頭始。 次日,老朽看中章丘之地靈人傑,一舉簽約。山大為此非常不滿,老朽一再表明,校址雖設在章丘,合作仍有可能。校方則認為,要投資,投資山大;要合作,則應由山大作主。以致於前言作癈,只在「口頭上」表示,做個「客座教授」吧。 抱歉之至,老朽不得不「食言」了,所幸在此信息時代,尚有補救之法。老朽明年必赴山東(除非不可抗拒的情況發生)辦學,任何人皆可報名參加「網絡教學」。學者可以上網學習(清寒者如程度合格,將贈送全套網絡電腦),目前網絡教學之文憑可能無法得到國家承認,但凡老朽之相關企業,悉皆歡迎。 |
| #2337 留言者:類成普 [2002-10-29] |
| 主題:教授客座論 朱先生﹕ 很遺憾先生山大講授之事不果,我校強贈客座教授之名也有些滑稽。但學生認為,教授有客座之銜,老師卻無客座之別。竊以為因雜事廢學原是一件蠢事,又豈能以此斷求知路徑!領導旨意實是難以捉摸。當今大學之風之勢江河日下,能挽頹勢者鮮矣。祈願先生能成壯志。 另有一問題請教。關于宗教的評價問題,學生近日在課上所聞及課餘所識,從平常講師到今古賢哲(無神論者居多),不乏對宗教貶之又貶。費爾巴哈對此論述從邏輯意義上更是精闢。但是學生有所不解。宗教本意于信仰,倘若能夠為信者提供一純潔的精神寄托之處,那麼它就完成了天賦使命。信仰與學理並不處于同一參照系,以實際對神聖,這種嫁接是否有所不妥﹖正如惠能所言,悟即為智。或許其中不足為外人道也。請先生指教。 |
| 回應﹕ 過程也!過程也!中國成長之勢迅猛,需要度過一段適應的歷程。中國人是個具有「文化底蘊」的民族,目前雖是人人向「錢」看,但五年之內,當人人都有錢了,文化也興盛了,人必然會反思﹕「人生難道有錢就夠了嗎」﹖ 貴校正在成長(其他高校亦然),故領導們所見,無非「成長之道」。老朽講學雖不果,但只要能去山東,就有機會,不必憂心。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根據點,但不幸在人類成長過程中,由無到有,總難免有些錯誤的認知。兼以宗教「唯心」的特徵,信仰來自邏輯性的必然,「正其誤」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時代進步了,宗教就經不住考驗,漸漸式微。 然而,「宗教」階段性任務雖達成了,不表示人類「精神認知」通透了。其實,新時代、新認知,正是新追求的契機。在當今資訊時代,「信仰」已不再是局部的「主觀行為」,而是有待求證的宇宙真實。畢竟,矽世代的到來,人類也開始「老化」,有更多的時間來理解「生命的真實」,以便為「身後」有多一分的認知。 但是,正如2337回言,中國正值飛躍成長中,經濟情勢在變、政治氣候在變、人生觀念也在逐步改變。別忘了,如今是「倍速時代」,千萬不要用前十年的想法來概括後十年!中國過去不承認宗教,但如今不得不變,未來則是自然而然去探索、追求! 待中國做到「悟即為智」,中國必將成為天下表率,精神物質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