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602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7-31]
主題:試答21題
  讀好書,廣見聞;近自然,擴胸襟;體驗歷練,確定目標。
回應﹕
  見601則。
612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8-04]
主題:內容有誤
  老師您好﹕
  宇宙浪子第70回中有一段,【巨靈一見紅光,停了一停,錢昆已然超前,回身喝道﹕「青尾老妖!你知昊天有好生之德,念你千年道行,累次饒你不死。可是這三尸真火乃稟人體戾氣所生,火能剋木,如今你自投羅網,小心神魂俱滅!」】
  其中「火能剋木」,是否有誤﹖(金剋木,木生火)
回應﹕
  謝謝,的確錯了,將更正之。
62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8-09]
主題:難題
  老師,您好﹕
    老師的書、文看多了,雖然很難消化(或消化不了),至少知道何為是非!何是對錯!但對學生而言,另有兩個難題。
    一、市面上的書,看不下。老師的書太少,難消化。曾聞言,老師從前講課有錄音帶,不知整理好了嗎﹖能否公佈在網路上﹖讓學生們能有學習的機會。
    二、學生從前是「見人是人」,但現生是「見人不是人」,常想的是「閉關修練」。覺得人的愚昧、自私(包括自己),都是一樣,所以趕快修練,避免同樣的錯,最重要。若是,那人與人有什麼接觸的價值﹖
      但學生己有妻小,且「三人行必有我師」、「人是群體的動物」,人亦無法自絕於人群之外。學生如此的心態是正常的嗎﹖又如何和人群接觸,其切入點為何﹖
    喜聞老師道其詳,謝謝老師!
回應﹕
  1,看書不能選「好書」,尤其不能選某「類」書。因為,在學習之際,先有了「分辨」,就形成「偏見」,往後自陷囹圄矣。讀書本為「明理」,理既明,「開卷有益」,可於書中淘金,有一得,是增一智。苟無所得,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知人之非,又是一得。得既多,各書「掠讀」可也(請見《宇宙浪子》第九十三回胡妁之「『掠略屢驢濾』讀書法」)。即令老朽之書,驢讀仍是不足,未至「濾讀」,亦難了了(前之「導讀」,老朽本備有各種「層次」之問題,但網友連最起碼之「文句理解」都未及格,遑論其他﹖本書秘藏了老朽數十載心血,字裡行間瑰寶處處,須下功夫始見真章)!
  老朽之錄音,數量太大,無暇整理。且其內容多係針對弟子們言行所下針砭,唯身歷其境者知有所指(夫子「述而不著」,良有以也。期之來日,在時間考驗下,若弟子群中,有二三子發心,當可再見天日)。
  果真無書可讀,則不妨多讀「活書」。凡人皆活書,是天下「各書之源」也。聽言觀行,明察秋毫,能知其因果,識諸體用,可通天人矣!

  2,所謂「修練」者,未明所指。若為修「道、佛身」,道佛皆在身邊,不論「受想行識」,時刻可修。若妄求有一「仙山福地」,就已「走火入魔」!老朽年輕時,總以為需覓得一「道場」(或是明師),直到三十七歲,萬般無奈,始知「己身」即為道場也(見《智慧之旅》第十回「清明」)。
  事緣末法時代以前,世上尚有「自然農業」(自給自足之謂),人有土即能生存。而今農業已成工商行業之末,事事皆需互通有無,名山大川,都飽受「觀光客」之污染。「清土淨地」早成絕響,只要人跡能到之處,就有尋幽攬勝之俗士。至是,「道場非淨土,修為一念間」,閣下不宜再抱此奢想。
  「見人不是人」,正在幻境也,人本是人,人性皆同,只緣心存幻想,對人期望過高之故。老朽亦人也,若是天天見面,吃飯拉屎、七情六慾一如常人,保證大失所「望」。顧之我佛、老莊、孔孟又何獨不然﹖是以去聖日遠,景仰愈深,信念始能持久。實則人心皆佛,人行可聖,律己苛嚴,待人寬厚,斯為道場,離此無憑。
  既有家小,就有「傳承」之責,人不能「盡責」,何以言「道」﹖「人」非單一的「機體」,實乃「眾人」之一環,人生之意義,正涵於此。
  若問待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矣!

----------------------------------------------------------------------
告網友﹕
  此行一切順利,電書後續各事皆已交接妥當,計劃一一開展。
  有多家「協作廠商」建言,本網對各種技術過於「暴露」,有違「商業常規」。理想與現實原難兼顧,在國家民族之大利下,自我成敗本不足道介。但智者所為,絕非「暴虎馮河」,為免「親者痛、仇者快」,今後僅談理論,不涉細節可也。
  電書為一產品(電子課本亦然),中文CPU+顯示裝置+電源則為一「個人資訊環境(平台)」,此環境早已公開,歡迎各界自行開發各種產品。
  不幸,迄今各界「信心」不足,仍在觀望,特此著令文芯公司邀請若干廠商(本公司早已聲明,僅負責規格設計,以及基本組件供應,除「電子課本」外,不介入此一市場,絕不大小通吃),分別設計多種應用產品(可利用卡式嵌入),諸如PDA、手機、多媒體遊樂器、上網機、股票機、衛星導遊、筆記簿、專用情書、教學工具、家電管理、工廠物料管理、醫師看診記錄、公司會議記錄、餐館買單等等,以及各種攜帶型之通訊閱讀器等(有興趣者,請直接與文芯公司聯絡)。
  上述產品九月底將在台灣展覽,十月則移師大陸,若國人能共襄盛舉,眾志成城,此一系列產品,必能在五年內超越美日,獨佔鼇頭!
  自是,本平台進入商品生產階段,老朽可安心研發「人機界面」矣。
  「易芯」研習會,連月來僅一人報名,故而取消。本技術非常特別,既然有興趣者不多,老朽正好三緘己口,不再多談,敬請海涵。

      網主人白
2009年註:不知何故錯置本段,為存真故,不加更動。
62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8-09]
主題:難題
  老師,您好﹕
    老師的書、文看多了,雖然很難消化(或消化不了),至少知道何為是非!何是對錯!但對學生而言,另有兩個難題。
    一、市面上的書,看不下。老師的書太少,難消化。曾聞言,老師從前講課有錄音帶,不知整理好了嗎﹖能否公佈在網路上﹖讓學生們能有學習的機會。
    二、學生從前是「見人是人」,但現生是「見人不是人」,常想的是「閉關修練」。覺得人的愚昧、自私(包括自己),都是一樣,所以趕快修練,避免同樣的錯,最重要。若是,那人與人有什麼接觸的價值﹖
      但學生己有妻小,且「三人行必有我師」、「人是群體的動物」,人亦無法自絕於人群之外。學生如此的心態是正常的嗎﹖又如何和人群接觸,其切入點為何﹖
    喜聞老師道其詳,謝謝老師!
回應﹕
  1,看書不能選「好書」,尤其不能選某「類」書。因為,在學習之際,先有了「分辨」,就形成「偏見」,往後自陷囹圄矣。讀書本為「明理」,理既明,「開卷有益」,可於書中淘金,有一得,是增一智。苟無所得,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知人之非,又是一得。得既多,各書「掠讀」可也(請見《宇宙浪子》第九十三回胡妁之「『掠略屢驢濾』讀書法」)。即令老朽之書,驢讀仍是不足,未至「濾讀」,亦難了了(前之「導讀」,老朽本備有各種「層次」之問題,但網友連最起碼之「文句理解」都未及格,遑論其他﹖本書秘藏了老朽數十載心血,字裡行間瑰寶處處,須下功夫始見真章)!
  老朽之錄音,數量太大,無暇整理。且其內容多係針對弟子們言行所下針砭,唯身歷其境者知有所指(夫子「述而不著」,良有以也。期之來日,在時間考驗下,若弟子群中,有二三子發心,當可再見天日)。
  果真無書可讀,則不妨多讀「活書」。凡人皆活書,是天下「各書之源」也。聽言觀行,明察秋毫,能知其因果,識諸體用,可通天人矣!

  2,所謂「修練」者,未明所指。若為修「道、佛身」,道佛皆在身邊,不論「受想行識」,時刻可修。若妄求有一「仙山福地」,就已「走火入魔」!老朽年輕時,總以為需覓得一「道場」(或是明師),直到三十七歲,萬般無奈,始知「己身」即為道場也(見《智慧之旅》第十回「清明」)。
  事緣末法時代以前,世上尚有「自然農業」(自給自足之謂),人有土即能生存。而今農業已成工商行業之末,事事皆需互通有無,名山大川,都飽受「觀光客」之污染。「清土淨地」早成絕響,只要人跡能到之處,就有尋幽攬勝之俗士。至是,「道場非淨土,修為一念間」,閣下不宜再抱此奢想。
  「見人不是人」,正在幻境也,人本是人,人性皆同,只緣心存幻想,對人期望過高之故。老朽亦人也,若是天天見面,吃飯拉屎、七情六慾一如常人,保證大失所「望」。顧之我佛、老莊、孔孟又何獨不然﹖是以去聖日遠,景仰愈深,信念始能持久。實則人心皆佛,人行可聖,律己苛嚴,待人寬厚,斯為道場,離此無憑。
  既有家小,就有「傳承」之責,人不能「盡責」,何以言「道」﹖「人」非單一的「機體」,實乃「眾人」之一環,人生之意義,正涵於此。
  若問待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矣!

----------------------------------------------------------------------
告網友﹕
  此行一切順利,電書後續各事皆已交接妥當,計劃一一開展。
  有多家「協作廠商」建言,本網對各種技術過於「暴露」,有違「商業常規」。理想與現實原難兼顧,在國家民族之大利下,自我成敗本不足道介。但智者所為,絕非「暴虎馮河」,為免「親者痛、仇者快」,今後僅談理論,不涉細節可也。
  電書為一產品(電子課本亦然),中文CPU+顯示裝置+電源則為一「個人資訊環境(平台)」,此環境早已公開,歡迎各界自行開發各種產品。
  不幸,迄今各界「信心」不足,仍在觀望,特此著令文芯公司邀請若干廠商(本公司早已聲明,僅負責規格設計,以及基本組件供應,除「電子課本」外,不介入此一市場,絕不大小通吃),分別設計多種應用產品(可利用卡式嵌入),諸如PDA、手機、多媒體遊樂器、上網機、股票機、衛星導遊、筆記簿、專用情書、教學工具、家電管理、工廠物料管理、醫師看診記錄、公司會議記錄、餐館買單等等,以及各種攜帶型之通訊閱讀器等(有興趣者,請直接與文芯公司聯絡)。
  上述產品九月底將在台灣展覽,十月則移師大陸,若國人能共襄盛舉,眾志成城,此一系列產品,必能在五年內超越美日,獨佔鼇頭!
  自是,本平台進入商品生產階段,老朽可安心研發「人機界面」矣。
  「易芯」研習會,連月來僅一人報名,故而取消。本技術非常特別,既然有興趣者不多,老朽正好三緘己口,不再多談,敬請海涵。

      網主人白
2009年註:不知何故錯置本段,為存真故,不加更動。
652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8-16]
主題:
  請問先生﹕
  1、先生於647問答中言及與「大帝公」之關係,先生所答之「大帝公」應是「神」。但先生在自傳中,亦有   言﹕「大帝公就是張先生」,而張先生是一個有預測能力之「人」。那「大帝公」是「人」還是「神」﹖
  2、先生於自傳中言,張先生的神通是來自於「預測能力」。那為何張先生能「操控」先生您的「夢」(夢到兩個  洋娃娃)﹖
  3、先生於630問答言及「養小鬼」(蓄鬼為奴,與鬼為伍)。請問先生,何為鬼﹖鬼可「蓄」乎﹖「蓄」之何  用﹖鬼可為伍嗎﹖
回應﹕
  1,「大帝公」是五位神界結拜兄弟的代稱(文殊菩薩、白眉和尚、韋陀菩薩、右判官、華光菩薩),張先生只是乩童。作法時,不定是哪位神尊附體,平素以韋陀菩薩降臨較多。
  2,託夢是神意,與張先生無關。
  3,「鬼」為一種人尚未能測知的「能量」,既不知,當不可為伍。
66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8-27]
主題:
  請問老師﹕
  1、「智慧學」是否就是「新易」﹖
  2、學生看書後,對「大帝公」的認知是﹕「大帝公」透過「張先生」來引渡「老師」您。而「張先生」
    是人,而人有私心,故亦同世人一樣犯錯(如體罰信徒)。
  3、宇宙浪子中的人物「仇峰」,是否代表「知識份子的反思」。而「人類」的結局,是否同「仇峰」的
    結局一樣,需「自毀」以求解脫。
回應﹕
  1,是的。
  2,大帝公引渡之人甚多,非僅老朽一人也。
  3,本書從頭到尾都在反思,故最後一章「反思」到需要「自嘲」了!
719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9-17]
主題:明報之專欄
  先生若於「明報」開專欄,不知能否在網路上一同公開,因在台灣不易取得此報。
回應﹕
  有此計劃,正與明報商洽中。
917 留言者:陳文忠 [2001-12-25]
主題:
  請問先生﹕
  推背圖所言,是否包含「宇宙浪子」﹖而「浪子之遊」只有一千多人,此種族如何延續﹖若不能延續,如何
  令覓新機﹖
回應﹕
  《宇宙浪子》乃一「科幻、仙俠、寓言」小說,雖未必是假,又豈可當真﹖
1064 留言者:陳文忠 [2002-02-14]
主題:已婚有子女,想參加澳門學堂
  請問先生﹕
  「澳門學堂,已婚有子女可否參加﹖可以,但不能帶在身旁。 」,不知先生可否稍加說明﹖謝謝!
回應﹕
  意謂﹕沒有讀書求學的人能把子女帶在身旁的。
1087 留言者:陳文忠 [2002-02-20]
主題:
  請問先生﹕是否澳門學堂之學員只能單獨前去,不可攜妻兒同往﹖
回應﹕
  正是!
  何也,此學堂非學店,腰身硬朗,不為販賣「知識」,故入門要求嚴格,唯有願意為社會獻身、且文字語言能溝通無誤者、始有此「非常魔難」也!
  君既有家小,責無旁貸,儒家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可也!
  老朽已「絕子絕孫」!但知自我要求﹕「修身、去私、弘揚文化」!他人有私,齊家、治國,老朽不反對(平天下則不苟同),但攜家帶眷來此何為﹖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