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4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23]
主題:試答題十
  機緣成熟,並考察其心性。
回應﹕
  接近,正解請見244則。
256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24]
主題:試答題十一
  有知識無智慧,濫用所能。
  重肉慾輕靈性,誤人誤己。
回應﹕
  尚未涉及核心。
279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30]
主題:試答11題
  有知(知識)無智(智慧)者,濫用所能。遇困難,用心體驗,使能漸明(自知之明)。
回應﹕
  本文中有兩種題材交織,請見281則留言。
28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1]
主題:試答題十一
  只重自我認知之人,所為皆妄。客觀事實使人清醒。
回應﹕
  請見287則。
302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3]
主題:試答題十一
  母重主觀認知,種下惡因。
  女為環境所限,得到惡果。
回應﹕
  非常接近,請見303則答案。
308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4]
主題:試答題十二
  法﹕智慧成長的必經考驗。
  理﹕成長過程之災關。
  情﹕面對問題,無法處理。
回應﹕
  主題在於為何是「摩爾」其人。
320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7]
主題:試答題十二
  情﹕摩爾有強大的意志力。
  理﹕破解智慧電腦的密碼。
  法﹕錯而不覺,是為愚昧。
回應﹕
  1,意志力不屬於「情」的範圍。
  2,為何要用摩爾﹖
  3,此為何法﹖
330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8]
主題:試答題十二
  情﹕爭扎於生活中,起起伏伏。
  理﹕執迷破解,不知所知為何。
  法﹕將意志力,用於程式破解。
回應﹕
  情理法三者,為行事之竅門也。若事事合情、合理、合法,必立於不敗之地矣。
  本書中每一角色皆有其代表性、必要性(除非作者表達能力欠佳,果真如此,老朽在此現身說法是自曝己醜也),故宜練習設身處地,以瞭解何以該人竟是摩爾﹖
375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20]
主題:試答題十四
  其以出生為開始,至能自我認知即為覺。
回應﹕
  請見387則。
377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20]
主題:智慧與知識
  請問先生﹕
    何為智慧﹖何為知識﹖兩者關係為何﹖其差異為何﹖
回應﹕
  「智慧」者「體」,「知識」為「用」。以電腦為例,其知識之蘊量無限,但因缺乏智慧之體,端賴人為用。又若禪宗六祖惠能,智慧無礙,一通百通,其差異豈可相提並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