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212 留言者:阿維 [2005-01-18]
主題:如何修心
  老師在#5156則留言指出欲「無悔」必「求真」及迷與悟之間的差異,令學生獲益甚多。然學生愚鈍(自知當努力奮進,豐富自己的「常識」),未能參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培育精神生命。

  學生認為求道必不離利他,不管出世或入世都應從事利益眾生之事業。然基於品性愚鈍,無甚大才,而生為平凡人,不得不做平凡俗事,如:為滿足父母的期望,不得不賺錢、討老婆。若父母之意不能逆,求道仍有望嗎?若有,應抱怎樣的態度面對做兒子的「責任」?

  事實上,求道者或行道者皆需解決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他們又採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一點點「利己」的事呢?

  有意義的(不至導致後悔的結果)利他事業應是指那些有助他人脫貧、脫愚之事業。作為生在富裕社會(卻是物欲橫流的社會)的一份子,應先想到幫助第三世界的窮人,或是幫助自己所生之地的人們認識古人智慧,為濁世注一點清流?後者的做法有意義嗎(老師常歎今碳族無望)?抑或為免加重惡業,只安守本份,規規矩矩做人便好了?如果上述事情都可以做,只要隨緣而為,那麼個人能力和趣向也是緣嗎?

  無論是為了利己(生活)或利他,都甚是有為的。如何在從事這些煩擾的活動同時又能保持清淨心,培養精神生命?如何能真做到無為而為、無所住而生其心?謝謝!祝

  工作室工作順利、各人身體健康!
回應﹕
  有人把「人生」當作「一人之生」,因其「生死」尚未參透故也!實則人生乃一長河,人們生死其中,輪迴不止。唯有待人開始反思,始稱「覺者」,覺世事無常、覺人心難明、覺己身是苦。既覺,據以求悟;一悟,即見人生真相;見而行道,直至功德圓滿!
  再以「覺悟進度」而言,「人生長河」又似叢山峻嶺,初登小丘,臨峰高吭,好不快意?待見山後有山,更上層峰,披荊斬棘,另是一番境界也!待進入萬山群中,峰峰谷谷,滿目皆是,人無從分曉,此峰彼峰、何高何低!
  故當人「自以為是」之際,其引吭自鳴者,皆係小丘之遊客也!待見得群山,入得山裡,是覺;再待不知此峰彼峰,山山同立,是悟。覺悟後,始稱「求道修行」者。
  人日居斗室,唯見一己,以私為得,其目不過一里,足未及十方。能至「覺者」,人生已輪迴數代,遊遍標高數百公尺之小丘多多矣!既遊,當具「眼界」,知所三千一千世界無盡。然人若不能覺「得即是失」,必難悟及「人生一夢」,又入輪迴!
  以汝而論,人生初始也!「為滿足父母的期望,不得不賺錢、討老婆。」是也!登山需時,水難上流也!「若父母之意不能逆」,知恩圖報也,否則,心所求何道?「責任」者,道上之關隘也!關者考驗之檻,若人不能盡責,必將永留關內!
  人之私心,悉皆「關內諸相」!匪此,人不足以覺悟也。汝今有緣,且暫住心猿意馬,先修「第一關」:安心做人,勿結一惡,斯善矣!待得「今生之夢」覺,始見來世次關也!
5245 留言者:阿維 [2005-01-23]
主題:報名參加聚會
  雖然學生普通話聆聽不佳,但仍希望參加聚會,聽得多少得多少。謝!
回應﹕
  歡迎。
5510 留言者:阿維 [2005-04-24]
主題:在華人社區生活的美國人
  朱老師您好:

  今天(20005年4月23日)《南華早報》刊載了一編由美國人──Kent Ewing──撰寫的專欄文章,題為「Child's Play? - Saying on to the American dream」。文章表面並無強烈批判美國文化,但內容仍發人深省。茲把該文要點翻譯以供網友共參如下:

  「隨著我兩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孩子漸漸長大,我越寧願以儒家的管教方式來約束他們。

  孩子常嚷著美式快餐、繽紛娛樂、超級運動明星在美國比比皆是,而世界各地的文化生活潮流無不跟著美國走的,何不帶他們回美國生活?我只對他們說『不!』但求盡可能拖延舉家回國的可能。

  孩子與同儕的談話中,總無意間流露出對這個土生土長的城市的喜愛,但他們的『美國夢』仍縈繞於心。我看他們其實是在追求夢想多於想回老家,假使真回到美國,他們的『夢想』是不會停下來的。

  其實我也很想回到老家,但我沒有這樣做,也正因為想避開孩子所夢寐以求的事物。當你切身處地在美國這個地方──一個甚稱地大物博、多元文化之都──你眼中便只有美國,美國就是全世界。

  儘管香港地少人多,也有不少社會問題,但在這裏還是可以安心建立家庭的。

  我愛我的祖國,我欽佩祖國的成就和光輝,但這些美景在較遠處來欣賞不是顯得更美好嗎?孩子,你們明白嗎?」
回應﹕
  是的,寶寶要哭、狗狗要尿,這就叫做要生要養、無可奈何也!
  試觀宇宙規律,月盈必虧、水滿則溢,變化固不停止、延續亦有其因果。再觀人類進化史,自「去獸性化」開始,建立了「自律文明」。人類文明之由來已久矣,約三千年前精神文明達到巔峰,然後日久頑生,獸性又開始抬頭,理性逐漸冰消瓦解。尤其是在科學、民主、自由之口號下,道塞德喪,從而有了近世紀物質文明之衍生。
  當今,物質是進化之主流,人類早已受物質束縛,匪自昨日始也!二十世紀祇是物質文明之光明頂、分水嶺,如今「後世光景」一一展現。此文雖短,所道正是「前朝遺民」之心聲:「山上草青青,山下旱澇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所謂「人生重責」,是為:「瀝心有感,切膚知痛;推己及人,身受感同。」有人身受之餘 ,衍化為力量,遂成為進化之動力。若美國夢有助於宇宙之進化,美國行將成為「全宇宙」之代表。但若美國祇是年節之煙花,則除了製造一些幻覺外,剩下來的只是遍地垃圾!
  嘆息無益,努力奮起吧!新時代近在雲端,與其駐足旁觀曷不略盡綿力?
5860 留言者:阿維 [2005-12-01]
主題:給工作室打氣及關於「聚焦」一問
  朱老師:

  學生在老師#5854則留言中看到兩項主題:

  1,倫理、道德遠遠重於技術;
  2,老師早年發下地藏菩薩大願,從現實角度觀之,地獄難有空的一天,老師亦早已知此路非坦途,但仍以慈悲之心知其不可而為之,故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一切無住於心。

  然得知老師為愛徒而激動一事,此雖然非該留言之主旨,但學生仍感到難過,想著學生可以做些甚麼讓老師好過一點?結果是甚麼都想不出來。小子算是甚麼?竟有大能做超出自己能力之事?是了,又是那個惱人的「自以為是」的心理作祟。以往老師多番在回應學生的提問中,明示或暗示學生的問題所在是「自以為是」,故學生一直銘記在心,以之為戒。

  凡人與菩薩境界之差距不可以道理計,既如此怎能以凡人之心度菩薩之腹?不如快快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再說。於是靜坐以伏難過和零亂的心緒,良久終靜了下來。今後亦會時時儆醒,做人做事勿加己見。因有小悟,故以稟報。

  學生另有一問,關於人眼聚焦問題(希望此問不屬愚蠢得離譜的問題。)如下:

  眼睛看見東西是因光線射到物件上,然後反射進入眼球。聚焦是由眼球內的「動態」晶體根據射入眼球光線的角度調整其折射值,使聚焦點剛好落在視網瞙上。此眼睛接受視訊的過程好像是被動的。即有實物,「眼睛」追蹤之,聚焦之後「看見」,繼而有「距離感」、「質感」。然我們要在顯視屏上看出「立體感」,是根據「眼動值」計算出物件光線射入眼球的角度,從而得出物件的「距離」,凡合於此「距離」的物件,皆清晰地顯示,不合者則使之模糊。前者眼球內的晶體變化是被動的,感覺自然的;後者晶體的變化則必須經主動調控。

  學生嘗試主動控制晶體變化,即主動調節聚焦點,比如看著眼前顯視屏,但嘗試控制聚焦點落在視網瞙的前或後(實為看顯視屏前或後的「物件」)。如此,學生發覺控制晶體變化使其看見顯視屏後至無限遠的焦點很容易做到,但控制晶體變化使其看見顯視屏前的焦點則極困難。解決辦法是在眼前放一物件,如:手指。在眼前有手指之助,由顯視屏至手指之間的焦點控制才覺容易。當手指離開視線範圍,困難便又來了。

  老師提及此「立體感」的實驗結果對「智慧學」極為重要,可以之引證「主觀-客觀」的關係。那是怎麼樣的關係呢?以上述例子觀之,這是否因我們習慣被動的接受客觀訊息之固,所以才出現「主動聚焦困難」的問題?「主觀-客觀」的關係是否可以朝這個方向追索下去?

  以上胡言亂語,指點次要,身子為重。若所言對網友沒有參考價值,請老師不必為此勞神。謝謝!祝

工作室工作順利、各人身心安康!
回應﹕
  汝語文之應用無大長進,有關「立體感」之陳述,恕老朽不知所云(虛空無物,欲聚何焦)。尤其是結語:「以上胡言亂語,指點次要,身子為重。若所言對網友沒有參考價值,請老師不必為此勞神。」全句無主詞,雖可推測,但非為文之道。文章中,人、事、時、地、物,主體也,必須表達清楚,否則,所述為何?元宵燈謎乎?
  汝文中,「指點」一詞,係上對下、高對低、有知對無知所用者,汝不能「指點」老朽也!中華傳統禮教強調倫理,人人各有分際輕重,知禮守分,社會才不致亂成一團。此次小封所犯者,正因係不知輕重,未能察情審勢、妄以為是,便「擇善固執」焉。
  「過失」者,人成長必經之途也,知錯必改,善莫大焉(老朽曾言,未犯過失之人,不知體恤情勢,不堪重用)。人生如逆水行舟,船過無痕,所差只是有無「進境」而已。至於所言「對網友有無參考價值」,老朽既被尊稱「老師」,不論真假,為了閱讀此文,已經勞神多多矣!
  至於「主觀-客觀」,若不能先掌握「溝通」之訣要,必將變成「胡觀、亂觀」!慢慢學習吧,所問已超出了汝所能領略之範疇,此乃「智慧學」,唯居漢學金字塔尖,始得見萬丈峰巒也。
5862 留言者:阿維 [2005-12-02]
主題:感謝老師
  朱老師:

  謝謝老師給學生的指點。學生會努力從語文應用學起。
回應﹕
  未看出來耶?汝說之「指點」,主詞應為誰?老朽若「自命為帝」,此文立成「文字獄」!必也,「語文應用」千千萬萬不可將「人、事、時、地、物」混淆顛倒!文章寫完,先忘掉原意,再讀三遍,乃學習之捷徑也(連老朽為文都難免有錯,若不再讀一遍,丟人丟到網上矣)!
5863 留言者:阿維 [2005-12-02]
主題:語文應用
  朱老師:

  謝謝老師指點學生。學生今後會加倍努力學好語文應用(人-學生、事-學好語文應用、時-今後)。
回應﹕
  善莫大焉!
6651 留言者:阿維 [2006-08-30]
主題:試答何謂「存在於客觀宇宙與主觀認知中的人類」
  一種能運用概念,並以之產生認知之生命體;其生存係為滿足自身之感官需要,對其以外之客觀真實一無所知。
回應﹕
  離題,等於數學考試,斯屬杜撰第二章。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