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6 留言者:阿一 [2003-08-29] |
| 主題:弱者可救不可扶 朱老師您好,好久不見,記得老師您老也有提過弱者可救不可扶。強者之所以強,進取也.個人以為要成功推廣一項東西(物品或觀念),因為老師您的自身定位而無法做到由上而下的控管的話,各電書體系的廠商各自努力與否,真的應該是隨緣吧?弱者不願意變強,也非您所可以掌握的. 個人以為就算是敵人,敵人也有可貴供學習之處,微軟之所以強,蓋有能力促使使用外人力量以組織其完整加工體系之能,這不是以前單一企業關係公司自行上下垂直整合更非一盤散沙的個體戶集合所能敵(個人感覺目前倉頡電書有點像這樣).就算是linux/gnu,它可以在短短10年從無到有發展成熟,也是靠其社群自然且自發而生的組織能力. 個人以為拼氣魄是一時爽快,但能否提出一套配套的務實做法而能持久實行,個人以為這是更重要的,我想如果能請到一個夠好的管理人,會不會是比較好的,畢竟朱老師您是定位在純研發.雖然朱老師您一直研發出精良的新式武器,可是缺乏優秀的軍師運籌帷幄,前方將士畏戰,後方補給不行,也是枉然吧. 再次,有點冒昧地請教:不知老師您所謂的強者弱者是以何劃分?是以發豪語的能力分?還是總合能力分? 不知老師認為自己和自己所屬的公司是弱者還是強者?該如何努力?個人一生時間有限,如果鎖定在研發的巨人經營的侏儒,立場即定,協力公司的因緣遷化自會有出路也許有松下的加盟是正面的影響,在下以為為此傷感傷神,會誤了老師您的正事大志,還請老師繼續努力. |
| 回應﹕ 成敗得失莫非天意,一團體中,若強者僅係少數,弱者盈庭。強者初必有以助之,次必役之,終必殘之!故獨強眾弱,是禍非福,宜以無為而為。 強者若不能遂行天道,為所欲為,終至獨強眾弱,必將自敗,不可法也。 所謂時機也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羊年開泰,時不在遠矣! 強、弱係一程度對比詞,若未明確定義,則泛指世俗之成功者。 本企業集團係明日之強者,今日以「立德」為先,德施則眾附,眾聚始威立。人生而有限,慎選良枝,擇一而事,謀定後動,不驕不餒,是能成明日之大者。 老朽山野中人,今廁身煉獄,無非扶弱鋤強,略盡己力。松下加盟,小事一樁,弱者坐失良機,千古悉然。老朽不過一時感慨,事過已忘,多謝提醒。 |
| #3323 留言者:阿一 [2003-09-12] |
| 主題:關於私心 個人以為私心本來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朱老師您於電書的諸多決策上不也是有私心偏袒本國廠商否?己有私,哪能希求他人無私呢?弱者可救不可扶,也是您自己說的,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必有原因.我知朱老師您有好心腸,永遠一直救失敗者,但是如果失敗者自甘於失敗不想成長,這樣好嗎?最近跟朱老師結盟的日本松下企業,也是了不起的腳色,從戰前開始就不像一般的有著名望祖先僻蔭的大財閥有著政府的扶持跟官商利益輸送的勾結,自食其力,起於劣室私宅,逐漸茁壯,且從自己公司大幅改善日本當年惡劣的勞動環境(遂發展出後來的終身雇用制,當然現在似乎是較不合潮流),諸多年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松下企業.幾年前朱老師您不也是一己之私(意識形態)拒絕了跟松下這樣的公司的合作嗎?您都做這樣的示範:可以因為一己之私(意識形態),抹滅了對方的好處(對方努力的精神),電書市場上的競爭當然就沒有一個夠力的競爭者來當"老師",促使大家成長.當然現在朱老師您迫於時勢遷化,要跟松下合作,不過從這個角度來看,不也是好事嗎?抱歉我的思考邏輯可能跟朱老師您極度入世的儒家思想有諸多冒犯,還請見諒 |
| 回應﹕ 私心當然是人性的一部份,獸性亦然!然私有大小,人有高低。 閣下所言:「於電書的諸多決策上不也是有私心偏袒本國廠商」,不確!既曰「開放」,中外一視同仁(早期有多家外國廠商參加)。此外,以電書而言,老朽正是僅救而不扶,一切準備妥當,嫁出去就置身事外,不作任何干預。 老朽甘於失敗,但成果則獻給他人(以在文傳為例,老朽薪資所得不多,但全部精力技術都奉獻出來),就算老朽不要成功的果實,又推得掉嗎?此乃個人人生態度也。 松下事件,本網有載,閣下將「民族大義」與「個人之私」混淆,是不明「大私為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之訓也!以閣下立場,想係新時代之「中國公民」也。往已言及,任何人只要在中國土地上住足了期限,都是「公民」,但未必接受「中華文化」! 若謂「意識型態」,老朽是「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死忠派!寧死不屈! 本網之精神在此(闡揚中華傳統文化)!老朽願意犧牲一己的時間、精神,詳為網友說,其原因也在此!任何「公民」不同意,陽關大道請自走!道不同不相為謀!老朽甘居「陋室」,「煮鶴焚琴」,但與同好聚,拒與外人言! |
| #3330 留言者:阿一 [2003-09-14] |
| 主題:中華文化 竊自覺私有大小,人未必分高低.大私小私人高人低莫不出我執. 朱老師甘於失敗,但成果則利益他人,竊感佩也,然竊自雞婆不樂見利益到我執深重又汲汲於分大私小私人高人低的人,故有之前數帖.若朱老師確不計較俗世利益,那竊真是自找煩惱了. 至於民族大義跟個人之私,個人以為犧牲個人情感上的民族大義,完成大民族大義,也是可行,更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上古李斯諫逐客書也有此言.當然個人有個人的意識形態,對所謂的中華文化也有不同選用解讀,我個人只是同此思維,如同贏政重用敵國之能人鄭國治渠,固有前面松下之言,朱老師認為有不共載天之仇之國的人再好也不可用,個人當然沒資格再論囉 後進沒什麼意識形態,不太能理解朱老師的中華傳統倫理道德。不過後進仍知所謂的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有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女子要服三從四德,三從:父在從父,嫁夫從夫,夫歿從子,乃至不孝者無後為大,以至帝崩,嬪妃宮女得一起殉葬(至少到明朝都有)抱歉雖然我不是共產黨人,不言破四舊,但很好奇朱老師的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是否含有這些內容?是否努力推行推己及人?若沒有的話,那就是有選擇性的,那是否朱老師想闡揚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是有選擇性自成一黨不容其他的中華傳統文化?若是如此,道真不同真不能相謀,那後進就不好意思再跟朱老師一起焚琴煮鶴了,更不該犧牲一己的時間、精神提供不同角度的思維來煩惱朱老師跟諸網友.言盡於此,不再煩惱大家. |
| 回應﹕ 此標準之「中文西思」也,人人生而平等、無高無下?只是有人一日所得,為舉世六億人口所不及!我執你執,自以為「超脫」,不看世間疾苦,豈非舍利弗之空執哉? 一人之私為己,數人之私為家,數百人之私為街坊,數萬人之私為社會,數百萬人之私為國,數十億人之私為人類!其大小尚無分別乎? 任憑弱水三千,老朽僅取一滴之微,是不願「數典忘祖、飲水思源」也。老朽自說自話,公之於世,但從不「強求他人苟同己見」。如今舉世講究「民主自由、人權平等」,老朽不願自欺欺人,躲到僅容數百人之小網中。天下至大,眾生繁多,閣下學究中外,涉獵廣袤,何苦來此饒舌?古人尚有桃花源,今何獨不容老朽自行選擇? 雞同鴨講,原本如此。一謝體諒,二謝再見! 有某博士名「凡同」,赴戶政所申請「更名」。 人問:「此名有所不妥,緣何更換?」 某曰:「我今已獲得哲學博士,人但戲稱為’飯桶’博士。」 「既得博士,即非飯桶,何必介意?」 「所介意者,父母貧苦,固無學問,取名不慎也。」 夫無「我執」者,若有「裹小腳」之恥,何無「開襠褲」之羞焉?更何況人獸同源,曾為恐龍之趾間物,今自誇「文明」,孰為敷金之擇哉? (沈補)「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朱先生回答留言也不在少了,至少要想個對頭的問題。閣下的說詞,若換個問法,可以改成「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吸收了是營養,廢物即排洩出去,到底排洩物算不算食物的一部分呢?請問朱先生你吃的食物中,包不包括我認定的排洩物呢?」這教朱先生如何回答? 至於閣下的排洩物––三從,我看不出有哪點不好?說穿了是給女人找棵大樹靠,世上能有幾個男女,本領高到無需奉行的呢?我自小喪父,在家欲從父而不得;成人後嫁不出去,無夫可從,更不用妄想將來可以從嘟嘟了。想到這裡,不由得人不像郝思嘉的妹妹那樣欷歔一番了。 蘇軾的「洗兒詩」云: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中華文化便是這樣深痛洗煉後的反思,裹小腳並不只是裹小腳,知者自知,無暇繁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