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240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05]
主題:#9233作業修改
  請老師指正:
  一,定義「自由」:
    1,萃取主題:
      自: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由:象一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與「象一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淘汰無交集者:象鼻之形、介詞、主觀立場;象一容器、系統之初態。
      所餘者:本人、變化始於;物有根據。
    3,調整:
      「本人」即自己。
      「變化始於」限於始態,取變化。人的變化是行為,改之。
      「物有根據」止於物,取根據。
      「自由」=行為以自己的意向為根據。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由是依己意決定行為,自然則合於本然。任意而行壓力消弭,合於本然始得長存。故兩者皆為人生活之目標。
回應﹕
  一、正確。
  二、不確。
9258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06]
主題:#9233作業重做
  請老師指正:
  一,定義「自由」:
    1,萃取主題:
      自: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由:象一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與「象一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淘汰無交集者:象鼻之形、介詞、主觀立場;象一容器、系統之初態。
      所餘者:本人、變化始於;物有根據。
    3,調整:
      「本人」即自己。
      「變化始於」限於始態,取變化。人的變化是行為、思考,改之。
      「物有根據」止於物,取根據。
      「自由」=隨意行為、思考。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然本存,人於其中求自由,卻不知一己所求皆局限於主觀立場。故若跳出我之局限,即能合於自然,得真自由。
回應﹕
  一、錯!為何不參考正確答案?汝能答得比「正確」更好乎?小心,警告一次!
  二、不確!
9321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09]
主題:#9318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定義「現實」:
    「現實」=眼前可見的確實情況。
  2,試論立法之「現實」情況。
    議會乃各利益團體衝折之處,法條乃利益妥協之產物。幸修訂法律需經數年,雖不敷社會需求,然卻保法制穩定。
回應﹕
  1,正確。
  2,此乃「報導立法院之現實情況」。
9329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10]
主題:#9318作業修改
  請老師指正:
  1,定義「現實」:
    「現實」=眼前可見的確實情況。
  2,試論立法之「現實」情況。
    我國立法主採歐陸法系,旁參英美日。故法律思維西化,傳統價值惘然。致立法操縱於利益團體、是非眾人難明。
  3,註:
    上述為台灣地區之立法情況。
回應﹕
  1,正確。但無須「眼前」。
  2,部份正確。
  3,可。
9340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11]
主題:#9337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定義「性感」:
    「性感」=有利於生殖之感受。
  2,試論「性感」。
    食色性也,生物以生存繁衍為先。故眾感之中,「性」為最強。性感者,個體予人有利生殖之感受,止之成種也。
回應﹕
  1,是嗎?如何感?如何受?
  2,1/2!
9351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12]
主題:#9350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定義「啟示」:
    「啟示」=告知內容,使之領悟;可使人領悟的內容。
  2,試論性感之「啟示」。
    肉慾強大善止之,否則靈性難存;時代風息善辨之,否則自易為奴;內外環境善處之,否則靈智將昧,永固地球。
回應﹕
  1,正確。
  2,正確。
9362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13]
主題:#9359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定義「猥褻」:
    「猥褻」=出於鄙賤,使人感到不潔、侮蔑。
  2,試論「猥褻」。
    猥褻者,不潔、侮蔑之言行。若人不知公私之別,羞恥闕如,以自暴隱私為樂,是鄙且賤,貽笑大方!
回應﹕
  一、不確,不雅之言行舉止而已。
  二、正確。
9387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3-06]
主題:論文提交:「自立之道」
  自立之道
  自立者,能憑藉一己之力,立於天地間也!蓋人處於世,時有風浪捲來,苟無能自立,必將隨波逐流而不能自己。故為人者,首重自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是知,自立之基,在於培養一己之學識、能力。有充足之學識、能力,才能生存於人群社會之中。雖時代有異,然其理如一,學為因,立為果,明白昭然。
  而自立首需者,乃做人處世之道。此中國古聖之所重,亦生存於人世必備之常識。明乎此,言有禮,行有序,可無大過。
  次者,維持生存之技術。需知財者為養命之源;技術則是謀生之道。苟生存無著,惶論其他?
  此外,更需有自強自立之精神。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外在之環境變動不已,昨日之是,轉眼成今日之非。是人生惟一可憑恃者,自強不息之精神也。
  然觀今世,能自立者寥寥無幾。蓋西式學堂林立,填鴨知識成習,使學子常識低落,獨立思考能力闕如,此可謂時代之大病。及此病之害,在於跟風。
  跟風者,跟隨流行,即從眾之行也。然眾人之行,必短視而難及遠。倘世有異變,跟風成習之眾無能應對,則成災矣。
  故似此依賴於自己不瞭解,且不可控制之事物,距自立已相去天壤。
  是知自立之道無他,靜心學習工作,不隨眾同狂,鍛鍊一己獨立之精神,可矣。
回應﹕
  「自立者,能憑藉一己之力,立於天地間也!」為何用驚嘆號?在此乃「理性破題」,不可「感性表達情緒」。因讀者見到「主觀情緒」,會被捲入同意與否之判斷,進而失焦也!標點用錯,扣1分。
  「而自立首需者,乃做人處世之道。」在此,「而」字不佳,但不損文意,屬認知不當,扣1分。
  「明乎此,言有禮,行有序,可無大過。」不通!論理者,唯理是論,無理不堪入大雅之堂也!「言有禮,行有序」非明即有,而係勤學、慎思、知理、篤行所得者.屬觀點錯誤,扣4分。
  「此外,更需有自強自立之精神。」立論有誤,苟無此精神,何來「子曰」?無此段,蛇象已成;多此一段,是謂「畫蛇添足」!蓋本末不可倒置句,是屬「觀點錯誤」,扣4分。
  「惶(=形容人心不安狀)論」,係「遑(=忽忙狀)論」之誤,扣1分。
  「及此病之害,在於跟風。」「及」字多餘,扣1分。
  「故似此依賴於自己不瞭解,且不可控制之事物」,其間應用「、」號,扣1分。

  總計扣分:1+1+4+4+1+1+1=13(分)

  主題掌握順暢,加8分。
  論理發揮尚可,加5分。
  轉折稍弱,加4分。
  結論果斷度佳,加8分。

  總計:30+(30–13)+8+5+4+8=72(分)

  「論理」需多作練習,始能逐步掌握分寸;「轉折」則要求思路寬廣,「跟風」雖然可用,但未能陳述理由,淺淺帶過,顯得「文氣」不足。
  可再輪班練習,望能更上層樓!
9410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3-30]
主題:論文提交
  論迷惑
  迷惑者,心疑而難明也。人生而無知,迷惑本為人生必經的過程。然而人生關卡重重,一關未過,即執愚成昧。是故人生迷關重重,不可不慎。
  人受命於自然,自然為使人甘心的生存、繁衍,必設局以欺之,讓人樂在其中、留連忘返。如青春期情慾的狂濤、成年後對財色名利之追求、老年時之貪著無厭,人皆需身陷於其中,方能忠實執行大自然交付之任務,無怨無悔。
  迷惑亦有人為所造。蓋社會之結合,因互利以共生。然得者懼失、智者欲得,故以媒體、政治、宗教、商業等手段,設一鋪天蓋地之網,使社會大眾受欺而不自覺。眾人雖得之微屑,尤沾沾自喜,身在迷中也。
  迷惑如劫,倘身陷其中,輕者損失寶貴之時間心力,重者一生空過仍不自知。
  但人是經驗動物,人生世事若不親身體驗,雖然沒有失足的可能,亦不會有因經歷而得之瞭解、因契機而生之覺悟。這正是人生弔詭之處。
  故親身步入人生迷局,在或迷、或執、或明、或悟等諸般心境中,得到屬於一己的體悟,乃人生逆旅中,不可由他人替代之重要功課!
  是知,迷惑於人生,斯乃必然。惟迷途險峻,如履薄冰,慎行可也。
回應﹕
  「迷惑者,心疑而難明也。」難解,「心疑」什麼?「難明」者何?是家中小狗還是碗中白飯?主詞缺、受詞無,對誰講、給誰聽?本文實宇宙眾生有效,非人類溝通之道!扣4分。
  「人生而無知,迷惑本為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通!「迷惑=過程」?是「雪山隧道」?扣2分。
  「然而人生關卡重重,一關未過,即執愚成昧。」原來「人生」是主詞!但未悉「人生」如何「執愚成昧」,是擬人態乎?扣4分!
  「是故人生迷關重重,不可不慎。」誰不可不慎?扣2分!
  「人皆需身陷於其中」「身陷迷惑」乎?「心」呢?觀念不清!扣4分!
  「迷惑亦有人為所造」不通!用什麼設備?造什麼產品?扣2分!
  「蓋社會之結合,因互利以共生。」「因互利以共生」為因,尚未解釋社會、一句未終,扣2分。
  「然得者懼失、智者欲得,故以媒體、政治、宗教、商業等手段,設一鋪天蓋地之網,使社會大眾受欺而不自覺。」又缺「主詞」!是誰「以…等手段…」?陳水扁、馬英九乎?扣4分!
  「眾人雖得之微屑,尤沾沾自喜,身在迷中也。」難懂!扣4分!
  「迷惑如劫,倘身陷其中,」何「劫」?身陷、心茫?不清不楚!扣2分!
  「這正是人生弔詭之處。」顯然是指前句,「這」字不實!分句不當!扣2分!

  大題目,內容夾雜不清,有幸成為玄學,可與嵇康清談去矣!
9422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4-08]
主題:記事文提交
  心靈詐騙日益多 檢方破獲又一起
  (記者XX台北訊)今晨檢方率警搜索於YY路上之Z心靈成長中心,並約談相關人士。檢察官甲表示,日前得民眾檢舉,該中心無催眠執照且未告知消費者便在課程中進行集團體催眠;並以洗腦方式命消費者為其推銷課程,已觸犯相關法規。
  報案消費者乙認為,該中心以催眠、洗腦來操縱人心、謀求私利,惡劣至極;但亦有消費者認為成長本應付出代價,反應相當兩極。
  檢察官甲表示,心靈詐騙日益增多,民眾應注意執照及課程合理性,以免上當。
回應﹕
  「該中心無催眠執照且未告知消費者便在課程中進行集團體催眠;並以洗腦方式命消費者為其推銷課程,已觸犯相關法規。」分句不當,「無催眠報執照而執業」屬一事,其餘「且未…」及「並以」應另成一句。扣2分。
  「報案消費者乙認為」,「檢查官甲與消費者乙」用字錯誤,蓋若同類角色過多,不得不用甲、乙辨明。今官民各一人,何必多此一舉?共扣2分。
  「該中心以催眠、洗腦來操縱人心、謀求私利,惡劣至極;但亦有消費者認為成長本應付出代價,反應相當兩極。」非「等價」,不可用「;」,扣2分。
  「成長本應付出代價」此語難解,扣4分。

  共扣10分。

  內容陳述平實,加25分。

  共得75分。

  此類文章必須將八大概念交代清楚,本文所缺者,為「人、事」之明確及「情理法」不足。為文之初,應考慮清楚,本文之「目的」何在?將人事交待明白後,即應闡述之。本文最後一段太薄弱,可能係前文太長,篇幅不夠之故,今後宜多多注意。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