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68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17]
主題:#8680作業提交:以晏殊之詞《浣溪沙》
  請老師指正:
  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酒一杯」:唱一首新的詞,喝一杯酒;和新詞,以酒佐之。
  去年天色舊池台:「去年天色」「舊池台」:此時此景,如同去年那時的天色,映照在這池台上。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後,故人何時能再重逢?此情此景何時再重現?
  無可奈何花落去:「無可奈何」「花落去」:無可奈何,看著花落下;花落,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似曾相識燕歸來:「似曾相識」「燕歸來」:彷彿曾經見過的舊燕,歸來還巢;燕來還巢之景,似曾相識。
  小園香徑獨徘徊:「小園香徑」「獨徘徊」:讓我獨自徘徊在花園中飄散花香的小徑上。
回應﹕
  很好。
8707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18]
主題:#8699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時間:晚上 地點:蘇軾舍
  旁 白:(旁白者)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東坡屋舍,遠景。屋外一小畝菜田,屋外小徑外樹木稀散,天上更有碎星點點。)
  
  2**時間:接上 地點:蘇軾舍
      (東坡坐在書桌前看書,一會,他揉揉眼睛,置書本於桌上,起身。)
      (東坡邊寬解衣帶邊將油燈吹熄,室中一暗,接著他轉頭望著窗外。)
  旁 白:(旁白者)解衣欲睡。
      (窗框之中,窗外月圓。)
  旁 白:(旁白者)月色入戶。
      (從窗外取鏡;東坡走至窗前,手掌抵窗櫺,望窗外。)
      (籬笆內空曠無物,籬笆外樹木稀散。)
      (東坡戴上帽子。)
  旁 白:(旁白者)欣然起行。
      (東坡走到牆邊拿起衣鉤上的外衣。)
  
  3**時間:接上 地點: 蘇軾舍
      (鏡頭從星空至屋脊屋沿下移到東坡。)
      (東坡向前走幾步,負手停立顧盼左右。)
  旁 白:(旁白者)念無與樂者。
      (東坡走出鏡外。)
  
  4**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寺門
      (承天寺寺門門額。)
      (東坡負手從右入鏡,向承天寺寺門走去。)
  旁 白:(旁白者)遂至承天寺。
      (東坡步上承天寺寺門前台階,穿進寺門。)
  
  5**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
      (東坡從寺門走進,步下台階。)
  旁 白:(旁白者)尋張懷民。
      (東坡走向廂門,紙窗內有人影移動。)
  
  5**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廂房
      (東坡走向廂門前。)
  旁 白:(旁白者)懷民亦未寢,
      (東坡敲敲門,紙窗內之人影由坐而起,由大而小,示人走近。)
      (懷民開門,與東坡兩人相對。)
      (東坡手指指中庭,懷民跨步而出,帶上房門。 )
      (兩人步於走廊。)
  旁 白:(旁白者)相與步于中庭。
      (兩人身影漸遠。)
  
  6**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中庭
      (月光映在石階及中庭上,樹影搖動,如水中之藻荇搖曳。)
  旁 白:(旁白者)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鏡頭由竹柏影搖上到竹柏。)
  旁 白:(旁白者)蓋竹柏影也。
      (月亮近景,月前幾枝樹枝搖晃。)
  旁 白:(旁白者)何夜無月?
      (承天寺內松柏。)
  旁 白:(旁白者)何處無竹柏?
  
  7**時間:接上 地點:承天寺中庭
      (東坡和懷民在中庭散步,地上樹影輕顫,鏡頭慢慢拉遠到俯角遠景。)
  旁 白:(旁白者)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回應﹕
  既然僅「旁白者」一人開口,起頭註明即可。因「節省」是好習慣,字少始能「一目瞭然」!
872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19]
主題:#8714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作者值古稀於新屋屋頂務農,與沈子爭論,幾思,遂將責任交付之。
  2,理解界:因為人老體衰乃自然現象,勞力工作便難以負荷,於面子卻有不甘。
  3,剖析界:反之,放下面子讓工作責任能傳承,便能成全工作之果與休養之福。
回應﹕
  1,對。2,對。3,對。
873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0]
主題:#8730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唉!是知:能者多勞,勞者多憂矣!人既老,以退為進,撒手莫非亦一福也!
回應﹕
  可。
8755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1]
主題:#8741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某登山至頂見人下棋偶觀山下瘋人院,問之不得解,答瘋無可奈也。
  2,理解界:因為世間有瘋人瘋事,世人尚見瘋不知瘋也,謂之不可解也。
  3,剖析界:反之,明智之人於凌峰絕頂處下棋,俯觀世事,一笑置之。
回應﹕
  1,對。2,錯。3,對。
8768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2]
主題:#8762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何謂「可知、可感」?
    答:可知指認知對象可用概念理解,可感則僅只於其內外感刺激之辨識。
  2,本源、物源有何異同?
    答:本源是宇宙、能量的根源,物源是物質、用物的根源。
  3,形、象有何異同?
    答:皆為視覺可見,然「象」另有象徵、代表之意。
回應﹕
  1,錯(什麼不能用概念理解?)2,對。3,對。
8783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3]
主題:#8777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答:西方行個人主義,首重自我,群體其次。不重人倫故無需分名定序。
回應﹕
  不全無序。
8796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4]
主題:#8794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答:中華文化以易理為根源;卜筮、命運觀影響民間;人民聽天由命,故將命運等生活事件用字相容並列於於抽象應用。
回應﹕
  此乃海風。
8805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5]
主題:#8800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地理環境資源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生態學、演化生物學、昆蟲學、高分子科學、心理學。
回應﹕
  正確。
8811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26]
主題:#8808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漢字基因分類:源於易經分類法,依常識以得;得二四八分及諸層次,各有意義,互為關聯;歸納得全。
  當今主流分類:源於亞裡士多德主觀,後隨新發現增分類,據知識以分;分人文科學等,其下無機劃分至無窮;分析求用。
回應﹕
  大致正確。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