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148 留言者:超文 [2009-01-28]
主題:再練9142
  道德乃方法和態度,為人所應遵循的準則。
  習有分辨是非之心,和善修睦之道;倘失去裁明圭臬,人無異於禽獸。
回應﹕
  為什麼?
9158 留言者:超文 [2009-01-29]
主題:練習9152
  道德乃天道人德,天人合一謂為仁。
  蓋於普天之下,萬用歸於一體。人皆順天而行,大同於心,為之所慾而不逾矩。
回應﹕
  是什麼太牽強;為什麼空洞。
9191 留言者:超文 [2009-02-01]
主題:練習9174
  「社」示有土,土地神主也,古時二十五家為社,引申為人民團體。
  「會」象氣之集也,系統交集,聚也,合也;組織也。
  「社會」人民的集合。
  社會乃人民聚合構成。人非獨生,由母育哺,父外獵食,分工合家。
  家聚成族,延伸為社會,群居本性以互謀其利。
回應﹕
  見答案。所言乃「家庭」,家聚成國!
9212 留言者:超文 [2009-02-03]
主題:練習9211
  一、定義「條件」。  
    1、萃取主題:
      條:自樹木長出之枝,長也;脈理也;可羅列者。
        =可羅列者。
      件:古人以牛為重要財產,故代表事物的數量。
        =事物的數量。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可羅列者」與「事物的數量」。
      淘汰無交集者:者。
      所餘者:可羅列,事物的數量。
    3、調整:
      事物可羅列的數量。
  二、試論平安幸福之社會「條件」。
    人生於世,所睡不過一床,所食不過三餐。一曰尚儉,二曰戒奢。
    老少所需皆有,家戶差距些微。注以正確的人生觀,足矣。
回應﹕
  一、3,「事物可羅列的數量」必然是「數+量」,「十件」有數有量、算何「條件」?
  二、非條件。
9231 留言者:超文 [2009-02-04]
主題:練習9222
  一、定義「自然」。  
    1、萃取主題:
      自: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然:燒火就肉,必定之結果;如是,承上接下詞。
        =燒火就肉,必定之結果。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主觀立場,變化始於」與「燒火就肉,必定之結果」
      淘汰無交集者:主觀立場,燒火就肉。
      所餘者:變化始於。必定之結果。
    3、調整:
      「變化始於」始改為因。
      「必定之結果」。取果。
      因果。
  二,試論道法「自然」。
    人生不變的法則,即為自然法則;因果法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回應﹕
  一、正確。
  二、大雜燴,無系統。
9244 留言者:超文 [2009-02-05]
主題:練習9233
  一、定義「自由」。  
    1、萃取主題:
      自: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主觀立場,變化始於。
      由: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主觀立場,變化始於」與「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淘汰無交集者:
      所餘者:主觀立場,變化始於。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
    3、調整:
      主觀立場,變化始於。取始為因。
      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取初為因。
      因。
      於人。始於主觀立場變化,進而做出利己的選擇。
      於物。為系統之初態。
      皆稱為因。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由始於主觀變化,自然基於因果規律。蓋人之自由必順應自然運行;若逆天而為,將自食惡果。
回應﹕
  一、不確。3則太複雜。
  二、接近,但未掌握重點。
9261 留言者:超文 [2009-02-06]
主題:再練9233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由始於因緣造化,自然基於因果規律。人之命運流程依順自然運行;
  人似一葉扁舟,宿居汪洋大海,皆任自然。
回應﹕
  二、半調子!
9271 留言者:超文 [2009-02-06]
主題:三練9233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由為個體因因,自然為本體因果。人之自由依附自然運行。
  一體通用,福禍相依,循環不已。
回應﹕
  不通。
9332 留言者:超文 [2009-02-10]
主題:練習9315
  一,定義「現實」:
   「現實」=眼前可見之確實狀況。
  二,試論立法之「現實」情況:
    立法單位淪為利益團體間之角力。其病在民主制度,其因在人人皆以為自可立之;
    故立法易、遵法難、執法難。
  三,老師對春秋戰國之「法家」有何看法?
回應﹕
  一,眼前二字多餘.
  二,論述缺乏系統.
  三,聊備一格.
9338 留言者:超文 [2009-02-11]
主題:練習9337
  一、定義「性感」=人類原始的慾望受到剌激而喚醒。
  二、試論「性感」
    人為感官動物,接受外界刺激;體內荷爾蒙運作,在腦內形成愉悅幻覺;隨著經驗累積,感受力逐年下滑。
回應﹕
  一、不確。人類原始慾望從未睡著!
  二、不確。性感有何愉悅之覺?老朽感受力何以日見清明?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