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810 留言者:超文 [2008-07-26]
主題:續7809
  抱歉老師,後學更改一字。
  原:「枝開富貴芳滿天,用盡一生鶴歸根,道法自然。」
  改:「枝開富貴芳滿天,用盡一生鶴歸仙,道法自然。」
  根改仙。
回應﹕
  即將致達。
8092 留言者:超文 [2008-11-13]
主題:練習
  1,認知界:兩大漢自以為聽命行事,實是有聽沒有懂。
  2,理解界:體:任務、問題;用:處理、解決。
        聽不懂問題,就不能解決事情。
  3,剖析界:因:老板無視人之明;果:兩大漢任災禍擴大。
        災禍初不大,不能立即處理,將失去控制。
回應﹕
  1,正確。
  2,不確。
  3,不確。
8110 留言者:超文 [2008-11-14]
主題:練習8093
  1,認知界:黑老大扛著道德大旗,欺矇傻蛋。
  2,理解界:體:道德;用:欺矇。
        道德落實於行為上,非止於口舌。
  3,剖析界:因:傻蛋低嚐物質的美好;果:自欺亦被欺。
        囿於物質的控制,無法體悟真理。
回應﹕
  1,正確。
  2,不確。
  3,不確。
8150 留言者:超文 [2008-11-16]
主題:練習8128
  1,認知界:濟公濟世。善人初疑之、後信之,妄想成為之。
  2,理解界:體:濟公的神力;用:善人的認知變化。
        人的認知隨著主觀環境時空的變化。
  3,剖析界:因:懷疑與相信的成分不同;果:產生不同的認知與行為。
        人要建立正確的信念,才會做出正確的行為。
        濟公也會騙人,不然太監都已成佛。
回應﹕
  1,正確。妄想成為之。不通!〔之=濟公的行為〕,非濟公也。
  2,不確。
  3,不確。太監為何不能成佛?又與濟公騙人何干?
8242 留言者:超文 [2008-11-24]
主題:練習8225
  1,認知界:小和尚認錯告解,師父加以點化。
  2,理解界:體:知錯認錯;用:解脫。
        小和尚知錯認錯,尋求從痛苦中解脫。
  3,剖析界:因:做了壞事;果:內心痛苦。
        小和尚做了壞事,內心感到痛苦。
        因:苦果自受;果:師父何需罰?天譴足矣。
        小和尚的苦果自受,師父何需罰?加以點化曰:天譴足矣。
        因:小和尚不識天譴;果:實已受罰,而不自知。
        小和尚不識因果關係,實已受罰,而不自知。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太超過)。
8262 留言者:超文 [2008-11-25]
主題:練習8243
  1,認知界:某人質疑瞽者何以教字?瞽者釋疑。
  2,理解界:體:文字;用:載義。
        文字是一種符號,用來承載文字背後的意義。
  3,剖解界:因:常識;果:誤解。
        某人受限於常識上的判斷,產生認知上的誤解。
        文字的意義;非辨字,在識義。
回應﹕
  1,不確(質疑何來?)。2,不確(本文無)。3,不確。
8430 留言者:超文 [2008-12-05]
主題:練習8410
  1,線亦由二點互連構成。 2,體為眾人所視。      3,用法因人而異。
  4,靜,無爭,故為客觀。 5,體,本質,不變呈靜。   6,用,變化,需力而動。
  7,動,改變,隨主而變。 8,人與自然之別,同客異主。 9,利於分辨,亦可一分再分。
回應﹕
  同8432則。
8467 留言者:超文 [2008-12-06]
主題:練習8438
  (一元-點)                命
                ┌───────┴───────┐
  一維(兩儀-線):     生               死
             ┌───┴───┐      ┌───┴───┐
  二維(四象-面): 出生      成長     疾病      意外
           ┌─┴─┐   ┌─┴─┐  ┌─┴─┐   ┌─┴─┐
  三維(八卦-體)交配  分娩  發育  老化 慢性  急性  人禍  天災
回應﹕
  「命=人叩服於天地間,奉令治事也;又人所稟受的生存規律。」
  所釋老朽無法認同。
8553 留言者:超文 [2008-12-10]
主題:練習8536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漢字源於先民,分陰陽而起;故需先學分類。
  2,分一為二,二列成四,四立象限,依此下分。數遂成理,理即方法。
  3,黑白分割,清楚易辨。利於對照,相互呼應,速於聯想,便於記憶。
回應﹕
  1,錯。2,錯。3,不全。
8631 留言者:超文 [2008-12-14]
主題:練習8616
  1,認知界:某單位慰勞與會學者,安排了「名」為「接近自然」之旅。
  2,理解界:學者們處於自然之境,卻未能充分體驗生命之美。
  3,剖析界:學者們囿於專業技能,所見所言,猶未接近自然。
回應﹕
  1,對。2,對。3,對。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