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 留言者:薇龍 [2001-11-24] |
主題:我 到底這個「我」是什麼呢? 感謝您的回答。 |
回應﹕ 這個問題,以往討論甚多,且老朽所著各書皆有詳盡說明,請自行參考。只因難得有閑,多說幾句不妨,但必須知道,人各有機緣,這種千秋大謎,絕非片言可解。 首先,人用概念溝通,如不知「概念」為何,或所知太少,等於是「以謎猜謎」,說得越多,謎團成霧,越是無從瞭解。 其次,問者宜先釐定「立場、目標」,否則難以「判斷」,致陷於虛無。 簡而言之,「我=感覺(肉體)+記憶(精神)」,兩者缺一,「我」即不存。 證明:1,肉體「死亡」,感覺無存,「我」無從運作。 2,精神「散失」,記憶無存,「我」不知是誰(如失憶症)。 由於肉體有一定之生命週期,遲早必亡;但精神繼承源遠流長,可以永留「人間」。前人見此,力求「忽視」「肉體之我」,而不斷推己及人,化「小我為大我」,令「精神凌越肉體」。當「量變晉至質變」後,果真有了「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感,「我」就成為「眾生之我」,是稱「聖賢仙佛」,人已脫胎換骨矣! 因此「這個我」是什麼?要看各人「境界」而定。有人只是「生老病死」的過程;有人是「吃喝玩樂」的工具;有人則是「功名利祿」的奴隸;也有人「故作清高(精神)」,說穿了,不過「困居斗室(肉體)」,自以為是罷了。 若問「老朽我」是什麼?是「自甘泥塗」,切望人人「蛻變大我」的「愚公」也! |
#876 留言者:薇龍 [2001-11-24] |
主題:我 到底這個「我」是什麼呢? 感謝您的回答。 |
回應﹕ 這個問題,以往討論甚多,且老朽所著各書皆有詳盡說明,請自行參考。只因難得有閑,多說幾句不妨,但必須知道,人各有機緣,這種千秋大謎,絕非片言可解。 首先,人用概念溝通,如不知「概念」為何,或所知太少,等於是「以謎猜謎」,說得越多,謎團成霧,越是無從瞭解。 其次,問者宜先釐定「立場、目標」,否則難以「判斷」,致陷於虛無。 簡而言之,「我=感覺(肉體)+記憶(精神)」,兩者缺一,「我」即不存。 證明:1,肉體「死亡」,感覺無存,「我」無從運作。 2,精神「散失」,記憶無存,「我」不知是誰(如失憶症)。 由於肉體有一定之生命週期,遲早必亡;但精神繼承源遠流長,可以永留「人間」。前人見此,力求「忽視」「肉體之我」,而不斷推己及人,化「小我為大我」,令「精神凌越肉體」。當「量變晉至質變」後,果真有了「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感,「我」就成為「眾生之我」,是稱「聖賢仙佛」,人已脫胎換骨矣! 因此「這個我」是什麼?要看各人「境界」而定。有人只是「生老病死」的過程;有人是「吃喝玩樂」的工具;有人則是「功名利祿」的奴隸;也有人「故作清高(精神)」,說穿了,不過「困居斗室(肉體)」,自以為是罷了。 若問「老朽我」是什麼?是「自甘泥塗」,切望人人「蛻變大我」的「愚公」也! |
#908 留言者:薇龍 [2001-12-21] |
主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請問先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生活中,是否類似一種腦中無任何預設念頭,純然而行的 做呢? 或是請先生詮釋其內涵,謝謝先生。 |
回應﹕ 對了一半,不僅無「預設念頭」,也不應有「所住」,一切順遂「自然」。 這句話出自佛教的《金剛經》,要瞭解必先究其前文: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說。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莊嚴淨土分第十-釋迦牟尼佛繼續開示:)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任何一句話,都有其前因後果,否則只在那幾個字上打轉,就容易變成「斷章取義」,本義全失(本網為接引「覺者」而設,以往答言假定網友已有認知根底也)。 「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先決條件,是在「善現啟請分第二」品中,須菩提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說,當人「發阿耨多(無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覺)心」時,其心已明,其意已正,但尚不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簡明,但卻道破了人性的根本,一針見血! 在佛家理論中,人「明心見性」是佛,佛「心迷意亂」則成魔,故「人、佛、魔」只是一種「表相」,真實關鍵,端在「一心」。 麻煩的是,人心如同朝霧,捉摸不定。偏偏心無時無刻不支配著人的行為,對一般人來說,「心猿意馬」自然不過。唯有人「覺悟」到,人生煩惱悉自「萬緣一心」,始有追求「解脫」之可能。但是,即令人一時覺悟了,也難保下一刻不「死灰復燃」。 所以經中須菩提問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是「重點」,「住(人+主=人自行作主)」乃人性之常,為了安全,為了控制,人的身心都要有所住。問題是,事物氣機相引,一住,就與所住者「糾纏不清」(作用力=反作用力,佔有=被佔有),便有了牽繫,失去了自由。既住,「心」在惰性主宰下,又回到以往諸境去了。 於是,佛開示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是」者,請讀《金剛經》全文)。 「如經中所說生清淨心」不妨,但「不應住色(視覺)生心,不應住聲(聽覺)香(嗅覺)味(味覺)觸(膚覺)法(意覺)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一種「大覺大悟」,三十年前,老朽即深受「所住」而苦。後讀經至此,「六賊皆泯」,得大自在!今日為漢文化獻身,既云「獻身」,是身心皆無住也。 |
#908 留言者:薇龍 [2001-12-21] |
主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請問先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生活中,是否類似一種腦中無任何預設念頭,純然而行的 做呢? 或是請先生詮釋其內涵,謝謝先生。 |
回應﹕ 對了一半,不僅無「預設念頭」,也不應有「所住」,一切順遂「自然」。 這句話出自佛教的《金剛經》,要瞭解必先究其前文: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說。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莊嚴淨土分第十-釋迦牟尼佛繼續開示:)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任何一句話,都有其前因後果,否則只在那幾個字上打轉,就容易變成「斷章取義」,本義全失(本網為接引「覺者」而設,以往答言假定網友已有認知根底也)。 「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先決條件,是在「善現啟請分第二」品中,須菩提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說,當人「發阿耨多(無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覺)心」時,其心已明,其意已正,但尚不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簡明,但卻道破了人性的根本,一針見血! 在佛家理論中,人「明心見性」是佛,佛「心迷意亂」則成魔,故「人、佛、魔」只是一種「表相」,真實關鍵,端在「一心」。 麻煩的是,人心如同朝霧,捉摸不定。偏偏心無時無刻不支配著人的行為,對一般人來說,「心猿意馬」自然不過。唯有人「覺悟」到,人生煩惱悉自「萬緣一心」,始有追求「解脫」之可能。但是,即令人一時覺悟了,也難保下一刻不「死灰復燃」。 所以經中須菩提問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是「重點」,「住(人+主=人自行作主)」乃人性之常,為了安全,為了控制,人的身心都要有所住。問題是,事物氣機相引,一住,就與所住者「糾纏不清」(作用力=反作用力,佔有=被佔有),便有了牽繫,失去了自由。既住,「心」在惰性主宰下,又回到以往諸境去了。 於是,佛開示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是」者,請讀《金剛經》全文)。 「如經中所說生清淨心」不妨,但「不應住色(視覺)生心,不應住聲(聽覺)香(嗅覺)味(味覺)觸(膚覺)法(意覺)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一種「大覺大悟」,三十年前,老朽即深受「所住」而苦。後讀經至此,「六賊皆泯」,得大自在!今日為漢文化獻身,既云「獻身」,是身心皆無住也。 |
#911 留言者:薇龍 [2001-12-23] |
主題:宏揚中國文化的人 晚輩心中一直有一迷團,現今文化的退失,似乎很大的原因是理解中國文化內涵的人已經不多(個人私以 為的拙見),以致於後繼無人。所以,當先生致力於科技資訊的方式將中國文化保存下來時,是否同時也 需要懂得它並且宏揚它的人呢? |
回應﹕ 當然需要,只是中華傳統文化沒有「時代流行文化」好玩,兼又不當令,在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上,還有誰願意下苦功學習? 須知,四時有序,天道好還,二十世紀輪到美國人做莊,這個世紀又回到了東方。老朽保存的目的,就是為後人作準備也。 |
#923 留言者:薇龍 [2001-12-27] |
主題:兩個問題 1.許多佛及有大慈悲心的人皆發大願要渡眾生,如果有一天眾生皆被渡盡,屆時人生命的意義何在﹖佛接下來會 做什麼﹖(希望此問題不會太蠢) 2.可否請先生敘述,是在什麼樣的心路歷程與情境下,發下「地藏王菩薩」的大願﹖ 感激不盡! |
回應﹕ 此事前後經過全部載於《智慧之旅》第二部、第十節「清明」中,本書在「著作下載」欄中,敬請取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