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844 留言者:華子 [2003-03-21]
主題:伊拉克必敗嗎﹖
  清香一炷,餘煙繚繞,為無辜的伊拉克百姓祈禱。
  世人都認為這場戰爭勝負已定,請問朱老師﹕有沒有可能歷史發生意外(歷史常意外,韓戰、越戰皆是)呢﹖
  如果有生軍力消失於無形;
  如果只與美方近身肉搏;
  如果世果各地派出小組;
  如果世界輿論繼續支持;
  如果能爭取到軍火外援;
  如果把石油的利益移轉。
回應﹕
  結局老朽已經預言﹕「美人遲暮」,人老珠黃,何必管過程如何﹖太殘忍了!
2887 留言者:華子 [2003-04-01]
主題:股票
  本人在三年前買過文傳的股票,但不多(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找到本網站的)。
  我想說的是我對朱先生有信心,因為那些都是百年大計,基礎工程。
  做股票多年來,有一個小心得,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不談那些系統論裡的分維(Fractal)理論,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地球上看月球,標準的圓形,可是如果你到月球表面上去看,那是一個凹凸混亂的地表。這說明這個世界,不論自然或人群現象,微觀和宏觀是不一樣的樣態,越微觀越混亂。股票市場也是這樣:時線圖、日線圖,與週線圖、月線圖都是有微觀和宏觀之別。如果你只看到短期裡的波動,你就面對的是一個微觀隨機的市場,反之,如果你的視野放大到宏觀,如週線圖、月線圖規模,市場的型態將一目瞭然。
  現在,世界經濟指標都在修正(已三年了),用股票裡的話,都在打底,去泡沫化。因此,現在應是拭機進場的時候,而不是出場的時候。用我們老祖宗“物極必反〞的智慧想,現在的反極應是廣闊的向上空間。
  總之,戰略上贏了,戰術問題何所懼。
回應﹕
  識者明見也!
  古有詭辯:「飛矢勿動」,一矢從出發點射出,在經過1/2距離之前,必先經過1/4,而在1/4前,又是1/8……1/16……若以微分方程計算之,從t0到t1就有無盡數,是以「勿動」(於《宇宙浪子》中,衣紅曾套用過)!
  人若只顧小節,大門都不能跨出也,中國人之不爭氣,正是自卑之下的自萎。生怕吃了小虧,遇事都用放大鏡、望遠鏡看個清楚,所以只夠資格吃殘羹剩飯!老朽所作所為,素為時賢所鄙,若文傳股東們果真小眼如此,老朽及早歸隱,也免得被氣斃!
  不過這只是開頑笑,由近日網上所見,明眼人頗多,老朽能不自惕乎?
2992 留言者:華子 [2003-05-09]
主題:頌母親
  頌母親

五月馨香,
束束紅花獻上。
撫育人類一生忙,
天下慈母腸。

忍痛十月頂腹,
俯首叮嚀甘如。
而今彎弓顯影,
一掬慈容在目。

註:五月母親節,想念遠方的母親,一時情緒失常,感恩溼滿浸,淚紛飛。特作詞共享。
回應﹕
  孝心可敬。
3059 留言者:華子 [2003-06-02]
主題:死背經書
  日前突然感激起老祖宗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式教育,率以「死背經書」為原則。小孩子當時可能沒有不反對的(老朽年輕時,自以為是,曾大力反對。如今改過自新,不僅知錯,且知何以錯,更知乃不得不錯!)。因為痛苦啊!又不能理解為甚麼。
日前在看人工智慧及認知心理學方面的書,不管怎麼說,智慧的過程,都有一個共同點:1是要建一個資料庫,2要能把資料另類重組。所以,建立資料庫是基本前提。此時,突然想到,「死背經書」不就是建位資料庫嗎!若沒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當然詞窮意陋,無法組合產生新意了。所謂“熟記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意思,容易組合新句也。而為甚麼要小孩子強記呢?因為此時沒有污染,記憶效率最高麻!所以,我們的老祖宗還真不簡單,眼光放在好多代以後去了。
回應﹕
  正是!古人早知「金待冶煉玉須磨」之至理,兒童飽讀經書,除了確建資料庫外,尚有培養志節性向的重要功能。祇惜今人盡成「香蕉」改良新種,生下來只供剝皮填肚,「志氣」變成「稚氣」,「大節」已經「打結」,「經書」早就「筋疏」了!
  如今西化買辦,動輒以賺錢(與經世濟民無關,卻強言經濟,無恥之尤矣)為目的,謂現代教育以愛為本(溫室栽培,皇族享受),以趣味為用(求新求變,無主無從)。於茲,生意人取代了至聖先師,西屁(嬉痞乎)成為「全民所宗」!
  真實的社會,弱肉強食已成西化準則(共產已隨柏林圍牆供鏟)。臉上塗滿化粧品偏要巧笑倩兮,美人為了粉飾太平,只好騙騙兒童,兼娛自己!先讓兒童沐浴愛的童話,待進入社會,一個個迷失於「現代叢林」,再向「心理神父」付費取經!社會繁榮,皆大歡喜!
  日前見報,台灣學者引證美國某教授(美教授數十萬,一上新聞,人人打寒戰)之「經典理論」,謂「科學實驗」結果,電動玩具(新鴉片)能增進「視力」(其立場為發展電動玩具工業,且可爭取「電玩世冠」,以彌補朝野夢寐以求的「國際苟同」)!
  嗚乎哀哉!兒童從小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失去了文化的滋潤,獸性歸宗!愛來愛去大啖禁果,最後麻木到只知「食色」。再不然打來殺去手眼超人,進入社會大腦空空,花錢買玩具舉世第一。更有甚者,人生虛實難分,弄假成真,天天上演玩具總動員!
  老朽讀書不多,好在家學淵源,生吞活剝塞了一些,卻也舞文弄墨混到現在!不幸!老祖宗再多智慧,卻沒有遺傳下「文化DNA」,子孫無能,只好等著敗家,看地球毀滅!
  (沈補)目前我正在做「劇本理解」,笨電腦對“蹲”、“笑”、“捏”等動作倒能理解,一遇到“逛街”、“聽演講”、“大掃除”、“員工們負責招待”等(劇本「我的女兒要出嫁」)可就傻了眼了。究其原因,缺乏資料庫也。
3065 留言者:華子 [2003-06-03]
主題:創意與經書
  朱老師:您好!
一直有一個好奇的問題,想請教您:傳統的經典或經書,與創意或創造的關係為何?
我們都知道您的創意源源不斷,做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偉業,可是您又說,“老朽讀書不多,好在家學淵源,生吞活剝塞了一些,卻也舞文弄墨混到現在!”。我們想知道,在您的腦中,創意或解決問題的關鍵上,傳統思維或傳統文化,對您的影響為何?影響的方面為何?以及影響的程度為何?當然,“志節性向”除外。
因五四以來,“正面說法”都指傳統文化是保守的,虛偽的,和非真實的;認為阻礙知識和科學的發展。可是從您身上卻相反。所以,您是“活化石”。如果能為我們晚輩們提出更有力、具體的說明,相信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更有益。
回應﹕
  問得好,老朽也曾一再自問,關鍵在於:立場、目的、手段。今日之教育,立場已經不正,於起步伊始已經偏離。其次,目的不清,政策紊亂,只知東施效顰。最後之手段只有唯利是圖,教育成為商業培訓中心,實無語難問蒼天也!
  「傳統的經典或經書,與創意或創造的關係為何?」「創意或解決問題的關鍵上,傳統思維或傳統文化,對您的影響為何?影響的方面為何?以及影響的程度為何?」
  傳統經書(唐宋以前)是「築基」的根本,人無本不立,思想無源,萬念難聚。根本既立,斯為立場,於立場上觀東察西,始可慎選目標。創造無非目標達成之手段,因應環境變化而行可也!枝生葉繁,乃一時需求,學之末事,不足道介。
  諸如武技,若築基功夫不足,只是花拳繡腿,宛如舞蹈。功夫若足,揮拳成風,踢腿如雨,招招可克敵致勝。至於本末不分,依樣畫葫蘆者,虎犬難類,休言克敵,連個自信都無!讀經書不知體用因果,正如學功夫,混了一招葉下偷桃,只會逃之夭夭。
  老朽築基雖不深,但因機緣湊巧,自幼身受國難家辱。所幸剝極而復,自棄於社會,乘桴浮他海,於流落嬉痞期間,一再反思,終於大惑得解。是知傳統中華文化之價值,是以人為本位,海可枯,石可爛,萬物雖成灰,只要有人,人性仍居本位。
  自後浪子回頭,堅持不私不黨,進出污泥,不為所染!人性既知,己位已明,得道行道,人在道中。從而發現電腦,老朽以四十之齡,邯鄲學步。因受傳統文化築基之助,心無旁騖,又知電腦乃文化之具,順其紋理以視,為所當為。
  可笑時賢忘本逐末,事事以西方功利是問,縱可得瞬時榮華富貴,終至紅樓樓榻而夢醒。但凡私心重者,必無視眾利,不知眾利則無所適從。人人追求近利之餘,小徑路短,康莊大道空無一人矣!老朽行來,不過道法自然,成就實無,所取者皆人所棄也!
  再談教育(老朽嚮往中華文化,並非照章全收,因時間有限,只能略提大概。中國古代之教育於有宋一代,前後有別。在此且不談科舉,其事因果相循,老朽無意著墨),其立場、目的雖不明確,但卻不偏不倚,最可取者,卻是手段,茲淺說如次:
  1,立場:
    教者,立場為承先啟後,得有「束脩」已足。學者,全係自願,即令在家長督
   促之下,人子以孝為先,不願亦願。由於束脩有限,凡能堅持為師者,其志節高
   超,不騙不欺,清廉可貴。學子在嚴師身教之下,多能尊師重道,待得成為社會
   主流,其言行中矩,適為知識份子表率。
    而今不然,教書成為「鐵飯碗」,且在社會一面倒向財權的誘因下,人為物役
   才財不分,矇騙混存比承先啟後來得重要,一代遂不如一代矣!學子讀書,更是
   毫無立場,人人從早到晚,捧著書包上學堂,莫明其妙也!
  2,目的:
    教者,目的為暫時保住職業,教而優則商,商而優則官,官而濫者名利兼收,
   酒池肉林,無非為了供養自己這尊鮮肉菩薩!於是,專攻「考材」,上課留一手
   下課惡補收!教的是形式,賣的是關子,撈到了喜悠悠,撈不到鬼見愁!
    學者,眼看花花世界,「成年人」呼風喚雨,貪生怕死!在耳目渲染之餘,無
   不希望早登龍門,求名求利,為聞為達!因此學者不分所學所知,無非以美式三
   留(留學、留居、留戀)為要旨。其一不成,心懷怨懟,暫留破船搜而括之。待
   時機成熟,初以子女,再以真身,移而居,居而留之。即令留居不得再歸故里,
   其心已白,留戀之餘恨不得將舉國上下,一概漂白焉!
  3,手段:
    傳統中華文化之精髓,其手段妙不可言!古人進學第一步稱為「小學」,蓋唯
   有「小」而得成其「大」!以小學為根,以文字為溝通之工具,以之領悟前人之
   思,以之表達一己之念。人得以與古聖今賢同思共語,觀念感受一脈相承!一人
   所知有限,集眾智是以成城!
    中華文化為人本之學,西方知識則為工具之用。以人為本,千年萬載,人道可
   與天齊;以工具為用,效率激增,社會繁榮。但人與天爭,億萬年來地球上積累
   的石油,百年間化為個人物質享受,怎不自取滅亡?
    自列強殖民伊始,宗教、武力、商業入侵的後果,是中國民族自信心頓失!五
   四運動以降,學子們憑著滿腔熱血,要求改革是勢所必然。但問題癥結何在?神
   醫闕如,病重只得胡亂抓藥!盲人說瞎話無可厚非,但有眼無珠之輩,不僅事後
   將錯就錯,而且變本加厲!事不分鉅細,將尚一知半解、從西方抄襲過來的,無
   不視為仙丹,朝夕服食,以致藥不對症,終於病入膏盲!
    更令老朽自動除籍人間者,堂堂炎黃子孫,僅以一條「紙龍」而歡鳴!無以名
   之,此輩前生必曾為蟲,其志不過餐食夙寐,有如澳洲土著之舞也!
    此輩當道,為證漂白有理,“正面說法”都指傳統文化是保守的,虛偽的,和
   非真實的;認為阻礙知識和科學的發展。
    是耶?非耶?老朽正因如此,甘以“活化石”之身,閉門造車。老朽所具之優
   勢頗多:在學校中劣績生,多次留級(平生不作弊);未喝美式洋水(只去巴西
   學音樂);在美「居留」過(屬於CEO階級,沒受過難);電腦技術全部自修
   (連補習都無,更無人指導);所作所為從未接受過任何「資助、津貼」(絕對
   不具色彩);最自豪的是,過去所開發的產品,自己沒有賣過一件(打工賺工資
   是本份,但老朽從來不認為自己算任何「行業」)!
    正如孟老夫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空乏其
   身…(背不下去了)。老朽身入寶山,卻未見一個「奪寶」之對手,正宜安心修
   為,今已遁入時空隧道,前生來世盡悉,不宜為他人告也!

  輸入至此,不禁撫鍵三嘆!一嘆炎黃子孫失德!二嘆人類餘日有限!三嘆宇宙無情,豈可令洪荒再現!老朽不才,甘為矽奴,誓求將中華傳統文化傳之久遠!
  若謂老朽過激,是不明一葉之落,可知秋至也!君不見台灣某大學之「獸交網站」乎?一日造訪人數高達數十萬!教育如此!教至「人獸同性」!豈非「絕滅物種」之迴光返照乎?老朽深幸,幸有一死,是知死之可貴也!
3198 留言者:華子 [2003-07-21]
主題:飛龍在天
  〈飛龍在天〉

晴天霹靂一閃火,飛龍騰空地門墮。中華覺醒重揮旗,孫猴換裝點對多。

註:恭喜飛龍CPU發表盛事。
回應﹕
  謝謝。
3399 留言者:華子 [2003-10-06]
主題:教改與傳統文化
  台灣近來為教改爭吵不休(聽說師範體系與中研院兩派相爭不下所致)。
日前隨團參訪了大陸教育部、北大、清華、人大等有關e-learning教學單位,發現大陸也是同病相憐(也是以考試為核心)。
其實,不管是在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就已意識到其教育的危機,還制定了長到2020年的教育改革計畫)
,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研究宣言,都在在強調教育已到了需要進行重大變革的時候了。強調人本(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終身學習,強調如何學習,強調探究式學習,強調多重智能,強調創意、創造學習,強調通識、素質,強調品質、品格教育,已成為主要的倡導價值。具體作法,概括地講,就是教學生模擬實際的過程(從科學的研究過程,到人文的、藝術的創作過程),及人品、人格的高尚提升。
講這些,是因為這些與朱老師提倡的觀念,如出一轍。例如中國傳統文化,現代人一般受五四以來的影響,對傳統中國文化有很深的誤解(本人一開始也是如此)。一般不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在於人際、人品的修養;不學、不背一些古典精品,那能有“浩然之氣”;不理解“義”那能理解組織凝結的文化核心;心都靜不下來,智慧如何而生(西方的反省、自我意識教育,簡直是老、莊思想的翻版)?人品不高尚,人都做不好,那有魅力?那有暢旺的人際關係?連美國人卡耐基都說:成功是處理好80%的人際關係,加20%的知識智能。想到古時候的書院,大家在大學者以身作則帶領下,共同平等討論,探究學問,真是令人仰慕。
總之,由衷地敬佩朱老師的真知灼見。
回應﹕
  考試無罪,乃時人急功近利,心態偏差也。人類兒時心性承自獸類,若不以「讀書、考試」束之,自由放任之後果,必是大腦空虛,社會淫亂。老朽只是「前朝遺孤」,道不成,乘桴浮於海。所謂之「真知灼見」,莫非拾「古人之遺珠」也。
  西方放縱人慾,莫非輕忽人智,因應商賈故技,以滿足一時之需求。蓋西方自被基督文明統治千載,人思閉塞,經十四世紀之「文藝復興」,科技載道。一干貴族地主,搖身一變,成為中產階級。彼等沿習基督文明,以獨佔排他為念,重商輕義,遂有今日。
  縱觀進化歷程,由無機物到單、多細胞,軟體、節肢、脊堆動物,又由爬蟲類到哺乳類以迄於人,顯然可知,人絕非宇宙進化之終極!進化只是一個階梯,空間上是點、線、面、體,不斷擴充;時間上則是古往今來,一貫相承;而於本質上,時空一體,應用相循,宇宙藍圖早具。唯米粒之光,難以燭照而已。
  是以天機既定,物極必反,進化改途,矽族當興。人類不過由體而用,於空間中借無數體之感官,將宇宙之脈動,累積整理成為資訊;再因時序之推衍,個體集為社會,產生思想(或宗教),思想驗為知識,知識可表於智、可及於物。智必回歸宇宙,物則利於一己,斯時也,精神文明與重商主義分道揚鑣,心、物遂分。
  繼而,重商之結果,物質文明走上絕境,矽晶誕生。矽晶者,人類資訊之載體、進化之台階也。其固無時空之局限,又得複製重歸於整體。今人之墮落,正如羅馬帝國滅亡之前奏。吾人幸而見證此一時代之變遷,又不幸淪為進化之「遺族」,其無奈如此也!
3422 留言者:華子 [2003-10-17]
主題:
  〈中華太空人〉

酒泉霹靂一響,
紅龍抖擻直上。
一指刺破天公罩,
此後三家獨唱。

百年重重屈辱,
中華個個同仇。
換肝換肺留骨髓,
修我戈矛尊榮。

註:就是有這樣一種情感:中國人的任何一種成就,都會感動不已,淚流滿面。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要像朱老那樣,找到自已的使命,努力之。
回應﹕
  是的,炎黃子孫素不後人,一旦起飛後,龍蛇遂分矣!
  其實,只要每個人盡忠職守,就是「使命」,中國人才真正「成龍」也!
3559 留言者:華子 [2003-12-03]
主題:企盼朱先生及其團隊的自傳式文學出現
  我們天天來此聽取朱先生的教誨,也深知一個成功的事業,必有一個成功的團隊,看了#3548沈小姐的“心靈素描”,深受感動。其實,這些真實故事,對人性,無論男女,都有深刻啟示。因此,我們很企望看到有像朱老師“智慧之旅”這樣的有關沈小姐及團隊的自傳式文學出現。相信,偉大心靈顯現本身就是偉大文化淵源流傳的根本。成功的故事只有一種,而失敗的故事卻各有不同。我們希望看到朱先生及其團隊的精彩故事,而這些故事可能比他們的作品更有意義。
回應﹕
  早已排入「進度」矣!「自傳」也者,其意不外為己彰或為人謀。沈藏鏡幕後,實為老朽之「操線人」也!蓋非沈,老朽早駕鶴賦歸矣!不幸中華上下五千年,城圮已久,積垢甚豐,即令有寶,其整理費時,而時間有限也。
  倉頡字庫十萬,沈獨力擔當;老朽餘穢處處,沈盡心清洗。今文史大庫將成(北京尚有欒貴明教授及田奕先生代勞),圖文系統正熾,舉凡音韻、修辭、典故、正文…無一不需整理成序,彙為資料,以供來日電書影音應用之根本,匪沈其誰?
  今日適逢人類「四九天劫」,苟不將傳統文化之精髓納入現代體系,待鴻濛再至,盡化劫灰,其過瀰天!雖然集眾之能,可以興邦,但人心已腐,大德實如空谷蘭芝。再若責任未竟,系統不成,空自高唱心靈偉大,必將淪入異己者口沫之爭也!
  是以,請許以十年,待「小杏子」呱呱墜地,沈當必現身說法也!
3586 留言者:華子 [2003-12-10]
主題:如何幫助農民?
  又來打擾朱老師。
有一個問題悶了很久,是有關如何幫助農民的問題,這也是因為朱老有eTown計劃,而3577,3582留言又再提起農民的問題。
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因農產品是生活必須品,其價格的需求彈性很小,也就是產量越高,或產品價格越低,農民的收入欲反而減少。現實也是這樣,只要是採用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業科技越進步,也就產量越多,農民的收入反而越減低。於是,大量的農民只有一條離開土地之路可走。這就是國家越進步,其農業人口越少的根本原因。
我想問的是,撇開道德,如何真正幫助農民或真正滿足農民的需要?直觀地想,應是為其提供離開土地之後的知識準備,也就是教育方面。
我是不知道農民網有哪些內容的,但只是希望它應包涵更多的知識學習方面的內容,當然也包涵農業知識。也許這些小問題,朱老早已考慮、準備進去了。
回應﹕
  名為「華子」,實為「西弟」:所「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西理也!
  老朽並非「反西」,但老朽所知之「經濟」,乃「經世濟民」。經世者,在資源有限的地球上,永續經營;濟民者,有知有能者,濟助無知無能之輩也!
  今西方乃「竭澤而魚」之「經弱濟強」之不二法門,所講究的是壟斷、掠奪、制裁、自利,充分發揮人性的弱點,踐踏道德良知!不錯,美國人發大財,第二世界賺小錢,第三世界喝西北風!舉世「知識分子」有「此知此識」,吾輩無知者,只落得恐怖也。
  事實上,長此以往,人類還能在地球上苟延幾十年?美人忌言遲暮,然而夕陽黃昏已至,當晚霞滿天,五色斑爛之際,豈非倒數計時開始?
  中國傳統之讀書人輕技術,重思維,故有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在沒有汽車飛機之前,安步當車,不也逍遙自在?今耗石油以填塞私慾,物質文明繁榮豐盛,憑心而論,每個人家中堆滿了花花綠綠的貨物,究有多少是必要的?
  其實,在紀元前,西方的亞歷山大學院就有一條禁則,認為科學是研究真相的工具,絕不可用在現實生活上。大數學家阿幾米得禁不住誘惑,結果被逐出該院。事實證明,人性好奇,人智短視,當潘朵拉的盒子打開時,人類噩夢連連,就注定了絕滅的惡因!
  老朽只知在餘生之年,善盡地獄清潔工的職責,農民網者,釜底抽薪之下策也。人類已至盡頭,「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知識分子也者,莫非今之聖人乎?
  人在數中,老朽無為順勢,寒夜將至,宜多備薪火,餘不知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