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19] |
主題:再答9006則主題萃取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秋夕登高睹河山添愁恨,嘆故國難歸、年華空逝,壯志難酬無人知。 2,理解界:國破時久,世人已不知其恨,徒有作者頻頻扼腕呼號,發此悲壯音。 3,剖析界:因國弱人腐,致使極少數人遭遇坎坷,不平則鳴,於後世影響深遠。 |
回應﹕ 1,壯志難酬「無人知」(首次饒過,不表示正確)? 2,「徒有作者頻頻扼腕」?老朽未見。 3,「人腐」?「致使極少數人遭遇坎坷,不平則鳴,於後世影響深遠」不確! |
#9033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0] |
主題:答#9025則作業 作業題目:全球經濟蕭條對策 一,全球經濟蕭條之因 1,由美國房貸泡沫破裂而起,致企業紛紛倒閉、消費萎縮、人心惶恐。 2,物質文明後期,發達國家之時賢信心膨脹,窮奢極慾,今已達極限。 3,天道好還,因果爽然,雖自然而然,然剝極必復,智者當撥亂反正。 二,立場和目的 1,立場:中國傳統儒士。 2,目的:撥亂反正、救亡圖存。 三,相應對策 1,用圖文系統教化民眾,使之吸取西方急功近利之教訓,轉變思想觀念,以致人人安貧樂道。 2,大力促進經濟轉型,摒棄掠奪式、汙染型的模式,轉向環保、生態之和諧模式,比如資訊、文化業。 3,減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使國家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衣食足、倉廩實則知倫理道德。 |
回應﹕ 一、1,正確。 2,何果之因? 3,無因空想! 二、1,早已死光、不夠資格! 2,哈哈! 三、1,笑話一句! 2,理論! 3,對應何策? |
#9035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0] |
主題:补课 老師您好: 於﹟8969則中,老師以盡知立場給出試析「人生」的答案如下: 一,天-生命:始於35億年前,人類百萬年前出現,智人約有萬年,個人約百年。 二,地-生存:知用火定居,製造工具,以狩獵、農耕維生於地球表面。 三,人-生活: 1,因生理、心理、智理需求而有家庭、社會、文化之生活,追求幸福。 2,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榮辱得失是人生之必然,形成喜怒哀樂的情緒。 3,因推己及人而知禮儀,產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想。 4,各人受環境影響,物質生活重肉體享受,精神生活重思想認知。 學生研讀多遍,仍不知「三,人-生活」中四條之間的關係為何?恭請老師再加闡釋。 學生 敬上 |
回應﹕ 1乃基本,2係漸進,3為成長,4是總結。斯乃起承轉合是也! |
#9047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1] |
主題:再死一次 老師您好: 經過多日學習和作業,看看自己的、借鑒別人的、思考老師的,再反觀自身,學生知錯矣! 兩年前,初次來到罟網,看完《宇宙浪子》和《智慧之旅》之後,學生已經死過一次。原來那個追求名利的「我」死了,轉世成了追求「大道」(自以為是)者。 追了兩年,今日方才發覺,「道」不知道哪裡去了,大話、大道理卻會講一大堆!如果得道是自信滿滿、是自以為是的大徹大悟,那必然就是固化、僵化,必然固步自封、停滯不前!這與以前之「我」又有何別? 可以死矣!唯有不斷徹底否定自我,空了、死了,才能新生,才能前行。學習之道,亦在其中! 讀﹟9042則,覺今是而昨非。昨日之「我」常死,則明日之「我」長生! 學生 拜謝 |
回應﹕ 死得好!死得好!人最怕自認是秦始皇,能降六國卻妄求仙丹!死而後生豈不更好? 龍蛇都待蛻變,老皮不去、新皮難生,人智亦然,切勿被老皮所綁死! 繼續努力!要到得真空實空,空無一塵,始得大自在! |
#9050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2] |
主題:答#9042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一人與朋友聊天,聊的內容是聊天者皆無聊、是傻瓜,故自認傻瓜。 2,理解界:談論無意義的事稱為無聊,無聊者常愚昧。此人能反省,方覺己愚。 3,剖析界:若不能反思自身,必然跳不出窠臼,常常愚人但說人愚,不見己非。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9068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3] |
主題:答#9054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美台兩官員巧遇,談及舊事,美官員覺得台灣人打球不可思議。 2,理解界:台方為拚外交而打放水球,致使美官員察覺有異,及不能理解。 3,剖析界:諷刺台政界經常放水、所行不正,今方有阿扁行不可思議之事。 |
回應﹕ 1,正確。2,栞必。3,與2同。 |
#9130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7] |
主題:答#9105作業 倫理者,以天地君親師為尊,社會安定之基礎也。因人性循私,若無所尊,則人人謀己,黨同伐異,社會遂亂矣。 |
回應﹕ 較﹟9132為佳。 |
#9132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27] |
主題:再答#9105作業 倫理者,以天地君親師為尊,乃社會安定之基礎也。人性趨同,上有所尊則下必以從,人人見賢思齊,世界大同。 |
回應﹕ 泛泛。 |
#9197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2-01] |
主題:答#9193則作業 一,定義「人類」: 1,萃取主題: 人=象人之形,有靈性的高等動物=靈性動物。 類=物種之特性,同異可辨者;近似=種類、近似。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靈性動物」與「種類、近似」。 淘汰無交集者:「近似」。 推知「人類」=有靈性之物種。 二,試論「人類」社會與倫理道德: 人本獸,因應生活環境變遷而有靈性,靈性強則人人直心相對,社會才不混亂;故欲社會安定必須實施倫理道德。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
#9208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2-02] |
主題:答#9201則作業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舒和、均齊、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穩定。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舒和、均齊、無變化」與「穩定」。 淘汰無交集者:均齊、無變化。 所餘者:舒和、穩定。 3,調整: 平安=人民生活+舒和+穩定=人民生活平和穩定的狀態。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免凶、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多厚、祥瑞。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免凶、有利的感受」與「多厚、祥瑞」。 淘汰無交集者:免凶、多厚。 所餘者:有利的感受、祥瑞。 3,調整: 幸福=人+有利的感受+祥瑞=人感到有利和祥瑞的狀態。 三,試論「平安」、「幸福」: 平安者,生活平和穩定也;幸福者,心中充滿祥瑞也;二者皆為人所樂見。唯倫理道德可使社會平安、人民幸福。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但非「人所樂見」而係「人所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