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880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1]
主題:答8871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颱風來襲,某村乙君消極怠工,丙君照常下田,皆言自己命中注定。
  2,理解界:因為宿命論深入人心,困難時,有人消極悲觀,但亦有人為所當為。
  3,剖析界:反之,能知自我使命者,雖遇困境亦必能不懼風狂雨驟,安命前行。
回應﹕
  1,對。2,半對。3,錯。
889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2]
主題:答8887則作業
  試用「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概念同造一句(限50字以內)。
  今晚,我於家中電腦桌前做作業,起初雜念紛至而不得佳解,心中愁悶;旋思,定靜始生慧,唯掃心後方可下筆。
回應﹕
  很好。
8910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3]
主題:答8904則作業
  試將「夢幻、人生」分別作比較式說明之,若不知,宜免。此乃絕對「主觀」之範疇,無是非對錯,但於學習「人生意義、自我認知」,有極大的幫助。
           夢幻          人生
  1,人  知其姓名而不見其貌。  容貌易混又常忘其名。
  2,事  偶如電影,多含情節。  事件平凡,時久常忘。
  3,時  不知其時,不知多久。  知年月日但短時難估。
  4,地  僅夢中旅行時有地點。  雖辨方向卻常忘舊路。
  5,物  僅具概念,難見其狀。  因眼近視,物遠朦朧。
  6,情  有時著急,多數平和。  對外遜和,於家苛刻。
  7,理  較為合理致難辨真偽。  物皆有理,追根尋底。
  8,法  有頭無尾,尚待下集。  有時偏激,難於中庸。
  祝願老師身體安康!
回應﹕
  確然。
8922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4]
主題:答8921則作業
  幻夢          人生
  1,人  知其姓名而不見其貌。  容貌易混又常忘其名。
     自評:判斷正確。(註:僅自評「幻夢」,下同。)
  2,事  偶如電影,多含情節。  事件平凡,時久常忘。
     自評:判斷正確。幻夢常有「跳躍性」。
  3,時  不知其時,不知多久。  知年月日但短時難估。
     自評:判斷正確,陳述有誤。
  4,地  僅夢中旅行時有地點。  雖辨方向卻常忘舊路。
     自評:判斷錯誤。無方向,似乎有地點。
  5,物  僅具概念,難見其狀。  因眼近視,物遠朦朧。
     自評:判斷正確。
  6,情  有時著急,多數平和。  對外遜和,於家苛刻。
     自評:判斷錯誤。
  7,理  較為合理致難辨真偽。  物皆有理,追根尋底。
     自評:判斷錯誤。只是有情節而已。
  8,法  有頭無尾,尚待下集。  有時偏激,難於中庸。
     自評:判斷正確。因無辦法,導致無法繼續。
  最後總自評:此人屬于「迷糊」型,無用一個。
回應﹕
  1,然。2,然。3,然。4,然。
  5,然。6,然。7,然。8,然。
  總評不然!
8935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5]
主題:答8931則作業
  試述參加漢字教學後之心得以及建議。
  一、心得:
    1,在思想觀念上,得見漢文憲法和漢字分類元素表,學前者可得為文之道,習後者可使思維精密。
    2,在具體方法上,學得易理二分法、三才結構、起承轉合作文、多界剖析主題、體用因果理解古文、傳統文法與修辭、同類漢字共通習用等諸多精妙方法。
    3,在個人心性上,由浮躁趨向穩健,乃至逐漸邁向寵辱不驚之境。深謝師恩。然,經兩月學習,學生因自身愚笨而進步緩慢,慚愧亦有二:一是抓主題多不得重點,二為未能同時逐字補習漢字基因。日後自當謹記:學海無涯,戒急戒驕、逐級而上。
  二、建議:
    1,建議主題萃取作業持續進行,或者每月一次。原因:學習貴在持之以恒;再者,學習者短期進步不明顯,需要逐步提高。尚請老師恩準。
    2,再請老師多分析、評注一些好文章的範例,以便學習者模倣。
  另:提醒:﹟8931則、漢字教學之三十一之屬種多處有誤,估計是因版本不同。
回應﹕
  一、1,正確。
    2,正確。
    3,一個月的學習不過開了一扇大門,使知殿堂所在而已。
  二、1,可行。將不定期行之。
    2,可行。
  另:的確有錯,已改,謝謝。
895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09]
主題:答8948則作業
  試以「人生」為題,用前述:〔三、思路--思考之法〕略析之(以200字為限)。
  
  生命:永續
     生命者,宇宙中主觀之軌跡也,宇宙無限,則生命永續。人有精神生命和肉體生
     命,二者皆永恒存在,唯區別於主觀視角不同。
  生存:現實
     生存者,因生而存,屬客觀現實。人即生,肉體存於物質中,精神存於文化間。
     存於其、則依附於其中;若要精神生命旺盛,必須克制物欲。
  生活:精彩
     生活者,生後而活動也,生命既存續,人心湧動,繽紛紛亂。唯有重視精神生命
     者,不受物欲干擾,明確立場及目標,勇敢前行,斯可謂:活得精彩!
回應﹕
  既有三項,應標三數,是稱「條理」!警告一次!
  「思路」者,有系統之道路也!如此雖有三則主題,但內容如寫散文,毫不「精彩」!
8972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13]
主題:「無」字之用法
  老師您好:
  於﹟8410則漢字教學之四的引言中,曾講「尚未介紹『無字』之用法,便出了『無理』一詞,令很多人不知所措。蓋『有無的概念』係漢文化之精隨,大道失之已久」。又查得﹟7194則末尾有「漢字至妙!無者,人遮於林中也;有者,手執肉,其理係指『有無非絕對,僅存於一時』」,學生深感至妙。請老師再講解「無」字之用法。
  又,學生自知水準遠遠不足,然想來沈老師必可與老師「問答呼應」,恭請老師著《莊子嘯長天》,為往聖繼絕學。
  學生 敬上
回應﹕
  老朽記憶力差,是以寫「教材」時,必須一鼓作氣,再而衰、三必竭!關於「無」字,確有許多「想法」,只惜如今又不知堆到哪座垃圾山去了!
  無=象大而茂之林,沒有人狀,亡也,不也。由基因字典定義可知,在一片廣大的森林間,「沒有人狀」只表示「見林未見人」,不表示「絕對沒有人」!漢字原本是老祖先們對宇宙事物認知的精萃,「沒有人狀」只是一種「狀態」,而所有的「狀態」都只是暫時的,隨著環境而改變的。
  那麼「無」的概念又是什麼?嚴格地定義,係指某系統在某一時空的狀態,而其狀態恆指系統本身。那麼,根據前面的解釋:「象大而茂之林,沒有人狀,亡也,不也」。大而茂之林為系統,此系統為「沒有人狀」。由於此系統未定義時空,故可假定為某時,至於某時過後,是否有人,則非「無」字能定。
  這種說法,意謂「無」的概念並非絕對,與「有=象手持肉,肉在手中,實存也」相對,足證中華文化之「真實」性。於今科學昌明時代,對「無」用數字予以定義,假設無=0,顯然不能成立。蓋「無數、無理、無法、無情」又作何解?事實上,即令「真空無菌」,也不表示其中之菌=0!

  至於「無字」如何用法,此刻的確「大道已失」!唯知「無理」非「理=0」,只能說在某種情況下,其理為「沒有狀」!正因如此,「無中生有」代表狀況改變後,一切變得可行。

  又,沈子比老朽更忙,需知「問答呼應」絕非順口溜也!首先,人需定下心來,乘雲馭氣,進入莊子之境;其次,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用莊子之眼觀其世界;最終尚要回到當今,拭淨俗目,以證千古!
  事實上,聖賢之學永存,只要不去「日鑿一竅」,渾沌仍是中央之帝也!無老朽之饒舌,絲毫不損莊子之光輝;但若一個不慎,把《莊子》譯成了「上古童話」,待人贓俱獲,恕老朽無「扁氏拗法」也!
8988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15]
主題:答8975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老人臨終瞪眼示意少點支蠟燭,家人誤解又點一支,老人睜目而死。
  2,理解界:老人慳吝成性,而家人又缺乏理解,故出現誤解,導致此悲劇發生。
  3,剖析界:若人人都能相互理解,必能完美無礙的溝通,則人間處處充滿和諧。
回應﹕
  1,正確。2,正確,但曰悲劇太沈重。3,正確。
9011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17]
主題:自以為是與自信
  老師您好:
  朱熹夫子曾云:「讀書且要虛心平氣,隨他文義體當,不可先立己意,作勢硬說,只成杜撰,不見聖賢本意也。」主題萃取亦當如是!
  學生每見題目,初常感雲裡霧繞,不解其意;後則雜念紛呈,然皆似是而非;此時若有一念、信號較強,立刻抱著不放,越想越自以為正確;最後杜撰成學生之答案。
  老師於﹟8985則留言批曰:「各各自命正確!」學生以為批評一針見血。再反觀自身,又有何時何事不是「自以為是」,此莫非人性之一?
  若某人「自命正確」,後經檢驗屬客觀,則此人可稱為「自信」;若屬主觀,則常謂其「自以為是」。請教老師,於修道者之立場,此「自命正確」需去除嗎?若去除,則「自信」何以立?
  學生 敬上
回應﹕
  問得好,已過五胡亂華及「白送」,下一步當是「元明清」矣!
  什麼叫做「自信」?當然就是「自以為是」!平凡人如此,古今聖賢亦如此!小和尚如此,釋迦矣尼佛亦如此!說穿了,每個人都是「自封」在表皮下、自閉在腦殼中的一個主觀個體!只要人想耍賴,白的當然不是白的,黑的也可以是白的!只要臉皮厚,自己都可以當玉皇大帝!天天做夢便是!
  有誰甫生就知道是非?連走路都要學習一年半載!到人會走了,就此走上一輩子,有誰知道自己走得對不對?又有誰關心?只是如果有顆星成了名,屁股扭得大家心動,商人再來「包裝」一下,人就趨之若鶩!至於屁股扭了,人也飛天成星了,除了「自以為是」,難道就「走得對了」?
  因為「對、錯」只是種概念,人沒有「目的」,事無對錯!因為「對=從手持笏以問答」,一問一答謂之對,連問答的內容都不包含在內!「錯=用刀切殘肉,交互不齊」,充其量只得說,錯與「目的」不能配合得整齊無差!所以,學生的作業,老朽怕有所誤導,很少用「對錯」評斷!
  正是!連老朽都沒有「絕對的自信」!但是老朽也絕不以「孰能無過」自諒!那該怎麼辦?簡單:「吾日三省吾身」!足矣!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絲進步,累積了千絲萬縷,老朽幾十年來就沒有「白活」!妙的是,老朽終於清楚明白,過去是怎麼回事、現在是為了什麼、未來自是千真萬確!
  所以,不要自滿,不斷努力!若問:「這樣辛苦有什麼好處?」老實說:沒有!要追求「好處」,去追去搶、去偷去騙就是!老朽看得清晰、活著心安,既知來自何處、去向何方,「走」不過是一種「當前狀態」(漢字不需現在進行式),老朽努力的自信,是要「走回老家去伺奉尊長」!

  自信心的建立,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自己去印證的勝於長輩的拉拔,失敗的經驗代表成長的進階。自信心不足,只要能虛心求教,不寵不驚,遲早能更上層樓。而自信心太強,則必是災禍來臨的前奏!一個人小偷十元,一定是小心翼翼的;待偷上百元,就必自命不凡了;再偷成千上萬,其味如嚼蠟;一旦癮成必然要偷遍天下、不嚇死人不甘歇手!如果分析一下阿扁,不正是如此?
  金融風暴是更明顯的例子!華爾街諸大博士信心滿滿。尤其是有諾貝爾得主推波助瀾,幾十年來叱吒風雲,舉世為之震動!於是乎,金融衍生商品大行其道,一過手就是億萬,上行之、下效之,金鼠會於焉成立,一個肥皂泡建的金字塔巍然聳立!美國諸公吃肥鼠,各國顯要吃瘦鼠,追風拾荒的啃骨頭!直到最後一隻小鼠被榨乾了!一個一個的泡泡破滅了,待無鼠可食,最後,全世界哀鴻遍野,信心葬送谷底!
  其實,金融風暴只是個現實的自然因果,人生道途上大小風暴連連,從來沒有停止過!問題在當事人如何判斷!有人永生在「現在」打滾,喜怒哀樂只是喜怒哀樂,過眼雲煙也只是過眼雲煙!再若人有自省能力,看出來無常中尚有恆常,於是發心追求。果然,風暴可稱之為「警兆」,讓「上道者」測試信心也!
  人生本是經歷、認知、理解以迄成長的過程,因果不滅,生命永在。但人若不用心,朝朝暮暮只是為了供養五官七竅,那麼其信心也不外乎吃喝玩樂、功名利祿了!人生只有經過剖析,且剖析得透徹,再任那種信心與自然合而為一,天泣我泣、天樂我樂,是稱道法自然。
  為什麼要道法自然?做做農人就知道了!大自然忙得沒命、卻連一根微不足道的小草,都一絲不苟地纖毫畢陳!這算什麼?天下有任何人能夠把每個字寫成一模一樣?即令再精緻的印字機也做不到,不信用放大鏡看看,沒有兩個碳分子同在一個位置,就像沒有兩粒子彈的彈道是一致的!
  然人為了自己的喜好、習慣,硬要大自然向一己看齊!於是,蟲來了捉蟲,水乾了澆水,如果不這樣,自然是一塌糊塗!待人有了自信,樹枝長了便砍斷,葉子變色即折除,於是,只剩下光禿禿的根莖,漂亮也還漂亮,只是植物失去了破爛的工廠,營養不良!
  老美只因拜了時代之賜,走路踢到金礦,自信心就抖到了頭頂上!他們口口聲聲創新第一(台灣擺脫了301魔咒,舉國歡騰),為什麼?因為他們所恃的是機械,而任何機器都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摸透透!很快,風起龍生,老美除了用武力維護其「美元本位」謀利外,早已淪落為敗落戶了!
  其實,有誰能創新?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早被「老子」用過了!老子?為什麼不提伏羲?他那乾坤兌澤是怎麼創造的?萬事萬物於宇宙的「第一因」已經注定了!直到元會運世終了,都未曾稍離因因果果!明白人都知道,體用因果本存,發明只是發現!時間到了,瞎貓就會碰到死耗子!曷不做個明眼貓?

  修道者的目的應為修道,絕非追求自信!即令佛祖下凡,為汝摸一下頭,也未必令汝下次就能自信透透(十年前達賴「大活佛」去台灣給群眾「開頂」,在運動場一次摸了五萬個頭,至今不知有誰透透)!因此,最重要的是隨時自省,看自己有沒有走歪了,是否忘了在修道!
  再說,什麼又叫「修道」呢?眼睛要看著地下(非看天);看著前面(非背後);反省內心(非外界);尋找錯誤(非成就)!要每一步都確確實實,走錯了就修!待修到心中通透,「感官辨識」清楚明白,而內心意識不趨不避!果如是,過去、今天、未來將悉在心中!果然,是與自然同然也!

  標點用錯:〔老師於﹟8985則留言批曰:「各各自命正確!」學生以為批評一針見血。再反觀自身,又有何時何事不是「自以為是」,此莫非人性之一?〕文中〔一針見血。〕表示前面「各各自命正確!」一針見血!觀全文,分明係指〔反省的認知〕!只此一個句點之差,文理、文義「截然相反」!不可不慎!
9017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1-18]
主題:答9006則主題萃取
  一,感激老師﹟9011則淳淳教誨。學生過去迷惑於執著,今天知自然為正,未來唯法天行健。
  二,答9006則主題萃取如下:
    1,認知界:秋夕建康登高,睹河山徒添愁恨,嘆故國難歸、壯志難酬卻無人曉。
    2,理解界:作者感慨河山破碎何以家為,惜歲月蹉跎,雖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
    3,剖析界:國破時久,世人已不知其恨;唯有志者頻頻扼腕呼號,發此悲壯音。
  學生 敬上
回應﹕
  一、求佛成仙有兩大類,一是愚人的速效,追求靈丹妙藥!一是真正的修行,努力用功,水到渠成。
  二、1,正確。
    2,與認知無別。
    3,應屬理解,「;」置此不宜(兩句不對等)。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