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7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1] |
主題:答8741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山頂數人下棋時偶而俯瞰山下;某好奇屢問之;後告之乃瘋人院。 2,理解界:弈棋之人身處世外,某人隨波逐流,山下院落之人追逐諸妄。 3,剖析界: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回應﹕ 1,對。2,錯。3,錯。 |
#8770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2] |
主題:答8762則作業 1,何謂「可知、可感」? 答:「可知」:可由知識庫而知。「可感」:可由感官辨識而得。 2,本源、物源有何異同? 答:同為各概念之綱;本源為抽象的宇宙本體,物源為物質的基本概念。 3,形、象有何異同? 答:皆物體之現象;物體之抽象、象徵都為象,形僅為表面光影之辨識。 |
回應﹕ 1,半對。2,半對。3,半對。 都不透徹! |
#8788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3] |
主題:答8778則作業 受環境影響形成推崇個人英雄、獨立自由的文化,不注重人際合作。 |
回應﹕ 不全無序。 |
#8797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4] |
主題:答8794則作業 意義屬者,概指人生所追求的價值方向之綱目,用以判斷是非、趨善避惡,多應用於小說、傳統故事中。 |
回應﹕ 無意義。 |
#8804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5] |
主題:答8800則作業 「本體屬」常用於自然科學類(高考中的理科)。 |
回應﹕ 正確。 |
#8815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6] |
主題:答8808則作業 漢字基因分類以人人皆知之常識為分類對象,以體用因果、二分法為方法,以達到便於理解和溝通的目的。 當今主流分類以當今專家研究之知識為分類對象,以唯物之實驗為方法,以達到精細、專業之效果。 |
回應﹕ 大致正確。 |
#8822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7] |
主題:答8820則作業 「住行屬」中多為結構複雜之組合字,且含有不少「全包、半包、側包」結構之字。 |
回應﹕ 不夠系統。 |
#8833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8] |
主題:答8828則作業 試歸納「起居屬」之材料特質與中華的關係。 答:「起居屬」之材料有木、竹、石、玉、土(陶器)、金(金屬)、絲等,皆生長於中華之農耕族隨手即可取用之材質;其具有取諸天然、隨體而用、品種多樣、注重累積等農耕族所特有的性質。 |
回應﹕ 正確。 |
#8842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29] |
主題:答8836則作業 從概念分類表中,由10H到7FH各屬,將最具中華文化特色之十屬,依序列舉之。 答:道德、精神、理源、信念、傳統、社會、家族、關係、文學、藝術。 |
回應﹕ 把握原則,敢作敢為。 |
#8857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30] |
主題:答8851則作業 1,試論「心感」與心緒屬之關係。 答:「心感」是指內心直接受外界環境影響、隨即而生之感,屬於心緒屬中的本「體」,在心緒屬中處于總覽的位置。 2,試論「認識」與「認知」之異同(指觀念)。 答:同:均為感官接受刺激,而致主觀有所得。 異:認識:因「認」而分辨外界變化;舉凡風吹幡動皆可稱「識」,層次低、範疇大。 認知:因「認」而獲得確切理解;唯有通徹瞭解才能叫「知」,層次高、範疇小。 |
回應﹕ 1,對。2,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