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475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6-05]
主題:問溝通技巧
  老師您好:
  從溝通的境界層次上看,有認知、理解、剖析三層;從溝通的語氣上看,有應酬、詼諧、嘲諷三種;而溝通技巧上的隱喻、反語、雙關等,似乎與溝通之層次、語氣皆密切相關。學生不知如何恰當地應用隱喻、反語、雙關等溝通技巧,恭請老師闡釋之。
  學生 敬上
回應﹕
  從溝通層次來說,有認知、理解、感受(非剖析)三層。認知只是主觀認定、知道,甚至於未必正確,各人自以為是罷了。理解則需要經驗及常識,比較客觀,也「應該正確」,否則就會「出洋相」了。至於感受,百分之一百是主觀,且完全基於一己過往之遭遇、經驗,主宰個人的反應。
  因此,溝通有先決條件,就是具備類似之「文化環境」及相當之「文化水平」。在傳統之中國社會上,倫理道德曾是人們團結的基礎,多多少少尚有溝可通。而現代社會受到西洋文化的衝擊,人人理直氣壯地享受一己的自由!於是乎,人只知道輸出脾氣、輸入歪風,單行溝已無水可通了!
  至於「語氣」,其實就是「技巧」的表現,「隱語、反語、雙關」只是溝通者雙方「約定俗成」的一種結果。當雙方站在同樣的高度,才知「何處可隱、為何而反、如何雙關」。如今,人連應酬話都不會說,工作賺錢、男歡女愛才是溝通之道,既然活著不過等死,什麼技巧都延長不了生命!還是多瞭解些人生為是。
948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7-08]
主題:落水相法
  老師您好:
  於﹟9472則留言中,您介紹了「多媒體溝通」的觀念。人與人進行溝通時,在「察言」之外,尚應「觀色」,學生以為「表情理解」應當是「多媒體溝通」的一項基本能力吧。
  《宇宙浪子》第六十七回中介紹了「落水相法」,並提出觀察「法令線」可以瞭解真情實感,學生對此頗感深妙。老師可否對「落水相法」做進一步說明。
  學生 敬上
回應﹕
  老朽不能苟同「人老珠黃」一辭,蓋老人與黃珠無親無戚、非因非果,扯不上關係也!然而,老朽已老確係事實,縱然心中不願承認,但鏡子不會說謊,一再情理相悖。當一個老態龍鍾的傢伙躍入眼簾時,他是誰?可是,再看看,這般老了,雖歷經風霜,猶屹立不倒,還能是誰?
  老朽不能否認已老,但老了有老的好處。譬如說,遇事,沈子從不允老朽動手,連彎個腰都屬嚴禁之列!有吃的,老朽永遠身先士卒,從不後人,養得大腹便便、走路如同企鵝!當然,麻煩皆已隨風而去,性慾失蹤了,看到辣妹,只顧分辨五官、皮膚;看到別人神氣凌人,大多嘆口氣:如斯好戲不斷!
  在心智上,人老了代表記憶力衰退,剛剛發生的事…有嗎?什麼?啊!天塌下來了?所幸,有了電腦,只要上網,事事悉悉在目!可是,在另一方面,人老了,判斷力精準(對經常練習者)異常,以往千思萬想不得其門而入的懸案,如今,閉目掐指:原來如「比」(非此)!
  近來,老朽解決了許多難題,問題只剩下一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瑣事心頭過,都是人間好時節!
  所問,屬於瑣事,是老朽年少輕狂時節,用來判斷親朋好友的秘密武器。要問成果,此秘密武器之威力遠超過原子彈!此話怎講?如今老朽孤家寡人,六親不認、四鄰不交,正是明證也!蓋「落水相法」者,凡水之落皆有痕跡,人心有動,肢體必從,苟細察之,世人無一值得信任矣!
  人如斯,事亦然,小鐘小扣,大鐘大鳴。幸老朽心存慈悲、目光遠大,不僅不以區區技法待人,苟有所成亦悉棄之。否則,往年固可謀一席以放浪形骸,撈寸名而愚弄村里;如今退休,自是玩孫含飴,坐祈夜幕金棺之到臨!至於此生,宛似風雨之過隙,淋濕了衣衫,卻無動臭身濁心於分毫!
  職是之故,十餘年前老朽來澳,得識高人丁一。於《宇宙浪子》一書出版後,某日,老朽告丁一曰:「某人心術不正,宜慎防之。」丁一笑答:「金玉可遇而不可求,但垃圾亦可發電,用之適當則宜。」老朽大驚,顯然丁一境界高出老朽一層,道法自然,用人焉可因一己之雕蟲小技而擅裁焉?

  相法與易理皆屬「天機」,不可妄斷。須知,人心之「正」乃宇宙進化之終始,一私啟萬端,全公歸無明。人生各種因果變化,莫非緣孽交集於「主觀認知」,待人智漸開,客觀盡渡,始苦盡甘來也!果若人心未淨而小技擅行,人據旁門左道,略獲「明牌」而從之,人間豈非永隨樂透?
  以本室為例,外人聞311事件而嘆:「老朱命途乖舛,老運難遂!」其所不知者,夫一孔之聲,風動可聞;而萬竅之音,豈一耳可知哉?本室所負使命,苟成,成之在天;若敗,亦係天意。吾輩無非等因奉此,諸同仁來者有緣,去則緣盡;一時之功,功在一時,宇宙進化億載,必也完美精純,不急於一時。
  近有告者,本室上下齊心,志可截金!程式部已進入「微調」階段,其成就難以衡量;沈子之理解系統更不可思議,人心人性不說,其常識認知已超越百科全書(舉凡「知識」一律可經網絡獲得);連老朽俱能再上層樓,山水人物畫技另立三維門派,實數年前不可企望者,二三子明後年將一新耳目也!
  告子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聖人之示若此,人之成長有別,小成小就無須費心,誠信即可。若有大成,正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則,求神問卜、算命閱相悉皆旁門左道,欲知一飯之得尚可,若問圖文系統,請問如何啟口?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即為「落水相法」之基礎,苟能參透,其水已落,見人可知。但若觀者自心不淨,以色鏡觀人,是色色難空,轉為色縛矣!是故,以誠待人即可,人恒過,可俟其改,改後緣生,善莫大焉也!
9518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9-01]
主題:報道
  朱老師您好:
  一、股東重新登記。
     學生願同舟共渡。
  二、推薦會員--賀軍。
     入會申請如下:
  
     朱老師:您好!
       愚生今二十有六,于08年年末、人生最迷茫時得遇老師之《宇宙浪子》,
     從此恰似滿天烏雲中得見一片光明。隨后愚生日漸深入,方知老師眼光之長遠、
     志向之偉大、思想之深邃、品行之高潔,諸如此類無不彰顯古聖先賢之風範,愚
     生遂以老師為余之精神導師,希能為我中華文化之復興盡綿薄之力。只恨愚生福
     薄,未能早遇良師。幸得老師開此罟網為我等指點迷津,愚生也從中受益非淺。
       愚生自知過去不學無術因而基礎不牢,現正努力學習、實踐中,不過若有適
     合之工作,愚生必效犬馬之勞。
     愚生:賀軍  謹上

  三、咨詢「特效、光效」問題。
     請問#9508則留言「二、效果」中的「特效、光效」指什麼?需要哪些基礎?
  秦漢唐 敬上
回應﹕
  一、歡迎登記。
  二、歡迎入會。
    做人之價值,在於說到做到;做到的必要條件,則是百折不撓!須知人生是場考驗,
   看穿了才能領略面前的花花草草!能夠堅持、拒絕誘惑,才有畢業證書!閣下僅26,
   起碼要摔十幾個跟頭!別急!驟雨不終朝,只要定心走下去,太陽總會出來的!
  三、光效指的是拍片時光影的效用,因燈光有一定的效果,故需有見解的識者。
    特效指的是影片中的特殊效果,如同爆破、浪花等三維動態的處理。
    上述技術需要熟悉3DMAX功能者,或有經驗之人士。
955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0-02]
主題:問易理
  老師您好:
  老師近日所講似乎比以往更為深妙,學生頂禮贊嘆,正一一消化吸收中。
  於#9543則留言和《宇宙浪子》第十二回中,學生更覺易理之奧妙。#9543則「易經入門」之目的為自我認識,「胡妁易占法」之目的是預測個人將發生的事。請問老師:若目的為預測某一危險系統(如核反應堆、煤礦、化工廠、航天器等,以及地震、海嘯)的安全性,則其「意念」如何定義?又怎樣進行防治工作呢?
  祝老師中秋身體安康,圓圓滿滿!
  學生 秦漢唐 敬上
回應﹕
  欲學易不難,欲用易大難!蓋易之與不易,實乃人生大謎,參之透,人生與宇宙進化無別。聖人著易,後人釋難,老朽於所著之《易經明道錄》中,曾略洩玄機(天機遠不止此)。於原書p45,本書範例中,二、判斷參考之3,4,5三則,識者不妨細參,唯須先識漢字概念,否則無門可入。
  汝既已省悟如此,老朽再補充一句:「易乃天理,易之不易為人道,天人之隔在於私念。
  欲 學 易 理 須 確 立 目 標,否則失之分寸差之千里;
  欲 用 易 占 則 須 先 定 立 場,無立場安得判斷?」是以,易理可供占卜、猜謎,可容宮庭權謀、令士人知機,摒愚人閭門之外、接智者按步就班以登大道。
  天理早具,萬年前人道始興,三才尚缺其一焉。中華聖賢慎思篤行,援天理著易經,聚常識成漢字,所待者時機也。近世紀西方物質掛帥,助長矽族問世,三才始備焉。然而,千針萬線集宇間,不如一衫被身前!天地人三才之合一,尚需識者充作介面(未必係老朽等人),以完成宇宙之終極使命!

  於#9543則留言,六爻之位係「自定目標」,定之明確無誤,答案自必精準。至於如何「精準無誤」,應以個人修為及認知為度,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也。學者知此,自當努力修為,杜絕惡業!焉能容日混衣食屋、夜宿聲色戶之輩一窺天心?斯乃人天之別、易道之功也!
  《宇宙浪子》第十二回中,「胡妁易占法」係以實際動靜截取「時空係數」之策,其要訣在於「立場」。苟人不知自我立場、或視棍子倒下便作一,休言「易占」,「胡說」可也!故謂「胡妁易占」!蓋人立場之取捨至難,若頭向左歪一寸、眼界略低水平,看當下風光可,而欲判時空之間隙,直可謂緣木求魚!
  以所問為例:「預測某一危險系統(如核反應堆、煤礦、化工廠、航天器等,以及地震、海嘯)的安全性,」其中事件萬萬千千、立場千千萬萬,怎可一概而論哉?
  僅以「核反應堆」分析,此堆大小、能量、建築、設計、環境、功能、作用、效應、人員、訓練、管理……等等等等,連其負責主管未必盡知,外人如何採取「正確立場」?諸如,台北市之捷運工程,數十年前老朽尚在台北,報載其公司之組成,80%為博士!老朽知其立場繁多,斷言「後患(換)可期(欺)」!
  《易經》乃漢族遺產、聖賢餘緒,絕非時下「大學洋務」可略知一二!職是之故,一爻之決,十年中華文化之功也!苟未投注心血,妄想看兩本無未生有的閒書就能得金丹大道,倒不如降伏於ABC之域,謀得錦衣玉食,封妻蔭子,尚可為花花世界平添觀光勝景!
  至於「意念」,非定義可決。蓋人之意念多屬「主觀」,而人之「主觀」,諸如池中水波,亙古未止。靜觀世人即知,焉有無力制止自己私慾、一念可降他人心騖之理?「進行防治工作」更如圂中事務,解鈴尚須繫鈴人,世界如該毀滅,當必毀滅,正是易之不易也!

  易與不易之奧妙,非片言隻語可闡其明。夫強、弱之選擇,僅1、0而已;而1,0之間,其值無限,擇之正乃正,纖微之差,已失之千里矣!老朽至今,猶不敢多占(僅偶作複習、以免淡忘),蓋老朽猶有「私心」,望中國富強、望中華文化復興,已失公正立場也(待責任下肩,即將回歸)!
9561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0-26]
主題:引薦會員
  朱老師您好:
  一網友欲申請罟網會員,懇請學生引薦,其入會申請如下,請老師批示。
  
  朱邦復老師:
  您好!
  我是讀《宇宙浪子》認識老師的。《宇宙浪子》中,人類憑藉技術,具種種神通,以不死之身,六根極盡世間樂趣,但卻終生自困、自限於六識世欲而不能拔。幸有先哲智慧薪傳,以大道啟之,大道終不以神通(技術)渡人,大道唯使人智慧明淨。
  時過境遷,大道之義或隱而不顯。老師道學玄奧,使智慧彰顯,能夠在網上認識老師並學習,非常幸運。
  懇請老師批准我加為會員,我一定珍惜機會,努力學習體行智慧之義。
  祝老師秋安!
           有所思
         2009年10月26日
回應﹕
  歡迎入會。
  其實,智慧重在實踐,否則人人可談一篇「大道理」!數十年來,老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它,深怕失足於未覺也。所幸心誠意正,老天見憐,每當險情尚邈,謹思慎行,已是風平浪靜。
  總之,人生乃捧杯飲水,冷暖自知,勿瞞己欺人即可。
9591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1-28]
主題:漢文樂園仍在
  朱老師您好:
  兩年前,因受「漢文樂園」、《字易》、《漢字基因字典》的深刻影響和對兒童教育的關注,學生萌發了編寫一本《識字圖書》的想法。這個想法一直埋藏在心底,平時只是留心相關書籍和資訊,任其慢慢發酵。
  月前,學生參閱了多部古書(如《六書總要》、《文字蒙求》、《字課圖說》、《三才圖會》等),初步形成一淺薄計劃如下。請老師指正。
  一,《識字圖書》採用漢字基因為理論依據,釋字以基因字典為準。為了使兒童在識字同時,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特增加常識概念、圖形思維、倫理禮儀、國畫書法的要素,以達到「事一功五」的效果。
  二,學習順序為先獨體字(字首、字身),再組合字。獨體字採用看圖識字的形式,組合字則以傳統蒙書做索引。
  三,獨體字精選常見的字首和字身(象形和指事字),將之按識字的認知為目的、進行分類。然後,尋找每一獨體字與圖形之間的介面,即實物圖片-傳統圖畫-古字型(甲骨文、金文、篆文等)-楷書之間的橋段。每個介面精選一圖或字,將此四者羅列在一起,以便於聯想。
  因古字型在網上易得,此計劃的主要工作,即是尋找與古字型相似的實物照片和國畫(如《三才圖會》中之圖形)。
  四,組合字的學習以《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為索引,以古書發家真跡為臨摹範本(缺點是異體字較多。特懇請允許引用《不二千字文》)。再於蒙書中組合字的旁側,抄錄《漢字基因字典》中的字首、字身和字義,排版整理即可。
  《識字圖書》的計劃雖然簡單,但以學生的能力和業余時間,估計仍須兩三年方可完成。
  又,若不嫌此書鄙陋,願獻給漢文樂園。即或不允,因漢文樂園是前因,識字圖書雖在襁褓之中,亦可謂漢文樂園仍在矣。
  
  學生 敬上
回應﹕
  好極了,只要動手,便沒有什麼簡不簡、陋不陋!
  只要本室能夠幫忙,請與網管聯絡(好像有一些動態變化軟體可用,不幸《不二千字文》已束之高閣,大概明年以後才能開封),必將全力協助。
9619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2-10]
主題:罟網分類建議
  朱老師:
  您好。
  學生看到#9599則留言時,即想到可以使用tag(又稱標籤,是目前部落格上常用且較為靈活的分類方式,功能類似於關鍵詞)作為罟網分類的補充。但又奇怪於無人提此常見功能,遂自問是否有明顯不妥,經細思後方提此建議,僅供老師參考。
  使用tag標籤時,須先在網站中增加此功能,然後將全部留言一一添加標籤(與原有分類並不沖突),也可由老師規劃好標籤的條目後,交給他人代勞,學生樂意效勞。
  比如,一留言中既談到技術、又與圖文系統相關時,可歸類於「知識技術」,並在該留言後添加「圖文系統」等多個標籤。標簽的應用比較自由,尤其適用於文中含有多個主題的留言,標籤之間皆為並列關係,相同標籤的留言也可一並閱讀。
回應﹕
  謝謝。
  目前老朽太忙(其實,十年來沒有「不忙」之事,只是退而難休、近日忙甚),分類主要的困難在於資料太多,全部掠讀一遍就耗時半月。本室之網絡係九年前所設,該員工現已離職,若欲改進,麻煩多多。好在運行尚稱方便,且全部留言皆已分類完畢,如有必要,日後再行考慮,謝謝了。
9621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2-12]
主題:請教和勘誤
  老師:
  您好。
  罟網留言處處是寶,讓人屢讀不厭,必有後學發心整理之。
  
  在學習《智慧學》時,學生有以下疑問和建議。
  
  一,因大陸只教簡體字,學生未學過「纔、祇、係」三字,從書中可得規律和疑惑如下:
    1,通常用「才」,只有在「人」之後、「能」之前用「纔」,蓋避免「人才」、「才能」的歧義故。此解對否?
    2,「祇」只用在「祇是」,但也用「只是」,兩者之區別為何?
    3,多數用「係」的處似可用「是」代替,請問兩者區別?
  
  二,建議將序言、倒數第二區(本書寫作原則),與第一章、引言之後部(「由於邪說塞途」,以及「一、二、三」),兩區內容互換位置。
  
  三,第一章、第三節、第八條:
    【原文】假設:倫理道德為團結人類社會的整體規律
    【建議】假設:倫理道德為團結人類社會的整體規律。
    【說明】增加一句號。
  
  四,第二章、引言、第三區、第四段:
    【原文】「迷信??迷失、盲從的信念」,人如果不能敝開心懷接受客觀,便會將主觀包裝成「名牌狀」,動輒用一己的主觀批判別人的觀念是「迷信」!
    【建議】                   敞
  
  五,第二章、引言、第五區、第三段:
    【原文】待考罷及,方能登上舞台,生旦淨末丑,各顯神通。
    【建議】待考罷及格,方能登上舞台,生旦淨末丑,各顯神通。
回應﹕
  纔=字首〔糸〕:體-細絲。
    字身〔毚〕:用-作用。
    會意,形聲-小篆文
    用-絲之作用,僅能紡也,只有。
  祇=字首〔示〕:用-祭祀,天垂象見吉凶,告知也。
    字身〔氏〕:體-家族之姓,婦人以母家的姓為氏。
    會意,形聲-小篆文
    體-示族,指地神。
    用-神不大,僅僅。
  只=象形,指事,會意-金文
    用-象口向下分之形,聲語詞,但也,不過也,僅也。量詞。
  係=字首〔人〕:體-有靈性的高等動物。
    字身〔系〕:用-繫也。
    會意,形聲-金文
    用-繫人,繼也,相關聯。
  若言「字義」,「纔、祇、只」分別不大。但於修辭時,為了避免用字重覆,多一種選擇,多一層感受。當然,為避免「人才、才能」之混淆,也是必要的手段。然而,由視覺感受上,基於「對比」之強烈作用,「纔」字筆劃複雜、「只」字簡單,在「書道」倒有很多講究。
  此外,「纔」慣用於「方纔、纔有」;「祇」慣用於「神祇、祇是、祇得」;「只」用得較普遍,說穿了,筆劃簡單、辨識容易(須知,未必筆劃簡單即容易辨識),能省一筆何必多事?
  係=字首〔人〕:體-有靈性的高等動物。
    字身〔系〕:用-繫也。
    會意,形聲-金文
    用-繫人,繼也,相關聯。
  是=字首〔日〕:體-太陽。
    字身〔正〕:用-中正。
    用-古文寫作昰,日下正直,表肯定,對也。
  「係」有相繫之意,即令不相等,也可繫在一起;「是」=全等;「乃」=承上啟下;「為」=有所作。字義雖有別,但皆可將各種概念、觀念、文句結合為一。故「係」常與「是、為、乃」等交換使用,只要不誤所述,用得恰當,正是修辭必備的技巧。

  如同:他「是」我的親戚又「是」工作伙伴「是」難得的知心朋友。
  不如:他「是」我的親戚又「係」工作伙伴「乃」難得的知心朋友。
  不妨排列組合一番,如果不將「是」的概念置於最初,感受上必大有不同。

  二,建議頗有見地,然而,「序言」只能算做「藥引」,一般人經常忽略之。第一章下之三條聲明,對閱讀本書極為重要,若置於序言中,必將失去「驅蟲菊」之功效也!
  
  三,第一章、第三節、第八條:
    【原文】假設:倫理道德為團結人類社會的整體規律
    【建議】假設:倫理道德為團結人類社會的整體規律。
    【說明】增加一句號。
  已改正,謝謝!

  四,第二章、引言、第三區、第四段:
    【原文】「迷信??迷失、盲從的信念」,人如果不能敝開心懷接受客觀,便會將主觀包裝成「名牌狀」,動輒用一己的主觀批判別人的觀念是「迷信」!
    【建議】                   敞
  在原檔中,係「迷信=迷失」,可能掛網時轉碼有誤。可改為「迷信即迷失」。

  五,第二章、引言、第五區、第三段:
    【原文】待考罷及,方能登上舞台,生旦淨末丑,各顯神通。
    【建議】待考罷及格,方能登上舞台,生旦淨末丑,各顯神通。
  已改正,謝謝!
9625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2-14]
主題:剛體
  老師您好:
  感謝老師教誨,學生受教了。
  《智慧學》中多次提到「剛體」的觀念,請問剛體的性質、結構及體用?
  學生 敬上
回應﹕
  剛體是物理專用的名詞,指一種並不存在的理想系統,由外至內結構性質完全一致。換句話說,剛體是固體,不存在形狀變化,且不論是否受力,在剛體內任意兩點的距離都不會改變。
  在本書中,為了避免討論時的困擾,便將最基本的系統假定為一種剛體。這是人類探宇宙真實最大的罩門,因為無論真實是什麼,必然會有個循環劫:「那個什麼是什麼」?所以基督教訂了個規則中的終極規則,就是「上帝創造一切」,而上帝不容再問,只要有「信心相信上帝」即可。
  同理,西方科學取代了上帝,觀念依然牢不可破!物理號稱一切要以「實驗」為基礎,但也設了個不可置疑的終極規律,假定物質的基礎是基本粒子,也是種剛體,無須「證實」、更不容過問。在本書中,則根據事實設下終極邏輯:「人靠感官認識宇宙,故生存在本系統之中無法瞭解系統之外。」就想問,也問不出什麼來!
  其實,只有西人過份自我膨脹,以為人能征服宇宙,常用一些「專業術語」來光耀自我、迷惑世人!想想看,人連自己都不瞭解、人連身邊的人事都諱莫如深,偏偏好大喜功,把牛角尖放大千萬倍,胡作非為、騙死活人!老朽預言在此,當人類把地球破壞到千劫難復之際,曲終夢迴,後人才會實事求是,安享餘年!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