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6 留言者:研究思維 [2002-06-30] |
| 主題:思維流程 事物演化,一分為萬,天道好還,萬歸於一,此天道也。思維有分析,歸納,抽象三種。試以天道分析其演進,轉歸。 趨勢 轉歸 -分析 削足適履 大智不割 | 巧奪天工 -有為 | | -歸納 大而無當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天道 | 提綱挈領 | -無為 -抽象思維 迫而後起,中病則止 上善若水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以思維的極致是抽象思維。抽象無為而無以為,歸納有為而無以為,分析有為而有以為。天下萬物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故歸納生概念,分析生漢字,由是思維得以運用。朱先生分析和編碼的方法對應漢字,又歸納得出概念網路,現在只差編寫思維流程了。先生說以道德經為準則,想請教如何編寫的方法。 |
| 回應﹕ 曾經聲明,本網不再談技術,敬請原諒。 |
| #1818 留言者:研究思維 [2002-06-30] |
| 主題:研究思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無為而無以為,地有為而無以為,乃順承天,人有為而有以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故人道滄桑,變化無常。抽象思維歸於天,歸納法歸於地,分析法歸於人。歸納生概念,分析生漢字,此為有,抽象為無,有之為利,無之為用。人道有為,有為常壞,故不盈,故分析有形有限。地道承天,故歸納有形無限。天道無為,故抽象無形無限,比如思維,微妙難識。天,地,人,順則盡人力,故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逆則奉天時,故有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宇宙有數,順逆隨緣,上善若水。 天之道,立場為天,判斷為道,目標自然,是為規律, 地之道,立場為地,判斷為道,目標為天,是為認知, 人之道,立場為人,判斷為思維,目標為私心,是為運用。 若人之私心合於天心,思維合於道,則天人合一。道的基因為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功能強,儉故能廣,功效大,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人心無私則能合於天心,是為天人合一。 人對自然認知的延伸是不斷分辨的結果,最後形成的文字,是人認識的精華,但由於有為的特性,故有形有限,用有限的文字來表達無盡的意思,是歸納形成無盡概念的結果。這裏如果對無盡概念使用分析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有限元的概念基因。總而言之用分析加之於無限得到有限元,用歸納作用於有限,就能夠用有限表達無限。有無相生,太極運轉。這時依其立場而有不同的表現,這就形成了各種思維。 |
| 回應﹕ 非也,這等於搓繩子,沒有層次,宇宙變成一條長繩,無窮無盡矣!沒有動機、目的,事物失去了判斷的基礎,一片模糊矣!將所有文字串連一氣,失去了體用關係,人無從應用矣!如此思維不如不思也! 諸如某人擁有書籍億冊,一本接一本,接成長城。請問有何用﹖如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