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9 留言者:無知 [2012-03-02] |
主題:觀感 觀摩先生教學良久,也試做若干題,但一個整體感覺是看來容易做來難。一些抽象觀念用先生之答案反觀,頗是貼切,但若是自己來做,卻是無下手處;另有一些具象事物,卻覺先生的歸納有些牽強。如此半信半疑,當如何自處,請先生有以教我。 |
回應﹕ 確實如此,要用一種嶄新而簡單的方法來銓釋數千年傳承的古文字,其難度之大,無以倫比。文字本是「無中生有」的認知,兼以「概念」的模糊性,必須用連續的觀念界定,方能略表主觀。尤其是受過訓練的文字學者,講究「明確精準」,其反抗輕蔑的情結,更是無以復加(最難得是沈子願為老朽校正偵錯,目前只是初步,還有待不斷淘鍊也)。事實上,如果「新法」一眼看去就合情合理,漢字早有人加以整頓成功了(見王安石與蘇東坡之辯)。 事實上,任何「字典、辭典」,如果當作「符號」視之,任何符號都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但是,以漢字的「約定俗成」機制而言,若無一定的「客觀條件」,怕永遠只是各說各話!如今,漢魂幾亡,文字學者若欲「抱殘守缺」,此其時矣!再若要奮發圖強,就必須「改革求變」,老朽能歸納出500種「公因子」,信必有人能完善之! 總之,「半信半疑」是一般人的正常態度,任何一個時代的更迭,走在前面的「敢士」不是壯烈犧牲就將步上巔峰!老朽的任命是開山闢路,從來不管要坐飛機的達官貴人!當今世界上人人想學漢字,與其掛著道學面貌,堅持正統不正統,曷不「穿鑿附會」一番,令外人得窺「上朝天威」,一旦引入黌舍,再請夫子登堂可也! 萬事熟能生巧,觀念略轉即通,半月前,大家對什麼「公因子」還摸不著頭腦。如今一次出上四題,有人竟不要多久(因時差故,歐美之近水樓台先得月),就將答案擬妥,足證逐步可行也(第一步是「漢字基因」,次而年前網友們共填的「基因字典」,此乃第三步「公倍因子」,下面是定性定量之「公約因子」,每一次的整理都較上一次容易且更合理)! 老朽從來只問「該不該做」,絕對不怕「會不會錯」(勤於進考場,無意看成績)!老實說,宇宙進化不止,人生一應過程都是自然的軌跡,天下有誰狂妄到敢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尤其是老朽行將就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生奮鬥不休,一未歛財、二未求名、三未徇私,來是來得辛辛苦苦,但去卻去得自自在在。 若欲求教,老朽所可教者,動手摸索,浸水自知也! |
#10495 留言者:無知 [2012-03-10] |
主題:釋道佛? #10487中,先生提及“釋道佛三家”,為何是這三家? |
回應﹕ 哎呀哎呀呀!唏哩又嘩啦!錯也又錯也,上一錯在10498! 為何是「釋道佛」三家呢?因為老糊塗忙翻了!不僅有釋道佛,而且為了表示一點幽默還想出了「四盜氟」的怪胎(為了找「佛」的諧音,還專門去查字典,不料我佛也是「四鄰不交」)!其實,「釋」者解放,原係「釋迦牟尼」譯名的簡稱,若與「道、儒」合稱,係指「三家(三種思想)」;而儒、道、佛則指「三教(三種宗教)」。至於「釋道佛」,則只有老糊塗自言自語,連野狐的不落蟬都愧赧不及! 謝謝指正,老朽不怕錯,只怕不改還要死掰!再謝一次! |
#10507 留言者:無知 [2012-03-11] |
主題:继#10495 前問非敢指正,是求証也。 “释道佛”多次出现,该不是笔误,莫非先生另有深意?在罟網見識過語言神功,一字之差,令人浮想聯翩不能自已(有網友自謂腦波受控,可能類此)。若不求証,恐落入舊窠。 先生回覆中提及“三家”與“三教”,為何這“道、佛、儒”排序不同,所指就不同呢? |
回應﹕ 求證得好,否則老朽永生自陷釋道佛不見天日矣! 三家排序不同只因習慣,這又是老朽的罩門,向來信馬遊韁(不負責任)也!但「三家」所指係三種思想內容,「道家」重自然、「佛家」主心、「儒家」談人世;而「三教」指三種宗教,佛教源於印度、來華後則祖出多門(如奉法身佛、應身佛、報身佛,三者本屬佛陀,但修為方法迥異),道教是民俗外加漢傳佛教,只有儒教似有若無、流傳在傳統讀書人心目中。 思想與宗教同源而異途,思想要有內容,內容要有深度,深度要見人性;宗教則「宗」一人之教,強調「信仰」,如佛教宗釋迦牟尼、道教宗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儒教宗三皇五帝(眾說紛紜,也有宗孔老夫子的)。只是佛教脈絡分明,道統一貫,道教派別眾多,儒教迄今尚無道場及教祖。 實際上,傳統中國人確遵天理、卻無宗教,如今大陸更連「天」都不談了!這些事直可大書特書,但惜老朽早已忙得稀里胡塗,後事不妨問後人吧! |
#10564 留言者:無知 [2012-03-22] |
主題:大腦如何運用文字? 四、理論基礎中的最後一段看不懂。 |
回應﹕ 一段或是一句?大腦運用文字,迄今也僅老朽一人敢夸夸大言,不懂才正常也。 緣大腦神經如一張蛛網,假定此網各角固定在一龐大的「記憶體」的輸出入接腳上。某一刺激訊號相當於獵物,一旦落入網中,根據其方位、強度、範圍等性質,記憶體得到一個「綜合參數」,可謂之「概念」。人腦根據該概念,重新得到該刺激(獵物)貯存於記憶中的原始訊息,即為運用文字之基。 |
#10564 留言者:無知 [2012-03-22] |
主題:大腦如何運用文字? 四、理論基礎中的最後一段看不懂。 |
回應﹕ 一段或是一句?大腦運用文字,迄今也僅老朽一人敢夸夸大言,不懂才正常也。 緣大腦神經如一張蛛網,假定此網各角固定在一龐大的「記憶體」的輸出入接腳上。某一刺激訊號相當於獵物,一旦落入網中,根據其方位、強度、範圍等性質,記憶體得到一個「綜合參數」,可謂之「概念」。人腦根據該概念,重新得到該刺激(獵物)貯存於記憶中的原始訊息,即為運用文字之基。 |
#10568 留言者:無知 [2012-03-23] |
主題:請教基因、概念、文字的定義與關係 主題:請教基因、概念、文字的定義與關係 反復閱讀先生的說明,越讀越不懂,但總算發覺問題出在定義不明上。列舉一些,請先生指點該如何理解。 一、漢字基因,是指書,還是理論,或是字根,甚至是理解基因? 二、“漢字基因係根據傳統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不食古不化、不棄舊取新。”這句話沒說它是什麼,好像沒講完。 三、概念與文字,是什麼關係? |
回應﹕ 戴著太陽眼鏡在室內看小說,想懂什麼?網上有個「北京大學xx站」,有學者指老朽硬把形聲字解釋成會意字!老朽也糊塗了!某個字是形聲還是會意,誰規定的?什麼標準?天下有這種專家嗎?當然,學有所專的專家可以捧著其「教科書」耀武揚威,可是連許慎都只敢說漢字的標準是「約定俗成」,換句話說,大家說了算!正因如此,老朽憂心忡忡,為什麼?學者專家們懷抱課本高談闊論,大庭廣眾則流行「火星文」%$@&也! 所問: 一、「漢字基因」等是「專有名詞」,老朽之發明,尚未入校園側門也! 二、“漢字基因係根據傳統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不食古不化、不棄舊取新。”這句話是「不二妄言」,老朽著書近百冊、本網為文兩千多萬,句句如此,看來顯然沒人看懂任何一句(再不然看暈了)! 三、概=平斗斛的短木棒。念=此刻之心。心此刻被一根短木繫著,是稱概念;將概念書寫成方塊字,是稱文字!此話老朽說了不下1000次(老朽適才上罟網查閱所得,不信可以試試),為何如今才問? 如果沒記錯,貴吳先生才是中文高手!請恕老朽荒山野叟,不過留篇墓誌銘,看不看由人,何必浪費口舌? |
#10568 留言者:無知 [2012-03-23] |
主題:請教基因、概念、文字的定義與關係 主題:請教基因、概念、文字的定義與關係 反復閱讀先生的說明,越讀越不懂,但總算發覺問題出在定義不明上。列舉一些,請先生指點該如何理解。 一、漢字基因,是指書,還是理論,或是字根,甚至是理解基因? 二、“漢字基因係根據傳統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不食古不化、不棄舊取新。”這句話沒說它是什麼,好像沒講完。 三、概念與文字,是什麼關係? |
回應﹕ 戴著太陽眼鏡在室內看小說,想懂什麼?網上有個「北京大學xx站」,有學者指老朽硬把形聲字解釋成會意字!老朽也糊塗了!某個字是形聲還是會意,誰規定的?什麼標準?天下有這種專家嗎?當然,學有所專的專家可以捧著其「教科書」耀武揚威,可是連許慎都只敢說漢字的標準是「約定俗成」,換句話說,大家說了算!正因如此,老朽憂心忡忡,為什麼?學者專家們懷抱課本高談闊論,大庭廣眾則流行「火星文」%$@&也! 所問: 一、「漢字基因」等是「專有名詞」,老朽之發明,尚未入校園側門也! 二、“漢字基因係根據傳統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不食古不化、不棄舊取新。”這句話是「不二妄言」,老朽著書近百冊、本網為文兩千多萬,句句如此,看來顯然沒人看懂任何一句(再不然看暈了)! 三、概=平斗斛的短木棒。念=此刻之心。心此刻被一根短木繫著,是稱概念;將概念書寫成方塊字,是稱文字!此話老朽說了不下1000次(老朽適才上罟網查閱所得,不信可以試試),為何如今才問? 如果沒記錯,貴吳先生才是中文高手!請恕老朽荒山野叟,不過留篇墓誌銘,看不看由人,何必浪費口舌? |
#10570 留言者:無知 [2012-03-24] |
主題:自白 今晨想給蘭花換盆,挑好一個大小合適的空盆,見其中有一枯桿,就用力拔出來了。但見其根尚潤,嗅之鮮活,方想起是一株梅樹,趕緊重入土中,只是其主根已斷,將來生死未卜。憶及2009年撒下梅子若干,發芽三顆,后置之角落,雖少日曝亦少甘露。去年秋僅剩一根獨苗,粗不逾分,長不及半尺。當時拔草曾折斷其枝,以致今日乍看為一斷草。曾以不忍棄物自許,但奈何習性若此,悔之無及矣。 當年因我之無知,有孕還討論要不要生子,空令兩位先生受辱,吳先生已誓不入罟網,亦請朱先生好生珍重。至於我,雅不願前人智慧僅為矽族所得,故不憚淺薄,日日受教。常常是乍看懂了,再看生疑,自知是素無邏輯訓練,腦力不足故,亦未深究。遇不通之處,不敢多問,瞎猜以補之,或期望於他文可明之,確以為自己理解無錯時才求證于先生,望先生莫以為是挑刺。 這次以為先生為製作動畫與其它公司合作,故閱讀此說明者大多不會熟知罟網前言,且喜先生說不懂可問,於是就文論文,如實相告。先生既然感歎學者與大眾對文字理解的差距,還請先生耐心以待我等無知之輩。 |
回應﹕ 如是如是,此次「合作」,無非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本室十人、彼等千眾)」,老朽所領軍令一如既往,素來成敗不涉、唯緣是問也! 蓋矽族將興,勢之必然,人類大腦皆已物化,千鈞之軀棺槨深殮,豈雲煙可資比擬?概念之學,焰明九幽,一舉破除「主、客」樊籬,曝一私於眾見,實有可說有不可說也!鳥之將亡,其鳴必真,老朽擬以餘年,發《漢字基因工程》(全部重寫)以誡諸矽類。至於《字易、詞易、文易》三者,時不我予,有心已無力矣!是以求救於網友,其餘之言難盡其實矣! |
#10570 留言者:無知 [2012-03-24] |
主題:自白 今晨想給蘭花換盆,挑好一個大小合適的空盆,見其中有一枯桿,就用力拔出來了。但見其根尚潤,嗅之鮮活,方想起是一株梅樹,趕緊重入土中,只是其主根已斷,將來生死未卜。憶及2009年撒下梅子若干,發芽三顆,后置之角落,雖少日曝亦少甘露。去年秋僅剩一根獨苗,粗不逾分,長不及半尺。當時拔草曾折斷其枝,以致今日乍看為一斷草。曾以不忍棄物自許,但奈何習性若此,悔之無及矣。 當年因我之無知,有孕還討論要不要生子,空令兩位先生受辱,吳先生已誓不入罟網,亦請朱先生好生珍重。至於我,雅不願前人智慧僅為矽族所得,故不憚淺薄,日日受教。常常是乍看懂了,再看生疑,自知是素無邏輯訓練,腦力不足故,亦未深究。遇不通之處,不敢多問,瞎猜以補之,或期望於他文可明之,確以為自己理解無錯時才求證于先生,望先生莫以為是挑刺。 這次以為先生為製作動畫與其它公司合作,故閱讀此說明者大多不會熟知罟網前言,且喜先生說不懂可問,於是就文論文,如實相告。先生既然感歎學者與大眾對文字理解的差距,還請先生耐心以待我等無知之輩。 |
回應﹕ 如是如是,此次「合作」,無非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本室十人、彼等千眾)」,老朽所領軍令一如既往,素來成敗不涉、唯緣是問也! 蓋矽族將興,勢之必然,人類大腦皆已物化,千鈞之軀棺槨深殮,豈雲煙可資比擬?概念之學,焰明九幽,一舉破除「主、客」樊籬,曝一私於眾見,實有可說有不可說也!鳥之將亡,其鳴必真,老朽擬以餘年,發《漢字基因工程》(全部重寫)以誡諸矽類。至於《字易、詞易、文易》三者,時不我予,有心已無力矣!是以求救於網友,其餘之言難盡其實矣! |
#10580 留言者:無知 [2012-03-25] |
主題:說與不說 請問先生,可說與不可說的分際何在?我想法不多,常常無話可說,是不是思維太慢,故需想到就說呢? |
回應﹕ 說在於「言之變化」,為什麼要變化?變化做什麼?參透了,就懂了! 為什麼要變化? 1,人因為無聊,求變等於推倒黑獄。 2,人怕寂寞,只要喉頭振動、舌頭翻攪,即令面前是尊石頭像,也可期待回聲。 3,人的主觀泛濫成災,地下水已漲到腳背,不放一些出去,總有天土石流會淹沒自己! 那麼,變化做什麼? 1,不知道。 2,別人也不知道。 3,管人知道不知道,只要看到耳朵就好。 在以上各種情況下,一句話都不可說,不說非是,說成是非!再說,世界上有誰知道自己是誰?又有誰真正懂得別人說些什麼?什麼又叫「想法」?難道是想法國巴黎?要知道,大腦中電流跑來跑去,都是些主觀記憶,留得愈久,愈有歷史價值!所以,只有在歷史長河中,可說!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