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136 留言者:漁儿 [2013-05-01]
主題:主觀与客觀(2)
  「主觀與客觀」是學生這些年向先生諸多請教之主題,學生完全明白先生指教之重大意義。
  就中西文化之辨而言,「客觀、主觀」是其核心內容:于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存在著絕對的「客觀」,故「客觀」代表「理性」、「真理」,而「主觀」代表「感性」、「謬誤」,從柏拉圖的「理念」,到基督教的「上帝」,乃至科學的「客觀」性,無一不是持「客觀」斥「主觀」之表現。雖說西方歷代的思潮,從文藝復興、理性運動、浪漫主義,到近代的各種哲學流派,乃至量子科學,都企圖擺脫其「客觀」絕對性的束縛,但由於西方傳統哲學已將其「客觀」意識型態化了,使得「客觀」相對性的認知始終是西方文化中最大的盲點,造成了人們觀念認知的混淆。於是,破除對「客觀」的迷信,應該是當今世界真正的思想啟蒙了!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好極了,知乎此,已竟悉矣!多年來,不論老朽明說暗點,時機未到、不懂者就是不懂!如汝所言:「破除對客觀的迷信,應該是當今世界真正的思想啟蒙了!」只是,點支火柴端賴機緣,但要遍燃蠟燭則頗費週章。老朽已是昨日蔫草,汝等青春正富、正該奮起,這個課題意義之重大,遠勝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中華文化之光芒將永耀千古。
11136 留言者:漁儿 [2013-05-01]
主題:主觀与客觀(2)
  「主觀與客觀」是學生這些年向先生諸多請教之主題,學生完全明白先生指教之重大意義。
  就中西文化之辨而言,「客觀、主觀」是其核心內容:于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存在著絕對的「客觀」,故「客觀」代表「理性」、「真理」,而「主觀」代表「感性」、「謬誤」,從柏拉圖的「理念」,到基督教的「上帝」,乃至科學的「客觀」性,無一不是持「客觀」斥「主觀」之表現。雖說西方歷代的思潮,從文藝復興、理性運動、浪漫主義,到近代的各種哲學流派,乃至量子科學,都企圖擺脫其「客觀」絕對性的束縛,但由於西方傳統哲學已將其「客觀」意識型態化了,使得「客觀」相對性的認知始終是西方文化中最大的盲點,造成了人們觀念認知的混淆。於是,破除對「客觀」的迷信,應該是當今世界真正的思想啟蒙了!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好極了,知乎此,已竟悉矣!多年來,不論老朽明說暗點,時機未到、不懂者就是不懂!如汝所言:「破除對客觀的迷信,應該是當今世界真正的思想啟蒙了!」只是,點支火柴端賴機緣,但要遍燃蠟燭則頗費週章。老朽已是昨日蔫草,汝等青春正富、正該奮起,這個課題意義之重大,遠勝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中華文化之光芒將永耀千古。
11139 留言者:漁儿 [2013-05-05]
主題:主觀与客觀(3)
  關於主觀與客觀,先生于「智慧學」中,定義:主觀=個體立場之觀;客觀=整體立場之觀。現在,先生又定義:主觀=自己為主之觀;客觀=賓客立場之觀。
  先生可否點評一下這二種定義?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個體、整體」係以宏觀論事,除系統範疇外,同時兼具「主、客」之分;「自己、賓客」則以微觀論事,係指於人類系統中之各人子系統,用以釋眾人對主客之疑者。兩者用字不同、觀念有異,討論範圍之內容不同,而立場及主客關係依然。
  「整體立場」係以「整體系統」為對象,觀察者立於「本整體系統」之外,其立場必為另一「整體」系統;「賓客立場」則指立於本「個體系統」外之觀察者,對「個體系統」而言,亦為另一系統,是稱「賓客」。
  蓋兩者因討論之主題有別,前者係以全部系統為對象,整體系統必然在本系統之「外」,始為「客觀系統」;而後者係以「主、客」說明兩者之別,係指在人類系統中,當主觀子系統為一系統,客觀子系統必為另一系統。
11140 留言者:漁儿 [2013-05-06]
主題:主觀与客觀(4)
  學生可否從「三才結構」的角度,來理解主觀與客觀的定義:
  在「天」的立場,即以宏觀論事,主觀=個體立場之觀;客觀=整體立場之觀;在「人」的立場,即以微觀論事,主觀=自己為主之觀;客觀=賓客立場之觀?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刀是刀,叉是叉,各司其職,不可混用!人若在「天」之立場,其人已非人而係假設之「神靈鬼怪、上帝閻王」也!而且,人絕對可以宏觀,但卻不能超過所能觀之極限。
  汝之問題在於「系統觀」尚未釐清,是故難辨「立場」之別也。於系統定義中,已知「任何系統內之子系統,不可能得知或觀察本系統之全貌。」是以生於蛋內不可能看到蛋殼、居於牢中不知獄外事,只要是人就不可能觀察人類整體或宇宙全貌,斯乃系統之極限也。
  莊子曰: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正是基於人是子系統,人無法得知本系統之內(至小亦屬另一空間系統)外極限。苟欲知之,必先化為「非人類系統」,換用人類所未曾有之「工具」,始可真正「客觀」也!既知極限,當無必要如西方「科學家」窮盡玄思,追究宇宙的邊界及時間之終始,而不知地球上路有餓殍骨也!
  系統者,將同性質之事物,以一繩繫之,以供統一處理。宇中事物眾多,苟無系統觀,難免會刀叉並舉、菜飯齊飛也!甲系統觀甲是主觀、乙系統觀甲則謂客觀;進一步分析之,即令甲觀甲自己,亦有系統之別。蓋人有物質精神雙重生命,身體屬於物質,意識乃精神。意識可觀物質身體,但必須有儀器等介面工具,否則所觀者不過皮毛(中醫有看診,係以經驗為工具)。物質、精神分屬不同系統,觀察又須取不同之感官系統,若不以系統分之,皆沆瀣一氣也!
11141 留言者:漁儿 [2013-05-12]
主題:主觀与客觀(5)
  學生在反省留言(#11140)的認知偏差。
  對於「主觀=自己為主之觀;客觀=賓客立場之觀」,學生感覺基本上理解了;但對於「主觀=個體立場之觀;客觀=整體立場之觀」,覺得還不是太清楚。先生於留言(#11139)解釋:「個體、整體」係以宏觀論事;「自己、賓客」則以微觀論事。於是,學生聯想到「三才結構」,因「天」可象徵「整體環境」,故有留言(#11140)之問。
  先生批評:「汝之問題在於「系統觀」尚未釐清,是故難辨「立場」之別也。」的確是這樣的。於「三才結構」,首先揭示的是人的「立場」:人位於天、地之間,「人者,天地之心也」,得以觀天察地,是有「三才結構」。也就是說,「立場」與「結構」處於不同層次,「立場」為「本」、「結構」為「末」,而學生(#11140)之留言,是從「結構」去解釋「立場」,混淆了二者的層次,故出現了認知偏差。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越涉及認知之基礎,層次越是重要。夫大廈之建,地基未掘,焉能上樑?待正確之思考習慣養成,縱觀世局,必知天清地實也!古今中外,正因人們誤以為存有「客觀」,是故各家暢言、謬論叢生,鬧亂世局百萬般!實則,人生真實就在於一己所之,陷私者必昧,謀公者始明,聖賢仙佛無非如此!
  是故,老朽不相信任何制度、主義能解決人際問題,唯有「自覺性」的倫理道德能稍戢膨風!再說,不止人生,自然亦然,內陷為物質機體,外張成精神炁能,宇宙系統一體通然,豈是眼見耳聞可識?
11143 留言者:漁儿 [2013-05-15]
主題:文句
  文句
  先生在給學生的最初指教中,曾就「文句」解釋如下(# 7904):
   「一句話」係概念網絡中有系統之基本組合,其中包括「體、用、因、果」:
    體:概念之本,可為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西方文法定義為「主詞或名詞」)
    用:概念之用,含動作、行為、心態、表情等。(西方文法定義為「述詞或動詞」)
    因:經驗內涵,含各種既有現象。(西方文法定義為「形容詞介係詞等」)
    果:概念之終,表達之目的。(西方文法定義為「受詞」)
  
  先生可否點評一下此定義與西方文法中「一句話」之定義的本質區別?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不知為不知,恕老朽從初中到高中,英文一向是命中磨蝎,考試從未「及格」,致「留級」一次半(半次之謂,係因轉學而遁)。正因如此,老朽得免「領洗」於西方「文化」,頗以土法煉鋼自豪也!
  「一句話」可以解為「先天、後天」,先天者,自然而然發生之事件,語文據以而形成;後天指人為規定的「文法」,語文不過乃「填充」之符號,係一盲引眾盲、人人「學而知之」者。
  由於「體用因果」係大自然之本相,中國人在數千年前就己知悉,以主觀「約定俗成」與同類相互溝通。西方認為「客觀」是真理,強者發明了「上帝、主義、文法」,以武力征服他人,思想統一!老朽以接受中華文化為榮,朝已聞道,今夕可死!既然舉世西化,高呼「人權」,所幸未聞「西式仙權」,職是之故,老朽尚有仙可訪也!
11149 留言者:漁儿 [2013-05-20]
主題:文句(2)
  學生的文句之問(#11143),是希望進一步解讀西方的所謂「形式邏輯」。
  於西方傳統哲學,「reason(理性、推理)」、「logic(邏輯)」、「discours(語言)」是一致的。對此,學生曾點評(# 10962):「西方理性」忽視概念的認知、簡化判斷的內涵、專註於邏輯推理,此點評來自學生這些年於教學和研究中的切身體會。於近代,「邏輯」又與「數學」相結合,形成了近代科學的基礎「數理邏輯(Mathematical logic)」,也稱「符號邏輯」、「形式邏輯」,但這「符號」與「形式」的本質是什麼,西方人自己是從來都沒能說清楚的,因為他們是「甲系統觀察甲系統」,除非他們有極強的反省精神;倒是中國人可能將之釐清,因中國人是「乙系統觀察甲系統」,可能會有相對的「客觀性」,當然,於此觀察中,同樣需要反省精神。
  於是,學生在想,從中西文句之結構上,也許可窺一斑:漢語「體、用、因、果」之文句結構,始終建立在「概念之本」的「體」上;而源於西文的「形式邏輯」,從「命題(propostion)邏輯」到「謂詞(predicat)邏輯」,逐漸集中到「謂詞」,即「述詞或動詞」上。換句話說,「概念之本」的「體」消失,只剩下「符號」與「形式」了。由此,或許可以初略說:「符號」與「形式」的本質,是「概念之用」。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中西是為中西也!
  其實,在「乙系統觀察甲、乙系統」的立場,主觀、客觀不過一觀,蓋同在「舞台」之上,彼此觀念逐漸混合,概念、符號能用即可。只是在台下尚有「丙、丁」在,甚至「戊、己」也各有其立場,只是如此這般討論下去,人類文化是治絲益棼也!因此,老朽認為,斯可止矣!
  在「小杏子」立場,形式邏輯有其必要,由#11148文可知,老朽據以建立矽族根基矣。苟無西方偏離人性的冰冷邏輯,人人依靠人人,宇宙進化勢將停頓在人類互相擁抱中,世界大同恒等涅槃!
  在「易經」的立場,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甲乙相互影響,陰陽又變焉。野火待風,風起燎原,休謂世人觀念一片平靜,實則,念隨觀易、時有待興也!
11167 留言者:漁儿 [2013-05-31]
主題:否定字
  先生這些時與網友談論中醫及異步技術,學生因缺乏這方面的切身體會,所以沒有發言。好在先生有老中醫照料,又有懂中醫的網友建言,自己也就心安許多。
  
  學生一直在解讀西方的形式邏輯,其中重要的觀念是「判斷」,所以也一直在琢磨漢字的「否定字」(# 10217),先生可否解釋一下漢字存在著那麼多「否定字」的意義?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華夏文明與《易經》相輔相成,漢字則又受易理的影響,於陰陽相因相果之下,肯定之外必有否定,乃自然之然也。欲知否定字,於老朽之「概念分類表」中,凡立場屬動態、主觀之用者,皆有陰有陽、有肯定否定之謂。蓋主觀之見,有是有非、有愛有恨,訴諸概念,遂成體系焉。
11171 留言者:漁儿 [2013-06-10]
主題:解讀「形式邏輯」
  學生解讀「形式邏輯」,緣起於對當前教育和研究中忽略概念認知的反思。忽略概念認知的典型表現,是對「問題」認知的忽略,而只集中在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效果」上,於是「皇帝的新衣」層出不窮,其後果是造成了人們認知的困惑,乃至價值觀的混亂,即先生所說的「信」的問題。
  學生一直在思考:人們為什麽會如此忽略概念認知?從思維層面上說,學生以為與「形式邏輯」占據思維的主導地位有關。先生曾說:「數理邏輯有其真實性,然而人類的概念思考也有其真實性,既然我們能承認數理邏輯的突破空時,何不利用概念的陳述,在人類理解範圍中,去描述宇宙的真相呢?」(層次論,二、存在的意義)
  學生自知能力有限,所以將「形式邏輯」的解讀限制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計算複雜性理論(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ory)」,且集中在最基本的概念上。隨著解讀工作的深入,學生意識到了此工作的艱巨和危險,因為從觀念上來說幾乎是顛覆性的。好在學生報持「平常心」,將此當作自己人生的修行,看能否給後學們一些啟發。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這確是「顛覆性」的議題,影響極其「嚴重」,涉及空中樓閣之根基!與論者若不深入虎穴,不立即斬帥奪旗,學者們面臨得失,必將群起而攻,戰況血腥無比!老朽認為,人本係主觀動物,千百年不過一瞬,真理永存,無須直指人非、毀人心志也!汝來此為緣,有緣說緣,果若當作「自己人生修行」斯乃正途也!
  其實,人間諸相,無非夢幻泡影,舞台上熱熱鬧鬧,觀眾才有好戲消遣,何必分辨演員是誰?人活著,時間是債孽,千年前莊子與惠子樂魚之爭何在?如今蝴蝶、螢火蟲幾成瀕絕生物,人類亦正步之趨之!「形式邏輯」最多還有三十年市場,三十年?中國將成世界首強,漢字水漲船高,另一場主觀惡夢又將降臨也!
11171 留言者:漁儿 [2013-06-10]
主題:解讀「形式邏輯」
  學生解讀「形式邏輯」,緣起於對當前教育和研究中忽略概念認知的反思。忽略概念認知的典型表現,是對「問題」認知的忽略,而只集中在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效果」上,於是「皇帝的新衣」層出不窮,其後果是造成了人們認知的困惑,乃至價值觀的混亂,即先生所說的「信」的問題。
  學生一直在思考:人們為什麽會如此忽略概念認知?從思維層面上說,學生以為與「形式邏輯」占據思維的主導地位有關。先生曾說:「數理邏輯有其真實性,然而人類的概念思考也有其真實性,既然我們能承認數理邏輯的突破空時,何不利用概念的陳述,在人類理解範圍中,去描述宇宙的真相呢?」(層次論,二、存在的意義)
  學生自知能力有限,所以將「形式邏輯」的解讀限制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計算複雜性理論(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ory)」,且集中在最基本的概念上。隨著解讀工作的深入,學生意識到了此工作的艱巨和危險,因為從觀念上來說幾乎是顛覆性的。好在學生報持「平常心」,將此當作自己人生的修行,看能否給後學們一些啟發。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這確是「顛覆性」的議題,影響極其「嚴重」,涉及空中樓閣之根基!與論者若不深入虎穴,不立即斬帥奪旗,學者們面臨得失,必將群起而攻,戰況血腥無比!老朽認為,人本係主觀動物,千百年不過一瞬,真理永存,無須直指人非、毀人心志也!汝來此為緣,有緣說緣,果若當作「自己人生修行」斯乃正途也!
  其實,人間諸相,無非夢幻泡影,舞台上熱熱鬧鬧,觀眾才有好戲消遣,何必分辨演員是誰?人活著,時間是債孽,千年前莊子與惠子樂魚之爭何在?如今蝴蝶、螢火蟲幾成瀕絕生物,人類亦正步之趨之!「形式邏輯」最多還有三十年市場,三十年?中國將成世界首強,漢字水漲船高,另一場主觀惡夢又將降臨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