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001 留言者:漁儿 [2012-12-05]
主題:概念分類(13)
  於留言(#10970),先生讓學生舉一實例,來學習漢字基因分類。學生可否就「無相為體」、「大象無形」及「大相無形」之說的分析,以其中涉及的概念「象、相」「有、無」「大、小」為例,作這樣的請教?
  1,「象、相」
  於留言(#舊 188,#10999),先生已詳細解釋了「象」與「相」:
  象,體巨易辨的一種哺乳動物;代表事物的形態。
  相=木+目,眼看樹木,觀察及所觀察之內容;交互。
  那麼,從漢字基因分類的角度,「象」指客觀事物,「相」則為主觀變化。
  2,「有、無」與「大、小」
  「有、無」為系統之慣性,即系統最基本之屬性,故「有、無」為「基因分類表」第一層之分類標準;而「大、小」指系統之空間屬性,即此系統已辨識為客觀事物,進而可以「大、小」衡量之。故就分類標準而言,「有、無」的層次高於「大、小」。
  3,「無相為體」、「大象無形」及「大相無形」之說
  由此可見,說「無相為體」,但不能說「無象為體」;說「大象無形」,但不宜說「大相無形」。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大致正確。
  要瞭解漢字之訣竅,在於溯源廣識,基因只代表了溯源,以相、象之辨而言,尚須「廣識」以證。
  蓋「象」是一種動物,由於體積龐大而與眾不同。有個來自佛教的成語故事,名「瞎子摸象」,瞎子靠觸覺辨物,但象太大了,一般只能摸到粗壯的四肢及尾、鼻。那麼有眼的人呢?人又能看到世上多少真實?所以,用「象」來徵信、徵引隱藏在表面下的真實,謂之「象徵」。
  那麼「相」呢?觀察所得之結果,直截了當。「無相」指「觀察之結果恒等於無」,苟人執著於形相,必喪失領悟人生真相的下場。如果是「無象」,當然就是沒有「象」!「無象為體」算哪門子「體」?再說,「大象」是指「象」體之大!「大相」則不知所云,即令是「形相」,也不能用「體積」去衡量!故不能謂「大相無形」
  今人程度低劣,老朽素來退避十舍,無意置喙!既問及象相,自應予正名。國家標準字典上認為「相片」與「像片」通用!當然,白癡與笨蛋等同!要知道,「相片」者,有形相之片狀物也,因形相指能看到的形,所以範圍廣袤;而像片專指「像人」的片狀物,兩者焉能混淆?明珠蒙塵,此之謂也!
11007 留言者:漁儿 [2012-12-10]
主題:無為而為
  如果說「人生到處知何似」,在追問「為何而生、為何而活」,那麽「應似孤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可否解作:「無為而為」?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非「無為而為」乃「自然而然」也,前者尚需刻意做作,不夠瀟灑。此詩極富禪意,素來為文人雅士所推崇,被喻為神品。以「無為而為」例,若為無為而生,而為已是多餘,何必來此一踏?尤其是「那復計東西」一句,劇力萬鈞,實乃由東至西之大匯演,蘊涵無盡想像。故唯有透晰人事、通達東西之境界者,始可領其概要,而徹「知何似」也!

  老朽認為禪詩有三層境界:

  第一層是王維五言絕句,「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此層習者:只見山是山、水是水,再入深林,復見青苔,雖未見人但一切肯定。
        初習禪,略存玄思,但一切肯定。
  第二層是柳宗元的五言,「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層覺者,山已非山、水也非水,人聲皆無,卻有蓑翁獨釣不上鉤的寒江雪,是否定之否定也!
        待覺禪,萬象皆空、離相致無。
  第三層即蘇軾之七言絕句,「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此乃悟者,有山有水,且有偶留之泥足。然而,肯定後再一律否定之:「哪復計東西」?
        終得悟,常態恒常,不再染著!

  老朽更上層樓:糊塗主觀,多此一說也!
11012 留言者:漁儿 [2012-12-12]
主題:系統
  學生一直在琢磨西方學者與先生闡述的「系統」之本質區別,學生以為此區別就在於,先生是在用「系統」闡釋「易理」,或者說,先生的「系統論」之理論基礎是「易理」。易理者,陰陽變易之理也,揭示宇宙人生之奧秘。於認知,體現在辨識現象之相對性、選擇判斷之不確定性、理解事態之體用因果,而這些正是西方哲學、科學之盲點,換句話說,是中華傳統文化對當今世界之最大貢獻,先生為此奮鬥終身!
  
  學生受教於先生已四年多了,深知先生教誨之意義,會繼續領會、實踐之。此外,先生可否再給予學生一些告誡?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看看市場就知道,挑的擔子輕,貨色必有限,但品質不見得較大賣場差!老朽不學無術,而且主觀至極,向來把時賢的高見一概丟到腦後。其實,老朽談的「易理」也是一家之言,和哥白尼同樣、得入土為安,所幸不會有布魯諾這等殉道者。
  蓋老朽自幼在國難家厄中渡過,後來沈迷於還珠樓主(老實說,時至今日,也只有他的小說能夠過目)的仙俠小說,正經課業全部拖上棧道當蘿蔔乾曬。待老朽稍長,雙眼抽離小說世界,卻見美式博士專家充斥廟堂,中華文化全部被埋藏地底為垃圾!好箇人性: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老朽(時尚為小鬼)自忖,江山雖在境已非,左衽不如人自逐。只恨洋文不佳,反美情緒奇高,便碰巧逭去巴西,「讀經」八載。直到1973年,偶然發現電腦,見電腦忠實誠懇,且未被英文污染。從此一頭栽進其中,擬將「傳統垃圾」挖出,埋入作祖先墓穴焉。
  緣仙俠小說中,人只要心正意誠,道法自然,由基本功夫煉起,日久即可成仙。老朽先悉心研究電腦(時為微電腦,結構精簡)之機能,再尋找漢字之基礎,待胸中丘壑已具,將電腦結構與漢字基因結合,遂有今日。
  於這段經歷中,最大的特色是「閉門造車」,老朽完完全全自行摸索,絕對未經專家指導(修成散仙)。妙在漢字基因的二進位與電腦絲絲相扣如血親,嚴密無縫宛如剛體,只佔64KB(一張2cm*2cm jpg圖片)大小記憶體,就已完成所有漢字的理解(常識庫在外,程式係沈子用組合語言所寫)。至是,老朽使命已達,根本沒甩小美那一套!中華文化將日出中天,不久舉世當知也!

  傳統中華文化講究道法自然,聖賢仙佛皆修自凡人,將相本無種,人人可自強!再說,須彌納芥子,一本《易經》已是天人之極,道盡變易之源;二分之「易理」則是天理,其理無非體用因果,識者自識。中華文化為人間瑰寶,人間則為易理之道場,愚人自迷於境,乃變易之必然也!老朽山野中人,不過偶採閑花,自找麻煩而已。

  告誡無,勉勵有,繼續努力可也!
11025 留言者:漁儿 [2012-12-22]
主題:“概念”与“象”(4)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师长「年年歲歲」的教誨,學生們才有「歲歲年年」的進步,新年又至,學生來向先生請安,祝願先生身體安康!
  
  學生曾就「事物、概念、表達」及「形、象、相」向先生作了許多的請教,受益匪淺,但覺得對「象」與「相」關系的理解還是欠些,是有留言(11001)之問。學生在想,若「象」指「概念」,那麼「相」就指「表達」了。在中華傳統觀念,個體為主觀、變化,整體為客觀、本源,概念=本源(天),表達=變化(人),是故,「象」客觀,「相」主觀,是有「大象無形」、「無相為體」之說。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於「象、相」之辨正確,「象」指思維而得之徵兆,用諸概念;「相」為感覺所獲的認知,得之表達。而對「主觀、客觀」,則頗多盲點。
  於# 9975 則,汝言及:
  「二,中西方關於概念與表達關係的認知
     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以人為本,個體為主觀、變化,整體為客觀、本源,
    因概念為關於事物之共識,故概念 = 本源 (天),表達= 變化(人)。
     在西式觀念,以神為本,心物二元,人為主觀、變化,神、物為本源、客觀,
    因概念為人的概略念頭,故概念 = 變化(人),表達 = 本源(天)。」
  
  其中:「在中華傳統觀念,個體為主觀、變化,整體為客觀、本源」並非老朽見解,而且大相逕庭。
  蓋:「個體為主觀、變化」於理不合,不可如此陳述。因「主觀」乃「特用形容詞」,與「變化」之動詞不能相提並論;再說,「觀念」僅用於「形容觀察者」,當觀察者之立場與他人不同時,謂之「主觀」。故「個體為主觀」難以理解,如何「為主觀」?即令「個體很主觀」也不正確,因「個體」係「泛稱」,可以是木石花草,如何主觀?
  至於「整體為客觀、本源」亦然,若謂「人類整體之觀念為客觀」則可。正因汝未能「咬文嚼字」,而老朽上次掠閱之下、囫圇吞棗(老朽之罩門、以食棗為常),以致汝無法透徹理解也。

  實則,每當論及「觀念之基礎」,就必須緊守三位一體之準則,是對象、立場、目的也。以觀念為例:對象是具體或抽象?個體或群體?立場為一己或整體?目的要理解或應用?是知,「整體為客觀」難以理解也。
  再以「主觀」論:觀察什麼?什麼在觀察?目的為何?以之審視「個體為主觀」之語,顯然無以置喙,是知,此說不通。
  同理:「象客觀,相主觀」亦不符合三位一體說。須知,人間的真象就是「主觀彌天」!但凡「概念、認知」,一律要經過各人意識為主的感官、思維,不主觀不存、不主觀不在!而所謂的「客觀」,老朽曾言:「絕對沒有」!然而相對來說,若經過「很多人」的觀念處理,則可謂「客觀一些」,如此而已。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1027 留言者:漁儿 [2012-12-25]
主題:“概念”与“象”(5)
  學生一直在向先生請教「主觀、客觀」,但的確感到對此並未透徹理解。針對先生的指教,學生在想:其主要癥結是否在於對「客觀」的「相對性」認知不足?學生試著從系統的角度反省:
  「根據系統之定義,任一系統之連續性來自子系統,系統本身可稱整體,子系統則為個體。兩者同屬一系統,但於理解各種觀念時,採取系統本身或子系統之「立場」,可謂全然相反。為便於理解,茲定義於個體立場觀察所得為「主」;而於整體立場觀察所得為「客」。」(智慧學 第二章 觀念前導 第二節 均衡)
  也就是說,所謂「客觀」是本系統之「立場」相對於子系統之「立場」而言的;但若相對於其環境,即上系統,本系統又成了子系統,於是,本系統的「客觀」就變成了「主觀」。換句話說,「客觀」具有「相對性」,即絕對的「客觀」是不存在的。「大象無形」正是表達了「客觀」的「相對性」,而「無相為體」表達了「主觀」的「絕對性」。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講得很透徹。
  以圓為例,由圓心向外看為主觀;由外看圓心則為客觀;因中心只有一點,故為絕對,而中心之外處處皆可稱相對也。
11027 留言者:漁儿 [2012-12-25]
主題:“概念”与“象”(5)
  學生一直在向先生請教「主觀、客觀」,但的確感到對此並未透徹理解。針對先生的指教,學生在想:其主要癥結是否在於對「客觀」的「相對性」認知不足?學生試著從系統的角度反省:
  「根據系統之定義,任一系統之連續性來自子系統,系統本身可稱整體,子系統則為個體。兩者同屬一系統,但於理解各種觀念時,採取系統本身或子系統之「立場」,可謂全然相反。為便於理解,茲定義於個體立場觀察所得為「主」;而於整體立場觀察所得為「客」。」(智慧學 第二章 觀念前導 第二節 均衡)
  也就是說,所謂「客觀」是本系統之「立場」相對於子系統之「立場」而言的;但若相對於其環境,即上系統,本系統又成了子系統,於是,本系統的「客觀」就變成了「主觀」。換句話說,「客觀」具有「相對性」,即絕對的「客觀」是不存在的。「大象無形」正是表達了「客觀」的「相對性」,而「無相為體」表達了「主觀」的「絕對性」。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講得很透徹。
  以圓為例,由圓心向外看為主觀;由外看圓心則為客觀;因中心只有一點,故為絕對,而中心之外處處皆可稱相對也。
11030 留言者:漁儿 [2012-12-28]
主題:“概念”与“象”(6)
  學生想從「象、相」的角度,再來理解文字: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那麼,「會意」所得可否稱之為文字的「相」?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可以,但不完整。因「象形」可代表「體用」,故「相」可為「因果」;但「會意」尚包括「象」之時空環境、規律層次,必須站在更高點去理解,是謂之垂直思考。若寫為: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相為原則」,就被貶成一個平面,相當於符號文字了。蓋「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係兩個不同之境界,象形為始,再向上提升,會意為終,始有「深度」也!
  例:禮義廉恥、聖佛仙靈等字,非形、相可解也。
11030 留言者:漁儿 [2012-12-28]
主題:“概念”与“象”(6)
  學生想從「象、相」的角度,再來理解文字: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那麼,「會意」所得可否稱之為文字的「相」?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可以,但不完整。因「象形」可代表「體用」,故「相」可為「因果」;但「會意」尚包括「象」之時空環境、規律層次,必須站在更高點去理解,是謂之垂直思考。若寫為:漢字「以象形為根基,以相為原則」,就被貶成一個平面,相當於符號文字了。蓋「以象形為根基,以會意為原則」係兩個不同之境界,象形為始,再向上提升,會意為終,始有「深度」也!
  例:禮義廉恥、聖佛仙靈等字,非形、相可解也。
11031 留言者:漁儿 [2013-01-03]
主題:西方之反思
  沈姊介紹「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提到了西方之反思。這裏,學生簡介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新年一文:「2013年,應該更加警惕專家的無知 (En 2013, il faudra plus encore se méfier de la docte ignorance des experts )」(
http://www.lemonde.fr/idees/article/2013/01/01/
en-2013-il-faudra-plus-encore-se-mefier-de-la-
docte-ignorance-des-experts_1811813_3232.html):
  莫蘭是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他質疑西方社 會傳統的哲學、社會及科學觀,試圖對其進行系統反 思。
於2013年的第一天,莫蘭在法國le Monde(世界報)」網站撰文指出:西方單邊、片面的 思維方式不能應對復雜問題,不能對其做出「diagnostic juste (恰當的診斷)」。為此,莫蘭表達了強烈的擔憂,呼籲教育改革。
  學生將其中幾段話譯出,與網友們分享:
「Un diagnostic juste」 suppose une pensée
capable de réunir et d'organiser les informations
et connaissances dont nous disposons,
mais qui sont compartimentées et dispersées.
- 「恰當的診斷」意味著一種能將原本分散的信息和知識聚合、組織起來的思想。
L'erreur n'est pas seulement aveuglement sur les faits.
Elle est dans une vision unilatérale 片 面 的 et r
éductrice qui ne voit qu'un élément,
un seul aspect d'une réalité en elle-mê
me à la fois une et multiple, c'est-à-dire complexe.
- 「錯誤」不僅僅指看不到現實,而且指將原本統一的、多元的,即復雜的現實本身,片面化、簡單化的世界觀。
Nous pouvons voir que nous pouvons commencer aujourd'hui
une réforme de l'éducation
par introduction de la connaissance
des problèmes fondamentaux et vitaux que
chacun doit affronter comme individu, citoyen, humain.
- 我們可以看到,從今天起我們就應該開始教育改革,引入作為個人、公民、人類,即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基本的、重要的問題的認知。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能反思,文化始有生機。祇惜中華老大昏邁,祈連山下有牧場,後事尚須看後人了。

(沈補)此補與本條內容無關,不過借一處說話。
  近有網友來函,希望六倉能夠公開。因六倉字母表與規則改動較大,我時間有限,不能確定完全無誤,所以遲遲未能開放。
  在收集了七萬漢字之後,為了減少字碼重複,始著手編定六倉。緣若用倉頡內碼(這又是一段公案,說來話長。用倉頡內碼,漢字即如英文一般,排序檢索皆容易,惜知者不多。其他系統則不然,若一目錄下有一百個中文檔,光找個檔就要讓人頭昏眼花。我們的人文系統檔案依倉頡內碼排序,按序找檔,一目了然。)則一字一內碼,不能相重,始可排序。
  如果用其他內碼就沒有這個顧慮,坊間不管何種中文系統,都會把「倉頡」的同碼字列出來。這樣的用法,其實可以不必學習、使用六倉。我可以把五倉、UNICODE 的對照表補全(或有網友願意襄助),大家就不用多學一種了。
  有問題的可以請網管轉告。
11031 留言者:漁儿 [2013-01-03]
主題:西方之反思
  沈姊介紹「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提到了西方之反思。這裏,學生簡介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新年一文:「2013年,應該更加警惕專家的無知 (En 2013, il faudra plus encore se méfier de la docte ignorance des experts )」(
http://www.lemonde.fr/idees/article/2013/01/01/
en-2013-il-faudra-plus-encore-se-mefier-de-la-
docte-ignorance-des-experts_1811813_3232.html):
  莫蘭是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他質疑西方社 會傳統的哲學、社會及科學觀,試圖對其進行系統反 思。
於2013年的第一天,莫蘭在法國le Monde(世界報)」網站撰文指出:西方單邊、片面的 思維方式不能應對復雜問題,不能對其做出「diagnostic juste (恰當的診斷)」。為此,莫蘭表達了強烈的擔憂,呼籲教育改革。
  學生將其中幾段話譯出,與網友們分享:
「Un diagnostic juste」 suppose une pensée
capable de réunir et d'organiser les informations
et connaissances dont nous disposons,
mais qui sont compartimentées et dispersées.
- 「恰當的診斷」意味著一種能將原本分散的信息和知識聚合、組織起來的思想。
L'erreur n'est pas seulement aveuglement sur les faits.
Elle est dans une vision unilatérale 片 面 的 et r
éductrice qui ne voit qu'un élément,
un seul aspect d'une réalité en elle-mê
me à la fois une et multiple, c'est-à-dire complexe.
- 「錯誤」不僅僅指看不到現實,而且指將原本統一的、多元的,即復雜的現實本身,片面化、簡單化的世界觀。
Nous pouvons voir que nous pouvons commencer aujourd'hui
une réforme de l'éducation
par introduction de la connaissance
des problèmes fondamentaux et vitaux que
chacun doit affronter comme individu, citoyen, humain.
- 我們可以看到,從今天起我們就應該開始教育改革,引入作為個人、公民、人類,即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基本的、重要的問題的認知。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能反思,文化始有生機。祇惜中華老大昏邁,祈連山下有牧場,後事尚須看後人了。

(沈補)此補與本條內容無關,不過借一處說話。
  近有網友來函,希望六倉能夠公開。因六倉字母表與規則改動較大,我時間有限,不能確定完全無誤,所以遲遲未能開放。
  在收集了七萬漢字之後,為了減少字碼重複,始著手編定六倉。緣若用倉頡內碼(這又是一段公案,說來話長。用倉頡內碼,漢字即如英文一般,排序檢索皆容易,惜知者不多。其他系統則不然,若一目錄下有一百個中文檔,光找個檔就要讓人頭昏眼花。我們的人文系統檔案依倉頡內碼排序,按序找檔,一目了然。)則一字一內碼,不能相重,始可排序。
  如果用其他內碼就沒有這個顧慮,坊間不管何種中文系統,都會把「倉頡」的同碼字列出來。這樣的用法,其實可以不必學習、使用六倉。我可以把五倉、UNICODE 的對照表補全(或有網友願意襄助),大家就不用多學一種了。
  有問題的可以請網管轉告。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