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7 留言者:漁儿 [2010-01-30] |
主題:概念与观念(2) 這些年,在工作和生活中,對因立場選擇與層次混淆所引起的認知困惑、已逐漸有所領悟,也能慢慢明白先生把“層次論”做為奠基作的深意;但于實踐中,依然不能知行合一。追本溯源,就意味著築基。我退下去,會深思、反思先生的批評。 我正處在先生所說的還債之中年,深知自己的還債能力與所欠的重債,不成比例;但命運把自己置于了中西文化交融、交鋒的第一線,作為知識分子,自覺有份該盡的責任;那麼,無論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管最終能還多少債,理應盡力而為。對先生的教誨感謝不盡!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豈止汝一人?當今之「知識份子」,無非在長時期西式教育下成長之「前朝遺民」。偏偏中華文化根深蒂固,新觀念混和著傳統感情,就像炒一盤麻婆豆腐,顏色鮮紅,調味料卻是「蕃茄醬」!果真爽口好吃倒不妨,只是沒見到「麻婆」、酸酸的甜甜的,就算吞進胃裡,像老朽這種料,保證拉肚子! 凡人以生命生存為第一考量,把天災人禍視為地震兵亂,所以只要吃飽穿暖,阿彌陀佛!老朽歷盡艱辛,早已皮皺骨枯,只剩下一口氣在,因之看法不同。人生難道只為了活命?活著又是為什麼?當然,人各有志,志各所之;路有寬窄,道有大小。其分別在於一己的領悟,領悟了,慢慢前行,終點永遠在前面。 還債有兩策,一是跳下海去,把生命當作籌碼,保證誰都得「認帳」;另一種是忍氣吞聲,胸擁大慈、心懷大悲,認真負責、充實智慧。一個人的能力不論有多大,絕對比不過人與人的集合。中國人是人,法國人也是人,大家都面臨時代的考驗。所不同的,只是法國沒有智慧的歷史經驗,把街頭的繁燈當作天明罷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老朽若非當年到處流浪,如今多半也只是個「半調子」,什麼都看不順眼!好在筋斗摔多了,世人的嘴臉也適應了,再回頭向古人請益,竟是原來如此!既知如此,便如此以赴。今天能見得網友們有覺有悟,宅心安慰之餘,回想當年,正是「西方之石,攻錯已畢」也! |
#9729 留言者:漁儿 [2010-02-06] |
主題:概念与观念(3) 對先生的批評,作了初步的反思,如下: 一,概念與觀念層次的混淆 在#9702中,我說:“把概念‘問’、‘題’、‘惑’,及觀念‘問題’,視為系統;如此,‘惑’與‘問題’就可視為因果關係,‘問’、‘題’與‘問題’視為體用關係。”,實際上,我是在對它們進行直接的比較;即,無意識中,把它們放在同一層次上考慮了。然而,常識認知上,不同層次的事物是不該進行直接比較的。因為,層次不同意味著人的立場不同,把由不同立場得來的認知、作直接的比較,就可能犯“盲人摸象”的錯誤。 二,概念與觀念層次混淆的原因 我之所以混淆了概念與觀念的層次,大概有兩個原因: 1,受西文影響。西文中,無概念、觀念之分,統稱“concept”、“idea”、“representation”。 2,未能明白概念與觀念之別的真正意義。 三,概念與觀念層次之別意義的再認識 漢字基於易理的二分法,具有內在的結構:在概念層次,一字一義,分層分類;概念與概念組合,形成觀念層次。如遵循此結構,就能追本溯源,使觀念的認知清晰化。 西文,找詞源,需查字典,且許多詞的詞源,在一般的字典上找不到;而字典給出的解釋,又缺乏內在的結構,因西文是拼音系統。比如,“problem”,網上一個字典給出: problem -noun 1. any question or matter involving doubt, uncertainty, or difficulty. 2. a question proposed for solution or discussion. 3. Mathematics. a statement requiring a solution, usually by means of a mathematical operation or geometric construction. -adjective 4. difficult to train or guide; unruly: a problem child. 5.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choices of action difficult either for an individual or for society at large: a problem play. -Idiom 6. no problem, (used as a conventional reply to a request or to express confirmation, affirmation, or gratitude). Use problem in a Sentence Origin: 1350-1400; ME probleme < L problēma < Gk problēma orig., obstacle, (akin to proballein to throw or lay before), equiv. to pro- pro- 2 -blē-, var. s. of ballein to throw (cf. parabola ) -ma n. suffix of result Synonyms: 1. puzzle, riddle, enigma. Antonyms: 1. certitude. 四,再談“問”、“題”與“問題”的認識 “問”、“題”進行組合,兩者是體用關係:問(用)+題(體)。由於此組合符合常識,“門中有口、開之有題”,是成觀念:“問題”。當“問題”形成了觀念,就有了其內在的含義:問題者,欲求知之主題,即人對事物本質的求真。於是,“問”、“題”與“問題”就不處在不同層次上了。它們之間是衍生關係、因果關係,其介面是約定成俗。 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是的,認知大有進步,已得漢字三昧矣!這正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所在,數千年以降,無數聖賢將心血灌注在文字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汝生活異鄉,每日無非工商業務、生存競爭,在耳目渲染之下,自然難免受到影響。尤其上個世紀,漢字幾乎危亡,不知其理乃絕對正常也! 漢字之偉大,千言難盡,老朽喊了數十年,深山總算有了回音。但是不急也不急,「如果」小杏子問世,她一個可化身億億萬萬,到時慢慢學習,遲早必成。 |
#9729 留言者:漁儿 [2010-02-06] |
主題:概念与观念(3) 對先生的批評,作了初步的反思,如下: 一,概念與觀念層次的混淆 在#9702中,我說:“把概念‘問’、‘題’、‘惑’,及觀念‘問題’,視為系統;如此,‘惑’與‘問題’就可視為因果關係,‘問’、‘題’與‘問題’視為體用關係。”,實際上,我是在對它們進行直接的比較;即,無意識中,把它們放在同一層次上考慮了。然而,常識認知上,不同層次的事物是不該進行直接比較的。因為,層次不同意味著人的立場不同,把由不同立場得來的認知、作直接的比較,就可能犯“盲人摸象”的錯誤。 二,概念與觀念層次混淆的原因 我之所以混淆了概念與觀念的層次,大概有兩個原因: 1,受西文影響。西文中,無概念、觀念之分,統稱“concept”、“idea”、“representation”。 2,未能明白概念與觀念之別的真正意義。 三,概念與觀念層次之別意義的再認識 漢字基於易理的二分法,具有內在的結構:在概念層次,一字一義,分層分類;概念與概念組合,形成觀念層次。如遵循此結構,就能追本溯源,使觀念的認知清晰化。 西文,找詞源,需查字典,且許多詞的詞源,在一般的字典上找不到;而字典給出的解釋,又缺乏內在的結構,因西文是拼音系統。比如,“problem”,網上一個字典給出: problem -noun 1. any question or matter involving doubt, uncertainty, or difficulty. 2. a question proposed for solution or discussion. 3. Mathematics. a statement requiring a solution, usually by means of a mathematical operation or geometric construction. -adjective 4. difficult to train or guide; unruly: a problem child. 5.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choices of action difficult either for an individual or for society at large: a problem play. -Idiom 6. no problem, (used as a conventional reply to a request or to express confirmation, affirmation, or gratitude). Use problem in a Sentence Origin: 1350-1400; ME probleme < L problēma < Gk problēma orig., obstacle, (akin to proballein to throw or lay before), equiv. to pro- pro- 2 -blē-, var. s. of ballein to throw (cf. parabola ) -ma n. suffix of result Synonyms: 1. puzzle, riddle, enigma. Antonyms: 1. certitude. 四,再談“問”、“題”與“問題”的認識 “問”、“題”進行組合,兩者是體用關係:問(用)+題(體)。由於此組合符合常識,“門中有口、開之有題”,是成觀念:“問題”。當“問題”形成了觀念,就有了其內在的含義:問題者,欲求知之主題,即人對事物本質的求真。於是,“問”、“題”與“問題”就不處在不同層次上了。它們之間是衍生關係、因果關係,其介面是約定成俗。 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是的,認知大有進步,已得漢字三昧矣!這正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所在,數千年以降,無數聖賢將心血灌注在文字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汝生活異鄉,每日無非工商業務、生存競爭,在耳目渲染之下,自然難免受到影響。尤其上個世紀,漢字幾乎危亡,不知其理乃絕對正常也! 漢字之偉大,千言難盡,老朽喊了數十年,深山總算有了回音。但是不急也不急,「如果」小杏子問世,她一個可化身億億萬萬,到時慢慢學習,遲早必成。 |
#9747 留言者:漁儿 [2010-02-11] |
主題:Claude Roy和苏东坡 謝謝先生的鼓勵!自知離理解漢字的精義還有很遠的距離,會繼續前行。 先生為國人不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捧著金碗要飯,而發出深重、憂傷的歎息。我能感覺到此歎息的分量。如今,在幾乎所有前沿的領域:從人工智能、NP-hard問題求解、複雜系統、心理學、。。。、到現代藝術,都有西方學者自覺地到中華文化中尋找啟發,因為,他們深刻而悲觀地意識到了自己文化中致命的弱點。 雖然,他們只是西方知識分子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卻是特別的一部分:敏感、品味挑剔、富于批判精神。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叩問,引起我反思。反思之一:如果中華文化僅有異國情調,是不可能如此打動他們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打動了他們,其普世價值是什麼? 幾年前的一天,同事米歇爾(Michel)和我聊天: “漁兒,你知不知道蘇東坡?” “當然,中學時讀過他的‘赤壁賦’,他是個大詩人。”, 於是,Michel就如數家珍地和我侃起蘇東坡來,說蘇東坡不但是傑出的詩人,更是了不起的人道主義實踐家,給窮人看病、種水稻、修房子、築橋樑、建學校、。。。、簡直是東方的達-芬奇!直到把我的臉說紅為止,因為,他說的許多我並不知道。我問Michel怎麼會如瞭解蘇東坡,他說他讀了克羅德-羅阿(Claude Roy)的書“一千年前的朋友”(L‘ami qui venait de l’an mil, Su Dongpo 1037-1101)。於是,我找來此書,剛讀了第一章,就有點明白Michel在和我談蘇東坡時、那強烈的語氣和嚮往的神情了。 Claude Roy(1915-1997)是當代法國著名詩人、小說家、評論家。文革中的一個春天,他來到中國,從北京到杭州,一天晚上,在西湖邊和他的中國友人散步,月光皎潔,Claude Roy感歎此景,中國友人告訴他,一千年前一位叫蘇東坡的中國詩人在一首詩中也寫下了同樣的感歎,並把此詩念給他聽,心靈的共鳴使Claude Roy開始研究蘇東坡的詩,並由此去追尋蘇東坡的人生,於是,把他的感想寫成了這本書“一千年前的朋友”。 我試著把第一章譯成了中文,附上想與先生和網友們分享,並給先生和網友們拜年、祝春節愉快!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能量變化呈正弦波形式,起伏交互,振蕩無休。易經謂:「剝極必復」,指世事有其必然之過程,時機荏苒,月隱日出。人有肉體及精神雙重生命,二十世紀物質文明當道,西方首蒙其利,實則適受其害。蓋肉體需要物質,但物慾常拖累精神,人常陷於迷惘而自省,最終必將激發精神認知,先期覺醒。 好好學習中文吧!休教碧眼兒,摘盡我千載文化精華! |
#9748 留言者:漁儿 [2010-02-11] |
主題:一千年前的朋友 第一章 第一章 “那個他”和“這個他”- 克羅德-羅阿 “那個他”大約生活在一千年前(1037-1101);“這個他”現在就在這,此刻,正看著一隻有著幽雅的東方情調花紋的蝴蝶。蝴蝶在他寫字、做夢的小閣樓的窗戶邊,煽動著翅膀。對這只蝴蝶,就在它煽動翅膀時候,“當下”意味著什麼?對“這個他”呢?對“那個他”呢? 當“這個他”說“那個他”是朋友時,他想要說什麼? “這個他”沒見過、也永遠見不到“那個他”,望不見他的臉,看不到他眼睛的顏色,聽不見他的聲音,聞不到他的氣味。“那個他”講的語言“這個他”不會講,雖說現在還有人講,但也講得不完全一樣了,因為這語言隨著世紀在改變,在時間的瀑布、洪水、地震中,已簡單、自然地磨損了,就象卵石在時間的急流中磨損了一樣。 "友誼"對於在世的人,我們可以看見、聽見、摸到、聞到的人,已是不容易理解的了,更何況是對一段痕跡的"友情",對一個影子的"同情",對一個缺席者的"討歡",這是理智的感情嗎?可是,感情就一定得是理智的嗎? 花園的蝸牛爬行時,在葉子上留下一條小小發亮的跡印。一個人的足跡,在一千年后,讓我們猜測到什麼? 為什麼去愛那遙遠幾世紀前的“那個他”? 而那成千上萬本該成為“這個他”的朋友的人,卻被時間洪流所吞沒,沒留下一點痕跡,什麼也沒有。 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的為什麼,轉向說不出的詫異,轉向存在的驚訝。朋友要解釋什麼是朋友時,是怎麼說的? “因為是他,因為是我”。 當“這個他”想念“那個他”時,他有時會有種猜測、慾望、放肆,說“因為他就是我”。 當然這不是真的。但只要有一點認同的閃光,一點把“那個他”和“這個他”相溶的火花,恒星時鐘幾千分之一的幾千分之一秒,就足以讓“那個他”和“這個他”發出同一聲音,“我就是你”。 注:因擔心留言太長,沒附原文。 |
回應﹕ 這個蘇東坡已歸化為洋西皮矣!姑不論原詩如何,蘇子之境界不可能駐留在「這個、那個他」上!不妨看看這首:「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孤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
#9758 留言者:漁儿 [2010-02-17] |
主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先生的指教,令我不斷地意識到自己的局限與不足。感謝不盡! 前些時,先生和網友們談“寒山問拾得”,讓我想起“論語 憲問篇第十四”: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前讀過,以為明白;此次再讀,卻覺得並未真正明白:問題出在,對“怨”、“直”、“德”的理解上。而網上對此段話的解釋,大多未從漢字詞源入手、而只作發揮。這裡,我試著從漢字基因出發,再作理解。 直者,不偏不曲也,應當;德,心態正直的行為,濟人,有利於眾者。那麼,在層次上看,“德”表達具象,“直”表達抽象。“怨”者,心委曲、不滿狀。 “怨”,來自于心。所以,在認識上,“以直報怨”,對人,就是瞭解其“怨”之所由、所在;對己,以直化己之怨氣。由此,在行動上,就可“以直報怨”了。 “德”與“德”同屬一層次,所以,“以德報德”。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治絲益棼。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正確,如此理解,就是漢字本來面目。在古代,孩童們只要背熟經書,待時機成熟,自然而然就「道通天人」,正是這般。如今,學校多多,九年義務教育所授全係西方商業公式,令聰明人都變糊塗了!老朽從小看「劍仙小說」長大,沒受過現代教育污染,是能重拾古道,一正漢字歪風。 只是「德」除了「濟人」外,尚有「自制」意,人本自私,匪自制何以濟人?故「以德報德」不僅屬於「同一層次」而已,前德指自己之自制為「因」,後德始能濟人乃「果」。又「以直報怨」為體用關係,以「直」之體作「直」之用以平怨,夫子了不起,能將「以德報怨」完整化,體用因果俱全。 |
#9758 留言者:漁儿 [2010-02-17] |
主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先生的指教,令我不斷地意識到自己的局限與不足。感謝不盡! 前些時,先生和網友們談“寒山問拾得”,讓我想起“論語 憲問篇第十四”: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前讀過,以為明白;此次再讀,卻覺得並未真正明白:問題出在,對“怨”、“直”、“德”的理解上。而網上對此段話的解釋,大多未從漢字詞源入手、而只作發揮。這裡,我試著從漢字基因出發,再作理解。 直者,不偏不曲也,應當;德,心態正直的行為,濟人,有利於眾者。那麼,在層次上看,“德”表達具象,“直”表達抽象。“怨”者,心委曲、不滿狀。 “怨”,來自于心。所以,在認識上,“以直報怨”,對人,就是瞭解其“怨”之所由、所在;對己,以直化己之怨氣。由此,在行動上,就可“以直報怨”了。 “德”與“德”同屬一層次,所以,“以德報德”。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治絲益棼。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正確,如此理解,就是漢字本來面目。在古代,孩童們只要背熟經書,待時機成熟,自然而然就「道通天人」,正是這般。如今,學校多多,九年義務教育所授全係西方商業公式,令聰明人都變糊塗了!老朽從小看「劍仙小說」長大,沒受過現代教育污染,是能重拾古道,一正漢字歪風。 只是「德」除了「濟人」外,尚有「自制」意,人本自私,匪自制何以濟人?故「以德報德」不僅屬於「同一層次」而已,前德指自己之自制為「因」,後德始能濟人乃「果」。又「以直報怨」為體用關係,以「直」之體作「直」之用以平怨,夫子了不起,能將「以德報怨」完整化,體用因果俱全。 |
#9769 留言者:漁儿 [2010-02-23] |
主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2) 沈先生接過先生的重擔,先生終於可以稍事休息了。受教于先生的學生們會繼續努力的! 論語短短的一段話(憲問篇第十四),卻蘊含著如此深刻的理性,把漢字微言大義、文以載道的精神展現無遺!對此,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表。 還想就這段話,再向先生請教。在留言(#9758)中,我以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分別針對兩種情形:當人以怨對已,以直報之;當人以德對已,以德報之。但先生回答:夫子了不起,能將“以德報怨”完整化,體用因果俱全。那麼,先生是否在說:“以直報怨”與“以德報德”有聯繫?我可不可以再作如下理解: 人因自制之德,始能以直察他人怨之所由、所在,覺己怨之所生,是以直平怨也;而后,終有濟人之德。如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統一在“以德報怨”的主題下了,即主觀(德)與客觀(直)相統一,動機(自制之德)、手段(直)、目的(濟人之德)相統一,故體用因果俱全。 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會錯先生的意?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思想是靈活的,文字則是思想的表徵。尤其在表達之際,極注重文字、文句、文理的「前後呼應」,故有「對聯、對偶、駢體」等形式的出現。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為例,可謂之「對偶句」,「以直報怨」代表「一隻腳」、「以德報德」為另一隻,兩腳相互呼應,文意始工整。 所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統一在「以德報怨」的主題下了,即主觀(德)與客觀(直)相統一,動機(自制之德)、手段(直)、目的(濟人之德)相統一,故體用因果俱全。』認知完全正確,且極透徹。基於人常以自我為中心,客觀乃「見證」之手段,否則是謂「自說自話」也! 這種治學的態度極佳,要重拾中華文化之光輝,就必須從根源下手。有汝輩青年,在海外求學、卻在故紙堆中下功夫,斯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矣!歡迎多問,攻得越深越好。 其實,西人反省精神甚強,對中華文化極為嚮往。唯國人疏懶成習,且百年來媚外因循,空捧著金碗討飯!以致於常見:「客人勤問賦比興,國人但言ABC」。蓋埋首不知亡國恨,張目始見山河非!若非上個世紀百年之恥,中國幾千年累積的文化資產,很可能被大浪淘盡,直到海枯石爛而已! 汝正宜多於古籍中下功夫,如今網絡世界,不論居於北京或巴黎,一律與「長安」等距!正因如此,在思維上可以詳作比較,且忽略中法之異同,重要的是「人性」!人類文明本係人類行為的軌跡,只有深悉人性,才能瞭解地緣的分別;瞭解地緣的分別,自然能從「根基」理解人類行為之表象;反之亦然! |
#9771 留言者:漁儿 [2010-02-26] |
主題: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多謝先生的鼓勵和教誨!假于時間,會慢慢體認、消化先生的教誨。 這裡,我還想就“以德報怨”的主題,繼續向先生請教。由論語,又想到“老子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先生在“老子止笑譚”中,闡釋了該文“起承轉合”的內在結構,解釋說,老子認為,解怨不如無怨,無怨不如不怨,用“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的比喻,來教導人謙遜、自省、寬容,以此作到不怨。 我想問:老子為什麼採用這樣的比喻?我試著作如下的理解: 人如何有氣量作到謙遜、自省、寬容而不怨?那麼,他應該擁有、或潛在的擁有可以給與別人的東西,否則,無契可執。可給與的東西,有物質和精神之分。物質財富的多少,應人、時而異,且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精神財富,即智慧,可通過學習、體認獲得,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當人真正擁有了這樣的精神財富,就可能有氣量做到“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了。 不知這樣的理解,有沒有偏差,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理解完全正確,只是老子尚有捷徑,蓋其思想之根本在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是道法自然,自然界自自然然,何怨之有? |
#9777 留言者:漁儿 [2010-03-03] |
主題:老子第四十二章与结构逻辑 先生說,老子思想之根本在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讓我想起“老子 第四十二章”中的一段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我一直覺,自己對此段話的理解不夠清晰。先生對結構邏輯精辟的闡述,又讓我想起了這段話,我可不可以認為,先生的結構邏輯,是從對事物的認知角度,對這段話的一種闡述:整體系統觀(道生一),性質相對性(一生二),三才結構觀(二生三),應用結構邏輯來認知萬物(三生萬物)?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
回應﹕ 好極了,老朽偷抄道德經的論文也被抓了包!汝所見完全正確!古人之智慧精妙無比,老朽只不過換一個觀念表達,就有新猷!汝用心如此,不懈不怠,將可道通天人也! 須知,今人所知所識,無不來自前人。只緣任何觀念皆有待時間考驗,當今之各種技術,有九成九即將成為「昨日黃花」,一一埋藏在歷史長河中。人之愚者,死抱著眼前的餘輝不放,孰知,西山霞盛,已然夕影!夫子有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朽所為,莫非如斯、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