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1 留言者:楚文 [2005-02-09] |
| 主題:拜年 中國文化的最盛期是春秋,戰國;也就是合久而分的時候。秦的統一中國,書同文,是對這個文化多元性的最大打擊。最近10年,從荊州挖出不少有價值的古代文獻。比如郭店的楚簡,其文物價值不亞于以前挖出來的曾侯乙編鐘,而文化價值則更顯著。朱邦復先生言,文字乃文化的基因。以此種觀點觀之,消滅六國文字,把六國貴族(文化人的基本組成)趕到咸陽集中,固然實現了思想統一,然而對中國文化的多元性的打擊是致命性的。現在我們能讀郭店楚簡的就沒有幾個,楚國文字的丟失如同人類基因傳承斷裂一樣的可怕。 觀察歐洲,希臘是城邦國家,類似于我們的春秋戰國。羅馬帝國類似于秦漢。但是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太強,即使在國家處于分裂的時候,也難得出現多元的文化。這或許可以歸結到郡縣制度的危害。熊十力先生對此有論述。 歐洲的文化多元造成新文化的層出不窮。而中國政治上的大一統造成思想高度統一。中國古代實際上沒有封建制度。沒有延續幾百年的貴族世家。這使得文化創造和傳承的困難。 新文化就需要多元化。所以現在以某種思想統一全國人民思想的做法正是以前中國的特色,這是極為有害的。 新文化的創生,一般不可能出現在和平和輝煌的年代。而需要大的動亂。動亂的時候,人們無法過安逸的生活,這樣,思想裡面才會有一些跟提高物質生活品質無關的因子出現。 |
| 回應﹕ 由於本文頗有值得探討之處,故而未刪,且保留原貌於此。 本網不知聲明了「多少次」,但就是有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何也?人自以為是也!「段首留兩個空白」!難嗎?不難!不該要求嗎?錯!入境隨俗,常識也! 段首留空乃自清末後沿習之規則,行之有年,頗符「視訊原理」。而段首齊頭乃網絡文化,只因那位電腦程式師不具備「文字水平」,製作網頁程式時偷了點懶;兼以上網者多半是好玩的青少年,大家胡謔一番,完全不顧規範,「惡劣文化」於焉產生! 老朽再次聲明: 今後不符合規格之文,必刪! 觀楚文先生來文,對「文化統一」頗有煩言,似在指明:「中華文字之種類多多益善,國土分裂的結果碎碎最佳!」 恕老朽「難以苟同」!謹以「段首留白」為例,以排列組合論之,可能的結果有千千萬萬種!抱歉!老朽只接受一種!同理!不管「喪失的文字有多少種」,老朽只識漢字,且以之為榮!若批評老朽頑固,正確!食古不化?對了!修竹盤根生,氣節向上長,竹子粗細與松柏無干! 再若「書同文」不曾成立,今日中國已分化成數百個小國矣!好在何處?多幾百個總統?多幾千個特級高官?多幾十萬個翻譯人員?「郭店的楚簡」有什麼「文化價值」?既然沒有人認識其內容,怎能事先假設?老朽文化程度不高,只讀了幾部經書,大腦容量就不夠用了。要是始皇帝不焚書坑儒,老朽保證:「朱邦復」必是快樂的文盲一個! 「中國文化的最盛期是春秋,戰國;也就是合久而分的時候。」正確,但怎生見得?若不是秦漢以後,經過後人用「同書之文」大量整理,其「盛」何在?「盛」者,成之於皿也,譬諸白飯,於一盛之際,從耕種到收穫、加工、烹飪,不知經過多少工序!唯有不知農事之士大夫,高踞飯桌曰:「飯之香,在於其白;米出土而自白也!」 老朽完全不認同楚文所云:「歐洲的文化多元造成新文化的層出不窮。而中國政治上的大一統造成思想高度統一。中國古代實際上沒有封建制度。沒有延續幾百年的貴族世家。這使得文化創造和傳承的困難。」 更堅決反對:「新文化就需要多元化。所以現在以某種思想統一全國人民思想的做法正是以前中國的特色,這是極為有害的。」 恕老朽時間不多,無法一一闡述(過往留言談得太多,只是有人擇肥而噬、視而不見而已)。但顯然可見,楚文先生代表了社會上一大批「不信佛教的玄奘」,且隨時會蹦個孫猴子出來。正因如此,老朽拼搏更力,少流口水多幹活,十年之後再見真章! |
| #5357 留言者:楚文 [2005-02-11] |
| 主題:敬谢先生之教诲 格式之事,實因本人未注意先生置頂之提醒。小事折射出自身粗枝大葉,浮躁不定。當力戒之。 所寫小文,本屬個人的一點私見,貽笑大方,在意料之中,能得先生交流看法,幸甚!多謝先生之教誨。 |
| 回應﹕ 教誨不敢當,交流可也! 文化本有融合與分裂二流,其分分合合,恰如自然界之演化,人類文明因而沉澱。於物質態,淘汰等於絕滅;而於精神上,常是甲中有乙、乙中有甲,相互影響。中華文化本不拘一格,罟網曾言,正因農業文明之靜與狩獵文明之動,交織於人生經驗中,是有所成也。 以動靜而言,動者恆動,迅起迅滅,擴散至廣袤空間;而靜者常靜,於動亂後休養生息,汰蕪存菁,千錘百煉。以今日而論,西方之進取,正是狩獵之遺風,其兵燹之至,人民痛苦流離;而東方尚農,保守墨規,百年之禍,痛定思痛,恰為今後反正之契機。 唯分分合合,必需有一「容器皿之」,其皿始盛、其道始傳。查漢字包羅萬有,可納須彌於芥子,斯乃時移境遷後之不朽明燈!唯其有同,是有所通;唯其為一,是有所共也! 看事各有立場,主觀斯可;但論事則不宜偏激,以期共鳴。本網乃公器,公器公用,網友不妨各抒己見,「據理而論」。苟得其道,道存人心,人心是善矣! 閣下地址已錄,巴片待出關手續辦妥後即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