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281 留言者:林沖 [2000-07-26]
主題:
  晚輩原先任職某企業駐外單位,正值該企業前景一片大好之際,孰料該駐外單位「主管」常私心自用,善於玩弄「兩面手法」,時有「陽奉陰違」「欺下瞞上」等情事發生,晚輩為此常與該「主管」有「理念上」的爭執。也因此常遭遇其「言語」暴力相向與「肢體」暴力恐嚇,且以「開除」威脅晚輩。由於正值企業「重要活動」舉辦期間,任務緊急且「人手不足」之際,為顧全事業大局,晚輩暫以「苟且偷生」待「重要活動」結束後,期望再與其「溝通」(該主管與晚輩有姻親關係)。晚輩當時只有兩個選擇﹕「離開公司」或是「向上級反映」,由於該企業十分重視「企業倫理」,越級呈報的結果也等於是「離開公司」自謀生路。該主管某日藉故脅迫晚輩「離開公司」,事後也慫恿晚輩直接「向上級呈報」(該主管乃長期業務經驗,善於揣摩上意與設套佈局,晚輩自命『鐵頭』,雖知為『陷阱』仍勇往直前、直搗黃龍,笑罵由人吧!),結局可想而知!晚輩至今仍存有「阿Q」想法,認為「犧牲自己,成就大業」,十分符合「天意」,「上級單位」若能因此「審慎注意」駐外單位的「潛在不法」行為或意圖,或許就能避免真正「重大缺失」了!另一方面也期望對該駐外主管有所「警惕」-----「過去好壞」可以不管,「未來」千萬不可有「循私苟且」「擁權自肥」的情事發生,因為大家會「特別注意」的。做法雖嫌「粗糙」,然而晚輩始終自以是「仁義兼顧」,雖失去一個「期望的好工作」,換得「心理平安」,不亦樂乎﹖朱大師您認為晚輩這樣做對了嗎﹖算是「唐吉訶德」﹖「阿Q」﹖還是「瘋子」﹖
回應﹕
  要看自己對阿Q的認識而定,魯迅只是一介文人,因政治介入而揚名,他以中國人的阿Q精神而悲哀,老朽則以世人的「無知」而難過。
  有一極為優秀的高能物理研究員,某日由新聞上見一蕞爾小國,其人民貧苦愚昧,難以維生。他義氣干雲,決定辭去工作,逕赴該國,以求奉獻一己之力。
  商人甲,販賣什物,偶經該國。民眾夾道圍觀,對商人能「發光」的電筒、能「說話」的娃娃等,莫不視為「神物」。但因民窮,無力購買,輒各以兒女為奴換之。
  甲滿載待歸,見幾個交換來的奴隸興奮地嘰喳耳話。
  一女奴云﹕「這個大神和那個瘋子一樣。」
  甲好奇問﹕「哪個瘋子﹖」
  女奴引領甲至一木製囚籠前,內有一人坐著。
  甲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此﹖」
  女代答曰﹕「他是外來的,說的是人話,但是我們一句都聽不懂。他又頑固,為了不傷害別人,只好把他關在這裡!」
  那人說﹕「我是科學家,不遠千里來此,想助他們脫離窮困,傳授知識。結果他們把我關在籠裏。」
  誰是阿Q﹖誰是瘋子﹖誰是凡夫誰是神﹖休問牢籠在何處,籠內籠外莫非人。
舊 305 留言者:林沖 [2000-08-01]
主題:
  朱大師您曾說要將「得失之心」拋棄,且「無為而為」,晚輩雖聽得懂,卻覺得「自己」很難完全做得到。晚輩常為「一己之得」或「一己之失」而在意或「嘮叨」不已,怎麼辦﹖會有「為德不遂」的言行出現,該如何改進呢﹖尤其深怕別人不知道我「為德」之處,本為「陰德」,因為嘮叨,遂成「陽德」,再嘮叨就成「為德不遂」了,甚至竟變成「自以為是」了!
回應﹕
  去「得失之心」難,難於上青天!此因肇於「私」,乃生命體長時期所發展出之「生存策略」。繼而由「量變到質變」,「生存策略」不斷推向「整體」。核酸為生命之始,其化學鍵上一個原子的「得失」即決定其存亡。生命形成後,因循進化方向,自小而大,由分而合,單細胞、多細胞、組織、結構,進而複雜分工,生命體層次愈高,其由個體「私及」群體的「質性」愈強。即令到了人類,一般人能由「家」、「社會」擴及「國」已屬難得。再向上攀升,雖去單一核酸遠,而核酸之總和大,擺脫得失其難可知。
「私欲」難去!君不必自責,蓋生命之力也。只要存心進取,眾善多積,小惡不作,習慣養成,群體之分量加重,遲早有超脫之日也!
苟不思進取,是稱「輪迴」。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