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8 留言者:張貝雯 [2003-01-10] |
主題:請問朱老師 朱邦復先生您好﹕ 我是台灣誠品好讀的編輯張貝雯,去年您在台灣出版「宇宙浪子」時曾見過面。誠品好讀正在作一個「文字」的專題,由您從事倉頡輸入法和漢字基因工程的研究心得,我們有一些相關問題想請教,我們的問題大致有以下幾個﹕ 1. 您當年研發倉頡輸入法時,如何思考中文文字、找出漢字的基因(由文字學的六書開始﹖)﹖ 2. 漢字的表象性質,過去曾被人批評為落後、抽象性不足,但您認為「漢字本身就是字典與百科全書」,意思是漢字代表著另一套思考或常識結構嗎﹖您覺得漢字作為表象文字,與西方的拼音文字相較之下,在常識結構上的差異處為何﹖如何影響使用者的思考模式﹖您會如何反駁漢字過去遭受的批評﹖ 3. 您以字根拆解漢字,但西方拼音文字也有字根的概念,這兩者的異同何在﹖ 4. 您持續的研究都在處理漢字和電腦的連結,您認為以漢字的獨特性,在電腦技術發展上有何優勢或特點﹖(尤其是過去人們不相信中文電腦的可能) 5. 您研發的漢字基因工程似乎是將漢字基因應用於機器理解上,您推動漢字基因工程的想法為何,可能用途或階段性目標是什麼呢﹖目前已經進行到哪個階段﹖ 不知道如何跟您聯絡﹖煩請您留言告知,或EMAIL;dbreader@email.eslite.com.tw 祝大安 張貝雯上 |
回應﹕ 1,有關係,但不大。因千年來,六書並未能解決問題,故初時不曾深入。當時所考慮者,旨在找到一種「序列」的系統方法,將所有文字完成編碼而已。至於後來倉頡編碼與六書暗合,只能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有道可行,異途而同歸也。 2,漢字是中國老祖先的「系統觀」,用以簡馭繁的原則(與易經息息相關),將思維基因濃縮成符號、與常識合為圖形體系以利實用,故漢字就是字典的精髓。 富豪放屁有魚(餘)香,當今西方流行當行,正是崇拜偶像者追風之際,對小青年講得通道理嗎﹖再過幾年,中國興盛了,明星換人,追風族較今日猶有過之。 一樣放屁兩樣香,夷齊輪班逛首陽;西瓜靠邊西風歇,腐儒冬烘再入場。 差異在﹕老朽無諍,明珠異寶,盲者無從享受,何人之過﹖ 3,漢字字字有根,西文僅拉丁字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字根。英文是大雜燴,其中約有百分之六來自拉丁文。差異=漢字(古字死字不計)全部約三萬;英文三十萬! 4,漢字有誰不識﹖此事說穿何為﹖老朽一生名利不沾,渾水不淌也! 5,一般人都搞錯了,以為老朽有三頭六臂。其實老朽只是一個「悟者」,抱著願心,數十年來不斷鞭策自己,努力前行。至於一些電腦產品,無一出自老朽之手,只不過老朽深明「道法自然」之妙,無為而為也。 春天不為善,夏日藏深山;秋來啖螃蟹,冬季享餘寒。 至於機器理解,取代人類之「終極工程」也,多談無益。須知,目前螃蟹橫行,紅黃藍白黑,但看何時洪水泛濫,其渠自成也。 |
#2569 留言者:張貝雯 [2003-01-15] |
主題:謝謝朱老師的回覆,還想繼續請教 朱邦復老師您好, 謝謝您上回對倉頡輸入法和漢字基因工程相關問題的回覆, 但某些細節您似乎只是點到為止,我們仍有疑惑之處, 是否方便打電話進一步請教﹖我與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聯絡就行了嗎﹖ 張貝雯敬上 |
回應﹕ 商業問題在文化傳信有專人負責,但技術涉及文傳股東權益,老朽不便多說。世上無任何商業機構能將技術全部公開,老朽站在民族文化立場,能說的已經說盡。有了這麼多資料細節,等於是昭然若揭,有心人大可自行動手,再說就過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