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679 留言者:大維 [2003-02-13]
主題:向朱老師及諸賢打聲招呼!
  朱老師及諸賢好!
  
  初次留言,談鄙人和本網之緣。
  先說自己,從小本性害差,內心敏感。但熱心公事,不喜見諸學生多自私怕事,人避我不避,故常為班級幹部。自高中起思考人生之意義何在、生命及死亡之問題,思不得其解。學校除知識教育之外,不教思考。鄙人傾向佛教哲學思想,一路走來對人生事懵慒懂懂,其間閱讀書籍也多為人生玄學宗教(佛教為主)。大學畢業,退伍後上班至今已兩年。
  次談本網之緣。過年閒暇較多,上網在金庸茶館版中發現某茶友曾習少林氣功,並提及二十年前「霆斬門」在台北之盛行。好奇故在google以「霆斬門」查詢,卻有朱老師智慧之旅「立夏」篇之連結,自此得閱智慧之旅全篇,知朱老師為保留中華文化奮鬥將逾三十年。並尋得朱老師之網站,常此留連,心中感佩不已;鄙人雖不才,亦起思齊之心,欲開發智慧,發揚中華文化。樂見此網諸賢聚集,每日常來學習。今日恰為鄙人26歲生日,慚愧仍未「志於學」。故自昨日起,『每日作三件不想作之事』,練習自我控制;並每日日記,培養思考,冀望三十能立。
  
  個人經驗,書看了再多,煩惱未必減少,於朱老師著作中恍然知鄙人弊病在「逃避」,應要求自己誠實面對,直往性偏處用心。今於此網特向諸賢宣誓明志,不得再虛擲光陰。
回應﹕
  好極了,人貴立志,志貴堅持!實則只要上了道,便是坦途,三十必立!
7813 留言者:大維 [2008-07-27]
主題:懇請老師賜字
  懇請老師賜字
  抬頭:大維
  內容一: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內容二:戒定慧
  謝謝老師
回應﹕
  即將致達。
7958 留言者:大維 [2008-11-04]
主題:答7943
  老師您好,
  參考諸位網友留言及老師解說之後,末學試答如下:
  1,認知界:
    某師見學生只懂技術、不識公益,才省悟教人的重要。
  2,理解界:
    為人師者多半僅知教書、昧於教人,故學生只曉得追逐私利。
  3,剖析界:
    知識可傳授,客觀的公私利害之別需要親身體驗,不易教導。
  學生  敬上
回應﹕
  1,可以。
  2,勉强。
  3,那老師回鍋幹嘛?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