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3375 留言者:墨末 [2003-09-29]
主題:建立自信
  先生多次提到「建立自信」,請教:「自信」是否可能本具而無待後天培養?
回應﹕
  不,「自信」非「本具而無待後天培養」者。
  以老朽為例,至四十歲始有「自信」(以往只有「懷疑他人為非」),雖舊識新交「無一認同」,老朽仍「自以為是」。時老朽著《層次論》、《巴西狂歡節》等書,也未獲市場肯定;繼而發展中文輸入法,更是「人人喊打」,闖得「頭破血流」。然因老朽「自信正確」,且「相信他非」,故昂然獨行,不顧輿論。
  直至今日,老朽所作所為,無非基於「自信」二字。何也?史實證明,所有之「先知先覺」,「無一曾被」當時當代所接受者,是「自信」不等於「他信」也。
  「本具而無待後天培養」可定義為:生而知之。
  以老朽前述為例,四十「始知」,必非生而知之。而老朽自信如此,絕對有可能是「癡人說夢」、「自以為是」!即令發明一些技術工具、留下一些白紙黑字,是「信」乎?嚴格說來,不過「人言」而已矣!除非老朽入木百載,「言尚有徵」,斯可謂「信」也!
  既然老朽尚苟延人生,歸鄉路遙,是乃主觀「自信」,且非生而知之者。
3385 留言者:墨末 [2003-10-03]
主題:文化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國文化一詞的根源,
而「文」指人類活動所形成具有共同特徵的精神內涵,
為何先生言「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文化』專指『文字化育』?
回應﹕
  果「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國文化一詞的根源乎?若是,老朽果能「自圓己說」了。
  「天文」者,非指陰晴風雨,乃日月星辰也。古人以星辰象人間變化,是以察之。
  「人文」者,非指風俗歌舞,乃人事文載也。古人觀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矣!
  若問老朽「文字化育」出典,套句東坡居士老話:「想當然耳!」
  閣下所謂:「文指人類活動所形成具有共同特徵的精神內涵」,不能謂錯,但若不記之於文字,此精神內涵何在哉?豈非半出東山,便成西烏?其正確定義應為:
  「文」指人類活動所形成具有共同特徵的精神內涵「的文字記錄」。
  以慣例而論,有謂:「文化風俗」或「文化藝術」,此語錯否?若文化涵蓋風俗、藝術,怎能並列?豈有「科學物理」、「動物蟲類」說法之理?是知,文化包含風俗、音樂、藝術,但非等同。今人誤用,係受西方影響,取來「西經」,日日倒頭便唸之故。
  須知西方僅有拼音符號,而無「文字」(如英文乃係以拼音符號所寫出的「英語」),是以西方無「文字學」,更無「文字義理」一說。
  「西化學者」之特色,就是認定:「西方看不到,東方就沒有」!最可笑的是,以往一些蛋蛋學者,將我國的老莊孔孟等諸子百家之「思想」,一概歸入「哲學」!更因西哲無此一說,搖身一變,成為西方哲學範疇下之「中國哲學」焉!
  (註:前年老朽曾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之「第12屆中國哲學國際會議」,老朽一上台,大放厥詞曰:「中國無哲學」!全場目瞪口呆,旁坐者為成中英教授,面色嚴肅無比。老朽接著說:「中國古人只有思想,思想超越西式哲學」,成教授面色始解)!
  試問:
  「中國哲學一詞,出自何典?」思想能被貶為哲學乎?哲學者,雕蟲小技也,觀念定義、名詞討論之學也。在中國史上,只有「名家合其格」!國人「削自足以適西履」,百年來,已削無可削矣!老朽不恥無恥,避之深山,無他,唯抱「文字化育」自終!
  再添足焉:
  老朽「不學無術」,但由古文字中,「化」得寶藏無盡。惜今人皆已西化,識金銀而不識寶藏。曷不期以十年,看看老朽「文字創百代之機」?今日吹之為牛,待牛鍍金,行遍天下,西人拜為金牛!斯時,國人始知,何謂「文字化育」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