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 留言者:劣者 [2001-10-11] |
主題:慈悲 能不能請老師詳細解釋一下,什麼是「慈悲」﹖ 「智慧」和「慈悲」有沒有關係﹖ 謝謝老師! |
回應﹕ 「慈(茲+心=此心)悲(非+心=不是心,非常之心)」,此心非常也。 人心本私,不私必非常,慈悲者,無私無己,有眾有人即是。 又此心必感,感之不平常,人溺己溺,人飢己飢,是矣。 「智慧」為理性、天之性,「慈悲」屬感性、人之性,兩者關係如下﹕ 先有「智慧」,「智慧」與「慈悲」成正比。 先有「慈悲」,未生「智慧」,是苦孽重重。 先有「慈悲」,偶生「智慧」,有覺在望。 先有「慈悲」,常生「智慧」,可及於悟。 |
#771 留言者:劣者 [2001-10-12] |
主題:再問﹕智慧與慈悲 感謝老師對#767的說明。 也請您悲憫後生的無知,容晚輩再續問﹕ 人心本私,那為什麼又會產生非常的「慈悲心」﹖ 老師也提到,先有智慧,慈悲和智慧成正比.有不包含慈悲的智慧嗎﹖ 若沒有了人的認知做為界面,「智慧」還存在嗎﹖或者是不是可以說 這種「智慧」對人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在此先感謝老師的開示及講解。 |
回應﹕ 1,人心本私(私=一,人=萬),然人性亦佛(人性=萬,佛=一),故稱一即是萬,萬亦是一也。換句話說,人源自宇宙本體,若一本自然,人與宇宙無別(一=萬)。但若人一動心、生念,心中只有感官所及的方寸之地,外緣一制,人心遂「私」(萬=一)。故人只要「能」擺脫感官的奴役,就等於回到宇宙本體,是稱﹕「明心見性,立地成佛」! (實則大不易也,有誰不知物質文明早已控制了人類﹖又有誰不是心甘情願地「樂為」物質奴隸﹖且終生碌碌,求做「高級奴隸」耶﹖) 2,天下沒有「絕對」,就算「絕對的觀念」,也是「相對」的,所以智慧中應有慈悲(理性涵蓋感性)。既然兩者相輔相成,故僅能以「先後」言之。兩組成「正比」之數,怎可能一個有、一個無﹖此問必未細思也(沒有不含慈悲之智慧!) 3,「認知界面」可喻為「賊」,有賊必「損」,人不勝其煩,乃建城堡以自衛焉。既而城中「人、物集聚」,糾紛時起!「居民」為了「確保己利」,不得不相互防範,再設「門府」,又加「桎梏」矣!加之又加,「人」煩之愈甚,視以為苦,然「苦盡甘來,樂趣陡生」。愚人盲目逐樂,百計驅苦,已渾忘「築城」之始,遂為賊所迷。 4,人生幾經波折,機緣漸熟,知己為「感官(認知界面)」所惑,斯時始「覺」。繼而能以莫大毅力,「殺賊除害」,一旦撤去「自保」樊籬,得識「自然」,立可得「悟」。悟者若能長期「一念不生」,心性空明,自與宇宙同體,是「智慧」也。 5,大智知大,小智見小,無非「己念蒙蔽」之多寡所致(亦可謂「城府」殘餘多少)。既見眾生,必知所縛,縛者盡係「屍骨餘氣」,故而憐之憫之,「慈悲」遂生。因懷「慈悲」,推己及人,多立「功德」,又增「智慧」,漸入「無我」之境矣! 6,「智慧乃天」,至此,人若「無我」,何謂「意義」﹖(若貪戀為人,甘居軟紅萬丈間,七情六慾纏綿悱惻。於此輩,老朽無言。) |
#941 留言者:劣者 [2002-01-02] |
主題:開玩笑的問題﹖﹖ 請問朱老師,對人開玩笑,是否有驕慢的心態作用﹖ 做人這樣子好嗎﹖ 請老師開示! 謝謝!! |
回應﹕ 「玩笑」者,「玩樂笑鬧」也,打開玩樂笑鬧之門,有何不可﹖但是任何事「過猶不及」,開得不知輕重、或開了不知如何關,就會導致「傷害」。 緣「笑」與「哭」祇在一線之間,當情緒激動之際,血管內腎上腺素陡增,肌肉弛張,氧氣不足,立即產生了一種緊迫的反應。但是,當人觀察下去,如果是害,緊張持續;否則便突然放鬆。再基於能量遞減的收歛餘波,因之有了一頓一頓的哈!哈!之聲。 所以,在笑之餘,別忘了,傷害可能就在旁邊! 開玩笑有兩種目的,都容易形成慣性,不可不知。一是「嘩眾取寵」,讓大家開心開心。很好,開多了,會變成「小丑」,甚至走上娛樂他人的職業之途。 另一種是「隔空施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意欲對人加以褒貶。其褒不肉麻,貶而窩心,但表面看來,只是「玩笑」。這種玩笑難度極高,重要的是讓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聽來有趣,一笑置之,乃做人的藝術也。 要想做受人愛戴的「領袖人物」,一定要有這種能耐,輕輕鬆鬆一句話,就可以擺平天下大事!所以,開玩笑不見得就是驕慢的心態,除非是存心傷人! |